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97章

宋朝败家子-第97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过来吧。”

    这种场合,尤其当着各国使臣的面。赵祯需要保持皇家威严的,他不想败家子惹事。

    太监躬身下去,不多时石小凡贼头贼脑的走了上来:“陛下。”

    赵祯眉头微微一皱:“盐铁使,你又有甚宝物了?”

    石小凡从袖子里掏出一根铜制短棒,双手奉上:“此物,乃是西山宝贝。”

    那是一根可以伸缩的铜制短棒,两端镶嵌着两个玻璃镜片。

    赵祯有些奇怪:“此为何物?”

    石小凡微微一笑:“此物唤作望远镜,陛下您放在眼睛上看一看。”

    赵祯只好拿起,将铜棒伸开,按照石小凡的方法将细的一端放在眼睛上。

    景物瞬间被拉近,赵祯吓得一个哆嗦,差点将望远镜掉下地来。

    然后赵祯惊呆了,他不解的看着石小凡:“这是怎么一回事?”

    石小凡只好尽量浅白的跟他解释:“陛下,景物通过琉璃镜片,然后形成放大的图像,陛下就可以看的清楚远处景物了。”

    赵祯惊魂未定,却又又惊又喜。他再次将望远镜放在眼睛上,远处使者脸上面部表情清晰可见。有了这个东西,等会观看比赛的时候可清楚多了。

    要知道比赛的时候是会异常激烈,而作为天子的赵祯真能坐在他的黄龙大旗下远远观望。

    石小凡送给他的这个单筒望远镜,等于说是可以近距离观察比赛盛况了。

    不过随即又有一个想法让赵祯百思不得其解,石小凡是怎么懂得这么多的。

    这无论怎么都是说不明白,败家子发明出来的这些东西都太过稀奇古怪,以大宋朝来说,甚至是根本不像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

    “盐铁使你过来。”赵祯跟他招招手。

    石小凡只好走近一些,躬身行了一礼。

    赵祯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你告诉朕,你是怎么懂得这些东西的?”

    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好回答,因为石小凡研究出来的这些东西都太过匪夷所思,不过幸亏败家子早已准备。

    “陛下,实话实说么?”

    赵祯一愣:“当然,你若有半句欺君之言,朕即刻杀了你。”

    这不是恐吓,石小凡更像是妖人,这个时代对于妖人的处理方法就是绑在柱子上烧死。

    “臣得过一本天书。”石小凡胡说八道起来。

    “天书?”赵祯忍不住说了句。

    石小凡点点头:“陛下还记得臣得了疾疯病么,臣当时是死过去了。后来迷迷糊糊中臣觉得到了幽冥世界,还遇到过太祖他老人家。”

    赵祯一听大惊:“你,你见过太祖?”

    石小凡“嗯”了一声:“太祖他老人家给我念了一本天书,臣迷迷糊糊就背了下来。你说奇怪不奇怪,臣每每想起天书内容的时候,一个字也想不起来。可见到西山那些硅石的时候,臣好像又能记起来些什么,然后臣就做出了玻璃,还有这幅望远镜。”

    赵祯倒吸一口凉气:“太祖有没有对朕说过什么?”

    石小凡想了想:“没有。”

 第二百一十八章 拉弓

    石小凡瞎扯淡的本事炉火纯青,他将这一切归咎于天书。

    赵祯相信么,他相信。

    因为这个时代的人非常之迷信,不是大多数人,而是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人有其魂。

    司天监除了掌握天文历法之外,更重要的是推算天象。

    比如天狼星动,天下有劫难。不是干旱就是蝗灾,某个皇帝或者太子挂了,司天监就会有人说昨日夜观天象,紫薇星动,西北角有星陨落等等。

    要命的是当时的人们都对其深信不疑,就连包拯,乃至先朝寇准等人都干过。

    当时赵祯想大力提拔张尧佐,谏官包拯、陈升之、吴奎说:“近年以来,水从城中冒出,地震、黄河泛滥,这是小人当道所致。天下都认为张尧佐主持大计,诸路苦于索求无厌,内帑受到借助的烦扰,法制凋敝,实在是因为张尧佐。臣等认为,亲昵之私,圣人也不能避免,但能处理妥当,不造成危机,这才是有所得。”

    于是,赵祯只好改任张尧佐的职务。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许多言官都是先借着天灾发难。认为是朝中出了奸臣,这才惹得老天爷震怒。

    当时赵祯对此是深信不疑的,所以石小凡说是太祖赵匡胤给他的天书,赵祯立刻相信了。

    赵祯叹道:“如此说来,我大宋朝都是列祖列宗保佑了。”

    这样能骗过赵祯最好,石小凡“嗯”了一声:“是的陛下,臣就是得了太祖垂怜,这才改邪归正的。”

