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908章

宋朝败家子-第908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大宋,已经是达到了历史的极盛时期。

    既无内忧又无外患,百姓富足,社会安定。

    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几年的人口,更是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这让石小凡大为震惊,若是不实行计划生育,只能移民全球了。

    还好,人口虽然增长迅猛,但尚且还处在可控制范围。

    据说,太医局的郎中们,已经研究出避孕措施了。

    只是,如今的大宋朝虽然不拒绝女子读书,但女子做官依旧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虽然不能做官,可女子读书毕竟是吃香的。

    医生,更是破天荒的出现了妇科这个职业。

    也就是说,从事这个职业的,都是女郎中。

    许多读书的女子不能做官,纷纷做起了女郎中或者其他如女教书先生的职业。

    大宋,真的向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在发展。

    有了女郎中,就有她们专门研究妇科的课题。

    甚至,医学的发展,使得他们用尸体解剖来了解人体构造。

    虽然没有人造出节育环,可是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研究课题了。

    石小凡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总有一天大宋的文明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到时候,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一定也能控制住。

    最坏的打算,大不了移民全球而已。

    如今的海上丝绸之路早已纯熟,大宋的航海远洋舰队可以抵达沿途各个港口海岸。

    此时的欧洲人还在玩泥巴,日本尚且处在原始封建时代。

    美洲还是蛮荒部落,只有大宋的文明,更上了一个台阶。

    石小凡一行人,辗转了半个大宋,他们来到了福建。

    福建有大宋的造船厂,石小凡又不安分了。

    他想坐船出海,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福建船厂的船舶司司使卢建成,原来是密州船厂石小凡的手下。

    此人后来被调到福建,做了福建船舶司司使。

    是以,他见了石小凡之后热情异常:“驸马爷,小人被发配到了这南疆之地,想来这辈子都见不着您了。

    万万没想到,驸马爷您还能大驾光临,小人实在是高兴之至。”

    石小凡“嗯”了一声:“建成啊,你这造船厂,还有多少船啊。”

    卢建成洋洋得意:“驸马爷,这福建可比北方强多了。

    这里到处都是山林到处都是巨木,造船相当便捷。

    如今咱们船厂,大大小小的船舶大概有五六百艘不止。”

    “是嘛,附近驻军是谁?”

    石小凡突然问。

    “泉州团练使丁顺,之前也是在密州跟着驸马爷您的,老熟人了。”

    卢建成笑着道。

    石小凡大喜:“好啊,老丁这个王八蛋,你去把他叫过来。”

    泉州团练使丁顺,之前跟着石小凡在密州的时候,属于密州地方部队的一个低级将领。

    没想到,这厮风生水起的跟着一起来到了福建,竟然做了个团练使。

    当初,在密州这家伙欠了不少钱,差点跳海自杀,是石小凡救了他帮他还了债。

    这小子一听说驸马爷来了,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军务就跟着来到了船舶厂。

    “驸马爷,末将丁顺,拜见驸马爷!”

    一看到石小凡,丁顺也是大为兴奋。

    万万没想到,在这南疆之地,居然会遇到驸马爷。

    南方尚待开发,尤其是福建沿海这些地方,其实已经相当的富庶了。

    且不说别的,依仗航海优势,福建就成了大宋船队南下的集散地。

    许多从海外运回来的货物,在福建一带琳琅满目。

    商品经济的发达,使得南方地区的财富激增。

    可惜,人口还是稀少了些。

    将来,完全可以把大宋的子民南迁,用来继续发展南方经济。

    见到丁顺石小凡也很高兴,都是老熟人了,数年不见自然难免唏嘘。

    那个时候,石小凡还以为曹小梅已经死了,在密州和狗腿子们正忙着造大船出海。

    往事历历在目,狗腿子们更是呜呜渣渣,大家都是老熟人,能在这里见面实属巧合。

    那时候的丁顺不过是个低阶的武官,和狗腿子们的关系都不错。

    现在这小子混上了团练使,让旺财他们羡慕不已。

    “可以啊丁顺,都当上团练使了,团练使是啥,那可是一方守将。

    以后老子在这福建,看看谁还敢你欺负我。”

    旺财嘚吧着。

    团练使,全名团练守捉使,唐代官制,负责一方团练的军事官职。

    唐初团练使有都团练使州团练使二种,皆负责统领地方自卫队,地位低于节度使。

    一般都团练使多由观察使兼任,州团练使常由刺史兼任。

    福建南方地带地处特殊,此地的团练使朝廷委任了丁顺。

    别看这丁顺之前只是个低阶武将,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拼出来的。

    之前,他跟着狄青打过交趾,累功升迁,到现在终于混上了个地方团练使。

    石小凡更关心的,却是他手里的人马:“丁顺,你手里多少人?”

