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654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54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萧常哥紧张了起来,心中升起无数的悲怆,长叹着做到了章惇对面,苦笑道:“章相,你也应该明白,我不过是辽国的使臣,表面上代表的是辽国皇帝,可是真要是触动了辽国的根本,即便你我合议完成,签订了条约,最后我大辽的皇帝也不会答应。”

    “不碍事,他不答应,那是因为受到的打击还不够多。”

    章惇说笑了一句,随后正色道:“你该庆幸我大宋的皇帝陛下非常关心宋辽谈判,虽说辽国背信弃义,私会了宋辽之盟约,但是我大宋皇帝还是没有要赶尽杀绝的心思。”

    “那么岁币?”

    萧常哥就像是个绝望的旅人,在沙漠中断绝水一样,突然视线中看到一汪清泉,顿时有了精神。

    章惇摇头道:“不行,岁币绝对不行。”

    不过章惇没有将话给说死,反而开了个口子:“不过我大宋皇帝答应,岁币虽然不会赠送,但是可以给辽国一年相当于岁币的财物的交易额度。包括,布匹,丝绸,茶叶等等物资。老夫以为,只要有了这些条件,你回去之后,辽国的新君也不会为难你。”

    萧常哥这才明白,章惇这干巴老头,这是一步步试探他和大辽的底线,最后才得出了一个结论。

    两人开始对于商品交换的价格开始争论起来。

    “大宋的牛一头才五贯,大辽的牛比大宋的牛更大,肉更多,为何也只有无贯,这生意没法做了。”

    萧常哥委屈地嚷嚷着,仿佛吃了天大的亏。

    大宋耕牛五贯一头,这是大宋的律法规定了,已经实施了一百多年了。属于大宋皇帝对百姓的仁政之一。

    耕牛五贯一头,如果杀了卖肉,一头牛轻松可以卖到五十贯,甚至一百贯。

    这属于肉价高昂的大宋市场决定的,所以在宰杀税没有出现之前,民间偷偷在宰杀耕牛屡禁不止。但是大宋的牛是耕牛,是才艺牛,哪里是你们辽国草原的肉牛能相比并论,章惇冷笑道:“大宋的牛会耕地,你们辽国的牛会吗?”

    都是吃肉,为何会耕地的牛肉价格更贵?

    萧常哥不服气道:“我们大辽的牛会产牛奶,你们宋国的牛不会。”

    索封在章惇的耳畔提醒道:“章相,牛奶好,吃了长力气。不如买些来试着养。不过大宋的牛也会,只有母牛生小牛的时候才有,但是不如草原的产量高。”

    “真的?”

    “可不是真的!”索封卖弄着他脸上的肥肉,傲娇道:“章相,我就是吃了牛奶,不仅壮实了不少,还白了不少。”

    章惇不太相信索封的话,这家伙属于自己门下胸无大志的一类官员。自从跟着青塘第一富婆成婚之后,彻底失去了拼搏的动力。换而言之,索封已经对做官没有了企图,反正他再努力,也比不上曾布的资历,也比不上蔡卞在章惇心目中的重要性。

    争来争去,为什么呢?

    官阶高两级?

    钱又多不了多少。

    对于大宋的官员来说,索封这样的官职已经不少了,一年收入妥妥三千贯左右。他真要是咬咬牙,吃糠咽菜十年,内城的府邸他也买的起。

    可问题是,内城的府邸,你得养护院的好手把,请一两个军中出来的虞候,还有后宅的侍妾,歌伎舞女,厨房做饭的厨娘,往来迎宾客的门人,还有奴仆家丁,一座府邸往少了说,至少得养小一百人,要不然撑不起权贵的脸面。这点俸禄更本就不够。而且住外城,也要养不少人,俸禄也紧巴巴的。

    索封自从过上了体面权贵的生活之后,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毫无追求可言。

    这也不能怪他,索封虽说是科举出来的文官,但是诗文词意都很一般,属于在文会之中,高才不屑看他一眼,比他官阶低的人才会上赶着巴结的普通人。

    比权谋,他也不是蔡卞、曾布、林希这样的对手,资历还不够,已经属于升迁上不去的一类人。

    反正,章惇再喜欢他,也不会让他做宰相继承人。

    章惇琢磨了一阵,觉得还是有点道理的。牛奶既然好,那么大宋百姓也该吃。只不过……大宋百姓似乎不太会养。

    章惇觉得这也是一条路子,颔首道:“可以给予高价,不过你们辽人得将饲养母牛的办法教授给我大宋百姓。”

    “这得加价。”

    “五十贯一头,算一千头好了。”

    章惇不在乎钱,反正要是没有辽国进攻的这一出,大宋每年还得给辽国五十万白银的岁币,算上布匹和茶叶的话,比这个数字还要高不少。

    萧常哥试着问:“每年一千头?”

