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乱世栋梁 >

第115章

乱世栋梁-第115章

小说: 乱世栋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豫章南昌,自古就是江州名城,也是要地,从江州去西面湘州的陆路要道安成步道,从江州去南面岭表岭南的“岭表步道”,都经过南昌。

    两条步道,往来商旅很多,都要翻山越岭,虽然有河流,却不好乘船。

    譬如岭表步道,虽然路线和赣水多有重合,但从北往南走是逆流而上,商旅运送货物得靠马来拉车或者驮运。

    即便自南向北走为顺流,但赣水中上游河段多浅滩、乱石,无论官民队伍,需要大量驮马、挽马运送货物。

    所以,作为安成步道、岭表步道交汇点处的南昌,是大量商队的聚集处,有大量驴马出售。

    不仅如此,豫章郡以东的鄱阳郡地界,也有一条重要的步道往东延伸,翻越崇山峻岭,抵达东扬州的会稽地界。

    这条步道也有大量商队往返,对于驴、马、骡子的需求也很大。

    所以,南昌驴骡马市其实肩负着为东、南、西三条步道提供驴、马的职责,开市时每日的交易规模都很大。

    那么,江州地界要买驴马,得来南昌,而不是在大江边上的寻阳、湓城,因为那里是水运枢要,买船可以,买马就不合适了。

    黄介绍起来:“南昌的船也很多,我们来时经过的沙洲,你也看到了,有许多造船场,所以,买船也得来南昌。”

    李笠听了后,想了想,问:“造船得有许多木料,南昌就在赣水边上,莫非上游有许多木料运来?”

    “对,”黄点点头,“赣水上游,豫章以南,是庐陵郡、临川郡、南康郡,有绵延群山,称为南川。”

    “南川地区森林茂密,有许多参天大树,所以有许多豪商贩卖木材,顺赣水而下运往南昌销售。”

    李笠不由赞叹:“水陆交汇之处,南昌果然是宝地啊!”

    黄接着说:“南昌还有囤积大量粮食的豫章仓,每年都要调拨大量粮食,装船后运往建康,与此同时,还平准粮价。”

    “所以,南昌的米价相对最稳、最低,若要大量买米,最好来南昌。”

    “反正船走赣水是顺流而下,入了彭蠡湖,去白石,方便得很。”

    两人正聊着,李笠见不远处有一群男子在和马贩交谈,又对马匹评头论足,似乎是在买马,不过隐约听到的说话声,是建康口音,便有些好奇。

    黄的朋友是公廨税吏,此时为李笠等人联系上了卖家,挑选好马相对而言,他见李笠盯着那群人,自己也张望片刻,笑道:

    “这是衡州刺史韦使君的子弟,带着部曲赶往衡州,路过南昌,顺便买马备用。”

    李笠闻言追问:“韦使君?莫非出身京兆韦氏?”

    “是的,韦使君”那税吏说着说着,声音变小:“我听说,是因为得罪了天子,被打发到衡州吸瘴气的。”

    衡州,位于岭表岭南北部,是往来江州、岭表的门户,位置十分重要。

    一旦岭表的地方大员要割据,首要之务就得控制衡州,把“大门”关上,而朝廷要平叛,也得先拿下这个门户。

    不过李笠关心的是“得罪了天子”,打听起来。

    税吏回答:“我也是听人说的,听说,先前陛下忽然病重,不省人事,太子及以下在京的宗室子弟全都入宫侍疾。”

    “而这位韦使君,为东宫领直,是太子的心腹,入宫时,许多人都在传陛下大行,他便问宫人为何不为丧礼做准备。”

    “结果,陛下醒了,听人说起这件事,气得哟便把韦使君赶出京城,到衡州做刺史,我听人说,韦使君离京时,太子还亲自相送。”

    李笠听到这里,意识到皇帝和太子之间的暗斗好像很激烈,太子的班底,好像盼着皇帝快点完蛋,但是老皇帝命硬,偏不死。

    “陛下有惊无险,大概是感念佛祖保佑,三月初,大赦天下,到同泰寺出家。”税吏感慨着。

    “不过,我又听说,大臣们花了许多钱,把陛下赎回来,这是不久之前的事。”

    “而且还要改元了,公文已经送抵郡廨,据说新年号是中大同,所以,今年不是大同十二年,而是中大同元年。”

    李笠听了觉得奇怪,如今是四月,改元不是一月时改么?

    而且老皇帝又出家了?

    不过想想,大概是重病之下捡了一条命回来,感激佛祖保佑,必然要去佛寺还愿,毕竟老皇帝信佛。

    生病期间,得知太子的人盼着自己死,想来太子内心也是这么想的,老皇帝大概心中难受,因此愤而出家,倒也情有可原。

    反正之前就出过家,然后大臣们花钱赎回来,再来一次,熟门熟路。

    顺便敲打一下太子,也是理所当然。

    李笠感慨着,忽然灵光一现:老皇帝八十多岁了,在后世也是高龄老人,之前突然犯病,甚至不省人事,莫不是油尽灯枯?

