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乱世栋梁 >

第197章

乱世栋梁-第197章

小说: 乱世栋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孟娘在一旁看着,看看女儿给她的惊喜是什么。

    李笠这两年在鄱阳当官,她母女二人常伴身边,所以李笠经常带李安宁玩耍,譬如钓鱼,又制作一些钓鱼的小机关。

    今日,李安宁就是要展示一下,阿耶教她的钓鱼机关有多神奇。

    机关名为“自动钓鱼机”,顾名思义,能自动钓鱼。

    小丫头不要人帮,麻利的鼓搞起来,赵孟娘见了,只觉得高兴:女儿还不到四岁,因为经常跟着阿耶玩耍,动手能力很强。

    所谓的自动钓鱼机,她看得清楚:结构类似一个打水的桔槔,也就是李笠常说的杠杆。

    两根较粗的木杈并排插在地上,为支架。

    一根竹竿为横杆,其中间偏后距离开着孔,孔里穿着木棍,然后以木棍两端为耳,使得竹竿架在木杈上。

    竹竿一端较短,尾部挂着小秤砣;长的一端指向鱼塘,前端拴着鱼线,鱼线末端绑着挂有鱼饵的鱼钩。

    此时,竹竿尾部下坠,其前端翘起,李安宁扯着竹竿前端位置额外绑着的一根线,向下拽,让竹竿变得水平。

    这根线的末端是个钩销,钩在地面插着的小竹棍顶部。

    于是,竹竿保持着水平,李安宁把鱼线末端的鱼饵扔进水里,然后跑到赵孟娘这边躲起来。

    岸上光秃秃,哪来的地方可以“躲”,赵孟娘见女儿认真躲藏的样子,忍住笑,也做出躲的动作。

    跟来的奴婢见状,也只能装模作样的躲。

    大伙都看着水边上鱼线拴着的浮标。

    鱼塘里有很多鱼,不一会,浮标附近水面就有气泡冒出来,而浮标很快便微微颤抖那是有鱼在试探着咬水里的鱼饵。

    赵孟娘有些紧张,死死盯着浮标,却见浮标猛地一沉

    水里的鱼儿咬鱼饵了,扯动鱼线,于是竹竿微微点头,其前端细线的钩销下降,和插在地上的木棍脱钩。

    于是,原本平衡的杠杆失衡了。

    竹竿末端的秤砣下坠,将竹竿猛地翘起,于是,水里咬钩的鱼被扯出水面,落在地上,不断扑腾。

    “钓上来了!”

    李安宁欢呼着,猛地窜上前,赵孟娘赶紧跟上去,见女儿将巴掌大的鱼儿抱在怀里、欢呼雀跃,脸上沾了水珠和泥点。

    “娘,你看,钓上来了!”

    “嗯,钓上来了,安宁真有本事。”赵孟娘夸奖着,蹲下,掏出手帕将女儿脸上的水珠和泥点擦掉,然后揽在怀里。

    “安宁,把鱼儿放到鱼篓里。”

    “不,我要养在水盆里。”

    “为什么呀?”

    “等阿耶回来,给阿耶看看。”

    听女儿这么说,赵孟娘笑着刮了刮女儿的鼻子:阿耶出远门了,没那么快回来。

    “那”李安宁看着怀里抱着的鱼,有些不知所措,赵孟娘又说:“那我们把鱼儿放回水里,等阿耶回来了,我们再把它钓起来,好不好?”

    “好!”

    李安宁要把鱼儿放生,赵孟娘怕女儿落水,便让婢女去做这件事。

    她看着女儿兴致勃勃的介绍自动钓鱼机,忽然觉得有些落寞。

    李笠在鄱阳当官,正室黄姈在建康,于是,她陪伴李笠身边,如同夫妇般,在鄱阳过了两年无忧无虑的日子。

    好像是一场梦,现在梦醒了。

    不,这不是梦,是现实,即便将来,正室回来了,她和女儿,依旧能在李笠身边生活,就是一家人。

    想着想着,赵孟娘轻轻摩挲着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

    去年,她为李笠生下一女,颇为遗憾,今年,她又有了身孕,想来这次,也该给李笠生个男孩了。

    。。。。。。

    上午,多云,江陵城南,兵临城下的梁军开始攻城。

    “放!!”

    呼喊声中,“咯吱咯吱”声响起,一座高大的配重投石机,其投臂前端吊篮猛地一坠,带动投臂旋转,将一颗数十斤重的大石头向前抛去。

    石头在半空中划了个弧线,落在百余步外江陵城头上那牢固的战棚上。

    “砰!”

    一声闷响,城头微震、木屑飞扬,战棚被砸出一个大窟窿,棚内士兵化作残肢断臂,被石头裹挟着滚入城内。

    “放!!”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以及“咯吱咯吱”声中,数十座配重投石机开始抛射巨石,漫天石雨向江陵城头落下,摧枯拉朽。

    战棚崩坏、箭楼崩塌,守军伤亡惨重,而现场观战的梁军将士,被眼前一幕幕所震撼:好厉害,好厉害的攻城器械啊!

