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建隋大业 >

第296章

建隋大业-第296章

小说: 建隋大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但众人还是相信了大半。毕竟,宇文邕是他们的主子,没有人希望他有任何差池,从而让自己的荣华富贵,甚至是身家性命出现问题。
  见众人情绪明显有些舒缓,韦孝宽心中不禁松了口气。换上一副恼怒而仇恨的神情,韦孝宽双目杀气四溢,恶狠狠地道:“高兴猖狂至极,咄咄逼人,先是伤了吾皇万金之躯,如今又陈兵平阳城外,扬言要将我五万大军全歼在此。”
  顿了顿,韦孝宽面目扭曲,义愤填膺地道:“诸位将军,尔等身为大周肱骨,难道能容忍小人得志,恣意践踏我大周威严?”难道堂堂我大周竟无一勇士,任由黄口小儿如此猖獗?”
  “韦大人,末将愿率三千甲士前去取了高兴的狗头进献皇上!”
  “末将愿往,管叫齐人有来无回!”
  众将顿时激愤莫名,火气暴躁些的更是当场挺身而出,大声请战。
  韦孝宽言辞激烈,挑唆众人敌忾之气,目的正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忽略宇文邕重病不起的事实,也是为了让众人战意高昂,低迷的士气有所回升。
  韦孝宽任由下面的纷乱持续了一阵才再次开口说话,言辞恳切而真挚,“诸位,本官知你们对大周忠贞之心,也知你们报国杀敌心切,但皇上宽厚仁慈,考虑到将士出征日久,思乡心切,遂决定撤兵西返。”
  众人心中感动不已,纷纷出言道:“韦大人,大丈夫战死沙场乃是无上的荣耀,我等身强力壮,精气十足,还可再战!”
  “韦大人,论人数我军并不少于齐军,如今更是有平阳为依托,就算高长恭十万大军来犯,我等又何惧之有?”
  “不若冲出去,与齐军决一雌雄,倒要看看高兴如何猖獗!”
  ……
  “士气可用,士气可用啊!”成功地挑起众将的战意与怒火,韦孝宽心中甚是欣喜,但脸上却依旧十分严肃,沉声道:“诸位都是我大周的勇士,你们的心情本官也十分理解,只是圣命不可违。方才皇上传下旨意,今夜子时,全军开拔,弃城归国!”
  众人还想质疑,但见韦孝宽一脸不容置疑的神色,只得服从圣命,只是人人心中都憋着一股澎湃的怒火。
  “韦大人,末将有话要说!”就在这时杨坚突然迈步而出,目光灼灼地看着韦孝宽道。
  “杨将军有话尽管明言!”韦孝宽挑了挑眉头,语气和缓地说道。
  虽然王轨对杨坚的不臣言论韦孝宽也听说过,但前些时日他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生死帮助宇文邕逃脱的事情还是让韦孝宽对他的感官好了不少。
  “韦大人,末将猜想,今日城中的谣言一定是齐人故意散播,目的就是扰乱我军军心,让我们自乱阵脚,他们从而趁机攻城。”
  韦孝宽淡然地点点头,认真地看着杨坚,示意后者继续说下去。
  “韦大人,齐军窥伺在侧,此番撤退必须万分小心,万不能再中了敌人的奸计!”杨坚凝眉直视韦孝宽道。
  “杨将军有何两侧,不妨说将出来。”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第三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四百六十四章 望大人成全

