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335章

宋朝败家子-第335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明天,明天试试五更!

 第七百四十章 诬陷

    有的人嚣张跋扈惯了,他们已经习惯了欺负诬陷他人。令狐云龙执掌皇城司的时候着实破获了不少大案要案,为此皇城司也屡次收到赵祯嘉奖。

    可是这种没有管制的组织不免也会有一些浑水摸鱼的人,他们仗势欺人横行不法,也制作了一些冤假错案。

    朝廷布告一出,登时有不少百姓到开封府击鼓鸣冤,状告皇城司多有不法之事。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包拯倒也不负厚望,稀里哗啦一顿彻查,办了几个皇城司的逻卒,京城为之一清。

    其实主要是皇城司这些王八蛋嚣张惯了,随便给人捏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想胁迫人家拿钱,不给钱的就抓进去。所以包拯查起来丝毫不费劲,可这些吃惯了民脂民膏的逻卒总有人心有不甘。

    吴清,皇城司逻卒。此时他纠集了几个同僚在南大街新开的一家小酒馆内在吃酒。

    这吴清就心中一万个不服气,以前他们当差的时候,有多少百姓商户对他们巴结来不及。这些商户见了他们都纷纷孝敬,唯恐惹祸上身。如今他们受了开封府节制,没有了灰色收入,仅仅靠拿着这点俸禄着实难过,可是令狐云龙死了,又有什么办法。

    他的那两个同僚逻卒也心中忿忿,一个叫邱明智的道:“唉,如今咱们没了孝敬,只拿这点俸禄这日子可咋过啊。”

    另一个叫窦粕一拍桌子:“哼!要我看都是因为那个败家子,若不是因为他,咱们头儿岂能横死。”

    “嘘!”邱明智大惊:“你不要命啦,咱们头儿可是谋反大罪,那败家子可是官家红人。这话若是被人听去,你还要不要命啦。”

    窦粕“哼”了一声不敢再说,可还是心有不甘的端起酒碗干了一口:“韩掌柜,我们的菜呢!”

    看来这三人经常来这里吃酒,那姓韩的掌柜不敢怠慢,不多时端了一盘烧鸡过来:“好了好了,大官人您要的烤鸡来了。”

    吴清撕下一条鸡腿啃了一口:“一只鸡三个人怎么够吃,还有什么好菜,尽管上来。”

    韩掌柜笑了笑:“那个吴大官人,小人店里刚进了一些东郊翘嘴白鳇鱼,就是价钱这个、这个贵了些。”

    东郊翘嘴白鳇鱼,是东京城东郊一个清潭独有的一种白鱼,其味道鲜美至极,甚是难得。一度成为皇宫贡品,赵祯不喜鱼类,这才放开民间捕捞。

    可是翘嘴白鳇鱼产量稀少,物以稀为贵,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吴清一听大怒,他拔出麒麟刀喝道:“怎么,你是嫌;老子吃不起么!”

    韩掌柜吓得退了一步:“不不不、不是、小人这就去做,这就去给您做。”

    “他妈的,现在连韩掌柜这个龟孙也不把咱们放在眼里了。”窦粕在一旁煽风点火。

    三人忿忿不平,以前他们花钱大手大脚惯了。吃饭喝酒不给钱,逛青楼老bao子也是鞍前马后。就连去赌场,输了钱都敢赖账。

    就是这么一帮无法无天的人,到如今百姓见自己也不躲了,商户也不给自己孝敬了。他们的收入被大打折扣,仅能养家糊口了,自然心中不服气。

    酒至半酣,邱明智很明智的说了句:“算了吧兄弟们,好在咱们还有点俸禄,往后省着点花养家糊口够了。你没看开封府办了多少咱们的案子,那包府尹是半点面子都不给啊。老赵被发配去了岭南,张二去了东北充军去了。咱们哥几个好运,没被抓着什么把柄,往后还是收敛一些吧。”

