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642章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第642章

小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兴生一时无言以对。

    他说不出刘循这主意哪里馊,但肯定是馊主意……

    唐中元面露不悦之色,大喝道:“朕要的是破敌之策。”

    帐中诸人又沉默下来。

    李柏帛瞥了刘循一眼,眼中露出沉思之色……

    战事就着样胶着起来,瑞楚双方互有胜负,但毕竟是三十余万人的战役,彼此暂时也难以完全击败对方……

    ~~

    因艾胜楠说过,王笑怀疑瑞朝中枢有人勾结建虏,李柏帛这段时间也多了些提防。

    这件事的关键在于“中枢”二字。

    若那细作没随军出征,如今该留在西安,有太子监国坐镇,一般是很难影响到战局。

    李柏帛担忧的是,若这人就在大军之中又手握要职的话,恐为大患。

    这天他坐在帐中思量至深夜,又是无心睡眠,起身往外走去。

    月色下还有士卒在加固营防,掩埋尸体。

    李柏帛看了一会,忽见到一个身影鬼鬼祟祟从帐营间走过,往自己这边瞥了一眼,脚步匆匆往另一个方向逃去……

    “站住!”

    对方没有停,反而越跑越快。

    李柏帛快速领人追上。

    一直追到渭水河边,忽见前方有一队人推着板车正向河边驰去。

    那逃窜的身影正撞在车队上,撞倒一口大箱子,人也摔倒在地……

    李柏帛赶上去,低头一看,只见那个逃窜的人额头破了个口子,嘴吐黑血,竟是咬破了毒药自尽了。

    而在他身边,摔落的箱子里东西洒出来,掉了一地……全都是弹药……

    李柏帛眼皮跳得厉害,喝道:“全都拿下!”

    “李大人,卑职什么都不知道啊。”押运车队的兵士纷纷跪倒。

    “卑职只是奉命行事,运送这些箱子至河边倾倒……真的不知道里面是弹药啊……”

    ~~

    唐中元本已睡下了,听说李柏帛求见又爬起来。

    他头发也没扎,满头都是灰发,更显得苍老。

    “你是说……刘循暗中下令把弹药都倾倒到渭河?”

    “是。”

    李柏帛沉吟道:“我们自己不能造出弹药,这批弹药一倒掉,六千支燧发火铳也就没用了。”

    唐中元点点头,招过几个贴身的侍卫低语了几句。

    等那些侍卫走出去,他摸着自己的膝盖沉吟了良久,道:“朕信任刘循,二十年的交情了……又是朕的儿女亲家。”

    “是,臣也不敢怀疑丞相。毕竟辎重武备虽归他管着,但下面的人假传军令也有可能。”

    话虽如此,李柏帛又想到了妻子说的“要有细作那就是刘循”,他本认为自己不该因王笑的一句话而怀疑重臣。

    刘循是最早跟随唐中元的谋士,在大瑞位高权重,连唐中元都要笼络他,让唐苙娶刘家女,其资历远在李柏帛之上。

    但偏偏刘循每有和谈之意,今夜又出了这样的事……

    君臣二人议了良久,几名侍卫快步回到帐中,将一封信递在唐中元手里。

    “陛下,这是在刘大人帐中搜到的……”

    唐中元接过看了一会,把信又交到李柏帛手里。

    这是一封多尔衮的亲笔信,谈到清军只是借道潼关,要求刘循设法促进和谈……

    ~~

    三国时,马超、韩遂联盟,与曹操大战,曹操连续渡黄河、渭水,绕过潼关天险,双方决战于渭南。

    时曹操问计贾诩,贾诩道:“离之而已。”

    于是对阵时,曹操邀韩遂单独上前,交马相谈,两人是同一年举孝廉,又是同辈,谈论京都旧事,拊手欢笑。

    待双方退兵,马超问韩遂:“公何言?”

    韩遂答道:“无所言也。”

    其后,曹操先写了一封信,不停涂抹,寄予马超。马超以为是曹操给韩遂的信,为韩遂所改,与韩遂闹僵。

    曹操见时机成熟,令虎骑兵直攻入关中,大破之。

    ……

    回想着这个故事,尼雅哈又想起了皇太极。

    皇太极是很爱看《三国演义》,还要求满洲将领都看一看。

    汉人的兵书虽然多,但当时满人识字的却不多,别说汉文,满文能认全的也没几个。《三国演义》比别的兵书白话,还带有插图,可谓是图文并茂,最是合适……

    “峥嵘岁月啊。”尼雅哈低声自语了一句。

    他把书信封好,递了出去。

    再转回帐中,他摸了摸自己的头顶,随手找了一顶帽子盖上,拎了拎袖子,自觉多了几分风仪。

    ——我可谓当世贾诩,却不知谁为曹操……

    ~~

    而在瑞军大营中,唐中元并不敢公开处置刘循。

    刘循是他辅佐他起家的老兄弟了,声望、权职之高,在瑞朝可算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这种时候动他,不论是朝野还是军中必然大乱,唐中元收拾不了。