    投石机,古来有之,不过都是人力牵动,若抛投的石块越重、要抛得越远,需要的人力就越多。

    看看箭楼已经损坏大半、城头一片狼藉的江陵城,许多梁军将领不由得转头,看向一脸淡定的李笠。

    还没到中午,不到半日时间,就把江陵城防破坏殆尽,擅长攻城的李笠,果然名不虚传!

    有李笠在,江陵、襄阳,指日可下!

    李笠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却面色平静,根据杠杆原理制造出来的配重投石机,并不算很复杂,威力比不上火炮,却可以破坏城防。

    这种攻城器械,历史上就有,他记得南宋的襄阳城,就是被这玩意给攻破的,当然,这也和襄阳被围了数年,实在守不下去有关。

    毫无疑问,配重投石机对付起这个时代的城防设施,简直不费吹灰之力,虽然要砸垮夯土城墙很难,但破坏城头和箭楼却很合适。

    所以,依托配重投石机速攻的战略进攻,必然会成功。

    前提是提前备下足够多的石块,否则若到了攻城时才找地方采石,就如同打仗时现场制作箭矢。

    之前,李笠主动向天子请战,并极力主张让官军全力进攻,收复荆、襄,就是因为有了配重投石机为依仗,才敢夸下海口。

    旁边,临时营地里炊烟袅袅,伙夫们做好饭菜,先登死士们开始用餐,东边高地上,王僧辩放下千里镜,信心大增。

    江陵城已经被他围了,敌军援兵近日赶不及救援,现在己方有如此犀利的攻城器械相助,快速拿下江陵城不是问题。

    哪怕江陵分内外城,也也撑不了几日。

    此次天子下令收复荆、襄,一直驻扎在巴陵的大军很快出击,先击败实力大损的荆州水军,然后在北岸江津登陆。

    又在江陵南面江岸搭建临时码头,直接让后续兵马登岸,把江陵城团团围住。

    要赶在魏军大举增援前,收复江陵。

    为此,天子派擅长攻城的鄱阳内史、新平侯李笠助战。

    旁边,喜上眉梢的江夏王萧大款,放下千里镜,问王僧辩:“王公,莫非如李鄱阳所言,数日内就能破城?”

    “对,数日内就能破城!”

    王僧辩说完,指着身后远处江边:“大王,李鄱阳此次助战,准备充分,备下大量石块,用船运到江边,就近使用。”

    “所以,这么多的投石机绝不缺石块,可以不停发发砲。”

    “虽然投石机很难砸垮夯土城墙,但可以把城头砸得一塌糊涂,连带着收拾敌楼、箭楼,如此一来,守军如何守得城墙?”

    “他们守不住城墙,我军将士数日内必定破城。”

    “对,对!”萧大款很高兴,这投石机的优缺点,李笠已经向他仔细说明。

    正如弓要杀人得有箭可射,投石机要破坏城防设施,必须有石块可抛。

    然而江陵城近郊没有多少石山,临时开采的话,耗时耗力,根本就无法做到赶在敌军援军抵达前,攻下江陵的目的。

    若不是李笠提前做了准备,用船运大量石块随军出征,他们即便有了投石机,又如何能够快速攻破江陵?

    萧大款再次看向如林的投石机,信心满满:此次有李鄱阳助战,收复荆襄,指日可待!

    他之前一直坐镇湘州,后来父亲下令,让他就近攻打江陵,还派来擅长攻城的鄱阳内史李笠助战,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很正确。

    新一轮抛射很快开始,漫天石雨再次向江陵南城墙落下,城内一处高楼上,邵陵王萧纶看着残存的城南箭楼现在悉数垮塌,无奈的闭上眼睛。

    好厉害的攻城器械,想来,那以擅长攻城闻名的李笠,就在军中吧?

    他睁开眼睛,看着面色不安的左右,心中满是苦涩。

    两个侄子,相继被俘,所以,他的梦做不下去了。

    虽然被魏国封为梁王,却只是蜷缩在江陵,这场帝王梦做不了多久,就要醒了。

 第二章 联手

    江陵以北,汉津以西,武宁地界,向南行进、增援江陵的魏军兵马,在此遇袭。

    负责伏击的梁军将领,是奉命前来助战的王琳,他见部下伏击成功,便让人擂鼓,全军出击。

    一旁,协同作战的梁森欲言又止,不过还是听凭鼓吏擂鼓,伏兵尽出,追击落荒而逃的魏兵。

    王琳察觉梁森若有所思,便问:“梁郎觉得不妥?”

    “他们败得如此干脆,我想,后面必然有伏兵。”

    “伏兵?不能吧。”王琳眉头紧锁,看向旁边的彭均:“彭郎以为?”