    “收敛,怎么收敛?”吴清眯着眼看着他:“咱们以前一个月能拿多少,五十贯,五十贯啊,给个县令也不换。现在呢,老子累死累活一个月拿三五贯钱,你能心甘么。”

    “行了行了,喝酒,喝酒!”窦粕举着碗。

    “三位大官人,您的清蒸翘嘴白鳇鱼来了。”韩掌柜笑眯眯的端着一盘鱼走了过来。

    吴清醉眼朦胧的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嗯,不错,这鱼还真是不错。听说先帝爷就爱吃这鱼,没想到今日咱们也有了这口福。”

    三人抱怨连天,可终究是不敢再嚣张。喝完酒,吴清等人眯着眼,站起来就走。

    韩掌柜一看大急,慌忙上前拦住,皮笑肉不笑的道:“三位大官人,小店本小利薄,你还未给钱呢。”

    这是以前他们的一种习惯,给钱?吴清斜眼看着他,大有一幅老子在城里下馆子都不给钱,吃你几个烂西瓜的表情。

    窦粕一把抓住他的衣襟:“怎么,韩掌柜你是活腻了,敢问老子们要钱!”

    这次不好使了,平日被欺辱惯了的韩掌柜昂头道:“开封府可是贴出告示了,你们若是不给钱,明日我便到开封府衙门递状子去。”

    窦粕一听登时气不打一处来:“唉哟我去,竟然敢威胁起老子来了。”说着举拳便打。

    幸好邱明智慌忙拉住他:“老窦老窦,算了算了,”转头问韩掌柜:“多少钱?”

    韩掌柜手指一伸:“五贯二十钱,零头就免了,你们给五贯钱得了。”

    三人一听登时大惊,五贯钱,踏马的这么多。

    吴清登时大怒:“韩掌柜,你踏马德抢钱啊!”

    韩掌柜不依不饶:“吴大官人,你们去市面上打听打听,这一条翘嘴白鳇鱼多少钱。小店这个价还是给您面子了,这要是樊楼,单单是这一条鱼没个十贯八贯的拿不下来。”

    吴清一听登时蔫了起来,今时不同往日,虎落平阳被犬欺。他浑身摸了摸,只掏出几十个铜板,他看向了窦粕和邱明智二人。

    这俩货也好不到那里去,三人搜遍了全身,凑了不到五百钱。吴清将钱放在桌子上:“韩掌柜,我们哥几个就带了这些钱,你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极给面子了。可韩掌柜对他们积怨已久,这三个王八蛋来吃饭从没给过钱,如今有开封府撑腰那里还怕他们:“吴大官人,非是小人不肯答应。您这些钱连本钱都不够,小人赔不起这买卖啊。”

    “老子给你脸了是吧!”吴清又愤怒起来:“韩掌柜,韩三秋是吧,我现在怀疑人杀人行凶,跟我到皇城司走一趟!”

 第七百四十一章 殿中侍

    狗急跳墙了,这是逻卒们的一贯伎俩。先诬陷,然后敲诈。

    尽管有开封府节制,可依旧有人徇私枉法。前几日南大街有一起凶杀案,因苦无凶手,正好拿韩掌柜开刀。

    韩掌柜大惊:“诬蔑,你们这是诬蔑,小人秉公守法,何曾杀人!”

    吴清冷笑道:“前日东街头有人被谋财害命,你还说不是你干的。休的狡辩,跟我皇城司走一趟吧。”

    邱明智此时已经不明智的和窦粕互相看了一眼,冷笑道:“是不是诬蔑你,到了皇城司一审便知,走!”

    “走吧你!”窦粕将拿人的铁链往韩掌柜脖子上一套,二话没说押着往皇城司走去。

    此时的韩掌柜终于怕了,他哀求道:“三位大官人饶命,饶命啊!”

