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732章

燃烧的海洋-第732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显,这就是中国舰队掌握主动权的着手点。
    第一百九十章主动权
    第一百九十章主动权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T!~!
    ..
第一百九十一章 舰队出动
    第一百九十一章舰队出动
    新赫布里底群岛上的空军基地什么时候能够投入使用,不是由美军决定的,而是由队决定的。大文学
    六月十日,牧浩洋把舰队撤了回来。
    接下来,打击新赫布里底群岛的任务交给了所罗门群岛上的陆战队与航空兵,不再由舰队负责。
    按照海军与空军达成的协议,除了反潜巡查机之外,海军的所有岸基作战飞机都由空军统一调配。此举不是为了削弱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而是为了减轻作战压力,让海军航空兵能够专注执行特定的作战任务。
    当时,空军在所罗门群岛的十多个机场上部署了大约八百架战斗机。
    如果有必要,还能够调用部署在马里亚纳群岛上的轰炸机。
    航空兵只是打击新赫布里底群岛的作战力量之一,参与作战的,还有陆战队的两个特种炮兵营。
    当时,为了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陆战队特地组建了两个特种炮兵营。这两个营装备的是由海军提供的大口径线圈电磁炮,使用的也是海军的标准弹药,在使用新式增程弹的时候最大射程达到了一千六百公里。打击新赫布里底群岛,用不着新式增程弹,连老式增程弹都派不上用场,因为所罗门群岛东端的恩德岛离新赫布里底群岛最南端的坦纳岛不到八百公里,普通炮弹就足够了。
    为了把这两个炮兵营送上恩德岛,陆战队花了不少的力气。
    主要就是,恩德岛并非陆战队控制的主要岛屿,没有修建临时码头与野战机场,只能用大型气垫登陆艇把装备送上去。至于运送弹药等物资,主要靠大型登陆艇,然后用两栖战车送往炮兵阵地。
    现实上,让舰炮上岸,也只是权宜之计。
    主要就是,陆战队的大口径电磁炮的射程在四百公里以内,而且发射的炮弹只有几十公斤,能力偏小,对付一般的掩体都很费劲。海军舰炮的射程在八百公里以上,大口径炮弹的质量高达一百多公斤,在使用半穿甲弹的时候,能够摧毁几乎所有浅埋地下工事,打击效果愈加明显。大文学
    只是,使用舰炮也很麻烦。
    运送弹药麻烦不说,这些庞然大物还只能固定部署,一门炮需要几十人伺侯,还时常出毛病。
    只是,在有更好的选择之前,陆战队也只能将就着用了。
    在航空兵与炮兵的压制下,美军要想修复新赫布里底群岛上的空军基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一来,弗伦奇就得做出选择了。
    能够说,在摧毁所罗门群岛上的中国航空兵与炮兵之前,美军要么让舰队进入珊瑚海决战,要么放弃在珊瑚海决战的念头。
    只是,打击所罗门群岛,不一定要使用舰载航空兵。
    六月十一日,美军开始反击,主力是部署在澳大利亚的航空兵,特别是战略航空兵。
    可惜的是,队早就有所准备,部署在所罗门群岛的八百架战斗机,正是为了应付美军的反击。
    接下来几天,双方在珊瑚海上空打得异常激烈。
    能够说,舰队决战还没开始,双方的岸基航空兵就首先打了起来,而且都摆出了你死我活的架势。
    这一情况,完全在牧浩洋的预料之中。
    按照他的部署,空军向马里亚纳群岛与东南亚派遣了上千架战斗机,随时都能为所罗门群岛增派战斗机。
    说白了,珊瑚海的空战,就是一场消耗战。
    在这里,经得起消耗的是队,而不是美**队。
    别的不说,JB在转场挂载的情况下,能够间接从菲律宾飞到所罗门群岛,在空战挂载状态下,也能从印度尼西亚东部或者马里亚纳群岛直飞所罗门群岛,而美军向澳大利亚派遣战斗机,中途至少要降落两次,或者在降落一次的情况下进行一次空中加油,全程飞行时间在十个小时以上。大文学
    除了补充战斗机,飞行员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主战场是珊瑚海,而当时中国海军依然掌握着珊瑚海的制海权,能够动用小型舰艇与潜艇搜救跳伞的飞行员,在空战间隙还能出动海上巡查机。美军最多只能在空战间隙出动巡查机搜救跳伞的飞行员,根本不可能派舰艇深入珊瑚海。结果就是,跳伞的美军飞行员中,有三分之二当了战俘,被美军救回去的不到五分之一,而队的跳伞飞行员中,大多数都能被救回。
    当时,为了搜救跳伞飞行员,海军还特地在珊瑚海里部署了六艘潜艇。
