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文唐 >

第12章

文唐-第12章

小说: 文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仲挠挠头:“不知道。俺的名字是俺爹取的,他说俺排行老二所以叫陈仲。”

    这么一说岳山就知道是哪个仲了。

    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排行的一种方式。老大是伯,老二是仲,老三是叔,老四是季。

    很少有人用单独的伯仲叔季为名字,一般都会再加一个字。比如孙策孙伯符,孙权孙仲谋。

    姓后面单独带此类字眼一般都是口头称呼的绰号。

    比如刘邦排也被人称之为刘季,就是刘老四的意思。

    陈仲的名字翻译过来就是陈老二,和冯一没有什么区别。

    也不知道他爹是咋想的,居然给儿子取这个名字。估计是觉得仲比二好听一些吧。

    岳山挨个问了一遍,发现这些孩子的名字不是叫某一二三四,就是叫某瓜某果某农具。女孩的名字大多都是丫头,叫草儿果儿的都算是鹤立鸡群了。

    果然充满了时代特色。

    他倒是没有歧视这些孩子的意思,自家的岳山子比人家也强不到哪去。

    问过名字,岳山就开始了教学工作。他先让每个人都寻了一根树枝当笔这才说道:

    “今天我先教你们写自己的姓吧。”

    在十几双眼睛的注视下,岳山用树枝在地上写下了“岳”字。

    岳字有许多种写法,大家熟悉的上山下狱繁体字结构既不是最早也不是普及性最高的。

    上山下狱结构始于魏晋碑刻,隋唐也普遍用于碑刻,平时书写使用的依然是“岳”字。

    岳山一笔一划的把这个字写出来,然后让姓岳的孩子单独书写。

    平时干活非常灵活的小手,这个时候却变得笨拙起来。横不平竖不直歪七扭八怎么都看不出是个字来。

    通俗来讲,和鸡爪子挠的一样。

    几个小孩子羞的满脸通红,像犯了什么大错误一样低着头不敢看岳山。

    “呵呵没事儿,第一次写字都是这样的。水儿第一次写字还不如你们的。”岳山没有着急,和蔼的安慰道。

    只是被出卖的岳水儿在一旁小嘴撅的都能挂水壶了。

    他的安抚起到了不小的效果,小朋友放松了不少,但依然不敢抬头。

    岳山耐心的教导,没多久就有一个叫岳狗子的孩子掌握了写法。虽然字还是歪歪扭扭,但一笔一划书写顺序没有出现任何错误,整体看上去能清晰的认出是什么字。

    岳山狠狠地表扬了他一番,把岳狗子骄傲的头都快四十五度角望天了。

    之后岳山就让他负责教这几个小朋友,而他继续去教别的孩子。

    冯岳杨陈,四个字整整花了他一个多时辰才算是把所有孩子都教会,岳山自己也是累的满头大汗。

    他终于明白为啥前世有家长辅导孩子能辅导的突发心脏病,这真是用生命在教学啊。

    不过还好,这些小孩子的态度很端正,学习也很积极。就算四五岁的孩子也拿着树枝跟着哥哥姐姐努力的比划着。

    这是最让岳山感到欣慰的地方。

    想想前世那些生活在新世纪的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穿着潮牌衣服,吃着美味的饭菜,用着最好的书籍文具却整天不学好的学生,眼前这群穷孩子怎么看怎么顺眼。

    这些孩子虽然穷,虽然愚昧,但他们对知识充满向往,充满敬畏。

    而现代人缺乏的正是敬畏之首发

    当这些孩子都能熟练书写自己姓氏的时候时间已近黄昏,大人们陆续收工回家。岳山则准备回家了。

    他拍拍手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才说道:“明天我还会在这里读书写字,有谁想继续和我学写字的可以过来。”

    “喔!”听到还可以继续学,小孩子们欢呼起来。

    冯一是学的最快的孩子,不只是学会了写自己的姓,还学会了写一。

    作为小伙伴里第一个会写自己名字的人,他非常的就是兴奋的大喊:“爹娘,我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冯一的爹冯箩筐一愣,然后不耐烦的道:“滚蛋,别打扰劳资休息。”

    显然,他并不相信自己儿子的话。

    “爹,我说的是真的,不信我写给你看。”冯一并没有气馁,拿起小木棍在地上写了起来。

    他妹妹冯丫头见哥哥写字,自己也跟着写了起来。

    可惜冯箩筐累了一天实在不想动弹,又不相信儿子的话,早就躺在了床上。

    “啊!”刚刚进入假寐状态的他忽然被一声尖叫吵醒。

    这败家娘们,他张嘴就想喝骂。然而不等他开口,就再次听到自家婆娘充满喜悦的声音:“儿子真的会写字了,儿子真的会写字了。”