    “就今年试一试,万一养不活,明年不要了。”章惇虽然不在乎钱,但也不傻,怎么会是吃亏的主?他这么说,辽国来的牧民肯定得细心教授大宋的百姓如何饲养母牛。

    要不然,这笔生气就要断了。

    一点点,一个个项目争论着。

    萧常哥终于在几天之后,放下了提着的心。总算是可以完成皇帝给他安排的任务。

    再说李逵。

    他自从离开了京城之后,就马不停蹄的去了郓城。

    想要舒坦,自然是坐船。可是坐船慢。主要是永济渠和五丈河航道,如今刚刚开河,积攒了一个冬天的货物需要运送到京城。

    河面上到处都是船只,宽的地方还好,要是遇到狭窄的船闸附近,一堵就可能今天时间。哪里有车马速度快?

    坐在车上,李逵还在纳闷,梁山整编也不是一两天了,不知道情况如何?

    兵统局也安排不少人打入了梁山内部,有明面的焦挺和武松等人,都去了。暗地里也有,不过都是些没多少印象里的小头目。

    可以说,如今的梁山晁盖等人,表面上控制着梁山。可实际上,他们的控制力已经微乎其微,一半兵马都调不动不起来。

    但这些不重要,重要是在梁山最高的大厅之内,聚义厅的牌子换成了‘好汉佣兵团’。可大厅内,不是大碗吃肉大口喝酒的场面,而是一片哀嚎。

    站在大厅中央的焦挺目光入电地盯着周围所有人,手中拿着饭勺。

    焦挺的实力不错,但是他还做不到力压群雄的地步。就算是加上来帮忙的武松也没用。

    可是大厅内所有的好汉们都埋着头猛吃美食,牛肉羊肉往吃吐了造。在没喝酒的时候,能够把人吃吐了,绝对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本事。

    可是焦挺却不满意,饭勺敲打着铁锅,热情道:“吃,多吃点,我知道你们还能吃。”

    刘唐努力咽下一口羊肉,瞪眼看向焦挺道:“焦校尉,我真的吃饱了。不能再吃了。我怀疑你把我们兄弟当成豕养了?”

    “刘唐兄弟,你摸着良心说,我焦挺自从来了梁山之后,亏待过一个兄弟没有?吃的穿的,都给好的,就算是你相好,我也给你赎来了,你还要我做成什么样子?说句不中听的,爹妈对儿子,也就这样了。”

    刘唐羞愧不已,耷拉着脑袋,委屈道:“可是焦校尉,我真的吃不下了。还有……女人胖了不好看。你要是继续让我们这么吃了睡,睡了吃,还如何去和辽人拼命?”

    “这不是你考虑的问题。”

    焦挺憨厚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敦厚的笑容:“刘唐相信自己,你没吃饱。人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你还能吃,能吃是福。我小时候就是能吃,所以力气在我兄弟几个之中最大,才有机会效忠局座,如今也是六品武将了,你们脸上没点福相,长相也难看,一点都不讨喜,如何被局座重用?局座能用个看得顺眼的,难道还要用长相凶恶的不成?相信我,这是为官之道,受益匪浅,一辈子受用。”

    焦挺管梁山的钱粮,自从钱粮充裕之后,梁山上确实有过一段时间生机勃勃。可随后,焦挺这家伙就闹妖了起来。

    主要是山上头领匪性难移,一个个不好管束。

    要是换个人,就立威,杀鸡儆猴之类的威慑其他人。

    可是他却不这样。

    他认为,这是因为吃的太少,吃多了人犯困,就不闹事了。

    他家里是相扑世家,家中兄弟叔叔伯伯,将一个偌大的财主家,吃成了贫民。这份本事,在大宋绝对属于神人一类。

    焦挺于是开战了吃饭运动,吃多了,很多闹事的事情竟然少了许多。

    主要还是大头领们,吃多了歇上一个时辰,然后消消食,然后惊恐的发现又到饭点了。

    不吃?

    也行,退出好汉佣兵团,不服从管理的人咱们不要。

    头领们一个个怨恨不已,可是喽啰们却很开心,敞开了吃,这是很多人从记忆里都没有的好事。要不然也不会成为匪徒小喽啰,真要是能活得下去,谁愿意做山贼水匪?

    头领们的威信一再降低,甚至晁盖等人担忧,自己要是背叛李逵,他们这些人只能净身出户,休想拉走一个手下。

    有吃有喝,除了没有女人,整个山寨内一片祥和。

    完全没有当初为匪为贼的凶狠样子。

    焦挺正监督着,武松匆匆赶来,兴奋道:“局座来了。”

    “到哪儿了?”

    “在郓城,让你带着头领去城内。”

    “好了,大伙儿歇一歇,准备进城。”焦挺在一群人感激声中,被簇拥着下了山。来到了郓城县。

    等到李逵见到晁盖等人之后,被吓了一跳,迟疑道:“你们吃什么了?”