    丁顺一怔,随即回道:“大概,不到两万人吧。”

    石小凡吓了一大跳:“这么多?

    !”

    “驸马爷有所不知,这福建地处沿海,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

    加上沿海还有许多异族小国客商,朝廷委派末将我来处理。

    这人少了也不够用,一来二去的,就有了近两万人的兵马。”

    “借我八千,我急用。”

    石小凡说。

    此言一出,众人不由得又是大吃一惊。

    借兵?

    石小凡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八千精兵,虽然他是定北王有调动天下兵马职权,然这职权需要赵祯赐予的。

    比如战时,赵祯可以赐予定北王节制某路军事大权。

    这个时候,石小凡可以统调这一路的任何一支部队。

    可是福建团练使,超过五百人石小凡是无权调动的。

 第二千零三十四章 流求

    除非有皇帝的授权,定北王节制福建诸路,这个时候石小凡就可以调动丁顺手下的大军。

    合理合法,因为这是皇权赋予的权利。

    但是石小凡是莫名来到的福建,此时又无战事,你突然要调八千人。

    往重了说,这是不臣之心。

    谁知,丁顺连半个磕巴都没有打:“可以啊,驸马爷什么时候用,末将好去调备一下。”

    丁顺之所以敢这么明目张胆,一来他感念石小凡的当年救命之恩。

    二来,福建地区山高皇帝远的,这事想瞒过京城也是很简单的事。

    毕竟,一道旨意从东京城传到这里来,少则数月多则半年的事了。

    丁顺没有问石小凡借兵干什么,驸马爷借兵不需要理由。

    因为丁顺是一个,对石小凡佩服的五体投地的家伙。

    当年,他跟着狄青打交趾的时候,就连狄青都一直在夸赞石小凡。

    丁顺一生就佩服两个人,一个就是战无不胜的战神狄青,另一个就是嚣张跋扈无恶不作的石小凡。

    可这却把船舶司司使卢建成吓了一大跳:“驸马爷,您您要这么多兵干什么。”

    就连喜欢跟着胡闹的曹小梅,都忍不住提醒:“小凡哥哥,这是兵啊。

    你要这么多兵,被朝廷知道了会出事的。”

    旺财这个智障,本来想说管这些干什么,小公爷要兵肯定有他的理由。

    是不是咱们要和交趾再打一架,这事我旺财做前锋。

    可曹小梅这么一说,旺财又不敢吱声了。

    看样子曹姑娘是反对的,自己若是再支持小公爷,万一挨了揍可就惨了。

    曹姑娘下手,那可是绝不容情的。

    一向沉稳的来福也跟着劝道:“是啊小公爷,这可是八千精兵,您要来做什么呢。

    您还是莫要胡闹了,会出事的。”

    来福是了解他们家小公爷的,石小凡要兵肯定不是为了好玩。

    要兵的目的就是打仗,只是八千精兵和谁打仗来福不知道。

    但是不请而战,被朝廷知道了可是要命的。

    好不容易在平安县闯的祸弄了个功过相抵,本来平安县事宜用不了石小凡插手。

    你发现问题上报朝廷就好了,偏偏你就是不。

    把朱大奇和东方红泰父子办了,虽然让他们伏法,可朝中依旧是有许多怨言的。

    在败家子这里,大宋律法似乎成了摆设了。

    倒是跟着来福从唐州来的邢长林邢捕快还有李成跟着沾了光。

    邢长林后来做了唐州的总捕头,而李成则成了平安县的李捕头。

    可以说,二人都升了官。

    石小凡为什么要兵,他确实想打仗。

    而且,他不止是想要八千精兵,还把目光盯到了卢建成身上:“老卢,你把船舶厂的船都给我,我也要用。

    老子要带船出海,攻城略地。”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面面相觑。

    带船出海?

