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76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76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帮李逵,就是帮忙自己。

    是夜,李逵就着油灯偷偷给家里写信,而收信人却变成了县衙的厨娘许春丽,让她帮忙写一封回信,就说自己的大哥病了,不回来都不行的那种,就差说见最后一面了。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只要给老族长说明白,他老人家肯定有办法让周元写回信。他除了乞求一路顺利之外,恐怕也没有任何办法了。

    偶像苏轼确实让他着迷,但这是在没有见过真人之前。如今的李逵只想逃跑,真要是真落在苏轼的手里,李逵认为自己很有可能变成书呆子。

    翌日,他将信交给了准备回去押运第二批雪花盐的韩大虎,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把信交给县衙的厨娘。韩大虎拍着胸脯保证道:“贤弟且宽心,哥哥办事你还不放心吗?”

    随后,李逵去找了高俅。

    高俅正在城隍庙附近支了个摊子替人写信,面前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儿子从军多年,没有音讯,央求着让高俅写信。但老人的口音很重,让高俅落笔非常难受。这时候李逵如同一堵墙般堵住了高俅的视线,随后大巴掌将名单拍在高俅的面前说道:“每个人写一封信,通过驿站送货,最好快一点。”

    高俅气地瞪眼道:“你没看我正忙着吗?

    李逵之所以找高俅,这也是没办法。苏轼的朋友大部分都熟知,高俅会替苏轼写一部分信件。如果是普通的寄送礼品这些,多半是高俅代笔。至于亲戚,李逵已经求苏过写好了信件,提前将礼物送去了东京。

    高俅这边的联系人是多了一点,但也是没办法。万一李逵自己写了信,对方不认怎么办?

    李逵蹲在高俅的写信摊子边,看了一眼他的主顾之后,心中顿时有了计较。很快,高俅美滋滋的收到了二十文钱的报酬,一个个叮当作响的落入钱袋之中,挑衅的小眼神溢于言表。

    “高俅,你也知道雪花盐这个生意布局很大,投入也很大,而且已经有所准备在颖州设立中转货栈,发放江南和汴梁的货物都会从颖州送出。这对师祖来说也是一份政绩。”李逵自顾自的说着。

    高俅嘿嘿一笑;“你说的这些都没用,学士不管收税。”

    李逵不解道:“那他管什么?”

    “呃……你猜?”高俅觉得说真话有点气短,于是准备和稀泥。

    李逵也不去深究,摸了一把脸,道:“我不会让你白忙活。这份名单上的人,有钱的你先写,先发货。穷一点的……押后写。当然,和师祖关系亲密的也要提前写。你就挑着先写,比如这位驸马都尉王诜,就应该先写,一看就知道有钱人,而且还是师祖的挚友。当然,也说过不会让你白忙活,自然会给你一笔润笔费。而且之后的订单从颖州发货的你也要帮忙照看,并且记账本,这都需要劳烦你。”

    高俅想了想,缓缓点头道:“也行,但不能耽误学士的大事。”

    “师祖他老人家在谋划什么大事?”李逵好奇道。苏轼这些天养了几只羊,每天一大早开心的带着羊去河提上放羊,李逵真没看出来他这位师祖还有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的才能。

    “我就这么一说。”高俅尴尬的讪笑着,之后为难起来:“李逵,你也知道……”

    高俅这厮跟着苏轼多年,以至于他学到了苏轼的一个坏毛病,耻于谈财。苏轼是真的不在乎,钱要是落在他手里,瞬间就能送出去。高俅是学到了一点皮毛,他耻于谈财,但是因为穷,但心里渴望的很。

    李逵心领神会,伸出两个手指头对高俅道:“给你这个数。”

    “两贯?”高俅觉得自己的人生有种要升华的感觉,他每个月能够从苏轼哪里得到两贯的薪俸,要是李逵能给他两贯,他还用在城隍庙支摊替人写信吗?

    可是李逵却不屑道:“骂人是吧?两贯,能给得出手吗?一个月二十贯,可以提前领三个月。你要知道。”

    高俅兴奋的从地上跳起来,抓着李逵的手,用力道:“你不会骗我吧?”

    “去秦文广哪里支钱去,先拿三个月,你总该放心了吧?要是生意好,一月五十贯也不是梦。”李逵有种被小瞧了的愤怒,他是说话不算数的人吗?

    没想到下一刻,高俅站在他的摊子面前,砸起来,一边砸还一边疯笑:“爷这辈子都不做这埋汰人的生意了!爷终于要发达了。”

 第124章 你也有今天?

    沂水县,县衙。

    “我本是个闲散的人呐……”周元大摇大摆的在后衙唱着家乡的小曲,心情着实不错。今日是他洞房花烛夜,当然不是大婚,而是纳妾。在沂水县这方圆百里之内,周元也是一尊大神,虽说去了临沂就倒霉,可架不住他不挪窝啊!

