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517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517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几个轱辘,不用牲口拉的大车,不就是汽车吗?

    李逵倒是知道,可他造不出来,这玩意太复杂了,复杂到他的脑子煮沸了也不顶事。

    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

    李逵无奈,只好在都事堂中开始写。按理说他应该从如何制造火枪开始整,熟铁敲打成圆管,不断的敲打加固,最后变成枪管。但问题是,这种想法根本就行不通。

    大宋的铁太脆了。

    铁脆的原因是大宋采用了规模化冶铁,最重要的是大量使用了石炭,也就是煤炭。

    大宋开采煤炭量,已经初具规模。沂州也有煤矿开采。甚至在汴梁,百姓寻常的生火做饭,都已经用到了煤炭。但是冶铁,也用没有经过加工的煤炭,肯定会有很多杂质。导致大宋的铁产量很高,却因为质量不行,将武器的重量不断往上加。从而保证武器的强度。

    最常见的就是二三十斤的朴刀。

    这在唐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种武器,根本就不适合骑兵使用。单手轮不开,双手却太短。要是加长了,还得增加重量。

    这也是导致,大宋好的刀剑,都是天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后续锻打的加工过程,让铁匠都绝望。还有就是加入自然界中存在的精铁,比如说陨铁。李逵的三尖两刃神锋,就是加入了不少陨铁,加上精铁,锻造成功的。

    而唐代的冶铁,用的是木炭。

    木炭没有石炭那么多的杂质,炼出的铁要比大宋好很多。但限于产量的问题,唐代的武器价格也很贵。

    原本是想要写如何锻造火枪,因为材料的问题,让李逵几近奔溃。

    不得已,从洗煤,土法炼焦开始写。

    好不容易写完了一篇之后交给章惇,章惇老脸一黑,指着李逵给他的条陈,怒道:“小子,你糊弄老夫呢?石炭本来就是黑的,为何要洗?能洗干净吗?”

    在汴梁,城外就有东西两个炭场,每日纲运往来的船只络绎不绝。对东京的百姓来说,煤炭和粮食一样,都是平民百姓最需要的刚需。章惇又不是来了汴梁就做高官,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也知道煤炭的用处,铁监也会采购数量巨大的石炭,用来冶铁。他当然也见过黑不溜秋的石炭,用人生六十年的经验告诉自己,李逵这厮绝对又糊弄他了!

    甭管对不对,章惇当即将李逵好不容易写好的条陈仍地上,悠悠道:“重写,别想糊弄老夫,蒙混过关。”

    李逵低头看着被团成一团的条陈,气地双眸充血,却看向老神在在的老头,一点办法都没有。把无知当性格,关键这老头还是宰相。李逵琢磨着,要是让章惇这等啥也不懂的老头子继续做宰相,大宋要完!

    可心里这么想,但面子上还得给足了,只好低眉顺眼的给章惇解释:“章相,你有所不知,石炭寻常使用虽方便,但是火力不足,主要是因为石炭之中杂质颇多,导致炼出的铁不精。脆且容易出孔,这是凝练铁砂的重要一步。”

    章惇狐疑道:“为何老夫从来没有听说过,铁监的官员也不见有人说过?”

    李逵歪着脑袋,还真想起来了一本书上有过记载,说道:“凡以炭炊饭,先烧令热,谓之炼火,方可入爨,不然犹有烟气。李使君宅炭不经炼,是以难以餐啖。”

    “这虽是前朝长安的一段典故,但足以说明,石炭在使用之前,需要煅烧去杂。”

    章惇有点上头,怒道:“什么书上记录过,老夫为何不知?”

    “前朝崇文馆校书郎康骈所著《剧谈录》就有记载,就是刚才那段话。”

    章惇还是觉得他不能轻信李逵,毕竟李逵睁着眼说瞎话的本事太大了,自己都被糊弄过好几次。立刻安排人去找这本书。

    都事堂外是什么地方?

    皇城。

    看书还可领现金!

    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都是大宋藏书的地方,加上直秘阁,秘书省,宝文、天章都有藏书。找一本前朝的书难度虽有。但宰相下令了,有难度也要克服。

    章惇和李逵两人大眼对小眼的瞪着,谁也不服谁。章惇不信李逵说的话,李逵认为章惇是鸡蛋里挑骨头,不懂装懂。

    没想到,史馆的官员先来了,来的还是熟人范冲,看到李逵的那一刻,还挤眉弄眼的好一阵沟通,但让他失望的是李逵压根就不想搭理他:“章相,您要的书来了。”

    《剧谈录》!

    康骈!

    都对上了,章惇盯着书案上的书,顿时有点慌。假装毫不在意道:“人杰,真有石炭的典故录?”

    “真有。”李逵没说话,反倒是立功的范冲却开口了,指着书中目录道:“石炭的典故就在这一章内。”

    章惇已经在李逵面前丢脸了,还能在范冲面前丢个大脸。当即放下书册,冷冰冰道:“出去!”

