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440章

宋朝败家子-第440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将郭子仪晚年奢靡,讲究排场,喜欢举办宴会,每次都要花费数十万钱;家里的仓库,被粮食和珍宝填满;府内的下人多达数千人;史书记载,郭子仪年过80,身边依然妻妾成群,平常会客时,都有妻妾作陪。郭府更是夜夜笙歌,夜不闭门,后得以善终。

    就连石小凡的太爷爷石守信,太祖赵匡胤磕头换帖的兄弟。晚年杯酒释兵权以后也是大捞特捞民怨沸腾,可石氏一门到了石小凡这里依旧恩宠无上。

    曹皇后不明白,赵祯为什么非得要收回这败家子的西山玻璃厂。而且以大宋朝目前的国力,似乎也不缺这点钱。

    赵祯笑了笑:“好吧,朕就跟你说实话吧,其实是为了高丽进贡的这个玉玺。”

    曹皇后又是大为惊奇,忙问端倪。于是赵祯把事情来龙去脉一说,曹皇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木盒里若是能藏着什么秘密,估计也就只有小凡能破解了。”

    实际上石小凡是研究的头也大了,这木盒子怎么看都没有夹层的样子,那里有什么藏宝图了。突然他想起在战争时代,地下工作者常用米汤写字再晾干来送情报,得到情报后再喷上碘水,即可获取信息其实是利用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的性质。

    而这个时代显然是没有碘酒的,但据说也有把白纸放入水中,纸上能显现字体的办法。

    “来福,取水来!”

    来福不明所以,还是端来一个水盆,石小凡将木盒放入水中,浸湿了的木盒毛都没有。石小凡登时大怒起来,他又把木盒放在火上烧烤,炉子熏蒸,这木盒依然是毛都没有。

    这狗皇帝,定然是嫉妒自己的西山。他妈的李承敏这个王八蛋也故意给自己个没用的破盒子,你们都是王八蛋!

    盛怒之下的石小凡抓起盒子就摔在了地上,狗腿子们吓了一大跳,就连旺财也惊恐的道:“小公爷,这可是盛放玉玺的木盒,万不可损坏啊。”

    他不说还好,一说石小凡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再次抓起木盒狠狠的摔在了地上,这还不算,他又用脚狠狠的踩了几脚。

    而木盒因为是一体雕刻的硬木,只是边角裂了几道缝,并没有损坏严重。

    这一下石小凡更是暴怒了:“连你个王八蛋盒子也欺负老子!”说着他气冲冲的去隔壁房间摸了把斧子。

    狗腿子们大惊,纷纷抢上拦着:“小公爷,不可,万万不可啊!”

    好歹这是前朝古物,还是存放玉玺的木盒,若是石小凡不但没有破解盒子的藏宝图秘密,反而损坏了盒子,追究下来可是要命的。

    盛怒之下的石小凡哪里管的了这么多,他一把推开狗腿子,一斧头劈了下去。

    然后就是噼里啪啦的一顿砍,这盒子终于被砍的稀巴烂。突然,盒子断层里居然掉出来一张纸片来。

    石小凡猛地停下了手,众人惊恐的看着不可思议的这一切。

 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唐关中十八陵

    石小凡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这藏宝图是怎么放进木盒底部的木板里的。没有夹层,没有修复的痕迹。

    其实这是大唐的一项黑科技了,他们把木头掏空,然后将纸片塞进去。掏空的木屑研磨成粉,加上特制胶水填补上去。填补后的木盒还要循着木头的纹理,看起来毫发无损。

    在现代人看来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可古人是怎么研究出这种胶水的,着实令人费解。

    不管怎么说,暴力拆解之下,石小凡得到了这个纸片。而且这纸片的纸张似革非革、似皮非皮,其薄如蝉翼却又坚韧异常。

    石小凡展开纸片,上面果真是一张地图,密密麻麻的布满蝇头小字。

    “拿老子放大镜来!”

    狗腿子们翻箱倒柜,终于把放大镜给找来,石小凡拿起放大镜,仔细看着藏宝图上面的文字。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上面文字清晰记载,藏宝图位于昭陵附近。

    大唐关中十八陵,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从唐贞观十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昭陵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周长60千米,占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

    九嵕山山势突兀,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亘及平野。主峰周围均匀地分布着九道山梁,高高拱举。古代把小的山梁称为嵕,因而得名九嵕山。

