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警戒 >

第49章

红色警戒-第49章

小说: 红色警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罚⊿outhDanvilleRoad)一线设防,阻击苏联装甲部队,掩护主力部队的撤退。上校看后马上通报给另一辆指挥坦克上的参谋长托马斯?费拉里德中校。
    “在南丹维尔路附近我们没有什么便宜。”费拉里德不假思索地说,阿拉巴马的地形他非常熟悉,“再往前三英里吧,那里公路两旁的高地和树林非常有利于阻击。”
    罗德里格斯翻开地图目测了一下,说:“刚好在斯比克镇(Speake)后面。”
    “对,又一个交叉口,罗伯特。哈哈。”费拉里德爽朗地笑道。
    “没错,汤姆。”罗德里格斯也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梅尔库罗夫并没有死,他的右脚小腿以下被炸飞,还摔断了左手,并扭伤了脖子,左边的肋骨也折了好几根。与他的第3近卫坦克师一样都被打残了。
    “根据俘虏的供词,和现场勘察,可以认定加拿大陆军第2装甲师师长彼得?洛克维尔少将被击毙,我们还找到了他的尸体。”卢申科夫斯基少将向躺在担架上被纱布包裹得像个木乃伊的梅尔库罗夫报告。
    梅尔库罗夫挣扎着说:“日丹,他是值得尊重的对手。按照基督的仪式给他下葬吧。”他接着又赶紧补充,“还有,请你代我向他敬礼。”
    “好的,瓦列里。”卢申科夫斯基回应道,然后向他立正敬礼。
    卫兵小心地抬起担架,准备送上直升机。
    “还有,告诉弟兄们,两个格列高利耶维奇不会分开太久的。”梅尔库罗夫说着忍痛挤出微笑。
    “放心吧,格列高利耶维奇。”卢申科夫斯基笑着说,“早日康复,和我这个格列高利耶维奇会师。”
    两个有着相同父称的红军年轻将军会心地笑了。
    送走了梅尔库罗夫,卢申科夫斯基就给彼得?洛克维尔将军和他的部下举行了一个小型葬礼。这是红军入侵北美以来首次为敌对方举行葬礼。
    六名苏军坦克手把装有洛克维尔将军遗体的简易棺材放到挖好的墓坑前。棺材虽然简陋,但还是刷上了黑漆,并盖着一面布满弹孔的加拿大国旗。坦克手把旗子抬起来。从当地教堂找来的牧师致悼词,但最后没有念福音,而是唱了一首赞美诗《红日西沉圣日将至》:
    红日西沉在眼前
    人人预备颂主恩
    遵守安息主座前
    仰见星光满诸天
    灿烂无边……
    然后,两边的苏军坦克手举枪鸣放三响,司号兵同时吹响了安息号。
    日丹?格列高利耶维奇?卢申科夫斯基将军庄重地举起右手向彼得?洛克维尔敬礼。
    第三章 圣战 第三十一节 使者
     更新时间:2008…12…28 14:34:17 本章字数:3223
    正当西半球那片曾经被誉为新大陆的土地上,美国、加拿大盟军的将士为保卫美利坚而在火线上拼死搏杀之时,一架瑞典皇家航空公司的A-300客机穿过繁星点点的夜空,平稳地降落在巴基斯坦卡拉奇的国际机场上。
    飞机上有一群身份特殊的人物——以美国国务卿鲍尔斯?坎贝尔为首的美国特派使团——在外交战线上为保卫美利坚奋力拼搏。
    坎贝尔此时感到十分疲惫,靠在航空座椅上,缓缓地闭上双眼。为了争取更大的国际援助,这三天来他马不停蹄地穿行于欧亚各个美国传统盟国,游说它们加入到支援美国反抗苏联侵略的队伍来。
    但费尽口舌的坎贝尔所获甚微,西欧盟国愿意增加援助,但仍然拒绝出兵。虽然有所谓的《北大西洋公约》,不过似乎已成一文废纸。饱经战乱的欧洲并不想把自己推入与俄国人直接开战的深渊。
    在中东,除了美国一手扶起来的以色列表示愿意派出军队前往美国本土参战外,土耳其拒绝了封锁土耳其海峡的要求;埃及的苏伊士运河也仍将向苏联舰船保持开放;沙特阿拉伯虽然表示愿意保持对美石油供应,但无法提供护航;印度早就宣布中立,不愿借入美苏战争,当美国驻印大使向印度外交部提交了一份坎贝尔访印的计划时就被印方委婉地拒绝了。至于巴基斯坦,还算可靠,战争爆发后,但承诺在阿拉伯海为美国油船提供护航,并同意为美军在印度洋的活动提供后期保障。
    坎贝尔现在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东亚的日本、韩国了。不过就算上述国家愿意全力帮助美国,也起不了太重大的作用,战前两国的防务都得依靠美国。
    其实坎贝尔此行还有一个重大的使命,那就是飞越喀拉昆仑山,秘密访问中国!当然他自己也不能确定能否实现,毕竟直到现在,中美还是处于一种近似敌对的状态。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巴基斯坦这个出色的中间人的牵线搭桥,中国方面表示愿意接受美国国务卿的非正式访问。所以当美国特派使团在利雅得登上了瑞典皇家航空公司的包机时,坎贝尔果断地决定先去巴基斯坦,再转往中国。现在他们在卡拉奇机场作短暂停留,然后将在深夜秘密飞往北京。
