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文唐 >

第414章

文唐-第414章

小说: 文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晃眼十余年就过去了,您风华正茂,贵为夏国公。我却蹉跎了这许多年,白发都有了才承蒙圣恩走到这个位置。这一比呀,我实在高兴不起来。”

    见他说的好笑,岳山亦大笑道:“哈哈……你还是和当年一样风趣。放心,这次好好干足够你青史留名了。”

    听到这话邓建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惊喜的道:“岳公,咱们也是老相识了,您可不能骗我这个快入土的人呐。”

    岳山道:“你几时见我骗人?火车对大唐来说很重要,重要到能改变整个世界。你要是能把这个工作做好了,这个功绩足够你吃一辈子,甚至几辈子。”

    邓建激动的道:“太好了,谢岳公指点迷津,日后还要您多多照顾。”

    岳山摇摇头道:“不不不,你要真想坐稳这个位置,最好和我保持距离。咱们之间一切公事对公事,至于别的,心中有数就可以了。”

    邓建似乎想到了什么,心中一惊连忙道:“我听您的。”

    岳山之所以愿意和他说这么多,是因为对他的印象还算可以,有官僚的狡诈但不缺忠义之心,能力不算顶尖但也不差。

    关键是做事沉稳认真,是个干实事儿的人。铁道司现在就需要一个这样的人过来任职。

    换个人估计他一个多余的字都不愿意说,干的好了最好,干得不好就滚蛋。

    两人叙了一会儿旧就进入正题开始商讨铁路的问题。

    邓建问道:“您觉得这条铁路修在哪里比较合适?”

    岳山拿出一副京畿地区的地图,各种地形、重要村镇都标注的比较详细。

    “这条铁路不只是做做样子跑跑火车,同样也是一个给天下人看的样板。所以必须修在显眼而又真正能发挥他作用的地方。”

    “火车的作用是运货拉人,京畿地区最合适的地方就是这里。”说着岳山那手指在地图某处画了一条线道。

    邓建顺着手指望去:“渭水河码头和长安城附近?”

    “就是这样。渭水河码头离长安城还有六七十里的距离,货物到岸之后还要经历不少周折才能送入城内。”岳山道:

    “别小看这短短的六七十里距离,起码让物价高了一成。如果有一条铁路直通两地,能大大减少这种麻烦。”

    “而且这里人来人往,能让更多的人见到火车的作用,同时习惯它的存在,将来大面积修筑的时候才不会遭到太多的反对。”

    “其实最好能直接把铁道修到城内,只是必然会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所以我才临时改成修到城外。”

