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乱世栋梁 >

第54章

乱世栋梁-第54章

小说: 乱世栋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来到这里,主人家没有问他们来自何处,他们也没有说。

    现在,他们俩好不容易得了主人家些许信任,若是流露出想要跑的想法,恐怕脚上的镣铐,每日都要铐上。

    李笠一边走,一边琢磨自己可能是在什么地方。

    他和梁森被人贩卖,运输途中,绝大部分时间是乘船,很少步行,也没有车可以坐。

    所以,这里应该靠近能行船的河流。

    梁国的北面,和两个魏国接壤,一个魏国的都城在邺城,一个魏国的都城在长安,按照都城位置来划分,就是东魏和西魏。

    梁国和东魏接壤的地方,在淮水一线,梁国和西魏接壤的边境地区,除了遥远的益州、梁州地区,就是汉水中游的雍州地区。

    既然他们是被人用船运输、贩卖的,要么,此刻位于东魏南边和梁国接壤的河南、淮北地区。

    要么,位于西魏与梁国雍州接壤、汉水以北的汉北地区。

    两个地方一东一西,以长江水路而言,江州位于中间,从寻阳出发的船只,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再经过淮水水系入淮,省时省力。

    所以,李笠觉得自己和梁森,可能是被人贩卖到淮水北岸,东魏的河南、淮北地区某处。

    那么,将来出逃,就必须往南跑,甚至可以沿着河流向南漂流,进入淮水,只要逃回梁国境内,就有希望回家。

    想到这里,李笠和梁森交换了一下眼神,心中有了一点底。

    一行人慢慢走,很快接近居住区,就在这时,庄园大院子那边响起鼓声,鼓声十分急促。

    那个身材魁梧的郎主,风风火火冲出大门,其他院子也有人跑出来,往大院方向而去。

    李笠看着眼前情景,觉得像是大集结的样子,不由得看向那个大院,心中琢磨:出了什么事?

    ap;t;tentap;gt;

    乱世栋梁 ap;t;pap;gt;

 第八十二章 征途

    巍巍青山,郁郁葱葱,陡峭山路上,大队人马正在行进,春风沿着山谷吹来,吹在李笠背上,带来些许凉爽。

    李笠和梁森,此刻正在奋力推车,车为马车,因为载重颇大,所以上坡时需要有人推车,而车队里所有的车,都有人在车后推着。

    车上满载着各种物资,有的车上是粮草,有的车上是布匹,也有的车上是帐篷,以及各种兵器,分量十足。

    李笠和梁森推着的车,车上放着行囊,躺着自家郎主,即那位彪形大汉,及其家中次子二郎君。

    又有一人赶着马车,还有两人跟在车旁,协助推车。

    二主五仆,只是大队人马之中的小小单位,他们沿着山路、迎着北风向北行进,举目望去,队伍旌旗招展,许多人身着黑色戎服。

    李笠不时打量四周,想要看看有无刻着字的石碑或者地标,以此分辨自己到底在哪里,却看不到。

    马车沉重,他和梁森奋力推着,几乎要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才勉强推得马车缓缓前行。

    看着前后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看着蜿蜒山路,李笠只觉疲惫不堪。

    这场长途跋涉,已经持续了五日,李笠和梁森的主人家,作为一位大官的部曲,要随着郎主参战,至于具体情况,李笠就不知道了。

    反正出发以来一直往北前进,所以可以肯定不是和梁国作战,而且,他们也不是在东魏,实际在西魏。

    李笠已经打听清楚,他和梁森是被人贩卖到西魏的南郢州地区,这个南郢州位于西魏和梁国交界处。

    大概在梁国边防重镇雍州的东北面,隔着汉水。

    按照后世所用地理名词,南郢州位于南阳盆地的东南端,而南阳盆地如今为西魏控制,这个时代有一个称呼,是为“山南”。

    山南中的“山”,大概是后世秦岭山脉的诸山。

    现在这北上的队伍,从山南的南郢州出发,向北穿过南阳盆地,抵达盆地北部的“盆沿”,即一片群山。

    沿着年代久远的道路翻过群山之后,北面,是什么地方?

