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98章

宋朝败家子-第98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小凡有些不爽,不让叫骂,那有个什么劲。可官家有令,又不敢不从。

    败家子悻悻的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看着左右围观的几个武将,气不打一处来:“你们几个王八蛋,为什么不跟着一起呐喊。”

    旁边几个武将只好陪着笑,这败家子惹不起。

    果然场上那宋将落了下风,他心下焦躁,若是继续缠斗下去,必然大败无疑。

    一咬牙,突然他倒转长枪回头便走。

    那西夏武士大惊,这是什么招数。只见这名宋将枪头贴地,回头就走,整个后背都暴露在自己长剑之下,这不是自己找死么。

    西夏武士不容多想,挺剑直上往他后背刺去。

    突然那宋将猛地回头,长枪往后急刺。

    看台上石小凡大喜,早就将赵祯命令忘到了九霄云外:“漂亮!霸王回马枪!”

    这一招,正是宋将绝招霸王回马枪。

    可谁知到了半途,这宋将枪刺到半空活生生停了下来。

    西夏武士瞅准时机,长剑刺中那宋将手腕,接着飞起一脚,正中宋将胸口。

    这一下变起仓促,宋将腾腾腾接连退了三步,手中长枪落地,已然是败了。

    原来这霸王回马枪威力太大,他若是使足了,必然会将这名西夏武士生生刺死。

    西夏作为正旦使,入京是来贺喜的。若是因为比赛杀了对方,势必引起两国摩擦纷争,是以他长枪使到半途生生收了回来。

    西夏武士却不肯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时机,登时将对方打败。

    但不管怎么说,西夏武士确实是赢了,而且此人武功之高,难遇敌手。

    赵祯惊的放下手中望远镜,完了,这场国武赛大宋没戏了。

 第二百二十章 翘关

    舞刀项目,向来是大宋朝稳操胜券的。就像我们的乒乓球,吊打国外选手一样。

    可意外总会发生,乒乓球也不是每次都会赢,也有失误输局的时候。

    舞刀也是如此,大宋输了,获胜一方是西夏武士。

    这让许多将士一时无法接受,石小凡又想跳脚大骂。一抬头,看着不远处赵祯黄龙大旗,王八蛋三个字生生咽了下去。

    “舞刀,获胜者西夏使者。陛下有旨,赏!”

    西夏使者们发出一阵欢呼声,那名西夏武士倒是显得一脸轻松,他回到自己的队伍,随行的西夏使者对他竟是恭恭敬敬。

    石小凡有些奇怪,不就是夺了个头名么,怎么连他们都正旦使都对这武士如此恭敬,想来西夏人是崇敬英雄。

    只是这些西夏使者似乎对这个武士恭敬过了头,石小凡尚未多想,鼓吏又出来报幕:“第三项,翘关!获胜者,得御赐护心铜镜一枚,赏钱千贯。”

    举重在唐时称为“翘关”。应试方法为:应试者手举“翘关”(即门关)十次。“翘关”是一种举重力课试方法,长一丈七尺,径三寸半。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

    翘关曾是中国古代最为普及的训练力量的活动之一。所谓“翘”,即是举的意思,“关”则是诸侯国都城关城门用的大门栓。

    春秋时诸侯的国都城门一般都有四五丈宽,木头门栓有几百斤重。据汉朝人高诱解释,翘关的方法是“以一手捉城门关显而举之”。

    国武赛都是图个热闹,头名是为国争光,其他名次也会有赏赐,不过基本上都是大宋、契丹、西夏、吐蕃、大理等几个国家争夺头名。

    两项比赛中,契丹和西夏已经分别拔了头筹了,大宋还是一无所获。

    接下来的翘关更是难以获胜,契丹和西夏从来不缺大力士,甚至于包括高丽吐蕃等国,更是高手如云。

    说白了,就是举木头。举高高,转圈圈,上下十次以上,看谁坚持到最后。

    然后座位上的石小凡不见了,他去了赛场。

    “铁头,跟我来。”石小凡带着他挤过人群,到了赛场边上。

    各国将士都在做赛前练习,高丽派来的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家伙,类似于日本相扑。胳膊赛石小凡的邀粗,很是唬人。

    契丹是个大胡子,人高马大,势力也是不容小觑。这次西夏好像没选出什么厉害角色,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拿了舞刀头名已经是很高兴的事了。

    其他吐蕃大理等国,也都是一些壮汉角色。

    大宋朝挑选的是一个杀猪的,没错,他不是军中人士。

    这杀猪的是一路选拔上来的,二十万禁军扛鼎无人是他对手。但是他能不能比得过这些外使,就是个未知数了。

    可惜,这杀猪客还未上场,就被石小凡拦住了。

    “滚下去。”石小凡过来就没跟他废话。

    旁边鼓吏大怒:“盐铁使,你干什么,休得在此胡闹。”

    “你也滚!”石小凡指着他。

    鼓吏一怔,这败家子太猖狂了:“这可是国武赛,马上就要翘关比赛了,耽误了赛事,你担当得起么。”

    石小凡冷笑一声,指着那杀猪客:“他,下去,我的人,上。”

    然后鼓吏就看到石小凡身后铁头了,他上下打量着铁头:“就他?”

