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439章

宋朝败家子-第439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小凡跟着赵祯来到了大理寺,邢晨玖带着大理寺衙门官员早早迎接:“臣见过陛下。”

    赵祯“嗯”了一声:“高丽使者都招了么。”

    “招了,陛下,请您借一步说话。”

    邢晨玖语气沉重,似乎有大事要发生。石小凡也看出来了,他对赵祯说道:“陛下,咱们去刑房看看吧。”

    刑房,里面昏暗漆黑,里面各色刑具看起来让人胆战心惊。李承敏被绑在柱子上,浑身鲜血淋漓。他怎么能想得到,这汉人的刑罚当真是匪夷所思层出不穷,没上几道刑,他就挨不住了。

    反正也是死罪了,干脆早早招供算了,以免活受罪。

    他的面前隔着一道屏风,屏风后面,影影绰绰的似乎是坐着几个人,那是赵祯和石小凡,旁边站着的是邢晨玖和陈琳。

    “李承敏,既然你都招了,我们便不再对你动刑。说吧,把你知道的来龙去脉在复述一遍。”屏风后,邢晨玖冷冷的道。

    作为一个刑讯审案高手,历代总结下来的方法让大理寺这个部门名声大噪,同时也让人望而生畏。

    这个房间只有一个窗户,而且窗口很小,屋子里有一种压抑的感觉。整个房间除了李承敏对面窗口的位置,里面昏暗黝黑。

    在李承敏被绑在这个柱子上的位置看去,前面窗户射进来的日光正好照在李承敏的脸上。这是一种心理战术,从心理上打垮对方,使犯人心理崩溃。这种用强光灯照射犯人的刑讯方法,直到后世一直在延续使用。

    李承敏想了一下,开始说出了这盒子的来来历:“前朝天祐四年,昭宣皇帝自知大唐基业不保,便将这传国玉玺用一个木盒封装,让身边的一个忠于皇室的老太监偷偷送出宫门。这老太监其名不详,他在宫中也只是做一些杂役。毕竟,那时候的昭宣皇帝身边的亲信早已被朱温屠戮殆尽。

    昭宣皇帝好不容易找到这个老太监,冒死将玉玺送了出去。可他也知道,大唐已是积重难返,单单靠一个玉玺不可能号令群雄。其结果,最多也就是别地方军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下场。所以,真正的秘密其实在这个盒子里。”

    石小凡和赵祯互相看了一眼,二人有些吃惊,石小凡问道:“这盒子有什么秘密。”

    李承敏没有回答,反而问道:“盛世大唐,那个皇帝最可称千古伟业?”

    石小凡一愣,他想了想:“唐,太宗李世民。李隆基虽然也不错,可是晚年着实昏庸糊涂。”

    李承敏点了点头:“太宗皇帝李世民,称其为千古一帝不为过。大唐基业一多半都是创自与他手,李世民高瞻远瞩。深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大唐基业未必也就能保万万年,万一后世子孙中出个碌碌之辈,保不住大唐的江山怎么办。他身边更是有个术士叫袁天罡的,便献言唐太宗皇帝,让他集四海珍宝藏于大唐龙脉之地。万一后世大唐王朝遭遇不测,便寻一个英明的皇室子孙传他玉玺与藏宝图。让他持天子玉玺,撅开龙脉挖出宝藏以作军资。振臂一呼号令群雄,再重现大唐基业。”

    石小凡和赵祯是越听越惊,不曾想这大唐李氏王朝居然还有这等秘事。袁天罡,不就是那个编写《推背图》的家伙么,此人甚是玄妙,在他身上的传说故事不胜枚举。

    赵祯想了想:“这藏宝图就藏在这木盒之中,对吧?”