    李笠仔细想了想,按照自己的地理知识判断,认为这么走下去,就会抵达洛阳盆地。

    洛阳盆地的核心是古来名城洛阳,魏国之前还未分裂时,国都就在洛阳。

    李笠不知道洛阳如今归哪个魏国管辖,只知道要打仗了,他和梁森因为两个能顶四个用,便跟着郎主出征,平日里伺候郎主。

    而郎主的郎主,是一名西魏官员,应该是一名奉命出征的将领。

    自古以来,围绕洛阳爆发的战争,规模都不会小。

    思来想去,李笠大概理出个眉目,不由得有些担心:他和梁森,都是没有武艺的平民,上了战场,基本就是后世所称炮灰。

    当然,按说他们是非作战人员,上战场轮不到他们,可万一打起仗来,己方输了,敌军追杀过来,人家只认人头,可不认你是兵是民。

    天上,乌云蔽日,天色变暗,李笠抬头看着乌云密布的北方,眉头拧起来。

    。。。。。。

    南北走向的伊水河谷,伊水河畔,数支军队依次扎营,无数帐篷宛若起起伏伏的丘陵,而众多旗帜就像是丘陵间的树木般繁盛。

    零零星星的士兵和青壮,在河边打水,又有大量马匹在河边草地悠闲走着,吃草喝水。

    长长的河岸,散布着许多捕鱼的士兵和青壮,他们手拿抄网,在河边不断走动,竭尽所能捕鱼。

    还有人用棍子、绳子做了钓竿,挖来蚯蚓,在河边钓鱼。

    钓鱼的人也不少,而一处河岸边,许多士兵聚集在一起,看着两个少年钓鱼,这两个少年身边的木桶里,已经装满了鱼。

    钓鱼的人正是李笠和梁森,他俩作为专业人士,钓鱼的水平比起别人不知高了多少倍,不仅能钓鲤鱼、鲫鱼,还能钓乌鳢。

    过冬的乌鳢,和其他鱼儿一样饥肠辘辘,所以胃口很好,而李笠不用活饵,只是用自制的鱼鳔假青蛙,就能钓起乌鳢来。

    围观的士兵、青壮越来越多,以至于许多出来遛马的将领见了,也来了兴趣,带着随从过来围观。

    见着李笠居然能用假饵钓鱼,一名年轻将领趁他钓上一尾鱼的间隙,问:“小兄弟,你这本事从哪学来的?”

    对方说话口音很重,却很亲切,李笠可不敢托大,赶紧回答:“小的不值将军称兄弟,这是小人自己琢磨出来的。”

    “喔,这本事可了不得,佩服,佩服。”那年轻将领说完,笑眯眯的拍拍李笠肩膀:“不知小兄弟如何称呼?”

    “小的姓李,名笠。”

    那将领听了,看看左右,笑道:“嚯,这么巧,我也姓李,说不定许多年前,是一家人呢。”

    旁人附和着笑起来,李笠尴尬的笑笑,如今身份有别,人家是带兵的将领,他是小小僮仆,所以这种场面话听听也就算了。

    看对方年纪,大概是哪个将领的子侄,人家和他客气,他心里得有数,不能真把对方当兄弟。

    那姓李的将领看了一会,也许是看腻了,转身离开,而李笠和梁森钓了一上午的鱼,也差不多了。

    伙夫在河边挖灶生火做饭、煮鱼,他俩席地而坐,休息休息。

    李笠看着向北流淌的伊水,目光投向北方。

    再走数十里,就是洛阳南部的天然大门伊阙,之所以有“伊阙”的称呼,是因为那个位置的伊水两岸有两座高山,宛若门阙一般。

    那里,也是后世著名的龙门石窟旅游景点所在地。

    那一世,他以游客的身份去过龙门石窟,但现在是以炮灰的身份路过,接下来,就要打仗了。

    现在,聚集在这里的军队,属于不同将领,李笠跟随的队伍属于客军,来自山南诸州,而率部于此扎营的将领,许多都是阙南地区豪强出身。

    阙南即伊阙以南,作为一个地理名词,指代洛阳盆地南部、西南部山区,其中包括了伊水、洛水的中上游流域。

    而这些豪族将领及其麾下军队,作为西魏钉在洛阳盆地边缘的钉子户,凭借阙南地区的山林,和盘踞洛阳的东贼交锋了六七年。

    大概是七年前,魏国如傀儡的皇帝和权相决裂,西逃进入关中,权相随后扶持另一个傀儡皇帝,迁都邺城。

    于是,魏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相互间骂对方是贼东贼、西贼,洛阳地区成了对峙线。

    洛阳周边平原地区各城池,基本为东魏控制,丘陵、山区,多为西魏控制。

    当时,阙南豪强出身的官员、将领,因为“大义在长安”,所以和东贼势不两立,认长安朝廷为正朔。

    他们以阙南山林中的坞堡、山寨为依托,和东魏军队周旋,还经常袭击洛阳周边,让东贼防不胜防。

    此次,王师主力东出潼关,进攻洛阳,阙南的钉子户们,在山南诸州的支援下,也要杀出伊阙,逼近洛阳,牵制东贼的一部分兵力。

    山南援军及阙南诸军,聚集在伊水、洛水河谷,即将进入战场。

    “打起仗来,也不知道哪边赢。”李笠低声说,眼睛看着前方,梁森亦是如此,一副漫不经心聊天模样。

    “无论如何,打仗了,到处乱成一团,就是我们逃跑的机会。”

    “寸鲩,我们要如何逃?”

    “我们从哪里来,就往哪里回去,原路跑回去,路我都记着,不怕迷路”李笠依旧看着前方,仿佛是和梁森在说着风景。

    “打仗就会死人,还会有无主的战马乱跑,到时候,我们就扒了戎服穿上,骑上马,扮做士兵,往山南去,路上遇到盘查的,就说有急报送去南郢州。”

    梁森有些担心:“寸鲩,我们不会骑马呀。”

    “现学呗,想回家,哪会那么容易?”

