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文唐 >

第52章

文唐-第52章

小说: 文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敬君弘脸庞扭曲,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手指甲插进肉里都没有丝毫感觉。他重重的鞠了一躬道:“末将冲撞了燕王,还请燕王恕罪。”

    “哼,早这样识相也不用劳动太子殿下了。算了算了,殿下都替你们求情了,老夫就不和你计较了。”李艺故作大度的道。

    听到他的话,李建成露出满意的神色,觉得李艺还是识大体的。

    “呵呵末将谢过燕王大度,此恩没齿不忘,日后我元从禁军必有厚报。”敬君弘靠近李艺压低声音一字一句的道。

    “哦?不过一群看门狗而已,有什么手段尽管使出来本王接着。”李艺正是得意的时候,声音难免有些高,以至于周围人几乎都听到了。

    “燕王慎言,元从禁军乃是从龙功臣,又护佑京师保护父亲安全岂容羞辱。”李世民不悦的道。

    “是,本王失言了。”李艺神情倨傲,哪有一点悔改的样子。

    看到他得意的模样,敬君弘和吕士衡恨的牙齿咬的咯吱咯吱响,但两人也知道再闹下去吃亏的还是自己,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装作没有听到他的话。

    “谢秦王回护之恩,末将等感激不尽。”敬君弘突然朝李世民行了一礼道。

    “使不得,本王能力有限无法哎,惭愧惭愧。”李世民连忙说首发

    敬君弘没有在多说什么,和吕士衡一起转身离开广场出宫门而去,随他们离开的还有许多穿绿青官服的人。

    两人这一唱一和周围大臣的脸色别提多精彩了,尤其是李建成脸色阴沉的都能滴出墨汁来。

    你们两个在做什么?唱一出君臣相知相合吗?问题是你秦王不是君啊,在场勉强能算的上是君的也只有李建成这个太子。这简直就是红果果在打他的脸啊。

    李建成冷哼一声扭头往殿内走去,他还要去给李渊汇报情况。

    说实话,在这一刻他感觉到一阵深深的无奈。

    他自然知道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可那又怎么样?他必须要站在李艺那边。就好像他很讨厌李艺这样残暴的人,恨不得把这样的人杀光,可为了皇位还必须要和对方结盟。

    大唐异姓王位高权重,又是他的盟友。关键他很了解李艺,当时自己要是不支持他让他落了面子,很可能会让双方本就不是很牢靠的盟友关系出现更大的裂痕。

    敬君弘呢?虽然他嘴上没说,心里真的把这些人当成了看门狗。如果不是因为加入的早,凭他们的能力别说封侯,当个校尉都显高了。

    两相比较该支持谁一目了然。

    再说他内心深处也并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错,你一个区区的侯爵受点委屈给燕王道歉有什么关系?

    但万事就怕做比较,没有李世民横插一杠子他会觉得自己做的很正确。可有了最后那一出,他才警觉到也许自己太小瞧元从禁军了。

    敬君弘和吕士衡的态度已经摆明了,他们不但不满意还和李艺不但结下了大仇,连他这个太子都一起恨上了。

    结果让旁边的李世民捡了个大便宜。

    他固然不把敬君弘吕士衡等人放在眼里,可元从禁军是一支实实在在的皇城宿卫,拥有数万人马。

    他冒着被李渊责罚的风险搞出了一支长林军也才只有两千人,而李世民却借着这个契机在敬君弘面前刷了一波好感,说不懊悔那是骗人的。

    但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他肯定还会支持李艺。

    很快他就走到了殿内,看到斜躺在座位上的李渊他突然失笑一声:自己瞎担心什么,有父亲在元从禁军跳不起来,还是李艺更值得拉拢。随即就把这件事情抛之脑后。

    在外面,默默的看完了事情全过程的岳山还没来得及发表什么意见,就听到旁边的裴矩发出重重的叹息声。

    “裴公有心事?”岳山很直白的问道。

    “你觉得呢?”裴矩摇摇头说道。

    岳山不在说什么,身为李建成的人他确实很难高兴的起来。处置不公,让李建成狠狠的丢了一波人心啊,而李世民趁机刷了一波威望。

    然而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李建成丢的不只是人心,而是整个国家乃至于全家老小的性命。

    就在不久的将来,敬君弘和吕士衡用自己的命把李建成拖进了地狱。

    岳山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今天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李世民是怎么说服元从禁军的。