    李承敏又点了点头:“没错,玄武门宫变之后,李世民就开始着手准备了。到了玄宗皇帝安禄山发动叛乱,玄宗李隆基就想撅开宝藏对抗叛军。”

    “那李隆基为何没有挖出宝藏?”石小凡问。

    “当时安禄山叛军已达近长安,李隆基优柔寡断,迟迟未决。其实重要的是,他是怕撅了宝藏以后,也挖断了大唐王朝的龙脉。就这样,后世传了几代帝王以后,因唐敬宗皇帝李湛为宦官所弑,这木盒的秘密竟然无人得知了。直到昭宗皇帝被朱温逼迫从长安迁都洛阳以后,昭宗皇帝才从皇宫密案中得知了木盒这个天大的秘密。可惜,那时候的昭宗皇帝已然是朱温的傀儡,他自知性命随时不保,就把木盒的秘密告诉了何皇后。而昭宗被朱温所弑后,何皇后又把木盒的秘密告诉了昭宣皇帝。可惜造物弄人,英明一世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怎么能想到,王朝更迭非人力能改变。最终,唐亡,开始了混乱的军阀割据。直到你们大宋太祖皇帝立国,你们中原王朝这才崛起。”

 第九百七十六章 木盒的来历

    “你到底是什么人!”石小凡忍不住站了起来,这李承敏,太诡异了。

    “我是高丽尚书右丞李承敏,你想问我怎么知道的这一切对吧。”李承敏有气无力的笑了笑:“我上次说过,那前朝皇帝李世民高瞻远瞩,怕的就是后世子孙守不住大唐基业。于是将一份宝藏藏在了龙脉之地,望后世能有英主寻其宝藏以充军资,重新夺回他大唐江山。而那老太监得了昭宣皇帝诏命,怀揣着玉玺和藏于宝藏的密盒出了宫。怎奈天下纷乱,群雄并起,无奈之下他辗转到了高丽遇到了谛观高僧。

    已是风烛残年的老太监将秘密告诉了那谛观高僧,希望谛观高僧将来能寻一大唐李氏宗亲将玉玺相授。”

    “那后来呢?”石小凡忍不住问道。

    “后来吴越王钱俶遣使高丽,求取天台宝典。于是我们高丽光宗便派遣高僧谛观回访。谛观高僧也确实在你们中原寻找过李氏王朝后裔,怎奈当时时局已定已经无力回天。谛观高僧回高丽以后,始终不忘那老太监的嘱托。晚年,谛观将玉玺传给了弟子妙玄,这妙玄后来还俗取名金卞。金卞还俗以后,便将这玉玺作为了传家之宝,并且在木盒上秀了一朵金达莱。金卞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嫁给了景宗王伷。我们的王爷王秀,就是景宗皇帝的后人。”

    根据宋修僧使僧统赞宁记载。920年,吴越王钱俶遣使高丽,求取天台教典。时高丽光宗派遣高僧谛观回访。谛观法师来天台山就学当时高僧义寂禅师。在天台山螺溪十年间著《天台四教仪》。圆寂后,后人整理发现。

    说到这里,众人总算明白了。金卞的女儿嫁给了高丽景宗王伷,于是这个玉玺的秘密也就到了王伷手里。不知道为什么,高丽为什么没有独吞这笔宝藏。

    “所以在清风客栈,王秀拿出玉玺,并且跟你说了玉玺的来历。你见财起意,就想杀了王秀将藏宝图据为己有?”石小凡问他。

    李承敏摇了摇头:“那么大一批富可敌国的宝藏,我一个人花一万年也花不完,我怎会据为己有。”

    “那你是为什么杀王秀的?”石小凡不禁奇怪的问道。

    “因为王秀要把这盒子献给你们大宋皇帝,为什么,为什么要给你们!”李承敏的面目狰狞起来:“这是我们高丽的,我们高丽得了宝藏,才可以振兴我高丽王朝。有了钱,我们就不惧外敌入侵。”

    “你们国王知不知道?”邢辰玖问道。

    李承敏哈哈大笑,他几近与疯狂:“他当然知道,就是我们国王让王秀来的。我不明白,我们国王为什么也糊涂了。这么大一笔宝藏,我们为什么要分给你们宋人,留给我们高丽不好吗,啊!”