    范冲愕然,发现情况不对劲,臊眉耷眼的退后了几步,然后转身离开。离开的时候,嘴里还嘟哝着:“用人在前,没用了就揣,什么人呐!”好在他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旁人听不到。

    等范冲走了,章惇这才翻找起来,很快就找到了李逵说过的那段话。一时间,章惇的老脸有点挂不住。他的进士也不是买来的啊!为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杂学,李逵却知道?

    章惇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良久才期期艾艾的问李逵:“人杰,这是你看书看到的?”

    章惇像李逵这般年纪,还在为中进士拼搏。这等冷门的杂书,他说什么也不会去看。可是李逵呢?

    中进士的名次比他高,还看了这等冷门的杂书。

    即便是心高气傲,睥睨天下英雄久矣的章惇,也架不住心虚起来。

    李逵点头道:“章相,下官之前在皇城担任直秘阁,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都能查看书籍,章相你也知道,下官爱读书,在皇城坐衙的时候,每日与书籍为伴。”

    一开始,章惇还认真的听着。可听两句,他实在听不下去了。李逵做直秘阁的时候,确实天天来皇城,也经常会摸出一册书来,但这货并不是为了看,而是为了躺着睡觉的时候盖脸。李逵睡着了也不闭眼珠,别的就算了,要是不盖住脸,鸟屎落眼珠子里,他还活不活了?

    章惇吹胡子瞪眼的怒斥道:“说真话!”

    可真相是,这真的是李逵无聊的时候翻书看到的,真话让人不信,这是什么世道?李逵撇了撇嘴,无辜道:“以前听师祖说过。”

    “子瞻看过这本书啊!这就对了。”章惇果然顺着台阶就下,连欧阳修读书都不如苏轼多,章惇面对苏轼的时候,也是要仰望的存在。输给苏轼,他不丢人。

    章惇这才将地上的那团纸捡起来,摊平了,给李逵道:“继续写……”

    期间,章授派人去给李逵家人传消息,李逵留宿都事堂。

    可是让太师府的奴仆们一传,却变成了——姑爷被都事堂给扣住了。

    得到消息的刘葆晟,宛如晴空霹雳,顿时吓得手足无措,还以为李逵要被下大牢了呢?

    良久,才想出个法子,对管事道:“给姑爷送饭,记得整一只烤羊,他喜欢吃这个。另外多烙两斤饼子,不然吃不饱!”

    且不说太师府这边全乱了套,汴梁内城,到处都传递着李逵被都事堂降罪的小道新闻。甚至有鼻子有眼的,就差三法司会审,开堂问案了。

    这不,文家的女婿,马昱急匆匆地找到了范冲,没头苍蝇似的团团转,却什么办法也没有,一个劲的催范冲:“元长,你得想想办法,人杰可是我们的至交好友,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范冲愕然地看着马昱,不解道:“伯仁,你说的什么呀?我怎么听不明白呢?”

    范冲不解是有原因的,什么李逵被都事堂问罪,他怎么不知道?

    而且,之前范冲还带着一部很冷僻的杂书,去过都事堂,也见过李逵。当然了,另外一个当事人章惇也在。

    没见要问罪的样子,反而像是讨教学问。

    当然,按照范冲的经验,多半是人杰将章相给羞辱了。然后老头不好意思对人杰发火,转而将火气撒在了他身上。他好心给找来了孤本,连句好话都没有,冷着脸就赶他走,啥人呐!

    马昱却急得上窜下跳,情绪激动道:“人杰是对大宋有大功的人,不能因此小事就让奸臣给害了。元让,这时候你不该避嫌,唯一能够救人杰的只能是苏相了,只是你也知道,我和苏相没什么交情,不如你以子侄的身份去,再说了,你们可是世交。”

    这话没错,范家和苏家确实是世交,三代人的交情。

    可范冲根本就不明白,为什么李逵危险了?

    他见过李逵,也见过章惇。不解问:“元让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刚才,太师府传出来的,说是人杰被都事堂给扣住,要降罪,下大牢。”马昱紧张道。

    范冲摇头笑道:“一派胡言。”

    “你怎么知道一派胡言?”

    范冲用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道:“因为我去过都事堂,就在一个多时辰之前吧。”范冲撇撇嘴,忽然笑了起来:“我敢断定,章相是在考校人杰的学问,然后很可能输了,然后老头下不来台要夜战。当时我还给他们送过一部很冷门的书。”

    “这……”马昱顿时气地跺脚怒道:“流言害人呐!”

    不过,他也是个爱听小道消息的主,顿时凑近轻声问:“元让,说说,到底怎么个事?”