    彭均不认为魏军会有伏兵,不过既然梁森说了,他总不能质疑梁森。

    “这么说吧,我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有伏兵。”

    梁森缓缓说着,“但是,镇守襄州的魏军,应该有支援江陵之责,所以,不该是一支一触即溃的羸兵。”

    “我军已下江陵,之前则围了江陵,南下驰援的魏军,即便知道江陵易主,也不该这么一触即溃。”

    “这么说来”王琳有些迟疑,他立功心切,现在看来,如此全力追击,确实不妥。

    “但是,既然已经下令追击,那就不能马上下令撤回,否则将士们会无所适从,前后拥堵乱成一团,更容易为敌所趁。”

    梁森说完,给出建议:“不如,我们来打铁。”

    “打铁?”王琳来了兴趣,梁森回答:“请王郎的兵马为铁砧,我和彭郎为铁锤。”

    “我们率骑兵从侧翼迂回,若一会真有伏兵,还请王郎坚持一会。”

    “行,一言为定!”

    王琳说完,立刻率部下出击,梁森和彭均则依计划行事。

    江陵已经收复,如今官军水陆并进,北上进攻襄阳,其中陆路为主攻,要尽快攻到襄阳城下。

    水路主要是运输攻城投石机所需大量石块,确保投石机架起来后,可以不停抛射石块攻城。

    现在,王琳所部兵马为前锋,李笠派梁森和彭均助战,顺便热热身。

    和小股魏军骑兵交手,以便为后面可能要打的硬仗做准备。

    梁森和彭均商量一下战术,立刻出击。

    果不其然,王琳兵马追击了数里后,队形渐渐离散,道路两旁丘陵后忽然号角齐鸣、箭如雨下,大量魏兵蜂拥而出。

    身在战场的王琳,让部下竖起大旗,号令部下聚在一起,已有准备的梁军兵卒,很快以大旗为核心,缩成圆阵,就地防御。

    王琳平日里结交豪杰,全军将士都愿为他赴汤蹈火,此刻虽然陷入重围,但听王琳高呼“死战不退!”,很快士气高涨,和扑上来的魏兵展开肉搏。

    他们多为江淮贼寇,平日里刀头舔血,不怕玩命,面对人数众多的敌兵,毫无畏惧,一时间不分胜负,战况胶着。

    却被团团围住,无法突围。

    王琳从容不迫指挥防御,周围魏兵越围越多,一不留神就打了半个多少时辰,可说好的迂回骑兵,不见踪影。

    他不认为梁森和彭均会扔下友军,想起梁森所说“坚持一会”,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死战到底。

    不一会,北边尘土飞扬,梁军将士以为是己方援军迂回过来,喜上眉梢,结果来的却是魏军骑兵。

    围攻圆阵的魏兵后退,稍做休息,南下的魏军骑兵分左右、围着梁军圆阵骑射,梁军伤亡渐增,却咬着牙撑下去。

    也曾试着派精锐出击,但魏骑随即散开,出击的精锐不敢离开太远,只能撤回,魏骑随后又聚过来,不断骚扰。

    又过了半个多时辰,魏军骑兵散开,休息够了的步兵再次扑来,和又累又渴的梁军继续鏖战。

    眼见着战局急转直下,王琳有些着急,但事已至此,只能硬撑下去。

    片刻,北面再次尘土大作,王琳仔细一看,几乎要喊起来:是己方骑兵过来了!

    突然从后背出现的梁军骑兵,打得魏军一个措手不及,梁森率部下直冲围攻圆阵的魏军步卒,很快便将其击溃。

    那些正在休息的魏军骑兵仓促应战,则被彭均率部冲垮,战场局势瞬间扭转,憋了一肚子火的王琳部下,随即发动冲锋。

    内外夹击、步骑联手作战,梁军很快击溃魏军。

    魏军骑兵纷纷北逃,却被路上布设的绊马索一一放倒,步兵见逃不掉,只能收了心思,跪地投降。

    一场大战下来,日薄西山,王琳看着一片狼藉的战场,又看看一身血污、下马向自己走来的梁森,笑骂起来:

    “下次换换,你们做铁砧,我们做铁锤!”

    “好啊!”梁森也笑起来。

    。。。。。。

    汉水上,身处上游的魏军舟师释放火船,火船顺流而下,扑向下游梁军战船。

    火船很多,遍布河面,躲无可躲,梁军战船纷纷后撤。

    有撤退不及的船只被火船点燃,船上将士不得不投水逃命。

    火船追着梁军,时有搁浅,魏军战船不紧不慢跟在后面,时不时释放新的火船。

    一逃一追之际,已过了数里,魏军战船打算返航,但刚经过的河岸两侧,芦苇丛里忽然冒出来许多人。

    这些人抬着一个个竹筏往河边跑,让大量竹筏入水,随后射出火矢,将竹筏点燃。

    竹筏上多有易燃之物,很快便燃起熊熊大火,顺着河水向下游魏军船队飘去。

    进退失据的魏军战船乱成一团,匆忙躲避之间,被烧毁了不少船只,随后,再次逆流而上的梁军战船杀到。

    昔日的彭蠡湖水寇,如今是官军健儿,驾驭着战船冲入一片混乱的魏军船队中,开始混战。

    先投出一轮鱼叉、渔网,然后是生石灰糊脸,接着就是跳帮白刃战。

    位于桅杆顶部望巢的弓箭手,居高临下射杀敌军将士,简单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