    李世民选择九嵕山作为昭陵陵址有着浓郁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

    古人讲求陵墓堪舆风水之说,伴着姓氏的不断扩大及五行阴阳之说的流传而逐渐完善,至南北朝时基本形成了一套评定风水好坏的理论。

    九嵕山满足了风水学家家认为帝王陵墓应具有的所有条件,自唐以降,风水学家家普遍认为昭陵的风水为中国历代帝陵之最佳者。

    这幅藏宝图明确记载了宝藏所处位置,更是有太宗李世民的手诏,诏曰:夫天命之重,绿错奉其图书;天子之尊,赤县先其司牧。而功兼造化,桥山之树已阴;业致升平,苍梧之驾方远。至於平寇乱,安黎元,洒洪灾,攘大患,黄帝之五十三战,商汤之二十七征,以此申威,曾何足算……

    古文圣旨就是这么晦涩难懂,后面大抵意思就是:朕一生纵横天下,天下归一,四海升平。然朕不敢有一丝懈怠,打天下可运之掌上,治天下则如履薄冰。

    后世子孙若有碌碌之辈,亡我大唐江山者,国亡则另寻贤主。得此宝藏,权作起兵之资,征战天下无外乎‘赏罚分明、礼贤下士、军纪严明、亲贤疏宵’十六个字。治天下无外乎‘听取谏言、布施仁政、禁事奢靡、轻徭薄赋’十六个字。

    紧接着,后面写的是如何挖出宝藏,如何起兵造反,如何网罗人才,如何领兵打仗、如何治国谋略、如何玩弄帝王权术…

    石小凡是越看越惊,他惊讶的不是这批宝藏,而是李世民的雄才伟略。难怪李世民开创贞观盛世,名垂青史。

    这样的皇帝这简直就是一本造反起家史加上一本治国经略史啊,事不宜迟,石小凡招呼狗腿子:“备车!”

    旺财吓了一跳:“小公爷,咱们这就去挖宝么?”

    “挖你妹的宝,入宫!”石小凡给了他一脚。

    天宫文德殿,舒服啊舒服,一下轿,赵祯进了文德殿就感觉热浪铺面。铺设的暖气片在蒸汽锅炉的压力下,热水经过暖气片管道,使得整个大厅温暖如春。

    在这里,没有炭火炉的污染,虽然说是木炭烧起来看不见烟。可是看不见烟并不等于没有烟,烧木炭一来价格昂贵,而来时冷时热的也不方便。哪有这暖气片一直恒温且无污染来的舒服,还不用每天派人看管。

    曹皇后微微一笑道:“陛下,这屋子可当真是如人间仙境一般啊。”

    赵祯尚未搭话,后面太监来报了:“陛下,驸马爷求见。”

    赵祯一愣:“朕还没坐下喝口茶,前脚刚回来他就要求见。定然是为了西山玻璃厂吧,告诉他,朕忙着呢,不见。”

    太监不敢再说,施了一礼退了下去。

    宫女端上来茶叶,赵祯端起茶杯刚要喝,那太监又走进来了,赵祯皱了皱眉头,这败家子还真是阴魂不散啊。

    他刚要放下茶杯动怒,那太监抢先道:“回陛下,驸马爷说,他依然找到了。”

    这事需要保密的,石小凡没说找到了什么,只说是找到了。赵祯和曹皇后还有身边的陈琳是大吃一惊,这败家子,这么快?

    “快,让他进来。”

    石小凡晃晃悠悠,面带笑容的来了。陈琳一摆手,几个宫女太监退了下去。

    “大喜,大喜啊陛下!”石小凡得意洋洋的摸出藏宝图:“臣找到了。”

    赵祯眼睛亮了起来:“快拿给朕看看。”

    陈琳过去,把藏宝图递上去,赵祯看到这图和石小凡的感触一样:“大唐太祖皇帝雄才伟略,当真是让人敬仰。朕是自愧不如,小凡,这批宝藏你怎么看?”

    “陛下,还是您来决定吧。”石小凡施了一礼。

    赵祯想了想,点点头:“朕想去看看。”

    “挖么?”石小凡问。

    “朕还没决定好,先去看看吧。不过不能说是去挖宝藏,就说、嗯,就说是朕要去祭奠大唐关中十八陵,让人准备一下。”

    一个当今皇帝,去拜祭前朝帝王陵寝。这事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干过,这是笼络人心之举。

    朱元璋在1368年推翻元朝,以后提及‘胡元制主’的时候,深带着汉人民族主义的情绪,可是却又将元世祖忽必烈的牌位,供奉在列代帝王庙内,与汉唐宋创业之主并列,一同祭祀。”

    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做,也是为了笼络人心,彰显自己皇权的正统性。不过当朝皇帝祭祀的,都是前朝开国皇帝,一般祭文都写着你太祖太宗是个好皇帝,奈何你的子孙是无道昏君。我只是顺应天命,以推翻昏君拯救黎民云云。