    另一方面,刘循称自己是冤枉的,根本就不知什么弹药之事,至于多尔衮的信件,他说自己只是收到了信而已。

    唐中元平时凶恶,真到了这时候反而温言宽慰刘循,道是自己依然信任他,只是证据确凿,还需细查。

    但唐中元还是派人严密看管住刘循,解了他的权职……

    瑞军临阵生变,终究还是影响了军心,士气跌落,接连小败。

    其后,消息传来,清军有小股兵力奇袭韩城,破城后,将韩城劫掠一空,城全军民俱为屠戮。

    唐中元愈来愈深刻的意识到,战事再拖下去,自己费尽心力经营的关中就要毁了。

    他必须做一个决断了……

    ~~

    翌日,瑞、清大军再次对决于野。

    杀气冲天,尸横遍地。

    双方陆续压上自己的兵力,唐中元不再保留,眼看多尔衮只剩下两万中军,他当先派出老营主力。

    这是今日不决出胜负不罢手的意思。

    火铳声响彻,一排排燧发火铳吐出弹药,直到最后一颗。

    他们没有独立制造火器的能力,也没有稳定繁盛的后方支撑他们长久作战,直到把优势化为胜势。

    于是只有凭一腔血气继续杀敌。

    “换大刀!”

    步卒们丢掉火铳,扬起刀,向清军的阵营中大步迈去。

    唐中元走下观战台,跨上战马,高扬长刀。

    “弟兄们,朕与你等同进同退……”

    吼声传开,四野欢腾。

    “吾皇万岁……”

    唐中元仿佛找回了曾经征战沙场的岁月,他感到热血再次上涌,把那些在皇宫里沉清淀的暮气一股脑地冲散。

    他受够了坐在龙椅上听臣子们抱怨。

    只有这一刻,手握长刀,听到将士门由衷的呐喊,他才感受到自己是谁。

    “杀……”

    瑞军士气大振,血气被推到最沸腾的顶点……

    ~~

    博洛放眼望去,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腾腾杀气。

    “摄政王,是否把中军再压上去?”

    “等着。”多尔衮淡淡回应,语气里是绝对的自信,“他先撑不住了,那就必然要输。”

    博洛道:“可是……瑞军已经全部压上来了……”

    “本王让你等着。”

    博洛依然不安,他担心清军抗不住瑞军这样悍不畏死的冲锋。

    然而,只见一杆大旗缓缓倒了下去。

    那是唐中元的高牙大纛,威风凛凛。

    它就连倒下,也显出骇人的气势,缓缓而落,轰然砸在瑞中当中……

    博洛只望得到腾起的尘埃。

    千里镜中,能看到有人疯了一般地嘶吼着。

    隔得太远,他只听得到战场上嘈杂的呼喊,却听不到那些人在喊什么。

    “传令下去。”多尔衮开口说道。

    他声音还很平淡,但却有抑制不住的颤栗,兴奋和狂喜随日要冲破这份平淡。

    “把中军压上去,击溃这些泥脚子……”

    ~~

    “砰!”

    火铳吐出子弹,直直的射向唐中元,穿过他的脖颈。

    距离很近,避无可避。

    一铳之后又是一排子弹激射而来。

    “砰砰砰……”

    唐中元的亲卫在狂奔之中再想要冲上去护卫已经来不及了……

    “陛下!”

    李柏帛张大了嘴,声音是哑的,仿佛是从天边传下来的。

    他亲眼看到百余护卫忽然间向唐中元开了铳。

    脑子里“嗡”的一下,他像是失去了意识……

    “陛下……”

    周围一片人仰马翻,李柏帛抢过去,一把扶住唐中元。

    “快!医官在哪?!快啊……”

    血从唐中元的脖颈间不停涌动,他的皮肤苍老得厉害。

    他还有抽搐,显然是疼得厉害。

    李柏帛看到他微微摇着头。

    “成王……败寇……早就知道……你带弟兄们……保全……去……”

    说到这里,他伤口里咕咕作响,已然没了声音。

    李柏帛心恸得厉害,放声大哭。

    “陛下啊……”

    ……

    “陛下驾崩了!陛下驾崩了……”

    有人高声大喊着。

    李柏帛抬起头,透过泪眼朦胧,看到大纛轰然砸落。

    战台上,有一个身影匆匆跑过。

    是高兴生……

    为什么?

    李柏帛不可置信。

    他努力抱起唐中元的尸体,不停调派着人手去捕杀叛变的百余人。

    “拿下他!”