    有事让主簿去,反正章惇气性再大,也不可能对一个九品的主簿恶言相向。

    自从老师苏轼有接手李逵这个大麻烦的打算,周元的日子就平静了起来。当然,他内心是不太舒服的,架不住向他要人的是老师。一开始,周元还认为李逵这小子攀高枝了,心里头挺不是滋味的难受。

    可是细细琢磨,觉得有点错怪了李逵。

    这厮去苏轼跟前求学,自己应该高兴才对。没道理要生气啊!反正就算是李逵被教好了,也有他周元的一份功劳。毕竟李逵是他周元的弟子,而不是苏轼的弟子。再说了,周元不觉得李逵一下子会变得很上进的那种人。想通之后的周元顿时一身轻松,期盼老师多坚持些日子,不要急着退货。

    自从这小子搭上了都虞候刘葆晟之后,就对读书没多大兴趣了。

    他也是千军万马之中杀出来的学霸,他能看不出李逵的小心思?

    老师苏轼聪明绝顶,这是说他老人家的学问,当今世人没有一个是他老人家的对手。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文坛文宗的身份,就足以说明,这世上的读书人都服苏轼。

    这就是天下第一。

    在苏轼之前,文坛领袖是才学惊艳的欧阳修老夫子。

    可说到识人之明?

    周元真有点不好意思说。老师苏轼是个感情丰富的人呐,意思就是说……他老人家在看人这方面,很容易上当受骗。李逵这小子多半也没有打算在颖州长住下去的念头,他搭上了刘氏,然后自家的工坊也起来了,要不了多久,李逵就是沂水县数得着的有钱人。这小子一肚子花花肠子,肯定不会再苦读了。至于被苏轼以为李逵是个可造之材,恐怕这其中有误会,天大的误会。

    周元觉得将错就错,也没什么不好。

    让他烦心的李逵离开了,家里的母老虎也留在老家。生活中或许有点小空虚。

    于是,周元觉得在沂水县偷偷纳个妾。

    反正有日子没有人在他跟前碍眼了,周元不免得意起来。正高兴着呢?突然老管家许伯小跑着过来,一边跑,一边喊:“老爷,不好了,夫人来了。”

    “夫人?哪个夫人?”

    周元准备纳妾了,自然要在家里排大小,正妻虽然在老家,可是大夫人的身份抹杀不了。至于小妾,连个诰命都没有,称二夫人不妥,还是姨娘好一些。周元自我安慰着,他绝对不是色心滔天,而是为了延续周家的血脉,为了家族的兴旺。

    许伯扶着门框,喘地上气不接下气,过了一会儿,才道:“是大夫人,大夫人从老家来沂水了,船都到码头了。”

    “啥……这可如何是好?”周元猛打了个激灵,吓得冷汗都冒了出来,他急地有种要被逼着上吊的感觉,就像是天都要塌下来了似的。立刻大吼道:“今日的酒宴取消,许伯,你快派人将来参加宴会的客人拦住,别来,一个也别来。”

    “可王姑娘哪里?”

    周元跺脚惨叫道:“都火烧眉毛的当口,还提她干嘛?派人去安抚住她家人,先把人给我稳住了。至于夫人……让春丽去,奕儿最是喜欢你家的丫头,记住让她别乱说,说秃噜嘴了,咱们家就要天翻地覆了。”

    “你快让春丽去码头上接人。”

    许伯问:“老爷,那你呢?”

    “我出门躲一躲,夫人问起来,你就说老爷我去临沂上官那里了。”周元吓得忍不住哆嗦,多年来怕老婆的病,没了治愈的可能。要是让夫人知道他胆肥到趁着老婆不在,纳小妾,简直就是不知死活啊!

    他只能琢磨着能躲一时就躲一时,先试探一下正妻是否知道他要纳妾才是正经。至于其他的,都生死一线了,哪还顾得上?

    周元匆匆从县衙跑了,许伯也急忙去找许春丽。

    许春丽正好收到韩大虎带来的信,她识文断字,不过女人读书,不能指望每一个都像李清照似的,诗词自成风格,在大宋这等文人扎堆的时代,还能闯下偌大的名声。

    胖春也仅仅是能看书信的水平,说不上多高明,也着实难得。

    正因为识字,许春丽才眼界颇高。

    至于李全,则是给她完全不一样的感受。顶天立地般的大英雄,就是脑子不太好用而已。但对许春丽来说,李全这样的倒是省事。毕竟脑子不好用,才能拴在身边,听她的话。

    许伯带来的口信让她微微为难,但夫人要紧。

    这时候李云正好从县衙门前走过,被许春丽叫住道:“李云,过来。”

    “春丽姐,您叫我?”自从李逵离开了沂水县之后,李云有种沂水的天地都焕然一新的清爽。

    许春丽摸出一封拆开的信,丢给李云,着急忙慌道:“你姐有事要忙,帮我送信去百丈村。”

    百丈村?