    案件基本上是水落石出了,高丽国王王亨得知玉玺的秘密。思前想后之下,他决定将这宝藏还给大宋。

    王亨是高丽难得的英主,他知道高丽弹丸小国。就算是得到了这批宝藏,他们的势力也是不行。

    况且这冒着极大风险,万一泄露了出去。大宋兴师问罪起来,他们无法交代。

    还有这宝藏是在大宋境内,他们高丽就算是想独吞,也不是那么容易。

    而王秀带着宝盒来到东京城,当夜他住在清风客栈的时候,李承敏来访。

    明日就要入宫面圣见赵祯了,高兴之余王秀不免手舞足蹈。而李承敏细问之下,王秀就把玉玺的秘密和盘托出。

    李承敏在高丽可是尚书右丞,也算得上位高权重。他不同意将宝藏的秘密告诉大宋,凭什么让宋人白捡这么大一个便宜。

    王秀说这是国王的命令,国王自然有他的打算。王亨知道,比起这个宝藏来说,和大宋搞好关系更重要。

    而李承敏不这么认为,政见不同的他便与王秀争吵了起来。李承敏想只把玉玺给赵祯,把盒子留下。而王秀语气坚定,非得把木盒一起送给赵祯,二人为此争吵不已。

    王秀说,这木盒子他们几代人研究了半天,都没有找出藏宝图。看起来这木盒是一体雕刻的,不像是有夹层的样子。

    反正自己也研究不出来,干脆送给宋人,换取两国交好。

    李承敏大怒,二人互相争夺。情急之下,李承敏失手杀死了王秀,慌乱之下他把木盒藏在了花坛之下,然后栽赃嫁祸给清风客栈的下人干的。

    案子不复杂,复杂的是没想到这盛放玉玺的盒子里,竟然有着这么天大的一个秘密。

    李承敏苦笑一声:“你们大理寺当真是厉害,比我们光宗时期的假狱还要厉害的多。呵呵,我知道的已全部都招了。我但求一死,别再折磨我了。”

    高丽光宗王昭,在位后期为政苛酷,鼓励告密,大兴冤狱,屠戮功臣。

    假狱,王昭在峻丰元年起到去世的十多年间所施行的恐怖政治。在王昭的许可下,告密之风大盛,奴婢告发主子、儿子告发父亲如家常便饭,以致监狱人满为患,王昭不得不另设临时监狱,就是李承敏所说的假狱。

    大量无辜者被冤杀,很多连宗族都无法保全,人人自危,不敢偶语。王昭对功臣诛戮尤甚,到他死后,剩下的旧臣不过40余人。

    王昭的恐怖政治给豪族势力造成致命打击。太子王伷即位后,立刻进行拨乱反正,豪族势力又有所恢复,但再也无法对王权构成威胁了。

    一直没怎么开口的赵祯沉声道:“我们不会再对你动刑,可你杀了高丽亲王。此案已是铁证如山,我们只能以大宋律法处以斩首。”

    李承敏浑身一震:“能否,能否给个全尸。”

    赵祯沉吟了一下:“可以。”

    高丽自光宗王昭起也是崇尚佛教,斩首,尸首分离的人是无回转世的。李承敏想保个全尸,也算得上是最后的请求了。

    “这木盒的宝藏秘密,你知道在那里么?”邢辰玖多问了一句。

    李承敏摇了摇头:“没有人知道这木盒里藏宝图所藏之处,那老太监临终托付给谛观高僧的时候也没说。想来他也是对谛观高僧不放心吧,数十年来,无一人参透这宝盒秘密。”

