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653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53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李逵发明的。

    李逵兴冲冲道:“这次北上作战,用你们辽军检验了武器的性能。总体上还比较满意,准备加大产能再打造一批,多组建个四万人马。”

    李逵当初两万火器部队就敢和七八万辽军精锐硬刚,要是这货手里有四万人马,得把大辽欺负成什么样?

    萧常哥警惕道:“这岂不是大宋一下子就能拉出六万火器大军?”

    “得训练,这得小半年才能上战场。到时候拉出来让你见识见识。对了,到时候把涿州和燕州这些城池修的牢固点,别一捅就破,失了我练兵的意义。”

    李逵裂开大嘴,提醒萧常哥,深怕辽军不禁打,到时候让大宋军队没有达到实战的效果。

    萧常哥快哭了,李逵这厮太坏了,告诉你个日子,这也不是啥好日子,就是到时候拿着刀砍你的那种血光之灾的日子。还得嘱咐你,不能死太快,死太快了,他没尽兴。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难道堂堂大辽已经要落到这个份上了吗?

    萧常哥越想越憋屈,盯着李逵仿佛仇人见面,眼红的能滴出血来。

    可李逵还在不依不饶:“小样,别用这种委屈敢怒不敢言的眼神看本官,你去打听打听,本官吃不吃这一套?”

    “大宋从立国之后,什么时候打仗赢了的时候怂过?”

    “把幽云十六州给本官守了,到时候本官打下来,就能封王了。”

    李逵一开始最多是冷嘲热讽,可是说着说着情绪上来了,对萧常哥蛮不客气的呵斥起来,训孙子似的不给脸面:“别说让大宋出钱租下已经被我大宋打下来的州县,就是没打下来的,我大宋想要,自然会自己去取,不用你们假好心。”

    “章相,你看说的差不多了,能走了吗?”

    章惇这才睁开眼,假装什么也不知道,茫然四顾之后,开口道:“到饭点了吗?”

    李逵心中暗叹,这老头拉着他来当红脸,得罪人。没想到都这个时候了,还装糊涂。

    随即章惇笑道:“行了,你先回去。老夫和萧使节继续共商两国邦交大事。”

    有了李逵的威胁,萧常哥异常的老实。时不时的问两句关于大宋组建火器军队的机密,章惇也是打着哈哈,糊弄过去了。

    不是他不想,是没钱。要是有钱,章惇根本就不怕告诉萧常哥,大宋迟早要收服燕云十六州。

    大宋第一个海外封地夷洲,当蔡京要参加竞拍的时候,确实吓住了不少人。

    有蔡京参加的竞拍,肯定没好。

    夷洲在章惇手里卖了个白菜价,蔡京私下里和几家有意向的家族商量好了,就是不加钱。同时用威逼利诱,将其他有心竞争的豪商给排除了出去。

    最后,蔡京也中了标。

    而朝廷最多在这场买卖之中挣五百万贯。

    这比之前的两千万贯的期望差远了,尤其是原本琉求国的王室也需要安置。毕竟这是主动投效,而不是打下来的地盘。

    一来二去,都事堂没有在这场生意之中获得多大的好处,勉强够堵上西军的窟窿。

    要说西军的战事,从顺利到僵持,章惇是很不满意的。可不满意又有什么办法?

    章楶又不听他的。

    章楶如今和西夏僵持,并非是他要拥兵自重,而是一地点的磨掉党项人的实力,直到最后一击。

    他就是这样的人,真要是手中实力不够,他的做法会很激进。因为没有退路,他退一步,身后就是大宋的城池,大宋百姓。

    可是当章楶手里有的是筹码,他就会稳扎稳打,慢条斯理的一点点磨死对方。

    不能说这种方法不好,反而,这种战略是对的,也是正确的。因为灭国必须这么来,一下子将西夏的国都打下来,要是等宋军退兵了,西夏立刻会叛变。这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最严苛的压力,党项人根本就不会屈服。

    可是章楶这样做,却急地章惇团团转。

    章惇的心里可不仅仅装着一个西夏,他心里还装着吐蕃,燕云十六州,还有大理国等等。这样一个胸中有无数大事要去做的人,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族兄在西北偷懒?而且他的年纪也不小了,要是西夏这里磨几年时间,大宋的府库要被耗光,而且最要命的问题是,他那时候七十多了。打吐蕃要是还得几年,他根本就满足不了自己心中的梦想。

    所以,章楶给人一种似乎急功近利的样子。主要是时间不等他。

    章惇着急,焦虑,甚至派遣亲信去西北带去亲笔信,让章楶尽快想办法解决西夏的反叛。章楶就轻飘飘的一句话,要么让他全权指挥,朝廷只负责钱粮,不问过往;要么让他回京城做官,他可以不指挥这场关乎大宋国运的灭国之战。

    而且,章楶还表示,如果打到一半结束,他们兄弟决裂。

    章惇这才发现,自己的兄长也是耍赖的好手,一出手就是死赖着不起来的样子。

    换人的决定倒是容易下,可换谁去呢?

