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乱世栋梁 >

第242章

乱世栋梁-第242章

小说: 乱世栋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侯安想不通,被同伴推了一把:“夏侯,发什么呆!赶紧追,立功的机会到了!!”

    他回过神,向前望去,却见前方溃散的齐兵黑压压一大片,如同一大群鸭子般一扭一扭,往西边跑。

    这可是捕捉俘虏、砍人头的大好机会,犹豫的话,人头可就被别的小队给抢去了。

    夏侯安赶紧和同伴一起向前追,若运气好,说不定还能俘虏几个将领,立下大功,那可不得了。

    对于夏侯安来说,投军当兵,不就是盼着立战功么?

    聚居在寿阳的夏侯氏宗族,因为侯景之乱的牵连,大受影响,族人只能自谋前程。

    夏侯安和一些族人听说威名赫赫的李三郎在徐州招兵,便来到徐州寒山投军,成了徐州军的一员。

    他们和许多投军的年轻人一样,都想要给李三郎做马前卒,在战场上玩命换军功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今日大捷,自己可不能被别人落下。

    又有号角声响起,却是从南边传来,他们循声望去,见沛县北门已开,有骑兵出城,往溃兵这里冲来。

    徐州军将士见状大惊:沛县守军都开门出来抢军功,大伙可不能耽搁啊!

    “追,追!!”

    徐州军将士奋力呼喊着,追逐着溃败的齐兵,而陆续上岸的骑兵,也开始加快速度,向西追杀而去。

    泗水河面,一艘船上,一夜未合眼的武祥,看着岸上己方兵马追逐溃败齐兵,总算是松了口气。

    船队各船搭载的兵器,虽然都是能用马拉着跑的“轻炮”,但威力依旧不小,对准近岸的齐军营寨射击,还是很厉害的。

    这一晚上,各船的轻炮都不知道打了多少雷,消耗不小,若打不出大捷,可真划不来。

    虽然他用布塞了耳朵,却依旧觉得两耳嗡嗡作响,看看一脸疲惫的部下,武祥不忘交代:

    “东西必须收好,如今天亮了,不能引人注意,别人若问昨晚怎么回事,你们知道该怎么回答。”

    部下赶紧应诺,武祥点点头:“收拾收拾,今日就把东西运回彭城,切记,一定要保密。”

    如今的彭城四面环水,细作想接近都过不来,是个保密的好地方。

    武祥再看向岸上,看着沛县以西、齐军最后一个营寨。

    这个营寨离岸远,所以昨晚未被“雷雨”波及,不过齐军营寨三去其二,剩下这个,能坚持的时间又有多少?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第六十七章 引蛇出洞

    清晨,萧县西,获水北岸,几座土丘边上,连夜西撤的齐军围成一个个圆阵,试图抵御追击而来的梁国骑兵。

    因为事发突然,一些辎重车来不及围成车阵,依旧呈长队,瘫在路旁。

    率军追击的彭均,指挥部下将这些断后的齐军围住,尽可能拖延时间,等步兵赶来,便能将眼前敌人歼灭。

    他守萧县,被齐军围攻了半个多月,憋了一肚子火,如今围攻萧县的齐军突然连夜撤军,断后的这支兵马,正好拿来泻火。

    然而敌人随时可能渡河跑到南岸。

    现在已经入夏,但往日水量充沛的获水,水位此时却很低,人徒步涉水也能过河。

    所以,彭均故意露出南面空档,引诱这些即将陷入绝境的齐兵争先恐后南渡,然后他尾随掩杀。

    后方,大量步兵正在接近,旌旗招展,留给齐军的时间不多了。

    眼见着步兵即将赶到,获水上游忽然有巨大的呼啸声传来,骑在马上的彭均举目望去,只见上游有大量飞鸟冲天而起。

    似乎是受了什么惊扰。

    “走!渡河,到南岸高地!”

    他毫不犹豫下令,随即率领部下策马渡河,南岸远处有一片高地,而此时,结阵的齐兵也纷纷往旁边的土丘上跑。

    他们看着仓皇渡河逃亡的梁骑,又看看东面那些走在旷野里的步兵,幸灾乐祸起来。

    这大水一冲,骑兵或许能躲过一劫,步兵却逃无可逃。

    此次己方连夜撤退,实际上是酝酿已久的计策,官军在获水上游筑堰坝蓄水,然后故意撤退,引梁军出城来追。

    追到这里,四周一片空旷,上游决堤放水,大水呼啸而来,平地涨水至少能有近一丈高。

    先撤退的主力,已经转移到安全的高地,断后的他们,则在北岸仅有几座较高的土丘躲避大水。

    至于南岸,现在这些梁军骑兵或许赶得及跑过去,而跟来的步兵,就只有死路一条。

    不一会,洪水扑来,如同一道白色的墙,横扫获水沿岸地区。

    站在高高土丘上的齐军将士,即便心里早有准备,见着洪水冲来,也不由得心惊胆战。

    只见仓皇渡河避难的梁军骑兵,堪堪在大水冲来之前,跑上南岸高地上。

    至于东面那浩浩荡荡追来的步兵,哪里有地方可以躲。

    大水很快冲来,水位快速上涨,瞬间便把齐兵所在土丘淹了大半,在外围的兵卒双脚都被浪花打湿。

    而旷野里的梁国步兵被大水冲个正着,那些旌旗被水一卷,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一下,怕不是有数千兵喂了鱼鳖!”