    要知道,用潜航速度高达四十五节的“金枪鱼”级全电动潜艇执行搜救任务,效率与安全性比其他舰艇都要高得多。
    能够说,只需珊瑚海的空战持续下去,美军迟早会认输。
    到时候,弗伦奇仍然得在打与不打之间做出选择。
    对此,弗伦奇也有极为清醒的认识。
    六月十二日,改编为第三舰队的美军舰队驶出了圣文森特湾,在进入远海之后,转为向东航行。
    此时,美军第三舰队实际上编为四支舰队。
    以“美利坚”号、“林肯”号、“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为核心的是第31舰队,以“埃塞克斯”号、“尼米兹”号与“斯普鲁恩斯”号航母战斗群为核心的是第32舰队,以“哈尔西”号、“杰弗逊”号与“格兰特”号航母战斗群为核心的是第33舰队,而前第三舰队则为第34舰队。
    弗伦奇没有把所有航母都编在一起,而是分成了三支舰队。
    这么做,算得上是美军在吸取了经验教训后做出的变化。
    之前的几场海战都证明,把航母集中在一起使用,虽然能够提高作战效率,但是有一个限度。如果舰队的规模超过了指挥系统的控制能力,就只会降低舰队的作战效率,还会使舰队更易遭到打击。
    现实上,中国海军早就这么做了。
    当时,第一舰队就分成了三支舰队,只是没有完全拆分,仍然由龚继飞统一指挥,只是各自编队航行。
    在这方面,弗伦奇做得比较完全。
    当时,他只间接指挥第31舰队,尼克松中将指挥第32舰队,来自第五舰队的本杰明少将指挥第33舰队,原第三舰队的罗森准将指挥第34舰队。四支舰队中,除了第34舰队单独活动,另外三支舰队都在一起活动,最大间隔距离不超过两百公里,最小间隔距离不小于一百公里。
    在弗伦奇看来,这个编队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舰队的打击能力。
    更重要的是,能够以此避免整支舰队同时遭到敌人打击,确保在不利的情况下,仍然有部分舰队能够保存下来。
    当然,不能因而说弗伦奇没有信心击败中国舰队。
    要知道,在海战中保存实力,不仅仅为了把战舰带回去,还是为了在遭受敌人打击之后进行反击。
    问题是,珊瑚海上的战局,确实让弗伦奇缺乏信心。
    按照他的要求,在六月十日之前,就应该让新赫布里底群岛上的空军基地投入使用。现在已经是六月十二日了,不但空军基地没有投入使用,以至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更不清楚到时候有没有战斗机可派。
    要知道,在六月十一日,美军丧失了三十三架轰炸机与一百六十七架战斗机。
    虽然队的丧失也不小,即便扣除战报中的水分,也不会少于一百架,但是队当天就补充了丧失的战斗机,而部署在澳大利亚的美国空军没有得到补充,也不知道能否得到补充。
    照这个速度消耗下去,要不了十天,美军就将拼光所有岸基战斗机。
    到时候,就算修复了新赫布里底群岛上的空军基地,也没有任何意义。
    舰队离港之前,弗伦奇就给五角大楼发了一封电报,希望马歇尔上将尽快为澳大利亚增派战斗机。
    可惜的是,弗伦奇得到的答复非常含糊,即暂时没有战斗机可派。
    这怪不了马歇尔,负责调派战斗机的是空军参谋长阿诺德上将,而当时美国空军在所有战场上都遭到了巨大的压力,各条战线都在要求增派战斗机,而西南太平洋本来就不是空军的主战场。
    严格说来,是在进入二零五四年之后,空军才降低了西南太平洋战场的等级。
    当时,马歇尔让弗伦奇自己想办法。
    问题是,弗伦奇有什么办法好想?
    要知道,美国海军根本没有岸基战斗机,舰载航空兵全部在弗伦奇手上,陆战队航空兵的规模又非常有限,而且绝大部分作战部队都在澳大利亚。也就是说,当时能够向澳大利亚增派战斗机的,只有美国空军。
    无法获得更多的战斗机,弗伦奇就只能在别的方面做文章了。
    现实上,这也正是他率领舰队出发的原因。
    如果岸基航空兵无法夺取珊瑚海的制空权,那就只能出动舰队,通过消灭中国海军舰队来夺取制空权与制海权。
    只是,这场仗到底该怎么打,弗伦奇心里却没底。
    明显,间接前往珊瑚海基本上是送死。就算岸基航空兵能够提供掩护、以至能够驱逐中国战斗机,在没有新赫布里底群岛掩护的情况下,舰队依然要遭到来自多个方向的要挟,也就极有可能遭到中国舰队偷袭。
    弗伦奇不得不承认,他制订的作战计划派不上用场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舰队出动
    第一百九十一章舰队出动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T!~!
    ..