    然而,大火已从瑞军大营腾起,手足无措的瑞军没头苍蝇一样慌张奔走,恐惧已经漫延开来。

    大溃败渐渐形成……

    ~~

    高兴生看着营寨中燃气大火,迅速挥动马鞭,飞驰而去。

    一开始,他从未想过要投降。

    但当时他出使济南,随从里混入了清军细作就很让人恐惧。尤其是事后发现,那个叫萨马拉的细作随时可以取自己性命……

    之后,王笑高兴生递消息回京城。

    当时京城都被包围了,但高兴生还是做得很好,一路小心翼翼,从山林间穿过清军的包围圈,并且……进入了吴阎王的大营。

    他没有想到的是,会在吴阎王军中见到范文程。

    高兴生当时认为吴阎王都投降了,瑞朝大势已去,那也没办法,交了投名状,保了一条命。

    范文程却只让他回到瑞朝隐藏起来,似乎并不未准备动这条线。

    一直到唐中元突围回到西安,高兴生也曾侥幸地以为,这件事是不是就这么过去了。

    然而他渐渐发现,时间过得越久,他越难回头了。

    他怀念更繁华的京城,那里有他占据的锦绣府邸,醇酒美人,西安却什么都没有。

    他渐渐也看得出来,唐中元失去了再次问鼎天下的可能。

    同时,范文程也终于开始紧逼过来,不时索要瑞朝的情报。

    高兴生知道,凭自己留下的罪证,一旦被揭露,唐中元必杀自己……

    这次,清廷那边已经安排好了,离间刘循,让高兴生掌握瑞朝火器,恃机在大战时除掉唐中元。

    没办法了,死道友不死贫道。

    高兴生本已为自己会很悲伤,但这一刻,他脑中想到京城里的荣华富贵,忽觉得比起这些,与唐中元那十余年的交情又算什么?

    世间所有人都可能背叛,唯有钱权不会背叛……

    ~~

    十余万人相争溃逃。

    渭水成了赤红,因尸体断流。

    尼雅哈脸色挂着淡淡的傲然与不屑。

    正是他施谋用略,离间了刘循,让高兴生布置了这一切。

    这场大胜,论功行赏,他当为第一。

    当他始终记得自己的最主要的差事是什么……进入西安,替娘娘除掉那个孩子。

    在尼雅哈心里,做这一件事并不仅仅是为了娘娘,而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女婿。

    ——不,为的是一个全新的满蒙汉结合的王朝……

    ~~

    华山的山腰上,有人举着千里境看着清军追杀溃军的场面。

    “抱歉,还是来迟了一步。”

    “我早就想过会有这一天的……自古造反这种事,千万计的白骨也未必能堆出一个成功者来……”

 第947章 振勇军

    “发生什么了?”

    “大纛倒了”

    “天陛下驾崩了?”

    “胡说!怎么可能旗令是什么?!”

    “没有旗令没有旗令将军,怎么办?”

    “快去中军看看是什么情况所有人原地待命,敢后退者斩!”

    然而前方的溃军渐渐涌过来,终于还是冲溃了瑞军右翼

    战马受惊,不停打着转。

    右翼的将领杨忠定挥刀连斩了几个奔逃的溃兵,还是不能稳住阵线。

    兵败如山倒,岂是一个小小的千夫长能有办法的?

    大溃逃形成,杨忠定眼前无数同袍互相推搡踩踏,急得满头大汗。

    他奋力收拢了两百亲兵,不敢再向西逃,转身向南撤去。

    “快!向山上撤”

    清军很有驱赶溃军的经验,重点打击的就是这样还有建制的瑞军,但杨忠定人少,而且一开始就在右翼,还是及时逃进山林。

    他忍痛下令弃了马,领着人往山岭上撤,越爬越高,终于甩脱追兵。

    突然,山林里窜出一队锐卒,举着火铳大喝道:“放下武器!”

    杨忠定抬头一看,赫然见到对方是清军装束,吓了一大跳。

    “中伏了!弟兄们,和建虏拼了!”

    他这一句话之后,对面陡然又是一声大喝,两个瑞军装扮的将领从林间转出来,手中亮出一道令牌。

    “住手!都看清楚了,自己人!随我等去见唐伯望将军!”

    杨忠定又见那些清军解下头盔,却是汉人发饰。

    他知道对方先吓自己一跳,为的是试探,不由暗赞了一声。只感峰回路转,心中惊喜。

    两百余人缴了刀兵,随着这队锐卒一路兜兜转转,进到一个峡谷当中。

    此处叫华山峪,峪道奇长,弯弯曲曲,宽窄不一,两侧峻峰林立,壑奇崖秀,林草繁盛,主峰矗立其南,涧水穿行其中。

    又往前行五里,有一个废弃的关城,名为“五里关”,为华山天险第一关。

    关门上原筑有城楼,因年久失修,城门、城楼已毁圮,如今却有人修了一个木门。

    杨忠定这些人并未被放入五里关,而被安排在峪道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