 第九百七十九章 惊喜

    赵祯要去祭祀大唐关中十八陵,这可是件大事。为彰显恩德,朝廷决定对皇陵进行修缮,同时还会派兵驻守,以防盗墓贼猖獗。

    实际上,这也算得上是为后世开例。说句不好听的,将来赵家大宋王朝被人取而代之的时候,改朝换代的王朝也会继承这个传统,祭祀保护前朝皇陵。

    唐代帝陵分布于陕西省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六县,包括献、昭、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贞、简、靖等十八座唐代帝王陵墓,即关中十八唐帝陵。

    唐代帝陵依山为陵,气势雄伟,呈扇形环绕在京都长安周围,和长安城以及宫殿群一起构成全国等级最高、密度最大的唐代文物、文化遗址。

    当然,赵祯不可能一一去祭拜,像是中晚期的几个帝陵,没有什么意义。能祭拜的,只有昭陵。李世民的丰功伟绩世所敬仰,唐代吴兢著的《贞观政要》,为不少后世之君学习的榜样。

    包括赵祯还有高丽的国王王亨,都对《贞观政要》推崇备至。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这本书中提出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重民思想,务实求治、与民休息、重视农业、发展生产的施政方针,”爱之如一”较为持平的民族政策,用人惟贤才的主张,广开言路的开明措施,尊儒重教的文化政策,仁德先行、省刑慎罚的统治策略,以及俭约慎行、善始慎终的人格要求。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李世民的执政方针,对赵祯影响颇大,尤其是务实求治、与民休息、重视农业、发展生产政策方针,赵祯每每思及,都不禁悠然神往。而李世民的包容胸怀,谏臣敢直言,武将不怕死,更是让赵祯佩服。

    赵祯实际上也是这么亲力亲为的,纵观宋仁宗赵祯这一朝,几乎涵盖了北宋时期的大多数名臣。“为人君,止于仁”,有宋诸帝中,赵祯在位最久,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仁君。

    造就了范仲淹、韩琦、富弼、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苏辙、包拯等。当然,少不了我们的败家子石小凡。

    石小凡真的得感谢这个时代,感谢有赵祯这样的皇帝。明君造就名臣,同样的名臣成就明君,这个都是相辅相成的。

    吏政的清明,也会造成文化的昌盛。文学界,“唐宋八大家”,其中有六位为北宋人,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全都在仁宗朝登上历史舞台;唐诗宋词为中国古典诗歌并峙之两大高峰,后人习惯将宋词分为豪放词、婉约词两大流派,执豪放词之牛耳者。

    苏轼苏大学士,执婉约词之牛耳者,柳永柳七官人:“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卓板,唱‘大江东去’。”不管是苏学士,还是柳郎中,都是赵祯时代的一流诗人。

    学术界,宋代可谓百家争鸣,形成关学、濂学、朔学、洛学、蜀学、新学、象数学诸流派,而这些学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全都生活在宋仁宗朝;著名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全是活跃于赵祯时代的大学者。

    科学技术上有王惟一、钱乙、燕肃、毕昇、沈括、贾宪、苏颂等。正如苏轼所说:“仁宗之世,号为多士,三世子孙,赖以为用。”而明代李贽更认为:仁宗一朝,“钜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

    赵祯这个时代的人才之盛,历史上似乎没有一个朝代能与其比肩。马屁拍的差不多了,咱们来说点正事。

    朝廷这次是浩浩荡荡,皇帝大张旗鼓的出行陕西。动静闹得很大,就是让天下人看看,以笼络人心。

    而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兄弟俩,赶着两车火药,后来换了骆驼,穿过戈壁滩,跋山涉水的终于来到了他们的离仓国。

    形势却不容乐观,此时的离仓国就连空气中都充满着紧张的气氛。周边的文老国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开战的可能。

    兄弟二人赶着骆驼回来的时候,离仓国的百姓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听说文老国已经在备战了,消息传到离仓国,更是人心惶惶。

    离仓国王宫也可怜的连个石府都不如,称之为国着实有些寒碜。

    宫门口的几个侍卫看到二人来了,慌忙开了宫门,兄弟俩引着骆驼,宫里几个侍卫把骆驼牵到了马厩。

    刚进王宫,就听到宫内两个人的争吵声。

    “父王,我不要嫁给那个糟老头子,杀了我我也不去!”

    “路亚,路亚公主!”灞波儿奔惊喜的叫了一声,往宫里奔了过去。

    留下奔波儿灞愣在当地,一名侍卫奇怪的问道:“你们这骆驼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