第一百九十二章 选择权
    第一百九十二章选择权
    收到美军舰队离开阿德莱德的消息,牧浩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权。大文学
    能够说,准确的情报在这个时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牧浩洋做的前期部署发挥了作用。
    当时,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就在珊瑚海,只是在新赫布里底群岛与所罗门群岛之间,没有深入。按照牧浩洋的判断,弗伦奇从塔斯曼海进入珊瑚海、即从南面间接北上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而弗伦奇只有一个选择:绕过新喀里多尼亚与新赫布里底群岛,从东面攻击所罗门群岛,然后前进入珊瑚海,全速向西南航行,进入岸基航空兵的掩护区域,等待中国舰队前来决战。
    如果是牧浩洋指挥美军舰队,他就会这么打。
    只是,指挥美军舰队的是弗伦奇,而不是牧浩洋。
    为了安全起见,牧浩洋让龚继飞向珊瑚海南部海域派遣了十二艘潜艇,在新喀里多尼亚与澳大利亚之间建立起了一道潜艇警戒线,用四艘潜艇在新喀里多尼亚与新赫布里底群岛之间的海峡进行巡查,在新赫布里底群岛与斐济群岛则部署了十二艘潜艇,另外安排十艘潜艇在新赫布里底群岛东北方向上巡查。也就是说,用三十八艘潜艇,封锁了西南太平洋几座主要群岛之间的海峡。
    只需弗伦奇率领舰队前来决战,就不可避免的要经过这些被潜艇监视的海域。
    问题是,这种部署,弗伦奇也能想到,而且他肯定知道,中国海军在西南太平洋上差不多部署了一百艘潜艇。
    这样一来,弗伦奇很有可能绕更大的圈子,比如绕过斐济群岛。
    现实上,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美军控制着斐济群岛,而且在这里部署了上百架反潜巡查机,东面的萨摩亚群岛群岛也在美军控制之中。大文学也就是说,如果弗伦奇断定中国海军会动用潜艇监视主要海峡,他就会利用部署在斐济群岛与萨摩亚群岛的反潜巡查机,在斐济群岛东面开辟出一条安全航道,然后从这边北上,再转向西进。
    针对这一情况,牧浩洋选择了动用岸基反潜巡查机。
    主要就是,斐济群岛离所罗门群岛超过了两千公里,在战斗机的打击范畴之外,而且离马里亚纳群岛也有五千公里,差不多在战略轰炸机的打击半径之外了,向斐济群岛东面部署潜艇的风险太大了。
    更重要的是,建立四条潜艇警戒线,已经用掉了三十八艘潜艇。如果让更多的潜艇执行侦察警戒任务,舰队得到的反潜掩护就将降低。明显,牧浩洋肯定不希望舰队在作战的时候遭到美军潜艇偷袭。
    这个时候,牧浩洋有点后悔,没有及时攻占瑙鲁。
    虽然庞跃龙提出过攻打瑙鲁,但是被牧浩洋否决了。主要就是,当时所罗门群岛战役进行得还算顺利,没有必要增加一处必须派重兵防守的地点。随后,等到牧浩洋觉得有必要攻打瑙鲁的时候,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打响了,陆战队没有多余的兵力能够调动,也就搁置了起来。
    能够说,如果占领了瑙鲁,情况将大不一样。
    比如,能够在瑙鲁部署反潜巡查机,用来监视斐济群岛北面海域。
    因为波纳佩岛离斐济群岛太远了,所以牧浩洋只能在所罗门群岛部署反潜巡查机,挤占了有限的地面资源。
    更严峻的是,扰乱了前线部署。
    针对这个问题,牧浩洋想到了一个比较有效的处理办法,即让空军向所罗门群岛部署战略预警机。
    虽然在搜索海面貌标的时候,战略预警机不比反潜巡查机出色,主要是战略预警机配备的雷达主要用来搜索空中目标,对海探测能力不比反潜巡查机上的雷达好多少,但是在复杂的战场上,战略预警机的任务弹性愈加突出,即能同时搜索海面与空中目标,并且指挥其他飞机活动。大文学
    当然,这免不了要让战略预警机承担巨大的作战风险。
    要知道,战略预警机是空军中,价值最高的作战飞机,造价以至超过了战略轰炸机。
    战争迸发的时候,中国空军总共只有不到四十架战略预警机,美国空军装备的战略预警机也只有五十来架。到二零五四年,中国空军战略预警机的数量增加到一百架以上,而且以每个月四架的速度递增。
    能够说,这已经是战略预警机的最大产能了。
    要知道,在各种作战飞机的性能都飞速提升的情况下,空军对战略预警机的性能要求也水涨船高。
    当时,中国空军对战略预警机的需求量高达一百八十架。
    主要就是,在面对众多要挟的时候,预警机的使用方式发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