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495章

宋朝败家子-第495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代人们还没有掌握碳黑的技术的时候还用过石墨,石墨就是自然中天然的碳,材质很软非常容易磨成粉,在魏晋时期,人们都还是在用石墨写字。一般在古代把石墨或者烟煤粉放一点在砚台上面,再兑上水,慢慢的用砚石磨成墨汁就可以写字了。

    后来,制墨的主要原料慢慢的变成了松烟,这是因为人们掌握了烧木取烟的技术可以从中获得更高质量的碳粉。当然除了烧松木,也可以烧油来取烟。而一般在古代主要就是烧桐油,麻子油,菜籽油,豆油,虽然说猪油也可以烧,但是桐油烧的烟最多,并且出来的墨成色最好。且加上桐油烟的成本更低,所以当时人们普遍都是用桐油烟来烧。

    很快狗腿子就给石小凡搞来了石墨,他又开始鼓捣自己的发明了。

    石小凡有自己的仓库,占地两三亩,里面乌七八糟的东西什么都有。

    石小凡采用水洗石墨的办法,这样可以使石墨的纯度提高,并用粘土将石墨粘结制成笔芯,此法被称为康德法,为铅笔工业奠定了基础。

    狗腿子们将上好的黏土用舂米的工具砸碎,然后用极细的筛子筛出来。

    筛出来的这种黏土,加上滑石粉、胶粘剂、色料、油脂和蜡等混合均匀后,经成型、干燥而制成,称为混合法。

    还有另一种是将瓷土、滑石粉、色料及胶粘剂等混合均匀后挤压成铅芯或将经干燥的铅芯放在油芯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充分吸收油脂而制成,称为油浸法。

    油浸法别想了,太麻烦,石小凡选择的是混合法。

    狗腿子们很卖力,大牛和二虎干的热火朝天。旺财则不然了,他瞅了个角落躲了起来。

    石小凡带着朱大昌等人抬了个碳炉过来,旺财一看到石小凡过来了,猛地站了起来:“你们抓紧干啊,都别想偷懒。大牛,使点劲,没吃饭啊!二虎,筛的仔细一点。”

    通常叫的最响的那一个,往往就是最偷懒不干活的那个。果然,嚷嚷了几句,旺财左顾右盼的准备找个地方偷懒了。

    “旺财,滚过来!”石小凡骂了一句。

    感觉颇有些倒霉的旺财,垂头丧气的走了过去,石小凡将脚边的一个橡胶桶踢给了他:“搅拌,使劲给老子搅拌,半个时辰。”

    桶里是黏土和石墨滑石粉等铅笔芯的原材料,这是个体力活,旺财喊苦了:“小公爷,很累的。”

    “一个时辰,来福看着他,完不成任务锤他。”

    这……

    “小公爷,毕昇来了。”狗腿子朱二蛋过来说道。

    毕昇是石小凡请来的,他一来看到仓库里鼓捣的这些东西不由吃了一惊:“驸马爷,你这又是做什么了。”

    “毕昇啊,你来的正好,来看看我的新发明。”石小凡介绍着:“铅笔,将来学堂的孩子可以用这个写字,错字易改写作方便。”

    ?毕昇一脸懵逼,铅笔是个什么鬼。  本文分享自飞su中u中       很快毕昇就知道了,旺财累成狗了,终于把原料搅拌好了。然后石小凡让人把原料放进磨具中挤压,模具有一个小孔,柔软的铅笔芯就这么轻易地被压了出来。

    然后是裁剪,全部裁剪成长度相同的铅笔芯,再就是入炉烘烤了。

    最后再把这些经过烘烤的笔芯放进热油或者石蜡里,为的是让这些笔芯变得更加光滑和防水。

    就这样,一条条笔芯就做好了。

    铅笔杆最好的是用辽北女真人的雪松木。雪松木较轻,硬度又低,非常适合做铅笔。可在京城,哪里来的这种木头。

    石小凡用的是松木,铅笔芯不是插进铅笔杆的,而是将铅笔杆一劈两半,中间只能用手工且出凹槽。然后把铅笔芯放进去,用胶水使得两半笔杆粘合,然后用重物挤压一个时辰,然后一只铅笔就完美的做出来了。

    s:求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手机请访问: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嫌疑人画像出炉

    铅笔,这个划时代的发明让毕昇赞叹不已。尤其是石墨,这东西也可以用来印刷的。

    “学会了么?”石小凡问。

    “嗯,只是我觉得这木板咱们换个方法效率更高。”毕昇说道。

    “啊?那你说,怎么做。”石小凡一愣。

    毕昇拿起一块木板,何不在整块木板刻出一道道凹槽。然后笔芯放上,将两块木板用胶水合起来。待挤压晒干以后,直接一根根切割开,这样效率要快的多吧。

    石小凡哈哈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行啊毕昇,有你的。好了,技术没什么难的。你也看会了,入宫跟官家说说,让朝廷在南窑建个铅笔厂,以后京城学堂的孩子就用铅笔用了。”

    “驸马爷可否演示一下,如何使用。”

    “这还不简单,”石小凡取过一把小刀,将铅笔削好:“来福,拿纸来。”

    宣纸拿来,石小凡用削好的铅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突然他停住了笔。

    石小凡忘了,古人写字横着写的时候是从右至左的。铅笔从右边往左边写的话,是极其别扭的。

    毕昇却并不知道:“驸马爷,何不写了?”