  本章发布于上海港,仙霞岭号。明天船舶起锚,也不知道更新能不能继续,我希望答案是肯定的。最后,祝各位支持本书的读者说一声晚安,也说一声抱歉!
  ==========================================================
  看着杨坚笃定而自信的样子,韦孝宽眼中神光微闪,与身侧的梁士彦和于翼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奇之色。心中虽然惊诧于杨坚言语切中要害,但韦孝宽却是不动声色,淡然地看着杨坚,继续问道:“杨将军既有妙策,不妨说的详尽些。”
  “韦大人,我们虽然必须遵照皇上的旨意撤军西返,但就这么撤走不说于我大周威严有损,更是会打击全军士气,若敌人竭力追击,于我军大是不妙。”顿了顿,杨坚续道:“齐军既然希望我军不攻自溃,弃城而去,那我们何不将计就计,就算是撤军西返,也不让齐军好过。”
  “三国时诸葛孔明曾摆下空城计惊退司马懿,如今我们何不效仿,摆一出假的空城计,既能保证我军大部安全撤离平阳,也好乘机将皇上平安送走?”
  “韦大人,我军可以趁夜撤离,让两万人多举火把,佯装惊慌,迅速西撤,用以迷惑敌军,然后再潜一万五千精锐埋伏在侧,只要高长恭敢于追击,我军便可给予他们迎头痛击。与此同时,您可命五千精锐之士趁乱护送陛下走小路返回长安。”
  说到这里,看着韦孝宽连连点头,眼中露出思索的目光,杨坚的眼神陡然变得火热而坚定起来,言辞恳切地道:“韦大人,末将不才,愿率一万甲士留守平阳,竭尽所能阻击齐军,保证大军得以平安西返!”
  “妙计,果然是妙计!”
  “嘿,只要高兴小儿敢来,我管叫他有来无回!”
  听完杨坚的计策,韦孝宽,梁士彦,于翼三人静默不语,皱眉思索,下面的不少将领却窃窃私语起来,眼中满是振奋的色彩。
  对于输给高兴,北周军中众人多是不服,方才又被韦孝宽挑起了心中的怒火与仇恨,战意高昂,恨不能与高兴当场厮杀一番,一较高下。
  如今按照杨坚的计策,他们很可能给予“骄傲自大”的齐军当头棒喝,挽回连日来损失的颜面,更是能趁机将宇文邕平安送返长安,可谓是一举两得,这如何能不叫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明是对高长恭的反击,暗却是保证宇文邕的安全。
  听着下方压抑不住的,惊喜地私语,韦孝宽心中也不禁对杨坚这个计策而叫好。虽然他原本打算的也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但论及计划却远不如杨坚来得详尽,而且有效。若是齐军果真上当,周军不仅能挽回尊严,更有可能反败为胜,重夺晋阳也绝非不可能。
  韦孝宽紧紧地注视着杨坚,看着后者那灼热而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开始对王轨曾今的言论产生了怀疑。
  一个有心谋反篡位的人又何以如此衷心,如此几次三番主动承担最危险的任务,置自己的性命于不顾?
  难道他能确保自己平安无事?
  这个想法刚浮现在脑海当中,韦孝宽便不禁摇摇头,将之驱除出去。如果杨坚果真能确定自己平安无虞,除非他与齐军,与高兴有勾结。但若是如此,他又何必每次以身犯险,时刻以大周的安危为己任,如此不顾辛劳与生死?
  思索片刻,韦孝宽眼神不禁温暖了几分,眉头轻皱,淡淡地道:“杨将军,你身上伤势还未痊愈,留下来阻敌怕是不能胜任啊!”
  “韦大人,阻敌一事本就九死一生,杨坚既然身体有恙,自然不能再拖累大军,留下阻敌最好不过。”
  顿了顿,杨坚的眼神突然明亮了几分,高昂着头颅道:“世人皆说我杨坚纨绔无能,之所以有今日成就都是受了祖上的荫庇,更有人谬传末将天生反相,不忠不臣,末将自忖对大周对陛下竭忠尽智,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臣终日惶惶,生怕有一分一毫对不起大周,对不起皇上。”
  “而今,我大周蒙难,皇上重病,末将身为人臣自当挺身而出,为皇上分忧解难,纵使身死他乡,也好证明自身清白,不叫祖宗蒙羞!”
  这一番话杨坚说的是斩钉截铁,郑地有声,配上他那一副慷慨激昂的模样,刹那间便让众人对他映象改观,分外佩服。在场的多是武夫,骨子里自然都带着刚烈豪迈的脾性,对于杨坚的做法更有认同感,就连韦孝宽三人眼中也是异彩连连,对其刮目相看。
  “杨将军,不必激动,你的衷心诸位都看得到,不会妄信谗言。”顿了顿,韦孝宽话锋一转,迟疑地道:“只是你的身体,实在不适合留在平阳城啊!”
  韦孝宽话音放落,杨坚想也不想便立即否定道:“韦大人,末将愿以吾之鲜血洗刷我军耻辱,证我清白,还望大人成全!”说着,杨坚便态度诚恳而恭敬地拜倒在地。
  “这。。”见杨坚如此坚持,韦孝宽不禁为难起来。这些日子以来,北周损失了太多优秀的将军,杨坚年轻有为,文韬武略皆是不凡,韦孝宽实在不忍心看着他命丧平阳。
  “还望大人成全,杨坚纵死无憾矣!”杨坚再次沉声叩拜道。
  韦孝宽看了于翼,梁士彦一眼,最终无奈地叹息一声道:“杨将军,你起来吧,本将准你留守平阳,伏击齐军,不过你须得答应本将一个条件!”
  “大人请讲,末将绝对服从!”杨坚眼中露出一股惊喜的神色,外人看来他的衷心值得敬佩,但他的做法实在有些愚蠢。然而杨坚却知道,他已经成功取得了韦孝宽,梁士彦,于翼这三员在北周举足轻重的老将的认可,这可是他仕途坦荡的重要砝码。
  “杨坚,只要大军成功撤退,你便尽快撤离平阳城。本将希望,你能将留守平阳的大周勇士尽可能多地带回家,不要再让更多的悲剧发生。”韦孝宽深吸一口气,沧桑的脸上闪过一抹怅然,一抹伤感。
  十五万同胞,就这么留在他乡,生死不知,这让身为统帅的韦孝宽分外愧疚。每当面对着城中将士迷茫惶恐的眼神时,他的内心便不自觉地抽搐着,夜晚更是常常被噩梦惊醒。
  “末将一定谨记大人指令!”杨坚速声答道。
  ……
  平阳城外,齐军大营。
  高兴自马厩缓步走向校场,手中牵着一匹通体血红的战马。这战马乃是来自契丹部落,是极其难得的汗血宝马,性烈而体健,本是高长恭的坐骑,如今却是交于高兴使用。也只有高兴这等神力,威猛如战神一般的人物才能真正发挥出这等千里挑一的战马的能力。
  高兴身旁,杨丽华一身戎装,站在一匹性子温和的黑色骏马身旁,英气勃勃的样子甚是动人。
  杨丽华的存在在军中如今已不是秘密,对于她众将士也分外尊重。毕竟在高兴经营山东、江苏二省之时,杨丽华一介女流却不怕吃苦,更能将军队打理得井然有序,这绝非一般人所能做到。不过对于杨丽华的真实身份,所有人却是讳莫如深。
  高兴来到校场之时,五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整装待发。在高兴方才的动员下,所有人都如打了鸡血一般,随风闪动的火光下,他们满面潮红,眼神炽热而嗜血,体内似是热血沸腾,浑身力气鼓荡不已,不吐不快。
  这五万齐军本就是饱经战火考验的精锐,如今齐聚一处,剽悍狂野的气息与冰冷的杀气融合,再与高昂的战意凝聚在一起,那气势铺天盖地,风卷残云一般弥散在整个校场上,让摇曳的火把散发的光芒微弱了许多,而那昏暗的天空则更显得愈发阴郁而压抑。
  高兴走上点将台,正要开口说话,却突然有斥候来报:“启禀少将军,周军半刻钟前已分成三部,分别从平阳城西门,北门,南门撤出平阳。”
  “哦?”高兴眉头一挑,追问道:“撤退的周军有多少人?”
  “天色太黑,卑职看不真切,从火把数目来看应当有五万人,而且城门大开,物资辎重多有遗弃,向来是敌人撤退太过焦急而来不及运走。”
  “好,我知道了!”高兴摆了摆手,示意斥候下去,他则转向已经有些蠢蠢欲动的大军,目光威棱四射,语气低沉地道:“弟兄们,周军已有畏惧之心,不敢与我军正面一战,打算弃城而去,此时正是我军反攻的大好时机!”
  “少将军,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您赶快下令,让我程咬金率军追将出去,好将周军余孽一网打尽!若是能擒了贼帝宇文邕,那可是真正的大好事!”
  高兴话音方落,便自队列中走出一员彪形大汉,虎背熊腰,乌黑的络腮胡子钢针也似,甚是剽悍唬人。此人正是统领陌刀队的程咬金,此番也跟随高长恭自兴华而来。
  高兴北上朔州,斡旋于北周与北齐的战场上时,高长恭也没有闲着,按照与高兴的约定,整合了盱眙与山东、江苏二省,三地二十万兵马,使他们更为壮大,战力更强。
  “程咬金,稍安勿躁,你想打仗,我自然让你打个够!”对于程咬金的急不可耐,高兴有些莞尔,这么长时间过去前者那急躁的毛病似乎依然没有磨去。不过将军好战总比畏战不前来得让人舒服。