    “铁头。”石小凡指着场上一根翘关。

    铁头二话没说,走过去就跟拎起一棵大葱一样简单,一手抓起来轮了个圈,然后虎虎生风的舞动了起来。

    然后整个赛场的焦点被聚焦过来了,这么重的一根翘关,这人拿着居然视若无物,跟踏马的提着根棍子差不多。

    鼓吏震惊了,场上的其他选手惊呆了,场外观众更是目瞪口呆。

    望远镜里的赵祯,更是不可思议的看着:“此人是谁?”

    左右有眼尖的:“回陛下,这好像是盐铁使带来的。”

    那杀猪客立刻孱了,石小凡看着他:“还不快滚下去。”

    杀猪客哪里还敢停留,伸臂这脸羞愧的退了下去。

    太特么吓人了,这人简直就是怪物。

    铁牛还在场上虎虎生威的耍着木棍,石小凡冲他喊了声:“行了行了,等会留着力气比赛。”

    谁知铁牛说了声:“俺先练练手,这棍子太轻不过瘾。”

    太轻?众人更是惊得面面相窥。这可是比赛专用的,能举起十次以上的都算是超级大力士了,这人居然说太轻。

    石小凡又看了眼鼓吏:“还不宣布开始,等什么呢你。”

    鼓吏一听大喜,慌忙走到场上:“第一场,由大宋壮士出场。”

    “铁头,单手举高十次以上,能举多少次就举多少次。”石小凡冲他大喊。

    铁牛听闻,一只手拿起那根翘关,就跟我们就这根扫把一样轻松,嘴里还嘚吧着:“这举起来有什么劲,俺能举一百次。”

    赛场上其他国使者已经被吓傻了,这逆天臂力,无人能敌啊。

    这种扛鼎、翘关之类的比赛,比的是纯力气。开弓虽然也是力气活,但也有很大部分的是技巧,所以开始的时候石小凡并没有让铁头参加开弓项目。

    场外的赵祯看的是大喜过望,他忍不住站了起来,透过望远镜,只见赛场上那位大宋勇士犹自好整以暇举着那根翘关。

    铁头的速度终于慢了下来,他的额头见汗了,但是更震惊的还是围观所有人,这人力气简直就是怪物。

    鬼知道过了多久,终于铁头将那跟翘关扔在了地上,周围登时嗡嗡之声大作。

    几乎看台上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就连适才那位西夏武士也一脸惊讶的看着场上的铁头。

    过了半响,报幕人和几名官员交头接耳了几句,这才来到场上:“这位大宋勇士,举翘关记录是,一百三十一次!”

    一百三十一次,大宋开朝最高记录是七十二次,那还是太祖时期的一个无敌大力士。

    而眼前这人,竟然比最高记录差点多了一倍,众人无不惊讶的长大了嘴巴。

    而几名外国使者也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了一阵,然后派人告诉了场上那鼓吏。

    然后鼓吏喊了一声:“诸国使者宣布,翘关一项,他们选择弃权。”

    “好!”整个玉津园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玉津园沸腾了。

    赵祯的脸上也露出喜色,大宋终于赢了一项。

 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夏武士身份

    铁头赢了翘关比赛还没什么了不起,毕竟国武赛有输有赢。可逼得诸国直接主动放弃,这就厉害了。

    牛啊,争光啊,大宋威武。面对这么个大力怪,使者们哪有一个是其对手,与其上场丢人,还不如弃权。

    赵祯很高兴,若不是这个人,大宋恐怕要连输三场了。

    要命的是,这人还是败家子弄来的。福星,败家子绝对朝廷的福星,感谢太祖保佑啊。赵祯心想,应该找个时候去拜祭一下祖庙了。

    日已正午,鼓吏出来宣布:“各国使者回驿馆,下午射箭。”

    正午稍事休息,驿馆御赐国宴,而石小凡被赵祯提走了。

    “说,哪里找到的这个人才?”赵祯问。

    “大街上捡的。”

    “捡的?”