    章楶的大帅位置,李逵上去都不好使。

    西军三十多员营将,每个人都服章楶。可能服李逵的能有几个?

    再说了,李逵也不愿意去西夏。

    西夏和宋军已经打到了黄河边上了,这是角力,同时也是互相消耗的一个过程。黄河边并不是决战的好地方,但绝对是消耗对方的绝佳场所。

    党项人抬头就能看到对岸的宋军,能不紧张吗?

    打发走了萧常哥,章惇找到李逵,紧张道:“人杰,谁告诉你要组建四万禁卫军的?”

    “没有啊!”

    李逵端坐在天章阁的官舍主位,天章阁一般不配备学士,李逵来了他就是这地方的山大王。

    章惇跺脚急切道:“你没跟陛下说过吧?”

    “没有,我说章相,两万和四万有区别吗?”李逵觉得章惇最近有些疑神疑鬼,就像是蔡京在发俸的时候,看谁都对他不怀好意。

    章惇叫苦道:“没钱。两万禁卫军的装备都拿不出来,会更不要说四万了。我可给你说好了,一年之内,恐怕宋辽之间发动战争的可能很小,你给我收着点。”

    李逵嘿嘿笑道:“章相,你这是被西军要拖死啊!可也不能保证辽国不发动战争吧?真要是打起来,你可怎么办?”

    “要不你去西军帮帮忙?”章惇试探着问李逵,他觉得要是李逵去了,兴许西夏能死的快点,他有点等不及了。

    李逵摆手拒绝道:“这不是谁去的问题,灭国,除非你将党项人杀干净了,要不然就得一点点逼他。让西夏王室绝望,让西夏的百姓绝望。只要党项人心里还有一口气,就绝对不算结束。这样才能真正控制这片土地,如若不然,仇恨会变成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李元昊这样的人还会来一次。”

    “不过话说回来了,我去就不是章龙图这个套路了,他是一点点压,将党项的勇气压没了,将党项人的精气神给耗光了。可我去的话,就是杀,用草原的规矩,杀光比车轮高的男人,西夏也扑腾不起来。章相你也知道下官是个粗鲁之人,只会打打杀杀的本事。杀他个血流成河,浮尸遍野,我估摸着也能成。可是这个屠夫的罪名我不担,你得把你儿子章授借给我,杀人的命令让他下。”

    “听说西夏逃往我大宋的人口不少,都被章龙图给安置在永兴军路。真要是发卖的话,我要买一点。”

    “你”

    章惇指着李逵不知说什么好,李逵的条件他一个不能答应,也一个都不敢答应。

    大宋以儒立国,真要是残暴的屠杀党项平民,恐怕所有人都要坐不住。李逵哪怕有皇帝的庇护,最后也顶不住。

    可是真要是让章家人顶在前头,章惇也难辞其咎。

    他虽然不喜欢儿子做官,但也不希望儿子背负污名灰溜溜的回到家族之中。

    章惇可不想和李逵继续在这个问题上掰扯不请,随即问:“你要党项人干什么,这些人可不服管。”

    李逵啧啧赞叹了两句,慢条斯理道:“下官不是上次让蔡京向都事堂报备辽东,将辽国东京道作为第二块大宋的海外封地。本想着拍卖,给相爷弄些钱来,充盈府库。可么曾想,一个主顾都没有,只能下官让家人把辽东买了下来。”

    “你这不是废话,辽东是辽国的东京道管辖区,谁敢打这个心思。商人再强,也不敢和辽国这个帝国硬碰硬。谁会买,注定会亏地当裤子的产业。”章惇冷哼道。

    心中不解,为何李逵这么坚持要将辽东开发成很大宋的海外封地,或是故意为止,目的就是自保?

    不过随后,他将这个想法给甩出去了,觉得不可能。

    临走,章惇意味深长道:“萧常哥自你走后,变得极其听话。老夫估摸着攻打和租赁城池不可能,但是为了稳住辽国,榷市还得开,只是规模要比往年会小一点。”

    李逵琢磨了一阵,等章惇早就走了还没有反应过来,直到他大呼小叫阮小五:“小五,赶快回家准备车马,我要去梁山泊。”

 第802章 饲养员焦挺

    宋辽双方都是东方的霸主,别看大宋孱弱,那是因为大宋经常会在高光的时候摔个大跟头,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

    可实际上,在国力,军备,实力上,能够和大宋放在一起的对手只有一个——辽国。甚至战争潜力上,大宋要比辽国强得多得多。

    如今的辽国也经历着大宋曾经的尴尬和痛苦,那种伤口撕裂,却不得不强颜欢笑的艰难,让萧常哥这个辽国使臣内心备受煎熬,仿佛自己背叛了大辽似的。可这才是一个失败者该经历的磨难。当初庆历议和的时候,难道范仲淹等人心里就好受?