    但从刚才敬君弘和吕士衡临走时那一句感激的话就可以看出来,这两个人已经做出了选择。

    李艺,这位燕王在演义里名声很大也很好,是义薄云天的代表。然而正史上他是被钉在耻辱柱上的。

    其他不论,就放突厥入关这一点,永远都别想洗白。

    史书上关于他的性格描写是凶暴狡黠,刚愎固执,不讲仁义,没有一个好词。

    岳山一直觉得这可能和他放突厥入关有关系,也许后世人写史书的时候因为这一点故意抹黑他。

    但现在看来,史书就是史书,固然有部分地方被曲解或者被美化,但最基本的可信度还是有的。

    李艺这个人确实凶暴刚愎。祭天大典后的国宴上都敢因为一点小事情如此羞辱开国县候。

    是的,元从禁军也许没有出什么厉害的人物,也许真的只是看门狗。可他们是皇帝的看门狗,不是随便一个人都有资格教训的。

    更何况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尊严,而敬弘君和吕士衡两个人也许能耐不是很大,但确实是两个很有骨气的人。

    于是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岳山忍不住说出了前世的一句名言。

    然而当他抬头看到裴矩那惊愕目光的时候,再次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又嘴贱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朱五能的身份

    宴会还没结束岳山就灰溜溜的逃走了。

    回到新宅子根本就没停留,趁着城门还没关闭带着马不四等人逃也似的回到了四姓坪。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现在他前所未有觉得这句话简直是人间至理。

    他一再告诉自己要低调低调低调,要多看多听少说,说话之前要过过脑子,结果总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今天更是无意间替两个人批了命。

    武士彟那个还好说,李艺那个要是传出去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估计李艺秒秒钟就会把他全家给宰了。

    还好只有裴矩一个人听到了,他相信裴矩不会说出去。

    但即便如此也把他自己吓得够呛,还是赶紧逃离长安城这个旋涡吧。一日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就一日不入长安城,免得哪句话说的不对把自己给撂进去了。

    害的马不四等人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一路上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回到四姓坪之后连觉都睡不好,把警戒哨都设置到五六里之外了。

    直到第二天又有力士过来宣读了李渊的口谕,赏赐岳山绫罗绸缎金银珠宝若干,并派遣工部免费为他修缮子爵府。他们悬着的心才落下来。

    不知情的人会单纯的以为他圣眷正隆,知情的都知道,这是昨天他和法琳辩经获胜的奖品。

    就凭这些奖品,岳山就猜到,佛家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了。看来以后一定要小心佛家啊,宗教人士的战斗力最恐怖。

    这时周尚云也找了过来,递给岳山一封密函,说是尉迟宝琳找人送过来的。

    岳山接过书信并没有当场拆开,而是和他商议起子爵府的事情。

    那么大的宅子总不能没有人看着吧?岳山的意思是让他的家人住进去,一方面帮忙看宅子,另一方面住着也舒服。

    周尚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直言他是幕僚不是管事,一般情况下幕僚是不会让家属住在主家的。

    不过他也知道岳山是真的不懂这些,并没有生气。而是趁这个机会给岳山普及了一番这方面的常识。

    幕僚和主家只是雇佣关系,如非必要不会让家属住在主家,而是拥有自己的住宅什么的。

    让家属住在主家,要么是真穷;要么正在谋划什么重要的事情拿家属当人质;要么外出替主家干危险的事儿有托孤之意。

    周尚云的情况完全不符合以上的条件,不应该把家属弄到子爵府去住。

    还有一个原因是,那毕竟是子爵府,岳山的家。万一岳山回子爵府了,双方碰面多尴尬?

    嗯,岳山认为最后一条才是周尚云不愿意让家属住进子爵府的主要原因。

    前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十好几年的他明白一个道理,千万不要让你的家人和你的上司照面。

    你想想,万一他们照面了,你的家人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你的领导?平时你在领导面前就够卑微的了,难道还要让家人受这个闲气?

    所以不见最好。

    估计周尚云也是一样的心态。

    既然他不愿意岳山也没有强求,也没有委托他去找几个人看宅子之类的。随着对这个世界了解的加深,他知道很多事情还是自己去办比较好。

    又聊了一下大宅子和书院的修建工作,大宅子已经完成了实地规划,就等着开工了。书院已经全部建好,就等锅炉。

    岳山重点关注的是什么时候可以入住,得知随时都可以的时候,马上就决定选个良辰吉日乔迁新居。

    这个茅草屋他真是住够了。

    倒不是嫌弃简陋什么的,而是天已经很冷了,白天还好一到晚上那冷风飕飕的冻死人。虽然他有兽皮褥子冻不着,可平时总不能裹着被子读书吧?这样的日子他过够了。

    于是周尚云就有了新工作,马上去收拾出几间房子,购置几套家具。

    提起家具,岳山就感觉膝盖隐隐作痛,连忙问道:“朱大匠的人有没有木匠高手?”

