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496章

宋朝败家子-第496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狗子的追赶速度惊人,只要是廖三留下的足迹,它们都能闻得出来。包拯和叶青越看越奇,杀人巷街上这么多人来人往,狗子居然都能闻得出来。

    很快,官差们就发现了廖三的身影,他正转过一条巷子。一名逻卒指着他的背影喊到:“站住!”

    石小凡闻声,带着狗腿子们追了上来。廖三一回头,登时大惊失色,他没命的转头就跑。

    突然巷子里面伸出一只脚,将廖三拌了一下,廖三一个跟斗扑地倒了。

    紧接着巷子里传出几个孩子的笑声,其中一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带着几个岁的顽童。

    那小子笑嘻嘻地拍着手:“哈哈哈,廖三你跑什么,给我打他。”

    几个孩子平日欺负他惯了  这也是为什么廖三以前一直没有引起百姓注意的原因。他在杀人巷一直装怂,连孩童欺负他都不还手。

    几个孩子那石块扔他,石小凡大惊:“快跑!”

    然而已经晚了,此时的廖三凶相毕露,将那个半打小子一把抓过来。然后摸出身上的刀子,架在了那孩子的脖子上。

    显然几个孩子被吓傻了,尤其那个带头经常欺负廖三的孩子,他在廖三手里瑟瑟发抖。不知道这幅画面,将来会对他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

    廖三人质在手,凶相毕露:“都别过来,谁敢过来我杀了他!”

    此时包拯和叶青也跟着赶了过来,凶手劫持人质的老桥段上演了。

    石小凡冷笑道:“你杀啊,反正老子又不认识这小子,你杀了他,老子我不会杀你。”

    廖三一愣,不明白眼前这人是什么意思。

    石小凡冷冷的道:“廖三,我知道你不怕死,你身上背负了二十二条命案,怕是早就知道会有今天吧。”

    廖三带着一丝冷笑道:“没错,不过你猜错了,是二十六条。还有四条命案也是我干的,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

    “你知道我是谁么,老子是驸马爷,上次你刺伤的是我老爹和我娘子。”

    廖三豁出去了:“那又怎样,就算是皇帝我也敢杀!”

    石小凡也跟着冷笑道:“你不怕死,我偏偏就不让你死。廖三,还有比死更可怕的,那就是生不如死。你知道大理寺吧,那里有上百道让人生不如死的法子。你杀了这孩子,我会把那几百道刑罚在你身上逐一试个遍。若是就让你这么痛快的死了,岂不是便宜了你。”

    廖三一愣,心中惊惧起来。

    月票涨不动了,哪位大佬还有月票的,支持一下啊,多谢多谢!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时代局限

    对于廖三这样的亡命徒来说,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生不如死。他深知官府的手段,若是活着落入他们手中,还不如这样一死了之。

    廖三在犹豫,对于这个时代。官府不会因为一个无辜生命受到威胁而放弃杀你,所以说,廖三手里的这个人质用处不大。

    石小凡在和廖三对峙,鲁致张带着他的狗子悄悄地趁着众人不注意摸到了廖三身后。狗子训练有素,很听话的慢慢开始靠近,并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而这边石小凡还在刺激他:“廖三,你知道有一种刑罚叫磔刑吧,把你四分五裂,五马分尸。不过,我听说辽国那边有一种加倍可怕的刑罚,叫凌迟。就是用刀子,把你身上的肉一点点的片下来,啧啧啧”

    磔刑,古代一种酷刑,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

    传说远在夏朝建立之前的虞舜时代已经有了刑法,《左传》中说:”《夏书》曰:&039;昏、墨、贼、杀&039;,皋陶之刑也。不过中国古代始终沿用的所谓”五刑”,其发源则还要延到殷商时代。

    说白了,磔刑就是大卸八块。而凌迟则残忍的多,这种刑罚始见于辽代。“凌迟”俗称“千刀万剐”,是我国封建社会死刑中最残酷的刑罚。“凌迟”主要是针对谋反、犯上作乱、“口语狂悖”等“大逆”、“逆伦”罪的人设置的。也就是说,“凌迟”主要是用来处死危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犯的。“凌迟”的执行方式是将犯人零刀碎割,使其极尽痛苦而死,让那些声称“脑袋掉了不过碗大个疤”的好汉,想速求一死而不得,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这种惨无人道的刑罚,廖三闻之怎么能不害怕。他的手抖了起来:“你、你休要吓我,老子杀人无数,早就特娘的不想活了。你想拿着个吓唬我,就算是死,老子也要拿着个小畜生陪葬。黄泉路上,老子也不寂寞了。”

    那孩童吓得惊恐大叫:“放开我,放开我!”