    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803章 此子有亡国之相

    梁山的一帮首领,是一肚子的委屈,可是面对李逵,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了。

    焦挺这家伙吧!看着面善,可也是个心黑的主。

    尤其是他做的事,让人都挑不出错。这才是他可怕的地方,真要说,错处都是梁山首领的,好吃好喝供养他们,还落埋怨,这岂不是不知好歹?

    虽说,梁山的首领们一个个都不是什么好鸟,大部分都是作奸犯科的江湖匪类。

    可是这帮人有一个缺点,一个致命的缺点,一个个都甭管是真是假,都满口说着义气为先的蠢话。

    一个匪徒,当他口中说着义气的时候,他全身都是弱点。

    “大人我们只要是太闲了。”

    晁盖是首领,他不能让刘唐这憨货说焦挺的坏话。毕竟对于梁山来说,在李逵眼里可有可无,而焦挺才是李逵真正的亲信。

    而且,焦挺要比李逵手下的武松等人难对付的多。

    这家伙看着是真心实意的对人好,可是这份好,连晁盖都有些承受不起。

    李逵虽说心中有些不解,但他相信焦挺还是相信晁盖多一些。可实际上,梁山上还有一些想要追随朝廷,却没有门路的人,徘徊在李逵和晁盖之间,但说话更加公允。比如说军师吴用,李逵扭头问吴用:“是吗?”

    “大人,主要是焦兄弟给的太多,太好,所以头领们都有些会变化。不过大人放心,山寨上下都以大人为马首是瞻,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山寨五千弟兄,为大人征战四方。”吴用说这话,让晁盖心里微微的不悦。

    仿佛他感觉到了背叛的滋味。

    反倒是李逵摆摆手,不感兴趣道:“别说效忠的话,说说情况,走了什么人,留下的又是什么人?”

    “穆弘和张横兄弟走了,带走了数百兄弟。其他人都选择留了下来。还有,多了几位郓城的兄弟,其他山寨的兄弟。如今山寨有头领二十多人,士卒五千人马,存粮三万石,足够我大军一年消耗。”说话间,吴用迟疑的跪地认错:“大人,小人擅作主张给了穆弘等人一批粮草和军饷,还请大人责罚。”

    “好聚好散,有情有义之人才值得托付,你们没做错什么。”李逵不但没有发怒,反而夸奖了两句。获得了不少梁山头领的好感。

    不过李逵好奇,穆弘这家伙去哪里了?问:“穆弘是自立门户了?还是与人合伙?”

    吴用担心的看向晁盖,晁盖点点头之后,吴用这才说了起来:“大人,穆弘等人没有投靠其他山寨,更没有自立门户,而是南下去了。听说是去南洋,说要闯出一片天地来。”

    这话说的,好像穆弘这家伙胸有大志似的,不过这事应该鼓励,至少表面上如此,这样才能让晁盖等人安心。

    梁山上有不少兵统局的密探,明面上的,暗地里的,都不少。任何风吹草动,都躲不掉李逵的耳目。更何况,穆弘拿走的还是梁山以前的老本,粮食也没多少,军饷更是说不上。这点钱粮,要是没有路上的补充,这家伙连琼州都到不了。更不要说跨海去南洋了。

    在他看来,穆弘这样的积年老土匪,恶霸,怎么可能弃恶从善?肯定是占地盘做山贼去了。有道是,积恶难改,本来就是恶人,这辈子恐怕都不习惯做好人。

    李逵颔首笑道:“此事我不会追究,这是当初的条件之一,本官应了,自然没有后悔的道理。诸位,都坐下说话。我在这里再重申一句,好聚好散。有想要离开的,大可以大大方方的走,本官绝不追究过往,还奉上路费。不过有个前提,今后莫要作奸犯科。本官是朝廷命官,见贼不杀,乃渎职。无颜面对朝廷的栽培。还请自重。”

    甭管是李逵说的是真是假,态度上似乎很看重晁盖等人。

    这也让晁盖和吴用暗暗松了一口气,他们可不是公孙胜,这家伙勾搭上了当朝太师,哪怕李逵看他不爽,也会看在岳父刘葆晟的面子上,不会难为他。

    可是晁盖等人就难了,他们曾经还是准备劫取汇通钱庄的银车,算是李逵的仇人。

    当然,晁盖等人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宋江死在这场面对面的较量之中。

    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晁盖为何跪了,跪倒在仇人面前。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要离开山寨的原因。

    毕竟,没有人切肤之痛,就不要劝人放下。

    至于宋江?

    晁盖和他的友谊还停留在表面。宋江只有因为晁盖这帮人身陷牢狱之灾,才会勾起晁盖和其他人心中的内疚。加上雷横等人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宋江的那点小恩小惠还不足以让他们心悦诚服。毕竟,宋江身份再高,也不过是个押司,一个连解试都过不去的失败读书人。

    相比李逵,简直就是天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