    捡孩子么,赵祯有些不相信。

    石小凡当然不能告诉他,这是自己差点搭上一条命认识的一个举重怪。

    “嗯,臣在京城街上遇到这人扛鼎,那叫一个力大无穷。臣便想了,正好不是今日有个国武赛么,就把他招来了。”

    “原来如此,”赵祯点点头:“此人要留着,重赏。”

    石小凡嘿嘿一笑:“陛下,下午射箭,臣想参加。”

    赵祯一惊,上下打量着他。败家子是什么德行他还是知道的,射箭?懒出天际的石小凡会什么射箭了。

    “这是国武赛,岂可儿戏。”赵祯自然不同意。

    “陛下,反正咱们输定了。若是派个高手参赛,结局还是输。不如让臣上去试试,即便是输了也不丢脸。”

    这真是打击人,不过说的也是事实。骑射,绝非大宋所长,每年都是这些蛮夷夺帅。

    就跟我们的国足一样,永远都出不了线。

    赵祯有些恼怒:“你怎知咱们胜不了,万事皆有可能,咱们大宋将士可不是吃素的。”

    石小凡舔着脸:“将士自然不是吃素的,可是这射箭还真非咱所长。陛下既然说了万事皆有可能,何不让臣一试?”

    “不允。”赵祯不会让败家子上去出丑,他不要脸也就罢了,朝廷可跟不起丢这个人。

    “臣立了不少功。”石小凡突然说道。

    赵祯突然脸一沉:“你说什么。”

    “臣立了功啊,流民、岁币、食盐、玻璃、望远镜、还有……”

    “够了!”赵祯一拍桌子:“你知不知道,朕也杀恃功傲物的。”

    跟皇帝面前邀功请赏,那是嫌命不够长。

    可他是败家子,还是脸皮奇厚无比那种,石小凡不要脸的笑着:“那个,臣什么时候恃功傲物过了。您也知道,臣这个名声不太好,臣就寻思了,能不能借着这次比赛的时机,让臣挽回那么一丁点名声。”然后他又委屈地:“要知道,臣这名声,怕是打光棍的命了。”

    赵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也是,以败家子这名声,京城哪家大家闺秀愿意嫁给他。

    原来这小子是为了这个,可国武赛毕竟是关系国家荣誉的,让这败家子去参加射箭,赵祯一时犹豫不决。

    “陛下,你放心,臣的箭法虽然不敢说独步京城,至少不会垫底。”

    独步京城?亏得败家子没说是独步天下。赵祯想了想,这厮确实立了不少功劳,单单是借了七十万贯固防边关这事就大功一件。

    “好吧,朕就恩准你这一回。”

    石小凡大喜:“多谢陛下!”

    败家子为什么要急着要去参加射箭,不谦虚的说,石小凡箭法还行。

    穿越之前,自己参加过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后来就是在参赛的路上救了一个落水儿童穿越到大宋朝成了个败家子。

    虽然奥运射箭比赛与这个时候射箭不同,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石小凡不敢说能夺得头筹,但正如他所说,绝不会垫底。

    赵祯是在玉津园寝殿召见的石小凡,下午射箭赛事在即,回宫来回不够折腾的。

    有件事情石小凡觉得有些奇怪,他只好问了问赵祯:“陛下,你有没有觉得那使剑的西夏武士有些奇怪?”

    赵祯“嗯”了一声:“此人着实英勇无双,竟然用一把短剑,剩了我大宋勇士。”

    “不是这个,”石小凡摇了摇头:“你有没有发现,西夏那些使者对此人甚是恭敬。”

    “西夏人崇拜英雄,自然对他恭敬些,这也不足为奇。你若是奇怪,待国武赛完,朕召见他的时候,询问一下此人便是。”

    这时候国信所一名押班来传话:“陛下,西夏使者让奴婢传话,他们已离了国信所,回西夏去了。”

    “什么!”赵祯和石小凡大吃一惊。

    西夏使者竟然不告而别?这太让人意外了,他们为什么连射箭比赛都不参加了。

    西夏人箭术有其独到之处,其中不乏箭法高手,他们为什么放弃,难道说自知没有必胜把握?

    也不至于,国武赛结束后,赵祯需要召见然后论功行赏。可他们为什么连赏赐都不要。

    突然石小凡隐隐感觉到有一件大事似乎要发生,为什么西夏使者如此匆忙离开,为什么使者中包括地位最高的正旦使都对那西夏武士如此毕恭毕敬。

    就算他是英雄,对方对他敬佩他也就罢了,简直就是恭敬过了头。就像,就像自己对赵祯。

    一想起赵祯,石小凡大惊,他慌忙问那押班:“西夏使者怎么走的?”

    那押班曾在石小凡手底下做过事,当下恭恭敬敬道:“回盐铁使,他们走的极为匆忙。好像特么急着离京,每人更是带着三匹马,像是路上替换。”

    石小凡倒吸一口凉气,转身对赵祯说道:“陛下,你可知那西夏武士是何人。”

    赵祯一愣:“何人?”

    “赵元昊。”

    赵祯又是大吃一惊:“你说什么!”

    “臣这才想起,那些使者对这武士简直就是恭敬过头。他们赢了舞刀,赏赐都不要立刻就急着离开,为的就是怕咱们发现。而且他们每个人随身带着三匹马,更是想路上轮番替换。他们为什么这么急着离境,就是怕咱们知道他的身份扣下他。”

    听石小凡这么一说,赵祯也是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