    这败家子自从得了疾疯病以后,确实是改邪归正了。与以前那个混蛋简直判若两人,虽说行事还是这么不着调,但至少立了不少大功。

    这败家子先祖都是我大宋朝忠臣,太祖托他为朝廷出力,自有太祖的道理,看来以后要多多重用这混蛋了。

    赵祯相信了,这让石小凡是大喜过望。不止是因为这个什么狗屁天书,重要的是如果将来赵祯死也不肯做自己大舅子,大不了他可以说太祖托梦让他娶赵嫕,看你怎么办。

    突然赵祯心中又是一动,他摒退左右,悄声说道:“小凡,你说这望远镜若是拿到边关给守城的将士,岂不可以决胜千里了。”

    石小凡微微一笑:“陛下圣明,臣造此物的目的本就不是给陛下观赛而用的。就是要送到边关,给杀敌报国的将士们的。”

    有了这望远镜,便可以远远观察敌人动向。尤其是对方骑兵,可以率先发现他们进攻目标。

    “能尽快制造么?”赵祯也是大喜过望。

    石小凡眉头一挑,摇了摇头:“哪有那么容易,得需要耗费很多很多钱,只要有钱,就能造的多。”

    赵祯“嗯”了一声,然后猛地回过味来了:“你放、你胡说八道,别以为朕不知道,你是又想捞钱吧。”

    石小凡被说中了心事,脸不红心不跳:“陛下要供应军队也无不可,望远镜一副最少两千贯。”

    “二百。”赵祯讨价还价。

    “一千五。”石小凡不肯放弃。

    “一百。”赵祯加倍压价。

    “一千贯,陛下真不能再少了,本钱都不够。”

    “嗯,五十贯,朕要两千副,三个月完不成提脑袋来见。”

    哪有这样还价的,简直欺人太甚,石小凡怒了:“陛下,您不能不讲理不是。”

    “十……”赵祯刚要开口。

    石小凡慌忙打断他:“成交,五十贯。五十贯一副,三个月臣交到兵部。”

    赵祯满意了:“滚吧。”

    石小凡怒火万丈,心中暗自骂到:昏君,早晚让你做老子的大舅哥。

    石小凡贪财,赵祯其实是高兴的。皇帝最怕的不是你贪财,而是你不贪财惦记上龙椅了。

    聪明的臣子,都会大捞特捞营造出一个贪财的假象以消除帝王的疑心。

    秦时,王翦带着六十万大军向楚国进发,刚走几天,就打发手下回去,请求秦王给他善田美宅,这样共去请求了五次。一张单子,上面罗列了一长串咸阳最好的良田、美宅、池塘,请秦王将这些赏给他。

    众人不解,问其何故。王翦曰:“秦王疑心,我王翦装作贪得小器的模样,行前多求良田屋宅园地。则王必不疑。”

    果然在秦王的轻松大笑中,王翦获得了必需的政治安全,这就是王翦请田的故事。

    还有前朝大将郭子仪,他已经功高震主,可以说郭子仪若是想做皇帝,那江山就没有他老李家什么事了。

    即便如此,郭子仪为了消除皇帝疑虑,在家是大肆铺张奢靡。更是将府门昼夜大开,以诚待人。

    他们这么做,也是为了消除皇帝疑心。

    虽然败家子现在狗屁势力都没有,可是他贪财,这对赵祯来说就是一件好事。

    隆隆的战鼓声中,国武赛开始了。第一项比赛是开弓,也就是比赛臂力。

    场上放着一张铁胎硬弓,这是一张一百五十斤拉力的硬弓。

    古代的弓分为实射弓和力弓,力弓即单纯练力的重弓,不能实射。据记载南宋岳飞挽弓三百斤,也是指力弓。

    古代科举考试,力弓项目的最高上限折合成今天的单位大约是180磅,而且能达到这个上限的并不多,人力有时而穷,所以说,岳飞弯弓三百斤数据是不可信的。

    至少这其中是有很大水分的,至少测算方法并不准确。

    大宋朝一斤接近于现在的六百克,而场上这张拉力一百五十斤的硬弓,几乎无人拉的起来。

    最先上场的是高丽使者一名大力士,只见他取过硬弓。然后气沉丹田用尽力气一拉,弓弦拉开一半,丹田气一松,败下阵来。

    接着就是西夏、交趾、回纥、于阗、真腊、大理、三佛齐国等使者纷纷上场,皆无人能拉开这张铁胎硬弓。

    紧接着是大宋这边,禁军中挑出来的一个大力士,只见他拿起硬弓,左手拿弓,右手拉弦。

    铁胎硬弓半开,随着力度加大,眼看着硬弓就要被拉开,在场的人无不屏住呼吸。

    赵祯通过望远镜也看的是紧张刺激,可惜,最后关头的时候,这名宋军还是没能拉开这张硬弓。

    周围人一片唏嘘,最后上场的是契丹使者,这是一位蒙古人。他看起来并没有别国使者那么强壮,就在众人对这人不抱希望的时候,这名蒙古人立贯双臂,也是大喝一声,竟然将铁弓给生生拉开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霸王回马枪

    蒙古人天生神力,弓箭又是他们的强项,这人竟然生生的将这副铁胎硬弓拉了开来。

    然后,鼓吏站出来报幕:“开弓,获胜者是契丹使者。陛下有旨,赏!”