    “鲍尔斯,来杯咖啡?”朱丽安娜?索伯斯端上了两杯冒着热气的咖啡。尽管使团这几天的穿梭外交无异于艰苦的长途行军,实际上身为国务卿助理的她却要比其她人都忙,但她却仍然显得精神抖擞。有科学家称女性比男性更具毅力和耐力,她或许就是最好的实证。索伯斯不仅熟悉欧洲事务,还曾在香港、台湾、日本以及东南亚生活和工作过,对远东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尤其她曾广泛接触过中国政府的驻外官员,也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些都使她在杜根的政府内阁中得到了一席,也罕见的成了象群中的一头驴!对中国十分陌生的坎贝尔此时最需要的就是朱丽安娜这种助手。
    “谢谢,朱丽安娜。”坎贝尔对党外助手的热情报以诚挚的感谢,端起一杯咖啡慢慢地呷了一口。“糖加多了。”坎贝尔稍稍皱了眉头说,“医生说我血糖偏高,要控制糖份的摄入。”
    “噢,抱歉,鲍尔斯。”朱丽安娜微笑着说,“以前你很喜欢喝甜一点的,我就按照你习惯的份量加了。”
    坎贝尔放下咖啡杯,说:“为了健康,我不得不改变习惯。”说完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
    “改变习惯通常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朱丽安娜一边享受咖啡一边说,“可要是一旦改变了,很多情况就会好转起来了。”
    坎贝尔看看朱丽安娜,然后又端起咖啡喝了一大口,也不知是习惯使然还是为了尊重对方的热情。当他满意地吞下自己以往中意的口味后,疲惫的神情放松了些许。接着严肃地问道:“以你对中国人的了解,你认为我们此行的成果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我不抱太多幻想。”朱丽安娜想也不想就摇摇头说,那金色的卷发在明亮的头光下晃动,反射出迷人的光芒。“我们此行只是去改变一个习惯,改变我们与中国人相互敌视的习惯。而且这种改变不会太令人愉快,也不会很顺利。”
    坎贝尔又放下咖啡,摸了摸自己的光滑的下巴思考了一会儿,然后一字一句地重复了助手刚才的话:“可要是一旦改变了,很多情况就会好转起来了。”
    “但愿吧。”朱丽安娜点点头说,“他们不会直白地说‘是’或者‘不’,而是会说‘我们还要研究一下’。当然,一些重大的原则问题除外。”
    “那我们就把此次访问上升到重大的原则问题。”坎贝尔说着露出微笑,“总统开出的价码是中国人难以拒绝的。”
    朱丽安娜却淡淡地笑道:“他们不像我们,交易一定要在天秤称平衡时才能达成。”
    “可我们很难开出更优惠的条件了。”
    “我得提醒你,他们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杠杆原理的民族,而且他们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创立了他们自己独特的国际关系学说,他们有个专门的词汇来描述,‘合纵连横’。”
    就在这时,巴基斯坦外交部长佩齐?穆汗默德?柯依夫登上了飞机,同行的还一位中国人。
    “你好,佩齐。”坎贝尔马上热情地伸出手,他与柯依夫已经非常熟悉,在非正式场合都互称名字。
    “你好,国务卿先生。”柯依夫却十分庄重地用正式用语,与坎贝尔握手后便急忙介绍随行的中国人,“这是中国人民共和国驻我国大使古良先生。”柯依夫刻意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
    坎贝尔立刻主动伸出右手,郑重地说道:“你好,大使先生。我是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鲍尔斯?坎贝尔,非常高兴见到你。”
    古良微笑着用英语淡淡地说了一句你好,但也郑重地向对方伸出右手,两只右手有力地握到一起——这是历史性的一次握手,虽然是在不太正式的场合下,但却是朝鲜战争后中美外交官第一次握手。
    “这是我的助理,朱丽安娜?索伯斯女士。”
    “您好,大使先生。非常高兴见到您。”朱丽安娜用流利的汉语向古良问好,并伸出右手。
    “您好,索伯斯女士。”古良保持着微笑也用汉语说,然后再次伸出右手,轻轻地握了一下朱丽安的手指部位,然后他用流利的英语说:“没想到美国的外交官如此精通中文。”
    “我也没想到中国的外交官这么精通英语。”朱丽安娜用普通话回应。双方都有些在奉承对方,虽然从对方的发音、用词上可窥一斑,但到底只是说了那么一两句。