    石小凡想了想,在宣纸上竖着写了一首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后世李清照的一首小词,虽然石小凡一个男人写出来难免有些无病呻吟。可毕昇还是叹为观止:“驸马爷,您的文采着实令人佩服之至啊,好词,好词!”

    铅笔横着写字别扭,竖着写倒是方便了。石小凡把铅笔给了毕昇,说道:“你拿着去宫中找陛下,若是陛下同意,便有朝廷出资在南窑建厂吧。”

    又是一个厂子,不过石小凡不在乎了。这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好事,铅笔他就不自产赚钱了。直接交给朝廷,由朝廷制造。

    有了铅笔,石小凡去了赵嫕那儿。他要把凶手的模样给画出来,抓不住凶手决不罢休。

    两个侍女,还有赵嫕,她们见到过凶手廖三的模样,记忆犹新。

    “公主,那贼厮是什么脸型?”

    赵嫕想了想:“长脸,留着两撇小胡子。眼睛很小,鼻子微塌。”

    石小凡飞快的拿着画笔在纸上勾勒着:“还有呢?”

    他画的只是一个大致轮廓,旁人暂时也看不出来他画的是个什么东西。一名侍女说道:“回驸马爷,那人颧骨很高,脸型很瘦,眼睛比较小,三角眼。对,就是三角眼。”

    另一个宫女跟着道:“奴婢还想着,他耳朵有点尖,有点像是招风耳。耳朵还一个大一个小,很奇怪。”

    石小凡一愣:“一大一小?”

    赵嫕也跟着点了点头:“嗯,他右边耳朵小一些。”

    石小凡有些无语,前几日他还自习问过赵嫕,赵嫕并没有说这事。若是把这条线索说出来,说不定早就抓到凶手了。

    石小凡照着她们的描绘,把凶手的样子一点点画了出来。一边画,赵嫕她们一边围过来指点。

    “不对,他的眼睛是这样的,眼角细长,看起来很吓人的样子。”

    “还有这边,驸马爷您画的颧骨太高了,鼻子也不对。”

    “眉毛,他的眉毛很短,对,就是这样。”

    石小凡改了修、修了改,直到忙活了大半天,终于画好了。当他再把画好的画像给赵嫕看的时候,赵嫕紧张的捂着胸口,后面两个侍女吓得花容失色退了一步。

    太像了!

    这幅画作上的凶手模样惟妙惟肖,而且极富有立体感。这种写实的画作,是从来没有人见过的。

    一名侍女惊恐的说道:“驸、驸马爷,这人、这人就像是真的一样,好可怕。”

    石小凡微微一笑:“大功告成,没事了,我会抓住他的。”

    他怕给两个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石小凡并没有将画像再给儿子石一飞和女儿石蓁蓁看。而是拿到了石元孙跟前,石小凡问道:“爹,你可认得画上这人?”

    石元孙接过画像看到的第一眼就怒骂起来:“就是这贼厮鸟,就是他要杀公主。小凡,你从哪儿弄来的这画?人抓住了没有。”

    “爹,你就别操心了。安心养着伤,我会抓到他的。”

    石小凡拿着画走了,他去了开封府找包拯。

    没想到刚到开封府,只见包拯正找人给凶手画像。看得出,包拯对他极是客气:“石室先生,你看这凶手样貌,你可否能给画出来。”

    石室先生,姓名叫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后来的皇佑元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等知州或知县。

    此时的他来京城,就是想参加京城科考。包拯好不容易打听到此人,听说此人擅画,就想让他画一幅凶手画像。

    大概搞艺术的都喜欢留大胡子,在这个时代亦然。这文同就留了一个大胡子,包拯这么一说,只见他捋这胡子说道:“画像有何难,只是还请府尹描述一下其相貌,我这才好下手。”

    “这个本官不知,不过稍后我可带你去卫国公府,问一下卫国公和公主的侍女,他们与凶手有过照面,当能描绘出来。”

    “不用了,”石小凡带着狗腿子们走了进来,他把手上的画作往包拯面前桌子上一扔:“凶手我已经画出来了,只要张贴出去,不日即可捉到此人。”

    包拯有些吃惊,他打开石小凡的这幅神作一看,更是惊讶。画像上的人明暗层次分明,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而这位石室先生文同看到此画以后,更是惊恐的睁大了眼睛:“这、这是何画?”