    战鼓擂擂声中,契丹使者一片欢呼。

    只有石小凡骂了句:“王八蛋。”不知道是骂那名蒙古将士还是骂适才那名失败的宋兵。

    鼓吏又站了出来:“第二项,舞刀!”

    所谓舞刀,包罗万象,可以使用任何兵器。这个就需要硬核势力了,场上刀光剑影呼呼哈嘿。

    这种打架的场面石小凡最喜欢看的,舞刀这一项,大宋占据绝对优势。

    每年的舞刀比赛,基本都是大宋这边夺得头筹,果不其然,禁军中一名手持腊杆红缨长枪的家伙,三下五除二便挑翻了数人。

    “好!”场上众人欢呼起来,就连赵祯都忍不住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最后上场的是一名西夏武士,赵祯有些奇怪,这名西夏武士在前日入宫朝贺的人中并未见过。

    因为这个人太有个性了,倒不是说他的长相多么奇特。而是他的一双眼睛,阴鸷、凶狠,不怒自威。

    难道说贺臣使者太多,自己没记住?

    赵祯摇了摇头,不去再想这件事。

    只见这西夏使者手中拿着的,赫然是一把剑。

    这不是武侠世界,更不是一言不合就修仙的玄幻世界。要知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这边大宋将士手里拿着的,可是一柄长枪。

    此人一上场,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西夏武士三十岁左右年纪,站在场上,剑尖斜指,威风凛凛。

    宋军将士长枪立地,一抱拳施了一礼。

    按照规矩,西夏武士是需要回礼的。没想到这人长剑指地一动不动,甚事傲慢无礼。

    “他妈的王八蛋,你懂不懂规矩!”

    一人在场外怒喝,这人是石小凡。

    这名大宋将士见对方无动于衷,只好回过枪头准备发起进攻。

    “上啊,上,娘的王八蛋!给我狠狠的揍那孙子!”石小凡举着拳头嗷嗷叫。

    赛场上,数他叫的最欢。而败家子口中不干不净,立刻引起那帮西夏使者怒目而视。

    那宋将挽了个枪花,长枪如毒蛇出洞,枪花点点,往那名西夏武士刺去。

    那西夏武士不慌不忙,竟然不挡不避,直到枪尖离着身前不足三尺,长剑横削,挡开了这致命一击。

    这名宋兵绝对是枪法高手,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等削处处不离对方要害。

    西夏武士腾挪跳跃,往往看似陷入绝地,却总能化险为夷。

    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后发制人,这人的心理素质极强。

    看台上败家子竟然也忘记了叫骂,长大了嘴巴合不拢,高手!

    这是一场巅峰对决,宋将枪法可谓炉火纯青,西夏武士剑术无双。双方你来我往,杀得好不快活。

    败家子虽然惫懒,却毕竟是武将世家出身,对于这些招式套路都是了然于心。

    武器招式就那么几招,关键是临敌之时千变万化存乎一心,

    就像写文章,字体就那么多,关键看你怎么排列,这其中变化无穷无尽。

    斗不数合,西夏武士故意露了个破绽,宋将挺枪直刺。

    看台上石小凡大惊:“小心!”

    果然那西夏武士横剑一挡,顺着枪杆直扑过去。

    长枪适合远距离战斗,最怕的就是敌人近身。近距离长枪施展不开,短剑则可以步步紧逼。

    好在这宋将也是久经百战,虽慌不乱。长枪横削竖挡,勉力支撑。

    可是那西夏武士剑术实在太过凌厉,宋将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看台上的众人只看的心惊肉跳,尤其是宋军将士,无不暗自捏了把汗。

    赵祯也是,宋军都盼望自己人能赢,也算是为大宋争光了。

    因为接下来的射箭还有翘关项目并非大宋所长,尤其是射箭,大宋尚未得过冠军。

    若是这次国武赛大宋朝一项冠军也得不到,那作为天朝上国可丢人丢大发了。

    石小凡更是站在看台上唾沫横飞:“这个王八蛋玩阴的,早就跟你说了小心。躲啊,和他拉开距离,不然你会输的!”

    这时一名小太监急匆匆的走了过来:“盐铁使,陛下有令,禁止你大声喧哗。”

    石小凡一愣,举在半空的手停了下来。

    是啊,整个赛场数这败家子声音最大,要命的是这厮不顾一点礼仪破口大骂。大宋朝礼仪之邦,到他这里荡然无存。

    石小凡有些不爽,不让叫骂,那有个什么劲。可官家有令,又不敢不从。

    败家子悻悻的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看着左右围观的几个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