    廖三面目狰狞:“小畜生,真以为老子怕了你们么。告诉你小畜生,你爹就是我杀的。现在轮到你了,你下去跟你爹见面去吧。”

    廖三手上的人质,正是被他杀害的豆油坊的秦掌柜的儿子,秦铁柱。

    这小子一听,登时急了眼,他爹死的不明不白,原来是这恶人杀的。当下他豁出性命,抱着廖三的胳膊狠咬了下去。

    廖三吃痛,举起手里的刀子

    就在这时,身后一道黑影飞起,一条狗子冲天而起死死的咬住了廖三的胳膊。人狗滚做一团,狗子咬得极紧,死不松口。众人一看,飞扑而上将廖三摁倒在地。

    这时身后的鲁致张以唇做哨:“狗肉,回来!”

    狗子立刻松开了嘴巴,摇着尾巴走到了鲁致张跟前。

    就连石小凡都不由得惊呆了:“好狗!”

    廖三伏法,真被拉到法场磔刑。石小凡没有求情,赵祯也没有心软,这个变态狂死有余辜。石元孙知道消息以后,大呼过瘾,这个狗贼终于得到了他应得的下场。

    其实廖三的人生是悲哀的,可他自己也是有错的。悲剧的人生铸就了他悲剧的命运,石元孙捡回了一条命,他和公主的遇刺倒是造就了一个行业的蓬勃发展,那就是铅笔。

    毕昇在南窑由朝廷出资建立的铅笔厂竣工了,铅笔的大量上市改变了人们的写作习惯。这也引起朝中百官中的一些人反对,犹以正奉大夫杨思臣、工部员外郎杨怀德二人激烈反对。

    这杨思臣和杨怀德何人,二人正是杨太后的亲戚,杨思臣是杨太后的堂弟,杨怀德是她的亲侄子。

    说白了,这二人是个外戚。宋朝对于外戚是有很深的提防之心的,比如石小凡的劣徒张尧佐,赵祯提升他为天章阁待制、吏部流内铨,结果被百官联合弹劾。无奈之下,赵祯只好收回成命,还是石小凡出面,最后张尧佐接了他的差事当了个三司使。

    鉴于汉唐外戚专政的祸端,杨思臣和杨怀德二人虽为杨太后亲属,二人在朝中倒是并无多大的实权。二人以经商为副业,家资殷厚。

    比如说这杨怀德,家里有个布庄,只是被石小凡城北的织布厂打压的厉害,并没有赚多少钱。

    而杨思臣,开了个墨坊。所谓墨坊,就是卖墨的,石小凡发明的这个铅笔,对他墨坊生意影响可见一斑。

    这不,在垂拱殿,这俩货对着朝上的赵祯就诉苦了起来。

    杨思臣痛哭流涕:“陛下,千古自有毛笔为正统。自三皇五帝以来,乃是祖宗流传下来的瑰宝。如今朝廷弄什么铅笔,这铅笔字如蝇头,虽说是写字快些,然对于笔法无任何进益。陛下,让学堂学生用铅笔是万万不可呀!”

    “是啊陛下,这铅笔怎么写字。横写自左而右多别扭,还有这即便是勉强竖写,也不方便啊。书法是练的,大家都用铅笔写字了,毛笔何用!”

    “我觉得杨大夫说的对,不成,铅笔万万不成。”

    百官之中,有不少人反对用铅笔写字。当然,也有不少人支持。比如,寄禄官刘文正。

    这个家伙,以前是吕夷简的死党。当年被狗腿子蒙着面揍了个乌眼青,谁知如今被石小凡点化以后,突然变得刚正不阿、正义执言起来。

    “陛下,凡是都有利弊。铅笔写字便捷,驸马爷以前发明的鹅毛笔不就是在朝中很流行么。臣等办公务的时候,大多都是用鹅毛笔。如今有了更为便捷、适合学童的铅笔,不正是大喜事么。”

    刘文正这么一说,众人登时随声附和起来。铅笔省纸,在这个生产力相对于低下的时代,哪怕是一人节省一张纸可以为朝廷减少多少压力。

    要知道整个东京城的孩子都是免费入学的,光是造纸厂每天得出货多少纸张。这个时代又没有什么机械,基本上全靠人工。

    虽然说有了蒸汽发动机,可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普及开来的。

    还有就是,铅笔写出错别字的时候还可以用橡皮擦去。简单方便,特别适合容易出错的孩子身上。

    是以,刘文正一说,登时又有不少人赞同起来。

    头疼,休息一下,明天恢复三更。月票,月票,月票!月票不动了,能不能多支持一下月票,好让我有写作的动力。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古灵精怪

    每个时代的新发明,开始总会受到质疑。直到普及以后,人们才会发现它的便捷性。

    百官们有的反对有的支持,最终赵祯拍板:“诸位卿家无需再吵了,在东城试点。凡是东城的学堂全部发放铅笔,让学童们用铅笔写字,让老师用铅笔教书。当然毛笔课也不能荒废,主要课业还是以铅笔为主。若是东城学堂效率提高,则全城改用铅笔。”