    邓建苦笑不已,这位也真敢想。当初修水渠的时候有人提议把漕运也考虑进去,都遭到群臣的一致反对,这种谁都没见过的火车更不可能。

    大家都知道八水绕长安,其实八水后面还有五渠,严格来说是八水五渠绕长安。

    这五条渠是用来把‘八水’的水引入长安供城内人使用,同时还起到防火救火作用的。

    其中三条是隋炀帝年间修建的,还有两条是唐玄宗开元年间修建。但现在是贞观年间,李隆基的娘都还没出生呢,自然也就没有那两条渠了。

    所以现在长安的水路格局是八水三渠绕长安。

    当初开挖三条渠的时候出于安全考虑根本就没有设计漕运功能,只能勉强行走一些花船和小舟。

    因为渭水是八水里唯一直通黄河的,所以长安城最大的码头就在渭水河畔。货物运送到码头在换成马车什么的运送到长安。

    从渭水河码头到长安城有七八十里的距离,实难住了不少人,也让长安城的物价凭空涨了一成。

    在刚刚设计火车的时候岳山就考虑过第一条实验性的铁路修在哪里。一开始想修一条从四姓坪到长安的铁路,但只是想想就放弃了,不实用啊。

    后来经过综合考虑决定修在渭水河码头到长安城之间。

    在这里修一条铁路,既能发挥火车的作用,也能让大家见到它的作用习惯它的存在。

    对此邓建自然也没有意见,和岳山商量了各种细节之后就离开了。

    回京之后他马上就去求见了李世民,把情况一五一十的汇报了一遍,李世民经过考虑之后同意了这个计划。

    这还不算完,第二天邓建写了一封奏折在早朝时候当朝奏报,然后群臣讨论——该有的过场还是要走的。

    虽然过程遇到了些许麻烦,很多守旧的大臣提出质疑,但见过蒸汽机或者知道火车的那些大臣一致同意,这个决议自然也是通过了。

    之后就是勘探沿途的环境规划具体的路线,这件事情岳山全程参与了进来。

    虽然他也不懂,但起码见过火车,知道的比别人多一点,能提出一些不错的建议。

    事实上他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他们处于节约钢材的目的想把这条铁路修的直一点。

    但岳山很清楚铁路对沿线经济的促进作用,刻意绕了一点路,把沿途几个重要的城镇都给串联了起来。

    虽然邓建等人不是很明白这个道理,但正因为不明白才不敢反对,都同意了他的计划。

    之后就是征地了,与其说是征地不如说是置换,这个年代不是活不下去了可没谁愿意卖自家的地。沿途经过谁家的耕地全部置换到别的地方。

    仅仅是前期准备工作就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不过这一个月大家也没有闲着,大概估测了一下两地间铁路线的实际长度,开始提前浇铸钢轨。

    还要准备枕木、碎石子等等东西,还要给沿途经过的河流修桥等等。

    等征地工作完成,前期工作也做的差不多了。

    在没有举行任何奠基仪式的情况下,大唐也是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开工了。

    文唐

 第728章 李世民乘火车

    铁路这东西岳山也没修过,也没见别人修过,大家都没经验,只能按照老思维老办法加上一定创新来尝试。

    老思维老办法是打牢固的地基,就按照修筑驰道的标准来。

    先把路面夯实,铺上一层细沙继续夯,然后在铺碎石子,上面垫枕木铺设钢轨。虽然进度比较慢,但足够安全。

    这里还有几件比较有趣的地方,其中之一是火车掉头问题。

    现在的蒸汽火车头还不具备双向行驶的能力,走到头之后必须要调头才行,这就是个大难题了。

    岳山前世也是只见过火车跑没见过它调头啊,这可咋整?

    然后还是田顺谷等人想到的办法,修一个大转盘,把火车开到转盘上旋转一百八十度再开下来就行了。

    岳山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修了一个大转盘试了试,发现还真行。

    虽然不知道前世的火车是怎么调头的,但这个大转盘确实解决的这个问题。所以修筑铁路的时候,也同时在渭水河码头和长安这边修建了大转盘。

    还有一个是担心有人在铁轨上放石头等障碍物把火车顶翻——某些抗战神剧上就出现过类似的镜头。

    岳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几分钟就被田顺谷等人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在火车头前方加一块挡板,稍微大一点的东西会被挡板给推走,特别小的根本就不用理会,直接就碾碎了。

    如果还害怕有人在上面放树桩之类的……那就只能让开火车的人多留意路况,同时加派巡逻人员了。

    第三个问题是载人车厢的窗户,总不能用木头封死吧?用纸糊肯定不行。岳山找到长孙无垢,从玻璃制作厂定制了大量的加厚玻璃。

    第四个就是轨距——两条铁轨间的距离。

    前世关于轨距有很多传说,有说是两匹马的屁股宽,有说是古罗马车辙印的宽度等等。

    国际标准轨距是多少岳山忘了,没办法,那个数字并不是一个整数而是有整有零,不是专业人员谁记它干啥。

    再说了这个标准只是从一开始延续下来的,宽一点窄一点都行。

    所以在当初考虑铁轨、制造火车的时候,岳山根据估测设定为一米五的轨距。以后大唐的轨距标准都要按照这个来,甚至整个世界都要接受这个标准。

    具体的场景是这样的:岳山两手拿着一把铜尺比划了一下,说了句就一米五了。

    然后这个过程被一旁的田顺谷给完整了记录了下来,不知道后世人看到这一段记录会是什么心情。

    火车轨距居然是这么定下的,太……随意轻率草率了吧。

    轨道铺设了没多久又遇到一个问题——这条铁路不是比笔直的,中间有不少小弯曲,这要带弧度的钢轨。

    这么厚的钢轨折弯本就不容易,还要折成固定的弧度,两根的弧度还要一样,把大家给难住了。

    总不能现场测量制作模具浇铸吧,虽然不是不行,但也太耽误事儿了。

    然后岳山就带着一群工匠‘发明’的折弯机,一个很简单的机械装置,能够调整角度加工出同一弧度的钢轨。

    也幸好现在有了蒸汽机,可以借用机械的力量,否则就算有折弯机也折不动钢轨这种大家伙。即便有了折弯机,也要先把钢轨烧红然后才能折的动。

    总之,这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卡了他们几天的工期,解决之后整个工程就顺利了许多,基本没有在遇到什么难题。