 第九百七十七章 砸个稀巴烂

    虽然谛观是得道高僧,可那老太监对他毕竟还是不放心,并没有告诉他开启木盒的方法。

    木盒里面的藏宝图到底藏在哪儿,石小凡回去和赵祯也是鼓捣了半天,愣是没有找出意思破绽。

    这木盒似乎是一体雕刻出来的,石小凡用工具拆开两半,并没有发现里面有什么夹层。

    “奇怪,是不是李承敏这王八蛋骗我们的。这个木盒子普普通通,没有什么啊。”

    赵祯看了他一眼:“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承敏没有什么目的再骗我们。定然是你自己蠢笨,榆木脑袋不开窍,找不出这木盒的秘密还怪别人。”

    石小凡心中大怒,你个狗皇帝,你自己不笨怎么破解不出木盒的秘密。可人家是皇帝,就是这么嚣张,石小凡自然不敢反唇相讥:“那陛下,我若是解开这宝盒秘密呢。”

    “怎么,你想朕分你两成?”

    石小凡眼睛立刻亮了:“嘿嘿嘿,真的。两成就不必了,毕竟那可是富可敌国的大宝藏,陛下给臣一成就行了。要不,一成的半成也行。”

    “朕一文钱都不会给你。”赵祯突然翻了脸。

    石小凡有些无语,不分赃,凭啥我帮你破解木盒秘密。你想啥呢:“那臣解不开。”

    “解不开,嗯,那你说说,咱们若是找到这木盒里面的藏宝图,你估计咱们能挖出多少宝藏来?”

    石小凡想了想:“里面的金银怎么也得,嗯、换成银子的话至少千儿八百万两吧。”

    “言之有理,”赵祯点了点头:“那朕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了,若是完不成任务,朕就把你的西山玻璃厂拿回来顶账。”

    “啊?凭啥!”石小凡终于忍不住暴怒的站了起来。

    “就凭朕是皇帝,朕就是这么横行霸道,你想怎样。”说完赵祯把那个大唐玉玺一把抢了过来:“这个,也是朕的。这藏宝图可是能为我朝廷充实国库的,你要是完不成任务,朝廷遭受这么大损失,肯定拿你顶账了。”

    狗皇帝,赤果果的狗皇帝!石小凡心中大怒,可又无可奈何,赵祯倒是毫不在乎,他优哉游哉的站了起来:“传旨皇后,回宫。”

    赵祯这个混蛋,这是要撕票啊。你想一拍两散鸡蛋黄,那老子胶州海带厂就不和你分赃。

    管你呢,赵祯嚣张欠揍的很,叫来曹皇后就要走。石小凡看着他的背影,握紧了拳头。

    赵祯似乎背后长着眼睛,他猛地一回头,石小凡只好慌忙从愤怒的表情换成了一张笑脸:“臣恭送陛下。”

    赵祯“哼”了一声,带着曹皇后浩浩荡荡的去了,石小凡恨得牙痒痒。

    路上,马车内曹皇后问道:“陛下,小凡这是怎么了?”

    赵祯微微一笑:“这小子还不知道在背后怎么骂朕呢,朕要了他的西山。”

    “啊?”曹皇后也是大吃一惊:“陛下,这、这不妥吧。”

    “有何不妥,这玻璃厂的利润太高,再这样下去,这小子真就是富可敌国了啊。把玻璃厂收归朝廷,也能为国库增收,何乐而不为。”

    “陛下,臣妾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这、这驸马若是富可敌国不好么,总比他有别的野心强吧。”

    古往今来皇帝不怕你贪,有的反而怕的是你不贪。尤其那些有能力的臣子,不贪反而更危险。

    大将王翦率军60万灭楚,临行前6次向亲王讨要良田、美池、宅地,换来子孙百年富贵,亲王不怒反喜。

    大将郭子仪晚年奢靡,讲究排场,喜欢举办宴会,每次都要花费数十万钱;家里的仓库,被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