    不到一个时辰之后,内城的消息变了。

    身为宰相的章惇,因为考校李逵的学问,被反问住了,然后下不来台,非要分出个胜负不可……当消息传到皇城的时候,章授傻眼了,急忙找来传消息的都事堂仆役,问:“你怎么给太师府说的?”

    “小人哪有资格见太师他老人家,就给太师府的门前管事说了,李大人被相爷给留下了……不定几日能回。”

    章授一口气差点上不来,气地真想一脚踹死这不开眼的仆役。

 第651章 脑子被门板夹了

    两天一夜。

    足足两天一夜,李逵和章惇在都事堂耗上了。

    当然,最后落败的是章惇,比体力,李逵怕过谁?

    但实际上,李逵也被累的够呛。不是说体力精力上的劳累,而是心累。章惇不明白李逵写的是真是假,他也有自己的智慧,就通过李逵的表情,眼神,加上对李逵的怀疑,然后否定李逵写好的条陈折子,让他重写。

    李逵还不能反驳,反驳的结果就是,章惇瞪着眼珠子,毫不客气的对李逵反问:“你骗老夫还少吗?”

    李逵也知道理亏,没办法,继续折腾。

    不过夭寿的是,他竟然通过这种被镇压的鞭笞,竟然神奇的想起来了不少炼钢的办法,甚至还整出了一个小高炉的设计图。

    不保证能否产钢的情况下,实在难以想象李逵这两天一夜之中,经历的是什么。

    “真能成?”

    “试试就知道了。失败不要紧,最重要的是,通过失败,我们朝着成功迈出了一大步。”

    李逵有气无力的看着眼皮都快耷拉成一条线的章惇,脑袋也是昏沉沉的,直打瞌睡。即便这样,他还不忘给章惇鼓劲。深怕这老头一个不对劲,继续和他耗下去。

    章惇无力的摆摆手,对李逵道:“你回去吧!”

    李逵来的时候是骑马,回去的时候坐着车走的。车是狗大户索封的豪车,车厢里地方很大,靠垫软和也保暖,尤其是浓厚的沉香味,仿佛要欲盖弥彰似的,让人很怀疑索封这车的其他用途。

    呼呼——

    呼呼——

    “少爷,到家了。”

    打开车厢,阮小二发现李逵竟然靠在车厢里的靠垫上,呼呼大睡,哈喇子都快下来了。阮小二无奈,只好架起李逵的胳膊,将人背进了院子。毕竟李逵年轻,车上睡了一刻左右,整个人顿时清醒了起来,挣脱了阮小二之后:“我自己走。”

    “少爷,您是装的?”阮小二还以为李逵用了计谋,故意示弱。

    李逵没好气道:“没有,就是累了。”随即想到章惇那老头固执的的样子,嘿嘿笑起来:“章惇肯定比我更不好受。”

    这一幕,让很多等着看热闹的好事者看到了,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这李逵不会是和章惇斗了两天一宿的气吧?

    瞧把人给累的,都站不起来了。

    而章惇?

    早朝错过了,皇帝派遣供奉官来询问,章授只能说:“家父没起来。”

    毕竟是老年人了,岁月不饶人。

    这一睡,睡了一天一夜。等到掌灯的时候,章惇让儿子章授拿来了李逵写的炼钢折子,就着灯光看了起来。从洗煤,到炼焦,然后到筛选矿石,将矿石打碎,最后投入小高炉。至于像一些基本的耐火砖之类的李逵根本就没写。

    毕竟,大宋已经能规模化炼铁,要是没有耐火砖,怎么可能建造炼铁炉?

    至于耐火砖是否合格,是否能够适应炼钢的需求,这就不是李逵该去考虑的事了。

    章惇看着李逵的条陈,似乎有点意思。可他又很怀疑,这样的路子就能出钢了?钢可是要比精铁更金贵的商品,要是如此简单就能办到,岂不是说大宋的军队武器能够提升好几个台阶?

    不信是不信,但当他抬头看向了油灯的时候,他迟疑了。

    章家有钱,不缺点灯的钱。以前用的都是蜡烛,还是加过香料的蜡烛,气味芬芳且明亮,也没有多少烟熏。

    可自从煤油作为东京汴梁很常用的照明之物之后,章家也开始用了起来。

    价格不贵,但是火光可以调节,不像是蜡烛,多大的灯芯,就多大的火苗。煤油可以通过拉长灯芯,增加火苗的高度,从而让光更亮一些。

    “授儿,你说为何在李逵之前,没有人去想过黑油可以提炼成煤油,使用起来如此方便?”

    章惇突兀的问话,让章授很无语。李逵赚钱是把好手,从雪花盐到煤油,都是他捞钱的手段。可要说道理,他哪儿知道道理?他要是知道了其中的奥秘,岂不是他成章百万了吗?

    至于说唐朝宫廷技术?

    章授第一个不信。连他都认为是幌子,足可见得可信度有多低了吧?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