    虽然挺过来了,下一次呢?

    万一是回光返照,那么

    老皇帝若走了,局面可就维持不下去了。

    弊病丛生的梁国,随时可能因为某个原因,轰然垮塌,已经不是保住某个人,或者杀掉某个人,可以救过来的。

    李笠决定加大备战力度,对那做“中介”的税吏说:“我想多买些马,只要过得去即可,价钱好说,劳烦老兄多介绍介绍,我定有重谢。”

 第八十二章 亲朋

    寻阳南郊,某别院,主人王琳在此宴请自己的一众好友,酒菜管够,宾主把酒言欢,场面好不热闹。

    李笠、梁森以及彭均亦在座,待遇与其他宾客别无二致,甚至座位离主座都很远,乍一看去,仿佛戏台上的配角,位置在边边角角。

    主座,王琳与几位高矮胖瘦各有不同的男子谈笑风生,两边,宾客们又各自聊天,李笠、梁森和彭均,此时就和旁人边喝边聊。

    跟着妹夫来蹭吃蹭喝的黄,见状觉得颇为奇怪。

    他来时,听妹夫李笠说,说与这位湘东王府侍从“王郎”颇有交情,怎么现在看来,好像交情一般?不然怎么坐在这种位置?

    再看看左右,今日来此做客的人,过半都是眼神犀利、举止粗鄙的青壮,观其做派,当是江湖好汉。

    口音繁杂,动不动就骂天骂地,吃酒划拳,叫嚣不断。

    自诩见多识广的黄,只觉此刻身处贼窝,而坐在上首的那位“王郎”,就是群贼的大当家,根本就没有什么王府侍从的做派。

    见着大鲶彭的心腹潘宝,和旁边宾客交谈时讲的是荆州话,黄惊讶,趁对方有空,便问:“潘老弟,这几位是荆州的?”

    潘宝放下酒杯,回答:“嗯,我也是刚认识,他们是江陵人,平日里跑船,往来大江东西。”

    “跑船?我说,看这几位身上多有伤疤,莫非兼做那营生的?”

    “当然了,跑船能得几个钱哟。”潘宝笑眯眯的说着,声音很低:“这一大帮子人,数十张嘴,跑船赚的钱哪里够花。”

    果然如此,黄点点头,举杯和潘宝对饮。

    江湖好汉,快意恩仇,不事生产,又要逍遥快活,手上当然会沾血,黄家本身就不黑不白,可以说和这帮人是同类,黄当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只是觉得奇怪,见那王郎居然认识如此之多的江湖好汉,而这些江湖好汉一个个对其敬重不已,也不知道对方怎么做到的。

    观其做派,如自己兄长一般,喜欢结交友人,只是兄长的人脉多在鄱阳、豫章二郡,而这位王郎,仿佛长江各处都有朋友。

    今日王郎请客缘由,黄听李笠说过,是因为喜得贵子,故而请朋友们小聚。

    这小聚场面可不小,院子里坐满宾客,而来的人,好像是按着先后,依次就座。

    所谓“先后”,不是先来后到,而是以认识王琳的先后排序,所以,宾客们以此排座次,不分身份高低。

    当然,王琳不只是坐在上首,时不时拎着酒壶,往来各处,和宾客们把酒言欢,转到李笠、彭均这边,王琳还向众人介绍:

    “这位,可是大名鼎鼎的鄱阳李三郎,为少府寺监作,采珠彭蠡湖,却不扰民,又有作场做鱼钩,养许多乌鳢,可不得了啊!”

    众人听得介绍,得知眼前这位肤色黝黑的高个,就是硬抗两次冤案的铁骨李三郎,也是专门养乌鳢的奇人、大名鼎鼎的“鄱阳乌李”。

    而当中许多人贩卖的鱼钩,就是这位作场制作的,赶紧来敬酒。

    李笠独自应对,一杯杯的喝,喝得满面红光,王琳又介绍另一位“鄱阳英才”,而这位英才的名气,如今响亮得很。

    “这位,是鼎鼎有名的鄱阳大鲶彭食肆东主,彭郎!”

    “大鲶彭”的名声如今响得很,红鲊、鱼松的名气已经传开,往来江、湖的商贾多少都听说过。

    加上王琳和李笠、彭均合伙做买卖,王琳从李笠这里拿鱼钩,从彭均这里拿红鲊、鱼松,再分销给江湖朋友,所以,今日在场的好汉们,有很多人实际上是大鲶彭的分销商。

    见着大名鼎鼎的大鲶彭在此,上来敬酒的人络绎不绝,王琳见众人情绪高涨,便提议拼酒:

    “承蒙诸位厚爱,来为王某犬子庆生,王某今日摆下酒坛阵,请诸位闯一闯!”

    “王某坐镇中军,又有牙门将守着各处牙门,诸位要破阵,却得先破诸位牙门将。”王琳说到这里,拍拍李笠和彭均肩膀。

    “我与李郎、彭郎搭伙做买卖,如今这两位东主在此,为我把守牙门之二,诸位可不要客气呀!”