    吵啊,你们不是要吵么。这下不用吵吵了,现在东城试点,若是好用以后全部用铅笔。

    这下那些支持的、反对的都不再吱声了,只有杨思臣和杨怀德叔侄俩阴沉着脸。他们知道一旦铅笔普及,将会对他们的行业造成多大的影响。

    这些蛋疼的早朝石小凡是不参加的,石元孙重伤初愈,也还在家休养。是以朝中吵翻了天的铅笔普及一事,他们并不知道。

    就算知道,石小凡也不关心。铅笔归了朝廷经营,赚钱赔本的与他没有半毛钱关系。只要是为了教育事业,石小凡还是很大方且不贪财的。

    到不是说自己有多么伟大,实在是这个时代的人没文化太难以沟通。若是全民皆读书,将来这个时代改变的就会越快。

    “来福、旺财,跟我去橡胶厂。”石小凡在仓库里叮叮当当,不知道又在鼓捣什么东西。

    小公爷要出门,狗腿子们开始着手准备,套车的套车,赶马的赶马。

    石一飞和石蓁蓁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仓库里,石一飞在门口露出小脑袋:“爹。”

    石小凡一愣:“儿子,走,跟爹出去玩儿。”

    然后石蓁蓁脑袋又露了出来:“爹爹,我要吃糖葫芦。”

    “好,爹给你买。”石小凡过去抱起女儿,牵着儿子的手:“咱们走。”

    石一飞却挣脱了开:“爹,我不想出去。”

    “为什么,带你去看橡胶车轮子。你不是就想要个橡胶轮胎么,爹送给你一个小的,适合你玩的。”石小凡诱惑着他。

    小孩子总有着很多玩具,一个橡胶轮胎他们都能在院子里玩上一下午。曾经,石一飞就把马车上的备胎给拿了下来,天天在院子里滚车轮。

    谁知道石一飞并不为所动,摇了摇头:“爹,我要留在家读书做学问,我要上进。”

    这话怎么这么耳熟?石小凡想起来了,这话自己小时候也经常跟石元孙说过。我要在家读书做学问,我要上进。

    听起来多么懂事的一个孩子啊,石元孙信了。美美的夸了儿子几句就去上朝了,结果回家,石小凡立刻闯出巨大的祸来,他把伙房一把火给点了。

    幸亏伙房离着正房远,众人又扑灭及时这才没酿成大祸。不然的话,石府的房子就得重新翻新了。

    这就是石小凡小时候的要上进,知子莫若父,儿子如今也是这幅德行。

    石小凡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他抬头看了眼自己这占地二三亩的巨大仓库。这臭小子,不会也想一把火给点了吧。

    “儿子,跟爹说实话,你想干什么?”石小凡有些心有余悸。

    石一飞的眼神天真无邪:“爹,我真的要读书写字。就是那铅笔,我觉得太好玩了,我想留在家写字。您去吧,和姐姐去看橡胶轮子吧。”

    这小眼神,石小凡的心都化了。他开始理解自己老爹小时候为什么这么宠溺自己了,如今看到儿子这小眼神。即便是他知道儿子要骗他,心里还是不舍的责骂。

    算了,老子家大业大。臭小子当真把仓库点了就点了,大不了重新修建。

    败家子,还真是遗传。

    “好,随便你吧。儿子,不管你在家干什么,一定要注意安全,知道么。闯了祸没关系,爹爹我不打你,但是要注意自己安全。”

    石一飞拼命点了点头:“放心吧爹,我不点你的房子。”

    “我这……”石小凡差点晕倒:“谁告诉你的?”

    小家伙古灵精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爷爷啊,爷爷把你小时候做过的坏事都告诉我了。听说你把伙房都点了,爹,你小时候真坏。”

    “臭小子!”石小凡四下寻找着,他想揍儿子。

    来福和旺财一看,慌忙抢上来劝架:“小公爷,小公爷,正事,正事要紧。”

    石小凡大怒:“臭小子,看我不打死你。”

    石一飞毫不畏惧:“爹,那是爷爷告诉我的,你要找也找爷爷去啊,可不关我事。”

    石小凡立刻没了脾气,是啊,管儿子什么事。是老爹这个老不正经的,把自己的糗事都告诉了一飞。自己这个高达伟岸的形象,全毁了。

    “爹,我可不会做坏事,我喜欢做坏事,做大英雄。”

    石小凡败了,他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指着儿子:“你就做吧,做你大英雄吧。爹给蓁蓁买十串糖葫芦,就是不给你捎回来。”

    “爹,我不吃糖葫芦,你把来福叔和旺财叔留给我吧。”

    ?石蓁蓁是个吃货,像极了她娘曹小梅。石一飞则古灵精怪的多,这个儿子的思维,有时候让石小凡也大为吃惊。

    所以儿子到底想要干什么,石小凡是猜不到的。只要保护自己安全,石小凡倒是不怎么干涉,要开阔儿子的思维是一件好事。

    来福和旺财留在儿子身边那更好,省的自己还得叮嘱赵嫕。这俩狗腿子在儿子身边,则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