 第二十六章 记忆

    岳山并没有把教那些孩子写字当成什么大事儿,回家提都没有提。岳水儿才六岁自然就更不懂了,再说她和父母比较生分也不会主动去搭话。

    所以岳老四两口子并不知道白天发生的事情,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了一顿晚饭。

    有鱼有肉别提多滋润了。而这么久,岳山也已经习惯了鱼腥味,吃的津津有味。

    刚吃过饭,岳山就把自家的匕首拿出来说道:“爹,把这把刀磨一下吧,太钝了,连小树枝都削不动。”

    岳老四接过匕首,用大拇指在刀刃上轻轻划一下试了试锋利程度,否定了岳山的建议:“还能用,别磨了。下次你在削树枝就告诉我,我帮你。”

    岳山想当无语,翻了个白眼说道:“我削树枝是要学习写字用的,抓鱼的工具也要用削好的树枝制作。这些树枝都是特殊的,你削不出来,只有我自己才削才行。”

    趁着月色缝制新衣服的岳山娘眉竖起喝道:

    “岳老四你个没出息的磨叽什么,山子让干啥你就干啥。要是耽误了他的大事,我要你好看。”

    正所谓母凭子贵,自从岳山变成“天才”,岳山娘在家里的地位直线上升,时不时都敢训斥岳老四几句了。

    要放在平时肯定有人说她不守妇道什么的,现在大家只会说岳山娘持家有道教子有方。

    岳老四也只是习惯性吝啬,见妻儿的态度马上反应过来,他们家已经不是以前的穷困潦倒,没必要那么精打细算了。

    他也没有生气,笑呵呵的找出磨刀石开始打磨起来。

    岳山则蹲在一旁看他是如何磨刀的。

    他家做饭用的是一把青铜匕首,并不是家里有钱奢侈到用青铜这种贵金属当刀具。恰恰相反,正因为穷才用青铜材质。

    前文已经说过,唐朝铁产量最巅峰才一千吨左右,初唐可能只有几十吨。

    这些铁大多都被用来打造战争器械,能用来打造生活用品的微乎其微。

    铜虽然是贵重金属,但产量高普及性也高,青铜工具反而更常见。直到宋朝钢铁产量达到四千吨以上,铁质工具才普及开来。

    这个数据以后非必要就不提了,大家知道就首发

    这把青铜匕首是岳山家的宝贝,按照正常情况来说会当做重要资产传承数十年几代人。所以不到钝的实在切不动东西是不会打磨的,因为磨一次刀就会变小一些。

    这个磨损看起来微乎其微,但放到数十年这个时间长度上来说就比较严重了。

    正所谓量变引起质变,每次磨就少一点,磨的次数多损坏就严重了。铁杵磨成针就是这个道理。

    本来他家的青铜匕首还没到打磨的时候。但岳山用它削过两次木条,那感觉实在酸爽。

    当初雕刻木质马蹄铁的时候手上之所以磨出血泡,和这把匕首有很大的关系。

    岳老四嘴上不说,实际行动表明他依然很珍惜这把刀,只是轻轻的磨了一下刀刃那“一线”的部分。

    岳山到没说啥,磨多磨少都没问题,能用就行。

    把刀磨好,岳山就开始编织新的鱼笼。原来那个并没有坏,这次只是想编个新的。

    原本他抓鱼只是想改善一下自家生活,结果却变成了主要经济来源,但凡有什么需要都用鱼去换。

    这次他添加鱼笼是想买些“大物件”笔墨纸砚。

    他已经受够了没有笔墨的情况。每次读书有什么心得都不能写出来,实在憋的难受。

    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他有意或无意中看过的知识非常广泛,有些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曾经看过。

    此时读论语,那些零散的记忆总会冒出来。当年看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此时回想起来,却觉得简直至理名言。

    每读一遍论语他都能有许多感悟。有些是前世不知道在哪看到的释义,有些就是自己的感悟。

    这种情况让他自己都感到惊讶。读过那么多书,带来的感悟都没有眼前这一本简单破旧的论语深。

    略一分析他就知道原因在哪了,用心专一。

    前世书太多,很难专一的去研究一本书。看书的目的也不纯,只是为了拓展知识面或者就是为了在人前表现自己的博学。

    看书的时候也是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能有什么大的感悟才奇怪。

    而现在他身边就只有一本论语,生活单调没有电脑手机,连个聊天的人都没有就只能读书。用心专一了,感悟自然就深了。

    只是让他痛苦的是,这些感悟单纯的用脑子记很容易忘,能记住的十不足一。

    所以他才这么迫切的想要买纸笔,就是想把这些感悟记录下来。

    除了这些感悟,他还想把某些其它记忆也记录下来。

    因为他发现很多知识长时间不用居然在逐渐遗忘。比如,他都有些记不清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了。