    话音刚落,在一旁的黄只觉现场气氛一变,一番布置后,诸位好汉呼喊起来,拎着酒壶、酒坛,然后进攻。

    划拳定胜负,输的就得喝。

    赢了的过关,输了的,莫要再想,一会重新来过。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李笠和彭均这两位“牙门将”,当然,两位也有手下,可以代为效劳。

    黄看着围上来的黑压压一群人,只觉后背发凉,他现在才明白,妹夫事前说的“战场”是怎么回事。

    已经去扣过喉咙、吐干净的梁森,笑眯眯的拍着黄肩膀:“黄郎,一会,看你表现了。”

    “什、什么?”黄觉得大事不妙,因为之前他夸过自己“酒量了得”,如今看着一个个明显很能喝又很会划拳的好汉围在左右,不由得艰难咽下口水。

    他猜拳的技术一般,应付一般人可以,然而应付这帮好汉

    另一边,已经准备就绪的潘宝,挽起袖子,扯着黄,走向“战场”:“诸位,我与这位黄三郎先出战,他别号三斛不倒,大伙可得仔细些”

    。。。。。。

    夏至,天气炎热,湓城外某庄园,李笠看着眼前大片鱼塘,只觉神清气爽,旁边树上知了不停地叫,丝毫不影响他的心情。

    一旁,武祥向他介绍这处租来庄园的情况。

    此处,其实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别院,平日里很少来住,不过占地颇大,有山假山有水,所谓的“水”,指的是风景湖。

    “据说,这里本来是要弄成蓬莱仙境,山水缥缈,不过主人家暂居京城,湓城里的大宅都很少住,这里就更别说了。”

    “因为别院开支不小,所以这别院的管事,把水池改做鱼塘,养鱼挣钱,不过湓城在大江边上,养鱼收入比不上捕鱼,所以只是勉强维持。”

    “我跟他们的管事定了契约,租这里三个月,那管事千叮咛万交代,说莫要乱建乱挖,不然,押金可是要全扣的。”

    李笠笑道:“放心,我不会乱来的,就是借这大片水池一用。”

    看看眼前一汪汪碧绿,李笠交代:“我在这里待到入秋,珠署有王乐看着,应该没什么事,其他事情,你和灰鸭、贾郎商量着办。”

    “我家里,有你嫂子管着,没事的。”

    “有空,请张郎给你们讲春秋,多学一些知识,有好处的。”

    武祥点头应承,虽然李笠没说租这么大一片鱼塘要做什么,但他知道一定有重要用处,所以李笠待在湓城的这段时间,他得扛起“副手”的职责。

    不一会,武祥离去,李笠再次看着大片鱼塘。

    老皇帝身体好像不行了,而每年冬天,都是老人发病的高发期,李笠担心老皇帝过不了今年冬天,所以决定再来一次,靠孵化鱼苗赚大钱。

    这里水塘的有效养殖面积,大概一顷有余,也就是一千余亩,只要规划、安排得当,用来孵化鱼苗是很给力的。

    夏天,是长江鱼苗渔汛,寻阳和湓城,是江捕鱼苗的产地,如今是鱼苗上市的季节,李笠要抓紧时间,大赚一笔。

    所以,他要用这租来的场地,孵化鲩鱼苗,趁着渔汛,正大光明做起鱼苗生意。

    扣去成本,这一千余亩鱼塘,通过至少两轮的鱼苗孵化、销售,获利至少能有三四万贯。

    鱼汛结束,就是秋天,正好可以用这笔钱大量购入粮食、布帛等物资,以防万一。

    也许老皇帝还能活几年,但是李笠不敢掉以轻心,能多赚钱,就要抓紧时间赚钱。

    便宜妻兄黄,如今和彭均一起在寻阳吃喝玩乐,与新结识的朋友们畅谈人生,而李笠就守在这里,带着可靠帮手孵化鱼苗,顺便练箭。

    转到隔壁院子,仆人已经将箭靶、弓箭备好。

    因为没有妻妾相伴,所以李笠决定练箭打发时间,依旧是十步靶,依旧是三斗弓力的新手练习弓。

    现在还剩两个多月,以七十天计,每天高强度练习,届时我的右射技艺,会有提升吧?

    李笠如是想,右手握弓,左手取箭,弯弓搭箭之后,瞄准近在咫尺的箭靶,撒放弓弦。

    步射不需要练左右开弓,因为只需要转身,就能拥有三百六十度的射界,但骑射不行。

    所以,得练右射。

 第八十三章 亲朋(续)

    秋风起,鄱阳,黄府,黄和阿耶黄大车讲述自己这大半年来的经历,说到妹夫李笠的本事,滔滔不绝。

    “原来那王郎的姊妹,是湘东王的宠妾,人脉广,结识不少江湖好汉,到哪都有朋友。”

    “前段时间,恰逢渔汛,寻阳、湓城江捕鱼苗热销,我跟着李郎来回跑,忙了月余,购入鱼苗数千斤,贩到鄱阳、豫章,嚯,净赚数千贯。”

    “又和大鲶彭一起,与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