    “让你们追,让你们追,现在,死伤大半喽!”

    齐兵们大声嘲笑起来,即便南岸那些侥幸逃生的梁军骑兵听不见,他们也要开怀大笑。

    南岸高地,彭均看着眼前汹涌大水,又隐约听到北岸土丘齐兵的欢呼声,再看看东面消失在大水之中的无数旗帜,只能暗暗祈祷。

    祈祷赶车的兵卒们,身上帮着的充气羊皮囊有用,莫要被大水卷入水底,化作鱼鳖。

    至于插满旗帜、拖着扫帚的那些车辆,被水冲走,一点也不可惜。

    有部曲在一旁笑道:“郎主,这帮鸟人果然憋坏水,要来个水攻,可惜,我们早有准备。”

    彭均冷笑起来:“废话,如今雨水渐多,结果获水水位异常下降,他们当我们是没见过河的旱鸭子么?”

    每到夏秋季节,鄱水就容易发大水,所以彭均和许多鄱阳人一样,对于河水水位的高低十分敏感。

    更别说经常用水攻的李笠千叮咛万嘱咐,在河流附近行军、打仗、宿营时一定要注意,可别被人用水淹了,所以彭均多了个心眼。

    他守萧县,萧县就在获水边上,近一年来都很注意获水的水位变化。

    敌军来袭后,获水水位忽然下降,彭均就知道对方必定在上游筑坝蓄水。

    靠洪水是冲不垮包砖城墙的,所以对方这么做,就一定是想来个“引蛇出洞”。

    用计策引他的兵马出城,走在旷野里,届时遇到洪水,躲都没地方躲。

    彭均在任上,派人摸清楚了附近地形,知道这里有较高土丘和高地,所以才有把握将计就计,让对方把水放了。

    萧县和彭城寒山之间,有装备千里镜的隐秘据点传递消息,所以彭均前不久得知,即将有援兵骑兵过来。

    现在齐军放了水,就如同蛇出了洞。

    。。。。。。

    大水退去,齐军卷土重来,当日下午,便重回萧县西郊。

    主将东方老看着远处的萧县城墙,只觉有些遗憾:出城追击的萧县梁军,被大水这么一冲必然伤亡过半,可惜骑兵跑了。

    不过追击的步兵被大水冲走,对方再想守城,可未必有充足兵力守住。

    明日一早,己方就要全力攻城,或许数日内就能攻下来,只是不知彭城那边会否派援军过来,所以东方老不敢掉以轻心。

    将士们重新扎营,他在营地巡视,见士气高涨,很满意。

    皇帝做了安排,此次要引蛇出洞,给徐州梁军一次重创,但镇守徐州的“李贼”,恐怕没那么好对付。

    东方老打了许多年的仗,并不怯战,只是他认为打仗不能蛮干,不多个心眼的话,容易被人算计。

    萧县周围一片平原,距离沛县不过百里,距离寒山不过五六十里,梁军一旦集结骑兵往萧县扑来,他的兵马根本就走不脱。

    幸亏沛县被友军围住,梁军因为分兵据守,又攻北徐州,要救援萧县,兵力可能不足,能派来的,可能是一些骑兵。

    即便只是一些骑兵,他认为也要注意提防。

    虽然南朝军队骑兵相对较少,但清河王高岳就是因为大意,被敌骑突袭导致兵败被俘,有这么个先例在,东方老可不会托大。

    他打了几十年的仗,深知骑兵一旦用得好,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譬如他曾经的郎主高敖曹,就是把骑兵用得十分娴熟的猛将,决定高氏和尔朱氏命运的韩陵之战,高敖曹以千骑横击冲阵的尔朱兆,扭转了局面。

    当时,作为部曲的东方老跟着郎主冲锋,经历了两支骑兵的碰撞,而那一战表现同样出色的高岳,后来居然被梁军骑兵突袭成功,说明梁军的实力不容小觑。

    正思索间,东北方向响起号角声,那是在外围警戒的游骑,提醒大营有敌人接近。

    东方老听到了号角声,赶紧下令全军戒备。

    营地里忙乱起来,步兵们去拿兵器然后开始依托障碍结阵,而骑兵们开始聚集,准备迎击不速之客

    不一会,东北方向尘土大作,明显有大量骑兵往这边冲来。

    游走在外围警戒的游骑,为己方争取到宝贵的准备时间,此刻也拼命往队伍这边靠近。

    飞扬的尘土,范围越来越宽,而萧县方向,也有兵马出城,东方老见状,只觉后背发凉:

    东北方向?莫不是沛县决出胜负了?

    如今要和萧县守军来个内外夹击?