第三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四百六十五章 以不变应万变

  程咬金讪讪地笑笑,左臂环抱着一柄特大的陌刀,蒲扇大的右手挠挠脑袋,模样到显得甚是憨厚。然而他提醒剽悍,一身煞气惊人,如今看上去却显得有些滑稽。
  “全军听令!”高兴脸上的笑容一敛,脸色突然变得严肃起來。
  程咬金浑身一震,脸上的笑容刹那间消失不见,面庞绷得紧紧的,冷峻肃然,认真而凝重,身上的煞气也因此更胜一分。
  “秦琼!”
  “在!”秦琼应声出列,炯炯有神的双目放射出摄人的精芒,战意高昂,浑身杀气腾腾。
  “着你率本部五千骑兵,再五千步卒进驻平阳城!”高兴微微一顿,语气愈发沉重而肃然,“虽然表面上看起來周军已经混乱不堪,平阳已是空城一座,我们要想收复是易如反掌,但小心驶得万年船,周军溃败并不一定甘心,我们不得不防。”
  “所以,你此番前去平阳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急功近利,务必步步为营,做到万无一失!”
  “末将一定谨遵将军吩咐,小心行事!”秦琼郑重地点头领命而去。
  “萧摩诃,由你率领一万刀盾手,五千弓弩手为前军,负责追击周军。敌人虽分三路撤退,但终归是要向西走,是以你只管咬住西路周军,不用理会其他。切记,你此番前去不是为了杀敌,而是为了追敌,要让周军始终处在惶恐紧张的情绪之中,直到他们精疲力竭便算大功一件!”
  “末将领命!”如今的萧摩诃容貌洠в卸嗌俦浠迫幢戎郧俺聊诵矶啵辉僦皇且桓龀宸嫦菡蟮拿徒且桓瞿芄欢赖币幻娴耐乘А
  “程咬金,着你率五千陌刀军作为右翼,若敌人有埋伏,你需全力阻击敌军,不能让敌军冲击我我中军!”高兴顿了顿,然后威严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