    花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这条八十里长的双向轨道终于修好。

    然后就是怎么把火车头和车厢弄到车轨上。这可真把大家伙给难住了……总不能用人抬过去吧。

    岳山也是直拍脑门,又失误了啊。就应该直接修一条从四姓坪到长安城外的火车道,起码和长渭线(长安——渭水)连在一起,方便把火车开过来啊。

    而且接下来的几年,位于四姓坪的蒸汽机厂将会是大唐唯一的火车制造工厂,修一条铁路既能用来试验火车,也方便运输。

    不过现在临时修铁路是来不及了,只能打造了一辆超大型的马车,把火车和车厢一节一节的运到位于长安城外的火车站。

    就这二三十里的距离,花了他们四五天的时间才把火车运过去。

    四辆火车,最小的那个五米的火车头是专门用来拉人的,车厢也比较少只有八节。

    三辆大车头是客货两运,比如最大的二十米火车头前五节为拉人,后二十五节拉货,共三十节车厢。

    至于二十米的车头拉三十节车厢合不合适,谁都不知道,只能通过慢慢测试来调整。

    之后就是开业前的准备工作了。

    修筑铁道的时候朝廷没什么反应,但并不意味着没人关注,事实上整个朝野的目光都在盯着这里。

    现在铁道修好了,火车马上就要开通,这种历史性的时刻李世民怎么能缺席,他必然要亲自来过来亮亮相的。

    先把火车站收拾干净,火车也重新洗刷干净,同时上面也装满了货物——这些货物都是皇商行临时调拨过来的。

    毕竟空车过去太难看了。

    当把一切都准备好,去请李世民过来剪彩的时候又出问题了。

    “啥?你说你要亲自乘坐火车去渭水码头?”岳山惊讶的道。

    “对,有问题吗?”李世民道。

    “问题?问题大了去了。你是大唐的圣人,没有任何准备就出行太危险了。”岳山道。

    “你是说没有准备就出行太危险,而不是火车有危险是吧?”李世民道。

    “这有区别吗?这种时候抓字眼没有任何意义。”岳山有些恼怒的道。

    “怎么没有意义。要是说火车有危险我可以不去乘坐,要是说守卫问题,你完全不用担心。我现在就可以派骑兵先一步去渭水码头戒备。你就说行还不是不行吧。”李世民道。

    岳山意外的道:“你是认真的吗?”

    “对。”李世民正色道:“对于修筑铁路一事朝野不少人都是反对的,这很不利于它的推广,我有必要亲自乘坐一次表明我的态度。”

    “同时我也能邀请朝野的一部分贤达之士同往,等他们亲自乘坐过,亲身体验过火车的便利,就不会反对了。”

    岳山没想到他打的是这个主意,心中有些羞愧,他以为李世民是觉得好玩才突发奇想要这么做的。

    “圣人尽管放心,我敢保证火车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危险。您可以放心的带人乘坐,我也会亲自陪您一起去的。”岳山郑重的道。

    这也是他和李世民说话的时候第一次用‘您’这样敬语。

    李世民自然也能听得出来,高兴的道:“好,我相信你。”

    事情商定,李世民就下令让张士贵派遣一支禁军前往渭水码头做安保工作,他则下令邀请了数十位朝野名流一起去乘坐火车。

    出于安全考虑,李世民并没有直接说去乘坐火车,而只是说去参加剪彩什么的。铁路太容易被人做手脚了,不能让人提前知道这个消息。

    而神仙子弟夏国公岳山打造的神器火车就要开始投入使用了,这个消息也一夜之间传遍了长安城。

    大家都议论纷纷,第二天城门刚打开就纷纷跑到火车站这里来围观。

    作为李世民正儿八经的亲卫统领,张士贵的安保经验非常丰富,早就做好了各种准备工作。到处都是禁卫站岗值守,以防出现意外。

    没多久李世民也带着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李绩、李孝恭等一众文武大臣,还有部分民间的贤达之士,一行数十人来到这里。

    老百姓见到皇帝自然非常兴奋,也不知道谁起的头,开始山呼万岁。当然,此时万岁还不是皇帝的专有称呼,只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尊称而已。

    李世民先是带着人参观了火车站,然后才来到四辆火车前。不只是观察火车,还查看了后面车厢上面装载的货物,确定所有车厢都是满的才满意。

    看到平时需要几千辆马车好几天才能拉完的东西,就这样堆放在四辆火车的车厢里,大多数人都嗤之以鼻。

    他们不信这个所谓的火车真的能拉这么多东西,估计一会儿就要出丑了。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忽然提出要让所有人和他一起乘坐火车去体验一下。

    这可把其中一部分人给吓坏了,又不敢说不去,毕竟皇帝都去了你敢说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