    李笠主意已定,一定要逃回家,至于这场即将爆发的战争,看规模不会小,毕竟围绕名城洛阳爆发的战争,很多都是战略决战级别的。

    也许史书上对这场大战有记载,但他不知道是什么战役,不知道谁胜谁负,也无所谓胜负。

    两个魏国打仗,哪边赢了、输了,和他俩又有何关系?

 第八十三章 血与火

    “呜呜呜”

    东北方向传来的号角声,让李笠觉得有些焦虑,他站起身,扶着车厢踮脚远眺,想要透过营帐看清战场的情况。

    太阳西斜,但天色依旧明亮,李笠徒劳的眺望着,视线根本就无法穿透重重营帐。

    战斗已经开始数日,但双方似乎还处于“热身”阶段,并未进入“决赛”,至少截止昨日是如此。

    看看周围,又看看身边,却见梁森坐在地上,背靠车轮、屈膝抱腿打盹。

    他和梁森的脚上各自铐着铁链,铁链的另一头,铐在马车的车轮轮轴上,如此一来,他两个想跑,根本就不可能。

    营地里,到处是无所事事的人,这些人成群,聚在一起说着话,因为操着不同的方言,所以李笠根本就听不懂。

    战争开始了,李笠和梁森,及其他运输粮草辎重的青壮,作为“非战斗人员”,留在大营里。

    诸军出了伊阙,在伊水东岸扎营,伊水再往东北流淌数十里就会汇入洛水,那附近,就是洛阳。

    今日,军队已经投入作战,多为骑兵,大概是要和来袭的敌军交锋。

    洛阳南面地区不是主战场,据说官军主力在洛阳西侧,即将和东贼主力决战,这边若败了,留在营地里的青壮可没有人来救。

    如果己方打了胜仗,那就最好,若己方打了败仗,敌军追杀过来,那么营地里的青壮们就只能自求多福。

    最好的结果就是逃过追杀,最差的结果不是立刻死,而是身负重伤,死,死不成,活,活不久,在不知什么地方,苟延残喘数日,凄凉的死去。

    李笠想着想着,看向自己脚上的镣铐,他和梁森打算趁乱跑,而主人家也不傻,留他俩下来时,上脚镣,和马车锁在一起。

    看家的同时,也是坐牢,时不时会有人过来巡视。

    若敌军攻过来,他俩是跑不掉的,要么被俘,要么被砍了首级充数抵军功。

    无论是哪种结局,都不是李笠想要的,所以

    李笠是在作掩护,掩护装作打盹的梁森,让其有机会用自制的工具开脚镣上的锁。

    梁森和弟弟被人卖给寻阳城里的一个地头蛇,梁森被迫扮手脚残缺的乞丐到街边讨钱,而他弟弟被迫学了手艺,当小偷。

    梁森也学了开锁的手艺,将李笠偷偷藏的几枚鱼钩,和竹签一起做成开锁工具,从早上开始,两人相互配合,尝试着开锁。

    不知是梁森学艺不精,还是锁的构造有些复杂,折腾了一上午,愣是开不了锁。

    李笠心中着急,却不好催促发小,免得对方心态失衡,愈发打不开锁,他见梁森额头上渗出汗珠,低声宽慰

    “莫要急,今日不行,明”

    话还没说完,只听轻微的“咔嚓”一声响起,李笠心中一喜,看看左右,然后不动声色,将自己上了镣铐的右脚靠到梁森手边。

    成功打开自己脚镣铁锁的梁森,按耐住激动的心情,小心翼翼的为李笠开锁,就在这时,营地喧嚣起来。

    似乎有人在高呼着什么,呼喊的人越来越多,而营地周围望楼上的士兵们,也陆续吹响了号角。

    两人看看四周,发现许多士兵四处奔走,推搡着青壮们集结,口中高呼着什么。

    虽然带着口音,但李笠勉强听出是“敌袭!”

    心中一动敌人来了?这可是大营啊,莫非前面打败了?

    兵败如山倒,营地规模再大都没有用,不跑,就只能等死。

    当然,也可能是敌军一支骑兵跑过来骚扰,但李笠觉得营地里的反应那么大,必然是情况不妙了。

    李笠看向梁森,见小伙伴一脸惊疑的看着自己,他深吸一口气,低声说“不要慌,慢慢来。”

    梁森点点头,继续帮李笠开锁。

    四周,呼喊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声,随后东北方向尘土大作,李笠都能透过营帐看到飞扬的尘土。

    马蹄声起,营地里许多士兵上了木栅,开始向外放箭,又有大量青壮被士兵驱赶着,拿起长矛,弓箭准备战斗。

    有士兵在营地里到处巡查,看看有没有躲起来避战的青壮,见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