    三人哪里肯听,死拖硬拽着,就要将韩掌柜带去皇城司。其实三人心里也没底,只是想吓唬一番,并不敢真的就把韩掌柜带去皇城司。

    谁知道韩掌柜眼看求饶不行,干脆豁了出去:“你们三个,诬蔑当朝驸马爷,说什么都是因为那个败家子你们的皇城司公事才会横死。你们三人包藏祸心,目无王法,我要到开封府告你,告你们去!”

    这三人一听脸色大变,吴清捏着韩掌柜的脖子:“韩三秋,你敢威胁我们!”

    韩掌柜反正也是要被抓了,干脆横下一条心:“你们在酒桌上说的话我都听得一清二楚,还有你们三人平素敲诈勒索我们商户的事,我要到开封府请包府尹彻查你们!”

    吴清眼角一跳,冷冷道:“韩三秋,这是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们了。”

    “老吴,你什么意思?”邱明智紧张的问。

    吴清冷笑一声:“放了他,你我皆有大麻烦。干脆咱们来个假戏真做,东街杀人案就是这厮所为。”

    窦粕眼睛一亮,喜道:“没错,韩三秋杀人劫财,乃是亲口承认。我们掌握了实据,这便押送皇城司衙门受审。”

    邱明智还待再说,这俩人已经真的把韩掌柜往皇城司押去了。

    到了皇城司门口,吴清使了个眼色。窦粕顺势捏住韩掌柜的下巴,‘咔嚓’一声,使得韩掌柜下巴脱了臼。

    然后窦粕从怀里掏出一个红色小药瓶,打开瓶塞,将药瓶内的药末撒了一些在韩掌柜嘴巴里。

    韩掌柜满脸惊恐,想拼命挣扎。可是被邱明智死死抓住,哪里挣扎得脱。

    窦粕将药瓶放入怀里,然后微微一笑:“走吧。”

    就这样,三个人押着韩掌柜进了皇城司衙门。当值的皇城司内侍李允恭和朱晦看到三人押了个人进来。

    李允恭好奇的问道:“此人所犯何罪?”

    韩掌柜嘴巴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呜呜呜,呜呜呜……”

    吴清微微一笑:“李都知,南大街东头的凶杀案抓着凶手了,就是此人。”

    李允恭没问其他,只是点点头:“好,押进去吧。”

    押班朱晦把钥匙扔了过来:“你们三个倒是利索,这么快就把这案子结了。这人怎么了,哼哼什么?”

    韩掌柜拼命挣扎,嘴里呜呜呜的喊着,意思是自己无罪。虽然他被脱了下巴,嘴里又被塞了哑药。可已经还是能含糊不清的吼出几个字来的:“我无罪,冤枉,冤枉……”

    李允恭和朱晦不闻不问,二人甚至都没有正眼看韩掌柜一眼,就这样,韩掌柜被押进了皇城司私设的监牢。

    三人把韩掌柜押走,李允恭这才笑了笑对朱晦道:“朱押班,这仨怕是胡乱抓的人吧。怎么看这人不像是凶手,他刚才嚷嚷什么,他无罪,没杀人?”

    朱晦“哼”了一声:“关咱们什么事,杀没杀人反正是吴清抓的,真出了事也怪不到咱们头上。如今皇城司没落了,官家又把咱打发到这清水衙门,哪有咱在宫里舒服。随便他们怎么折腾,咱们睁一眼闭一眼便是。”

    李允恭点了点头:“那倒是,我看咱们就在这混吃等死了。来这发配的地方,整日没完没了的公务,真让人头大!”

