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1068章

刘备的日常-第1068章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襄阳城,东门外,呼鹰台。

    嘉宾云集,盛况空前。

    荆州学士,争相来见。可比时郭林宗,游学京师。

    酒宴正酣。忽闻台上奏《野鹰来》曲。祢衡侧耳聆听,稍后作歌相合。

    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歌、曲,朗朗上口,天作之合。台上嘉宾,击节而歌。当浮一大白。

    初闻《野鹰来》曲,便可乘兴赋诗。祢衡,非常人也。

    刘表举杯相敬:“此赋何名?”

    “《沔上吟》。”祢衡遥饮而尽。汉水,又称沔水。沔上吟,沔水之上吟也。

    “录《野鹰来》,为《沔上吟》。”刘表欣然言道。

    “明公,明见。”群僚齐声。果然人才鼎聚,士林逸秀。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祢衡乘兴落杯。趋步近前,请同去更衣。刘表心领神会,这便起身离席。

    把臂共入内室。祢衡试问:“明公,可知荆州知危乎?”

    “哦?”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观祢衡非口出狂言。刘表遂求问:“敢问先生,危从何来。”

    “祸水东来。”祢衡附耳言道。

    刘表略作思量,便又问道:“淮南袁术。”

    “另有江东袁绍。”祢衡索性明言。

    “如先生所言,二袁入寇之心不死。然今,曹吕相争。徐州精兵尽出。二袁何不,顺击广陵?”不出所料,荆州上下,皆如此想。

    “‘其强易弱,能反其道’也。”祢衡一语道破天机。

    “何以知之?”刘表必有此问。

    “明公可知,曹贼,因何不用区区?”祢衡不答反问。

    “人言,不能容也。”刘表答曰。

    “此其一也。”祢衡又附耳言道:“亦因,窥其私也。”

    “愿闻其详。”刘表求问。

    “陈王之死,乃出曹、袁合谋。欲分荆襄七郡也。”祢衡言道。

    “吕布檄文,皆真?”刘表追问。

    “然也。”

    刘表亦知事大。先按下不表。待罢筵,同返襄阳。遂开府议。

    悉知内情。长史蒯良,起身谏言:“二袁若反其道,必攻江夏。可先令黄祖谨守水砦。二命荆州水军待命。三使护南蛮校尉刘磐后发。”

    别驾蒯越,亦言道:“四军合力,可败二袁。”

    “善。”刘表这便定计。

    果不其然。

    不出数日,二袁同发,直扑江夏。江夏黄祖,早有准备。严防死守,稳扎稳打。二袁不能速决。遂陷入苦战。稍后,原本驻守七郡四境,荆州水军,齐来驰援。更有南蛮校尉部,焚烧港津,背后一击。

    消息传来,刘表遂拜祢衡为军师祭酒,参掌戎律。对其青睐有加。“文章言议,非衡不定”。

    “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表怃然为骇。衡乃从求笔札,须臾立成,辞义可观。表大悦,益重之”。

    楚都寿春,江东车骑将军,袁术府邸。

    久攻不下,损兵折将。袁术将邸报,愤而掷地:“刘表老儿!”

 1。257 口出狂言

    长史杨弘,气急败坏:“老贼必有先备。”

    别驾韩胤,亦试言道:“莫非,老贼已先知。”言下之意,二袁行事不密,被刘表先知。

    袁术怒发冲冠,心乱如麻,如何还是深思熟虑。恼怒之后,心中又起羞愤。想我四世三公,袁公路。竟屡战屡败,为天下人耻笑。如何位列六雄之一,又如何并立群雄之中。

    淮南群臣,亦谨小慎微,屏气噤声。唯恐稍有不慎,触怒袁术。身死族灭,满门无存。

    “报——”便在此时,忽有亲卫入殿:“荆州密书。”

    “速呈来。”袁术喝道。

    “喏。”

    由长史杨弘接过,察验无误。遂转呈袁术。

    竹筒封泥完好,正是淮南细作密报。袁术拆封一观。怒不可遏,切齿言道:“背盟弃友,曹阿瞒!”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荆州之事,与曹孟德何干。