    去哪儿。

    就在沿海的卢建成也有些不懂了:“驸马爷,您带着这八千人出海打仗,打谁,日本么。”

    卢建成不明白,日本虽然是弹丸小国。

    可哪里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吧,八千人,你怎么打。

    再者说了,日本穷乡僻壤的,你打下来有什么意义。

    谁知,石小凡说道:“日本有什么意思,那里的日本人还在蛮荒未开化。

    诸侯混战的日本,老子没兴趣。

    老子拿下的,是流求。”

    一说起流求,卢建成和丁顺不由得面面相觑。

    流求,就是如今的台湾。

    之前,大宋并不关注这个岛国。

    但是后来随着大宋朝航海贸易的发展,大宋的舰队经常路过流求岛屿。

    他们发现这个岛屿还真是不错,山明水秀的,也有许多矿产宝藏。

    而且,不像是日本那样,流求离着大宋沿海是很近的。

    日本确实是个鸡肋,石小凡压根就没有兴趣。

    大唐时期,日本还是茹毛饮血的学习了唐朝的文化才开始慢慢发展。

    到了大宋朝,日本也没有发展出个所以然来。

    大宋朝连一个朝鲜都没有兴趣,更别提一个日本了。

    如果攻下日本,主要是离着大宋太远了。

    攻下来也没有什么意义,倒不如流求宝岛。

    流求宝岛就不一样了,这里和大宋几乎是隔海相望。

    距离有近,当地的土著也是中原百姓移居过去的。

    《流求传》记载,流求国在海岛中,正对建安郡东,水路五天便到。

    土地上有很多山洞。

    国王姓欢斯氏,名字叫渴棘兜,不知道他们国家有多少个世代相传。

    那个地方的人喊他叫可老羊,妻子叫多拔茶。

    居处称为波罗檀洞,壕洞栅栏有三层,周围有流水,种植树木和荆刺做篱笆。

    国王居住的房舍,面积十六间房,雕刻有禽兽。

    有很多斗镂树,似橘树而叶子茂密,枝条纤细好像头发下垂。

    国家有四五个将帅,统领各个山洞,洞有小王。

    往往设立村庄,各村有鸟了帅,都让善战的人充任,自己设立,主管一村的事情。

    男女都用白绳扎束头发,从脖子后边盘绕到前额。

    男子用鸟的羽毛做帽子,装饰上珠贝,配饰上红色毛,形状不同。

    妇女用罗纹白布做帽子,形状是方正的。

    编织斗镂树皮与杂色毛做衣服,制作剪裁不一样。

    缝缀垂螺做装饰,不同颜色相杂,下面垂挂小贝壳,发出的声音好像玉佩。

    缀合上钏,在脖子上挂上珠子。

    编织藤条做斗笠,配饰上毛羽。

    有刀矛肖弓箭剑铍之类的武器。

    那个地方缺少铁,刀都很薄小,多用骨角辅助。

    用苎麻编成盔甲,或者用熊豹皮。

    流求传的真实成分已经不可考,但是石小凡可以肯定的是,那里的百姓相对于处在一个原始的时代。

    他带着八千精兵打过去,征服他们。

    把流求归于大宋的疆土,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石小凡想在流求占岛为王,做一个流求王。

    虽然离着赵祯远了,可远离朝堂纷争未必是一件坏事。

    而且在这岛上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着,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

    在岛上,带着曹小梅和赵嫕,生他一大堆孩子,过上一些世外桃源的生活,岂不美哉。

 第二千零三十五章 京城朝议

    占领流求,石小凡这个想法其实已经很久了。

    从之前没有打辽国的时候,石小凡就想过要逃离。

    逃离京城,逃离赵祯。

    赵祯不好么,好。

    在确实是是个好皇帝,有着一切仁君身上的潜质。

    请注意是仁君,而非明君。

    石小凡的眼里,明君是那种开疆拓土,征战四方的神人也是治国的能手。

    而赵祯不喜欢征战四方,对于人也是持有宽容态度。

    刑罚也是一切从宽,极刑也仅限于砍头。

    这样的皇帝,究竟是不可多得的。

    然而,皇帝终归是皇帝。

    如今的赵祯长大了,他和石小凡之间的隔阂也就出现了。

    不再是小时候那种,二人无话不谈没上没下的兄弟情义。

    如今,人过中年的他们,毕竟是成熟了起来。

    成熟了,就得有君臣之仪了。

    石小凡不会跟之前一样,没心没肺的在微服私访的时候,偷偷踢皇帝屁股一脚。

    换成现在,那纯属找死。

    尽管赵祯一直在怀念,怀念二人之前的时光。

    可毕竟是不一样了,如今的石小凡征服辽北,做了定北王。

    他们之间的关系,加倍的像君臣了。

    比如说之前,石小凡走了几个饱学大儒。

    放在之前这都不叫事,赵祯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权当做没看见。

    现在不一样了,赵祯真的差点砍了这个败家子的脑袋。

    石元孙也差点被吓死,这就是区别。

    所以石小凡想逃离,逃离京城。

    他实在不想看到,自己和赵祯的关系蒙上一层利益纠缠。

    赵祯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