    李云自然熟悉,那是李逵的地盘。出于对李逵的厌恶,那个地方,他这辈子都不想踏入。

    再说了,百丈村远着呢,在蒙山镇都要过去一些,走路一天也不见得能到。李云为难道:“春丽姐,我这是要去上学。”

    “别逗了,你巴不得不去上学。遇到你爹,我会给你说项的。”许春丽自然认识李清,之前李清是县衙里的捕头。为了儿子,豁出去捕头的职务不要了,也要自谋生路。

    如今正在县里买炒货。

    而李大郎自从家里开始做大生意之后,就放弃了炒货店。他清楚自己的兄弟是个对钱财没有多少概念的人,家里开了工坊,他这个当哥哥的自然要去盯着。炒货店一年才挣几个钱?

    不得不说,大郎也膨胀了,他已经看不起炒货店一个月二十来贯的收入了。

    即便许春丽表示会帮忙给他说项,但是李云还是不太愿意:“姐,你知道百丈村在蒙山镇,来回要两三天,我一个人去您也不放心吧?”

    许春丽拍了脑门一下,懊悔道:“差点出大乱子,我是说城外的百丈村人……对了,现在是李庄。你知道地方吧?”

    李云明悟了,他恐怕真的躲不过去了。

    城外的李庄也是最近开始抖起来了,往来送货的车马越来越多。这让他心里挺不是滋味的,看着百丈村的李家人发达,作为族亲他总觉得有种家道中落的感觉。

    李云无奈道:“好吧,我就去。”

    出城不久,李云下河堤洗了一把脸,这才爽利了一些,摸出那封信,看了看,发现已经被拆封了。他有点好奇起来,心里一个劲的告诫自己:“此非君子所为?”

    可另外一个声音却在耳畔蛊惑着他:“信已经被拆封了,看一眼又没有人知道。”

    李云纠结了很久,终于好奇心战胜了道德,从信封里摸出了信纸,一看抬头,李云心头的火气就腾腾往上窜。

    “李逵,怎么哪儿都有你?”

    “咦,这个字不认识。”

    “李逵,你这厮就不能好好写信,非要卖弄学问?”

    更气人的是,李逵竟然还去了文宗他老人家门下求学。苏轼的大名,他虽然不太明白意味着什么,但是他的老师颜夫子经常读着苏轼的诗词拍案叫绝,久而久之,在一帮蒙童的心目中,苏轼就成为了比他们老师更加厉害的大学问家。

    颜夫子多次在课堂上表情肃穆的对弟子们,说一通仰慕苏轼的溢美之词,让他们这些半大孩子听的耳朵里都出茧子了,久而久之,也知道了一点苏轼的身份。

    比如李云就知道,苏轼是学士,是沂水县大老爷周大人的老师,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

    看到李逵在苏轼门下接受教诲,说不嫉妒,那是假的。

    可李云接着看信,他忽然发现事情好像比他想的有意思的多。李逵这厮在苏轼跟前度日如年,写信回来是让他大哥装病,写一封催他回去的信。

    这个……

    李云长大了嘴巴,突然发现了一个秘密,这个秘密让他欣喜若狂,原来李逵只不过在他面前装出一副学霸的样子,原来这厮也有怕的人。

    想到这里,李云咯咯咯的笑起来,就像是要下蛋母鸡,傲娇地迈着外八字步,走到鸡窝里趴着准备下蛋。李云终于发现,李逵也不过如此。

    春日太阳底下虽然暖和,稍微一动弹就会出汗。但要是停下来,很快就会感觉到阵阵凉意。他站起来的时候,感觉了一丝凉意,准备起身抓紧赶路,好把信件送给百丈村的老族长。

    摆开架势,跑了起来了李云突然一个踉跄停住了步伐,站在河岸边上仔细琢磨了起来。李逵想要回来,可是他可以不让他回来啊!百丈村的人他还不熟悉吗?全村都是睁眼瞎,他要是去三叔公面前一阵摆弄,李逵这厮岂不是……

    李云突然发现自己是如此的聪明伶俐,仰天大笑道:“李逵,你也有今天?”

 第125章 阴沟里翻船(加更)

    “三叔公!”

    三叔公眯着眼看向李云,觉得有点眼熟,回忆了老大一会儿,才想起来,眼前这个人他认识,是李清的那个傻儿子。

    之所以说李云是李清的傻儿子?

    因为李云读书很不好,这不是他老人家说的,而是颜夫子说的。

    李云在颜夫子的学堂里读书,而百丈村李氏自从有钱之后,决心培养第三代。于是一股脑的将村子里的半大小子都送去了学堂。原先是准备将颜夫子请来庄子里专门教导这群熊孩子。可是夫子是个守信的人,他之前学堂也收了不少学生,于是他决定受累两边跑。

    说实在的,百丈村真没有读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