    为防止皇城司重蹈覆辙,赵祯亲派了几个太监入驻皇城司。以上及内侍都知、押班充任,分散皇城司职权。

    谁知道李允恭和朱晦这俩死太监嫌弃这里公务繁琐不堪,还没有什么油水。哪有自己在宫里伺候几位主子快活,二人一来这皇城司便牢骚满腹。

    韩掌柜被抓进了皇城司,按上的罪名是前几日南大街东头的凶杀劫案的凶手。

    这是凶杀大案,按例需要上报的。新任皇城司公事叶青另有要事去了牟县,李允恭和朱晦两个家伙只好上达天听,将案子递到了殿中侍傅尧俞那里。

    殿中侍,全称‘殿中侍御史里行’,极其别扭的官名。景祐元年始置,选三丞以上曾任知县人充任,掌纠绳百官,肃清纪纲。

    而傅尧俞觉得这案子有蹊跷,于是决定发回重审。谁知道李允恭和朱晦并不同意,傅尧俞一怒之下告到了赵祯跟前。

    ……

    皇城逻卒吴清诬奏富民杀人,鞠治无状,有司须清辨,内侍主者不遣。尧俞言:“陛下惜清,恐不复闻外事矣。臣以为不若使付外,暴其是非而行赏罚焉,则事之上闻者皆实,乃所以广视听也。纵而不问,则谗者肆行,民无所措手足,尚欲求治,得乎?”内侍李允恭、朱晦屈法任其子,赵继宠越次管当天章阁,蔡世宁掌内藏,而以珠私示内人。尧俞以为嬖宠恩幸过失,当防之于渐,悉劾之。

    本段记载出自元·脱脱.《宋史·列传…卷一零零傅尧俞传。嘛意思呢,我来翻译下,也不知对不对。

    皇城司有个叫吴清的逻卒诬陷富民杀人,给他审问定罪的时候并没有证据。有关部门上言这案子有问题,必须派人重新彻查,可是皇城司主事的内侍并不同意。

    大臣傅尧俞上书言道:陛下也该看清楚,恐怕您久不闻外面的发生的事了吧。臣以为若是不派遣内侍查这个案子,不分辨是非而胡乱赏罚,则什么事您觉得是事实,其实是被人混淆视听也。

    您若是纵容不闻不问,则进谗言者更加横行无忌。百姓面对这种冤案只能手足无措,陛下想治国,平天下,这样能行么?

    内侍李允恭、朱晦无视国法任人唯亲,赵继僭越任天章阁,蔡世宁掌管内藏,而以珠宝私下赏给他人。尧俞认为陛下这是嬖宠恩幸过失,当防微杜渐,这些人臣悉数一起弹劾之。

 第七百四十二章 水平尺

    傅尧俞,由其祖母霍氏抚养成人;秉性聪慧,10岁便能写文章。史载“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咱先不说史载此人如何,在大宋朝,他是个敢言的实在官员。他入宫见驾,赵祯同意了在文德殿宣召。

    可是我们的仁慈皇帝赵祯大概是太忙了,在文德殿内批完了一堆奏疏后,由宫人送上茶果点心,惬意的喝起茶来了。

    这一喝,便把宣召傅尧俞的事给忘了。皇帝也得有自己的私生活,赵祯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工作狂,可也还算是勤勉。

    这可把这个傅尧俞急坏了,他在文德殿外团团转,拿着手里的奏疏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那个,烦请去通报一声,说臣有要事见陛下。”傅尧俞看着文德殿外的执勤太监恳求道。

    偏偏今日在文德殿外执勤的是掌内藏狗太监蔡世宁,蔡世宁知道傅尧俞弹劾过自己。自己对这位殿中侍本就没有好感,哪里会进去通报,他只是冷笑一声:“我道是谁,原来是傅中侍。官家既然没有宣召,奴婢可没有这个胆子进去通报。”

    眼看天色已经不早,傅尧俞大急:“这个蔡内侍,官家是宣召了的。”

    蔡世宁两眼一翻:“既然是宣召了,何故官家没召你。你那,还是乖乖在这等着吧。”

    “唉哟,”一声,还没反应过来,蔡世宁被人一脚踢了个狗吃屎,趴在地上哼哼唧唧爬不起来。这一下让蔡世宁大怒,谁这么胆子竟然在官家的文德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