    事已至此,唯有正面交锋,为了给步兵结阵争取时间,东方老率领部曲及其他骑兵迎战。

    他跟随高敖曹征战多年,练就一身骑战技艺,部下也多是河北豪杰出身,论起骑战,可不怕南军的蹩脚骑兵。

    羊再多,也打不过狼,所以,你们的首级,我收下了!

 第六十八章 厉害

    来袭梁军骑兵,以及迎战齐军骑兵排开横阵,很快就撞在一起,一片人仰马翻之中,对冲结束,混战随后展开。

    齐军骑兵技艺娴熟,骑马混战可不怕南军骑兵,东方老率领部曲驰骋在乱军之中,要寻找梁军骑将,取其首级。

    不一会,见十余梁骑横冲直撞,当先一骑手中马槊宛若长蛇翻腾,己方骑兵接连被其挑落马下,其势无人可挡。

    东方老找到了目标,率领部曲迎了上去,对方似乎也注意到他正在接近,率领左右迎了过来。

    交锋在即,东方老让十余部曲冲在前面,率先迎向梁骑,结果刚和对方接战,就被那梁将及左右突破。

    然而,破绽出现了:那梁将一槊刺去,刺死一人,马槊却被对冲的冲劲带歪,于是变成了槊杆横握槊头斜着向前腰腹前。

    东方老等得就是这个机会,他让部曲先冲,一是试探对手的本事,若对方敌不过部曲,正好结果对方。

    若部曲打不过对方,却有可能引出对方破绽。

    东方老紧随而至,双手持槊过肩膀,斜着对准那梁将的胸膛,对方却依旧横握马槊。

    如此姿态,东方老瞬间便猜出对方所想:后发制人,拨开刺来马槊再突刺。

    骑战用这招的人不少,不过战场上用这招和他交手的人,全都被他干掉了。

    现在两骑对冲,但并不是马头对马头,而是横向相隔大约一丈距离:以东方老这边看去,梁将在其右侧。

    所以他是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举着马槊自左向右斜着对敌,槊头低、槊尾高。

    电光火石间,东方老已经看到了结果:

    他佯刺对方坐骑脖子,对方不得已拨槊自下而上,那么就导致他的马槊前端被上拨,由对准马的脖子,变成对准人的胸膛。

    “噗嗤”一声,马槊入胸,对方坠地身亡。

    东方老的马槊对准了对方坐骑胸膛,却见白光一闪,对方的马槊前端上扬,槊头切在他马槊前端槊杆一边。

    双方对冲、冲劲很大,东方老手中马槊向前送,轻易被对方马槊槊头边刃切断,随后槊头顺势扎向他右臂腋下。

    他因为举着马槊过肩,所以没有防护的腋下显露出来,被一槊直接扎入。

    右腋传来剧痛,似乎半边胸膛都被刺穿了。

    两骑交叉而过,东方老右手一软,马槊落地,转头看去,看见那梁将又是侧身一闪,躲过他部曲刺来一槊。

    竟然能切断我马槊,厉害

    东方老如是想,只觉右胸疼痛,整条右臂都失去了知觉,喘气时口吐血水,全身力气快速消失。

    然后抬左手去摸右肋,已然是,仿佛裂了个大口子。

    随即两眼一黑向前栽,前扑坠马,栽倒在地。

    切槊刺肋成功的梁森,又接连挑落前方冲来数骑,一路直行,左冲右突,无人可挡。

    敌军围攻萧县,李笠解决了东面后,回师解萧县之围,歼灭围城齐军。

    接下来的布置,是把骑兵集中起来,对围攻萧县的敌人实施突袭。

    梁森奉命率领骑兵从沛县出发,直接扑向萧县,趁着对方还没撤退,与彭均内外夹击。

    沛县在萧县东北,两地距离大概百里,骑兵一日便能抵达,这样的突袭,也只有骑兵才能做到。

    东面尘土飞扬,是萧县兵马赶到,梁森抖起精神,指挥左右扑向已经慌乱的敌骑。

    见敌骑没了战意,四散奔逃,梁森觉得方才自己刺死的敌人之中,或许有敌军主将,不然敌骑何以如此惊慌。

    营地里,没了骑兵掩护的齐国步兵,只能靠着仓促间围起来的一个个小阵,直面梁军骑兵的冲击。

    先前差点被大水冲走的彭均,此次带着部下卷土重来,直接冲入营中,见人就刺、策马冲撞,很快便冲透敌营。

    战场上不断有流矢乱飞,彭均丝毫不惧,只管冲撞,他身上布面甲甲叶坚固,根本就不怕流矢。

    胯下坐骑有面帘、鸡颈、当胸护着正面,冲锋时也不怕迎面飞来箭矢。

    他带着同样装备的部下策马冲击,反复几次,冲得许多齐军小阵再也支撑不住,支离破碎。

    却有一处大阵依旧顽强坚持着。

    那大阵位于一处土丘,呈现圆形,长矛兵在外圈持矛对外,弓箭手在土坡上不停放箭,齐兵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