    “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坐下来谈吧。”坎贝尔示意道。
    于是众人围着坎贝尔的临时办公桌坐下来,秘书也送上了新煮的咖啡。
    古良大使轻轻呷了一口,然后放下,用英语庄重地说:“坎贝尔先生,我奉我国政府之命,特来通知你,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我们在明天也就是北京时间九月八日四时以前,无法向贵国专机开放领空。”
    坎贝尔与朱丽安娜不禁相互看了一眼。
    “大使先生,你能否详细说明原因?”坎贝尔问。原本双方通过巴基斯坦约定坎贝尔的飞机在北京时间七日二十二时从中巴边境进入中国领空,到达北京后秘密进驻巴基斯坦驻华使馆。现在中国人却突然改变了计划。
    “我也不清楚。我的上级只是说是技术上的原因。所以国务卿先生最快也只能在明天上午十点才能到达北就。”古良强调技术上的原因。
    柯依夫赶紧补充说:“鲍尔斯,我们已经为你们的延迟做好了准备了。”
    “谢谢,佩齐。”坎贝尔接着转向古良说:“大使先生,那我们就在明天四点准时进入贵国领空。”
    “好的,国务卿先生。”古良说着站起来,“中国欢迎你。”然后伸出右手。
    第三章 圣战 第三十二节 无能的牵引
     更新时间:2008…12…28 14:34:17 本章字数:3361
    正如红军的“老虎钳”作战计划被戏称为“迷你双头鹰”一样,美军的“牵引车”作战计划也被戏称为“迷你蓝光”。只不过,从规模上看,相比较于“老虎钳”集团军群级别的作战行动,“牵引车”几乎连“迷你”都算不上,那可怜的几个团的兵力至多只能算是超级微缩。但是规模再小的作战计划也都必须认真执行。担任主攻的国民警卫队第9装甲师师长加纳利?摩根少将来到了麾下第73团2营。由享特?斯特劳勃少校指挥的这支英雄部队将作为前锋率先攻击苏联红军的防线。
    73团2营在波泰兹维尔成功地击溃了红军王牌装甲部队第36近卫坦克师93团后便奉命撤回后方休整,全团官兵还被空运到芝加哥接受杜根总统的亲自接见和授勋。斯特劳勃和他的73团2营一战成名,被鲜花与掌手包围。现在盛名之下,却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实在令人倍感压力。
    “长官,能再调配坦克和装甲架桥车给我吗?”斯特劳勃一见面便提出请求,“公路桥都炸断了,我只有一台架桥车。”波泰兹维尔一战后撤回休整看似不错,但他受到的损失并没有被弥补回来,尤其是装备根本得不到补充。
    “没有,什么都没有。”摩根为难地说,“我只能给你私人调配这个。”说着从胸口的袋子里掏出一个精致的雪茄盒子,把里面仅剩的一支雪茄递给了斯特劳勃,“最后一根了。”他有些依依不舍,接着又补充道:“古巴原装的。”
    斯特劳勃接过雪茄,便掏出打火机准备点燃。
    摩根急忙拦住他,“等你凯旋而归,我们一起抽。”
    “好吧。”斯特劳勃只好答应,然后收起粗大的雪茄。
    “我们不进行炮火准备,直接发动突然袭击。”摩根言归正传,“突破俄国佬在燧石山的防线后,直接向圣路易斯湖挺进,到达70号州际公路、61号公路和铁路的交叉口后马上建立起一道防线。”摩根在地图上比划着说,“我带领全师其他部队在后面扩大战果。”
    “可我们力量严重不足,一旦苏联军队集中全力反击,我们恐怕挡都挡不了。”斯特劳勃担忧地说,此时发动进攻实在极不明智。
    “亨特,总统命令,我们只有全力以赴了。”摩根拍了拍手下的肩膀无奈地说,“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了。”斯特劳勃摇摇头说。
    “十点正出动。”摩根看了看表,“还有半小时。全看你的了,亨特。”
    “长官请放心。”亨特?斯特劳勃坚定地说。
    “那我先回师部去了。”摩根说完便主动向英雄的手下举手敬礼。
    斯特劳勃急忙向对方回礼,“再见,长官。”
    “再见。”摩根说着转身大步而去。
    “长官,全部准备好了。”乔德路上尉上来报告。
    二营的坦克都披上了伪装网,插满了新砍下来的树枝,正分成两列纵队蛰伏在莫斯科?米尔斯南面的树林里。
    “尖兵有什么新情况吗?”
    “没有,俄国人看来挺放松的。”
    “我们不能大意。工兵架桥都准备好了吗?”斯特劳勃有些啰嗦。
    “只有一辆架桥车。”乔德路有些担心地说,“我们恐怕只能单列过河了。”
    “也只有这样了。”斯特劳勃淡淡地说。
    进攻的时间很快便到了。
    “出发!”斯特劳勃骑上M60指挥坦克上大叫。
    被伪装得十分严密的M60一辆接一辆低吟着慢慢开出树林,沿着树林边缘向南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