    “有,现在这些人正在制作大宅所需的木料。”周尚云道。

    “那行,家具先不买了,那些样式不符合我的要求。等会儿我去找朱大匠,让他按照我的意思打造一套。”岳山道。

    “好,大郎还有什么吩咐吗?”周尚云道。

    “没了,你去忙吧。”岳山挥挥手道。

    等周尚云离开,岳山才打开尉迟宝琳寄过来的那封信。看完里面的内容,他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首发

    他一度怀疑朱五能是墨家的人,一般的工匠不会给自己的弟子取这么正式的名字。关键是,他师门有些庞大的过分了,涉及到十几个行业。

    有了这方面的发现别提多开心了,这可是物理学方面的人才啊。尽管墨家学问和后世真正的物理学差了十万八千里,可在这个时代他们确实是涉及这方面学问最深的一群人了。

    有岳山提供思路,加上他们的实践经验,相信能归纳出一条简单的物理体系。

    中国古代从来不缺能人异士,缺的只是一套成熟的系统罢了。只要能总结出一条合理的体系,自然会有无数人慢慢的将它补齐。

    但他并没有莽撞的去问人家是不是墨家的人,而是拜托尉迟宝琳帮忙打探。

    这封信就是打探的结果。

    答案给岳山浇了盆冷水,他想的太多了,朱五能等人和墨家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的师门之所以会这么庞大,涉及到的行业会这么多,还要追溯到隋朝修建长安城时期。

    开皇二年宇文凯征发天下能工巧匠修建长安城。这么多匠人聚在一起难免会起纷争,既和同行竞争又要和官府打交道。

    于是部分匠人开始抱团取暖,以团体的力量维护自己的利益。

    所以严格说起来朱五能所谓的师门算不上什么正儿八经的门派,只是一群工匠抱团形成的一个工匠协会。

    在隋唐还没有协会这个概念,所以他们对外就以同门自居。

    大兴城的修建可不是三两年,从开皇二年一直持续到隋炀帝大业九年才形成总体格局。

    期间修城的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不停的有新团体出现,也有团体因为匠人离开而解散。但也有部分保留了下来,朱五能的师门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随着长安城主体修建完成加上连年动乱,他们的小团体也处在崩溃的边缘。全靠朱五能这些核心骨干数十年的交情在支撑,一旦这些人死去,这个小团体马上就会消失。

    这种结果让岳山非常失望,本以为抓住条大鱼,结果却是一群小虾米。

    继续往下读,却发现尉迟宝琳果然够意思,居然是关于墨家的消息。

 第一百一十四章 连锁反应

    国宴结束并不代表喧闹结束,部分人开始呼朋唤友去合适的地方彻夜畅饮。而某些心有所求的人也开始趁着这个机会私下活动起来。

    比如长孙无忌刚刚回到府上就接到了一封密函,看到密函的内容,以他的城府都忍不住原地蹦了几下。

    好一会儿才勉强控制住激动的情绪,乔装打扮一番之后从后门离开,东转西转来到了一处不起眼的吃食店。

    他进去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人等在那里了,仔细看赫然是敬君弘。

    长孙无忌情绪再次失控,忍不住大笑道:“劳敬将军久候,辅机失礼了。”

    慈悲寺后院某禅房,佛门十大德再次齐聚,只不过他们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从容变得沉重起来。

    “法琳刚刚传来消息,宴后他数次请见都被圣人拒绝了。”慧因看过手中的纸条首先开口道。

    “这是前所未有的,以往每次祭天大典之后圣人都会让法琳单独讲解佛经做法事。”觉朗道。

    “法琳不是一向自称精通佛法吗?怎么连个稚童都辩不过?”智藏皱着眉头说道。

    “此事不怪法琳,传入中原的佛法确实有所残缺,岳山正是抓住这一点攻击。且他言之凿凿连经书的名字和卷数都说的清清楚楚,让法琳辩无可辩。”保恭替法琳辩解道。

    “那就和他辩经,我就不信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真的通晓那些经书。”智藏说道。

    “阿弥陀佛,岳山有没有看过那些经书并不重要,他只需要证明法琳没有看过就可以了,这个道理你都不懂吗?”保恭反驳道。

    本来以他们的心性不至于如此,可今天的辩经影响实在太大。打击佛教甚至想消灭佛教的人比比皆是,但从来没有人如此言之凿凿的指明佛教经意残缺。

    也许民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