    强烈的自尊让他们心如刀绞。

    反倒是辽国,澶渊之战,明明辽国已经战败了,无力进攻,最后才和大宋签订了盟约。大宋明明胜利了,但是真宗担忧中原被辽人继续袭扰,造成损失无数,才被迫签订了盟约,每年给予辽国三十万两白银的岁币。辽国捡便宜的运气,无人能比。

    但大宋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换来了中原将近百年的和平。这种和平,是区区每年三十万两白银根本就换不来的。可以说,大宋从岁币上也得到了好处。甚至要比辽国得到的好处更多。只是这种好处隐藏在社会平稳之下,不容易被看到而已。

    可是,这一次宋辽颠倒,大宋开始强势起来了。

    章惇自从李逵来了一趟,威胁过萧常哥之后,态度就无比强硬起来了。

    之前那种拒绝,在萧常哥眼里已经算是好说话了。

    后来还要求辽国每年给大宋多少牛羊,这是人话吗?

    宋国不仅不给辽国岁币,还要求牛羊,欺负人也不能欺负到这个份上啊!

    萧常哥也答应不了,干脆,停止了谈判。准备回辽国,让皇帝耶律延禧另请高明,这样的谈判他谈不下去了。真要是签订了盟约,他就成辽奸了。

    使臣因为国家战败,而不得不接受额外的惩罚。这种感觉章惇比谁都强烈。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层次,都是如此。大宋每年要赠送给辽国五十万两白银价值的岁币。真宗时期定下的是三十万两白银,那个增加的二十万两白银,就是神宗时期拿出去的。源于大宋想要彻底收服河西,覆灭西夏。

    结局都知道,大宋失败了,有一次在大好局面下,摔了个大跟头。

    给辽国的是赠。

    给西夏的是赐。

    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接连的大败,让仁宗皇帝不得不接收一个事实。大宋似乎灭不掉西夏。不得已,谈判议和吧。

    这是大宋的特色,其他王朝都干不出来。只有大宋做得出来。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不划算,打仗花钱比给岁币更多,而且是几十倍,上百倍。西军一年的军费三千万贯,可是赐予西夏的岁币呢?只有二十万两白银钱和物。包括白银五万两,绢十三万匹、茶两万斤。过节还有另外的赏赐,二万二千两、绢二万三千匹、茶一万斤。实际上总数是超过二十万两白银的。但这点钱,对于大宋来说九牛一毛,比打仗省多了。

    其次,将门不给力!哪有打一次败一次的道理,唯一一次的胜利是定川寨之战,只能是挽回颜面的小胜。

    当然,李元昊也做出了相对的姿态,放弃皇帝的称号,改为西夏国主。他爹李德明就被真宗封为平西王,李元昊是不满自己要听命大宋,这才起兵反出大宋的。在李德明手里,西夏享受亲王爵的赏赐,一年有白银一万两,绢一万匹,钱两万贯,茶两万斤。和大宋普通亲王的赏赐差不多。

    并且允许西夏境内的青盐入宋境销售。

    青盐,也是西夏为数不多的能够进入大宋,并畅销的商品。也是西夏财政的支柱。

    钱是给出去了,可是伤痕留在了大宋有使命感的文人心中,只要西夏和燕云十六州不收服,他们的伤口永远不会愈合。

    章惇就有这样的伤痛和愤恨,也能理解萧常哥的绝望和挣扎。

    只不过,他是故意这样折磨地方。

    眼瞅着萧常哥要撂挑子,章惇却派人把他勾回来了。

    萧常哥再次见到章惇的时候,眼圈都是红的。看到章惇脸上的那一抹似笑非笑的喜色的,都是悟了,章惇这是熬他呢。

    就和熬鹰似的,将他身上所有属于大辽该有的高高在上都给打掉。

    “章相,本使臣……”他看了一眼周围,发现李逵没在,顿时心情稳了许多,吞了一口唾沫,仿佛要有大难发生似的问:“李学士呢?”

    “他有军务,离开了京城。”

    章惇笑呵呵的回道。可心里却骂开了,不当人子的李逵,哪里有做官好好的,突然要告假,理由很敷衍,他们李家投资了攻略辽东的海外生意,他要去盯着。更气人的是,李逵明明是都事堂属下的官员,却去找了皇帝请假,更气人的是,皇帝答应了。

    这两人是连襟,合着自己这个宰相倒成了外人?

    把章惇气地不行,可没办法,对外说起来,还得说李逵军务在身,无法列席。

    这让萧常哥紧张了起来,心中升起无数的悲怆,长叹着做到了章惇对面,苦笑道:“章相,你也应该明白,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