    “这人是谁。”石小凡问。

    包拯慌忙介绍:“这位是石室先生,擅画竹。我听说此人,便想把他招来画个画像,谁知驸马爷厉害,竟然先行画了出来。只是这画作惟妙惟肖,如真人一般,不知是怎样画出来的?”

    石室先生文同,他是苏轼的表哥,石小凡似乎隐约记得历史上有这么个人。

    文同早就佩服的五体投地:“驸马爷,可、可否教授小人此画技艺?”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手机请访问: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围住凶手

    “可以,拿副你一副竹子来换。”石小凡大方的说道。

    文同擅画竹,他的画还是比较值钱的。到时候弄上一副挂在石府,百年之后也算是传家宝了。

    文同一听大喜:“别说是一副,十副也行。恩师在上,受徒儿一拜。”

    说着文同激动的跪下便拜,石小凡吓了一跳,慌忙扶起:“你这是干什么,快,快起来!”

    “恩师既肯收徒,自然要行跪拜礼。”

    “……”

    又多了一个徒弟,石小凡还真是有些无语。

    包拯命人拿出一些宣纸来,石小凡一口气画了十几张凶手画像。不为别的,就为了赵嫕和自己的老爹,他一定要把凶手抓住不可。

    他的画本就是速成的,根本谈不上什么艺术。石小凡只是把铅笔的绘画技巧教授给了文同,告诉他什么是写实。什么是物体明暗变化,什么是立体感等等。

    文同也看出来了,石小凡对绘画技艺并没有什么艺术细胞。只是他开创的这个写实流派是自己闻所未闻的领域,恩师当真神人也。

    后来,文同经过石小凡的培训,从而弃笔,转而画起了写实画。果真,后来的文同成为了写实派画家的开山祖师,他的画作在东京城重金难求。

    凶手的画像在东京城一公布,瞬间引起了爆炸。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栩栩如生的画像,无不啧啧称奇。

    而杀人巷的百姓们看到墙上张贴的布告以后,更是惊恐,这不是廖三么。

    很快,有人向官府举报,杀人巷的廖三符合凶手特征。

    包拯、叶青、石小凡三大巨头坐镇开封府,石小凡知道,画像一张贴出去,肯定会有人来报案。

    果真,好几个百姓来到衙门,一人跪地道:“回诸位大官人,在、在杀人巷的廖三,和、和画像上的人很是相像。”

    包拯惊问:“此人是干什么的?”

    “此人无业,平日靠些打打零工,偷偷摸摸过活。只是此人看起来老实八交,不似凶残之北。”

    包拯还待再问,石小凡一拍桌子:“抓!”

    老实,不过是凶手的掩饰罢了。此人定然是凶手无疑了,开封府衙门官差很快集结,皇城司逻卒严阵以待。

    众人出发,石小凡带着狗腿子,骑着快马往杀人巷急奔而去。后面,是官府的差役,鲁致张也带着狗子们前来支援,今日定要把凶手抓住不可。

    杀人巷沸腾了,很快官府的人把巷子团团围住,众人在百姓的指引下,来到一处黑暗残破的破屋子前。

    一名百姓指着那座低矮的屋子说道:“这、这便是廖三的家了。”

    官差将屋子团团包围,狗子在外面咆哮狂吠。两名差役手持大刀将残破木门一脚踹开,屋子里脏乱不堪臭味熏天。

    到处都是散落的垃圾,一张破被子乌黑肮脏,旁边还有几件黑衣服。正是廖三的藏匿地点,只是廖三此人却不在。

    “驸马爷,那贼厮得了风声跑了。只是并未跑远,他的被子还是温热的。”一名官差出来禀告。

    石小凡下马,跟着走了进去,一进屋不禁捏住了鼻子。屋子里一把沾染着血迹的匕首插在桌子上,正是行刺赵嫕和石元孙的那把。

    此时包拯和叶青也跟着赶了过来,石小凡拿起匕首怒道:“追!”

    此时鲁致张他们几人带来的狗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屋子里廖三的衣服被拿出来放在狗子面前一闻。几条狗子瞬间兴奋起来,它们寻着气味,一路寻找狂奔。

    包拯和叶青面面相觑,这狗子,竟然如此神奇!

    廖三看到张贴的画像,吓得魂飞魄散。朝廷什么时候这么厉害,当下他狼狈逃窜起来。

    狗子的追赶速度惊人,只要是廖三留下的足迹,它们都能闻得出来。包拯和叶青越看越奇,杀人巷街上这么多人来人往,狗子居然都能闻得出来。

    很快,官差们就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