    不等群僚来问。袁术掷书座前:“一观便知。”

    长史杨弘、别驾韩胤、主簿阎象,各自传阅。

    原来,荆州得存,祢衡首功。祢衡自恃有功,时与刘景升相戏。每在席,直呼刘表小字,曰:“公不得我,荆州不保也。”刘表笑曰:“卿言是也。”

    传阅密报,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刘表之所以有备。乃因祢衡暗中告密。并言及,曹操与袁术,暗中苟且。欲分荆襄七郡。刘表焉能无备。

    此等隐秘,必不入三人之耳。岂料祢衡,狂妄如斯。竟酒后吐真言,不打自招。试想,高朋满座,悉数知晓。如何能瞒过城中,淮南细作。

    主簿阎象,起身进言:“卑下闻,祢衡乃一介狂士耳。数犯曹孟德,故不为其所容。命其出使荆州,亦为嫁祸刘表也。”

    袁术一声冷笑:“不料此人,狂妄如斯。竟乘酒醉,道破隐秘。”

    若换成旁人。大庭广众,自揭老底。如袁术等人,必不肯轻信。唯恐中反间之计。奈何祢衡一贯狂妄。众目睽睽,裸露身体,堂而皇之,坐骂营门。甄都早已传遍。狂病发作,不辨六亲。故酒醉之后,狂病大发,口无遮拦,亦是理所应当。

    一言蔽之。语出祢衡之口,天下无人见疑。

    无怪曹孟德,敬而远之。眼不见,心不烦。送于刘表。未尝没有,借刀杀人之意。奈何荆州上下,却奉为上宾。祢衡因而“小人得志”。得意忘形,终将祸从口出。

    江夏太守黄祖,正值壮年。又出荆州豪族,雄霸一方。部将张硕、陈就,善水良才。麾下水军,悍勇善战。以蓟式机关巨舰,横亘沔口(夏口),阻断水路。又于两侧崖顶设伏。滚木礌石,机关连弩。打得淮南水军,头破血流,溃不成军。

    鏖战正酣。护南蛮校尉刘磐,背后一击。乘东南风便,火船破敌。二袁联军,虽有蓟式楼船,横亘水砦。然四面火起,亦动摇军心。急忙鸣金收兵,固守水砦不提。

    来日再战。

    沔口楼船,忽然冲出。荆州水军,由蔡瑁张允,二将统领。顺下沔水,赶来驰援。

    双方投石呼啸,箭如飞蝗。樯倾楫摧,舟毁人亡。长江血染。

    一场恶战。二袁联军,水砦被破。舰船多有损毁。不得已,退出战场。江夏得以保全。

    黄祖其人,不可小觑。

    “为今之计,该当何为?”袁术居高下问。

    唯恐被主簿阎象抢先。长史杨弘,斗胆进言道:“下击广陵,可乎?”

    “不可。”袁术亦有所虑:“‘朝三而暮四’,必为群雄耻笑。”兵者,国之大事。岂如儿戏。

    “何不遣使甄都,且听曹孟德,何所言。”别驾韩胤,进言道。

    “于战无益。”袁术毕竟出身名门。耳濡目染,尔虞我诈,轻车熟路。又所谓“远水不解近渴”。如何攻取江夏,乃是至关紧要。更何况,吕布入寇,曹孟德自顾不暇。

    然,不告而攻,又无功而返。来去匆匆,必为刘表所轻。

    二袁联军,一时进退两难。

    襄阳,镇南将军兼领荆州牧,刘表府邸。

    “罢兵休卒?”闻军师祭酒祢衡进言,满堂哗然。

    “然也。”祢衡举重若轻。

    军师祭酒,乃刘表效徐州军师中郎将所立。乃诸参军之首,亦或是谋士之首。重在出谋划策,参议军事。不比军师中郎将,可领兵出战,拥统兵大权。

    “祭酒当知,二袁兵败而士衰。何不一鼓作气,毙敌于江上。”从事中郎韩嵩,求问。

    “二袁小败,无伤根本。荆州虽小胜,然丰墙峭阯,不筑则崩。”祢衡出口成章:“北有曹吕之争,南有二袁齐攻。荆州七郡,为大江分割。关东摇荡,不可乱矣。”