    这还是专业知识,非专业的遗忘更快。现在他都不知道水是h2o还是ho2了。

    鸦片战争什么的无所谓,h2o可能也太超前不大能用的上,但还有很多知识是能有用的。

    他很清楚自己和古人比起来优势就在这些知识上面。没有这些知识,他可能就是一个普通人。

    所以想趁现在把自己能想到的东西尽量记录下来,免得过几年全忘了。

    见到儿子要编鱼笼,岳老四昏黄的眼珠子马上露出警惕的光芒。像个猎人一样巡视四周,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在偷窥。

    对他的警惕岳山暗自赞叹,谁说古人愚蠢了?他们精明着呢。

    他不是那种舍己为人的人,眼下鱼笼是他唯一的经济来源,自然不肯和别人分享。

    等将来他家生活条件好了,不在依赖捕鱼的时候倒是不介意拿出来和同村人分享。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呸,达者兼济天下。孟子就是这么说的。

    岳水儿也很有眼色的在岳山娘开口前就跑过来帮忙。

    岳山自然不会真的让她干什么活,就是递递枝条什么的。

    一家人就这样默然不语各自忙活自个儿的,却自有一番温情在其间。岳山很享受这种生活。

    刚编了个笼底,就听有人在门外喊道:“老四兄弟在家吗?”

    听到声音,岳山赶紧把笼底藏厨房。

    岳老四这才应声:“在呢,谁呀?”

    只听外面的人大声的道:“我,冯箩筐啊。”

 第二十七章 陈二狗的读书梦

    冯箩筐?岳老四露出疑惑的表情,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打开门看见外面站着的人的长相,才认出他是谁。

    当初安置在四姓坪的总户数为八十户,每个姓二十户。官府把村子分成四个部分,每个姓居住一个区域,平时异姓之间交流并不频繁。

    加上都忙着开垦土地也没时间到处跑着去交流,虽然迁徙过来已经半年,但不同姓之间并不是很熟首发

    只是毕竟是一个村子的,抬头不见低头见。陌生也只是不知道对方的名字,见到人还是能分辨出谁是谁的。

    确认对方的身份,岳老四笑着说道:“原来是箩筐兄弟,你找我有啥事儿吗?”

    “岳大哥,你家岳山在吗?我特地来感谢他的。”冯箩筐满脸堆笑的道。

    “感谢山子?他怎么了?”岳老四纳闷的问道。

    “今天他教会我家大郎写自己的名字,还让大郎明天继续去学。我特地来感谢他,顺便也把大郎的拜师礼给补上。”说着冯箩筐就把儿子扯到自己身前,并亮出了自己手里的一条腊肉。

    那条腊肉很黑,黑的扔在地上大家看到了也只以为是一块烧焦的木头。但这块肉已经是冯箩筐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了,原本是准备留着过年的。现在也拿出来给儿子当拜师礼了。

    岳老四还没说什么,岳山就在一旁说道:“是冯叔啊,快进来坐。”

    “岳山你在家啊。”见到正主冯箩筐连忙打招呼,然后一脚踹在冯一的屁股上说道:“没眼色的东西,见到先生还不跪下。”

    只是他说话的时候声音过于响亮,周围邻居都被惊动,探着脑袋往这边看。

    冯一也很机灵,顺势噗通一声就跪在岳山面前,咚咚咚就是三个响头,恭敬的道:“学生冯一拜见先生。”

    父子俩的速度实在太快,以至于岳山还没发表意见,人家就已经行完了拜师礼。周围那么多邻居的注视下,他就算想说不同意也要掂量掂量。

    谁说古人愚昧无知的?站出来看我不打死他。冯家父子俩这聪明劲儿,拿到二十一世纪也是人精。

    不过岳山真的想告诉这一对父子,我本身就没打算拒绝,这个响头实际没必要磕。

    但他面上却很严肃的说道:“拜师收徒本是大事不能这么草率。但当年孔夫子收学生就是以腊肉为束脩,今日你也拿腊肉作为拜师礼,这可能是孔夫子想让我受你为徒吧。既然是圣人的意思,那我就收下你这个徒弟吧。”

    “先生,你肯收下我了?”冯一惊喜的道。

    “嗯,起来吧。咱们进去说话门口大庭广众说话不方便。”岳山道。

    岳山几人进入院子,那些看热闹的邻居却没有离开,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讨论刚才的事情。

    对于大家的讨论岳山能想道,却不会去理会。管不了也没必要管。

    今天他教十几个孩子写字肯定瞒不过那些家长,但凡他们懂事一点有远见一点,都不会阻拦自己孩子。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冯箩筐居然直接带着孩子来拜师。

    毕竟在古代师生关系是被写入伦理道德的,让自己儿子拜一个十岁的孩子为师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