    言下之意。境外动荡不安,内部更要维稳。否则内忧外患,覆灭在即。

    “祭酒所言极是。”治中刘先,仍有心结:“然,二袁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此来入寇,若不小胜,何肯退兵。”

    “治中深知二袁也。”祢衡笑道:“馈二袁,各百万斛米,此战可休矣。”

    “这……”群僚面面相觑。二袁入寇在先,战不能胜,反要馈其百万斛米。岂非欺人太甚。

    “可。”不料刘表,欣然应允。

    “明公,明见。”祢衡下拜。

    府议毕。群僚车驾出府。

    治中刘先,从事中郎韩嵩,双双赶来相问:“祭酒留步。”

    三人廊前见礼。

    治中刘先求问:“何以馈米二袁?”

    祢衡笑答:“明公非惧二袁,乃忧汉中史侯也。”

    “原来如此。”二人幡然醒悟。襄阳扼断沔水,上游汉水,直通南郑。若趁荆州水军尽出,鏖战江夏。汉中大军,突袭襄阳。荆州不保。此,才是刘表,心腹大患。

    祢衡,顾全大局,我等不及。

    “何人出使?”治中刘先,又问。

    “南阳宋忠。”祢衡,不吝赐教。

    “善。”刘先拜服。

    谓“北海郑玄,南阳宋忠”。

    宋忠(一作衷),字仲子,南阳章陵人,当世大儒。依附于荆州牧刘表,授五业从事。撰写《五经章句》,著有《太玄经注》九卷,《周易注》十卷,《法言注》十三卷。诲人不倦,名臣王肃、尹默、李撰、潘濬等,先后师从受教。

    又说“忠小差玄”。名在郑玄之下。

    二袁出身豪门,素重名士。宋忠此去,必马到功成。

 1。258 少帝长成

    汉中,南郑行宫。

    寒暑易节,腊尽春回。已是初平三年(192年)。

    史侯年方十六,已知男欢女爱,初通人伦。唐姬朝夕相伴,耳病厮磨,共赴鱼水之欢。闻已有身孕。未及元服,已为人父。年初,国师张鲁上疏。言,可行元服之礼。

    天子元服与汉人及冠,多有不同。及冠需年满二十。正如国丧,以日易月。天子元服,亦毋需足满二十。如灵帝,年十四便已元服。桓帝,年十六元服。似无定数。然据《禁中起居注》可知,凡可行房事,当加元服之礼。此便是,为何史侯年幼,便纳唐姬之因。

    于是择吉日。行元服大典。后大赦天下。赐河间(种出)、勃海(董侯)、鲁(阿斗)三王,黄金各百斤,合肥诸国王各五十斤;公主、大将军、三公、特进、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将、大夫、郎吏、从官、四姓及窦、董小侯、诸夫人以下帛,各有差。年八十以上赐米、酒、肉,九十以上加帛二匹,绵三斤。

    话说,自先帝崩于困龙台。叔侄相争,天下三分。于社稷动荡之中,初闻少帝长成。

    甘后,六百里告知万里之外,夫君刘备。甘后浴火重生,虽已了断前生。然终归轻生。蓟王爱屋及乌也罢,全护汉室苗裔也好。上表祝贺,遣使供奉。

    由门下主簿孙乾,携国礼,舟入南郑。蓟王上表,虽不称陛下,只尊弘农王。然,字里行间,情真意切。尤其所附礼单,尤其丰厚。

    史侯命人,当殿诵读。书文不及过半,已潸然泪下。

    于是言道:蓟王与先帝,虽是君臣,却胜手足。董侯尊尚父,朕亦尊之。

    群臣山呼万岁。

    乱世无庸主。

    时,史侯汉中登基,自号“道君”。定五斗米为国教,封张鲁为“国师”。

    西凉诸将,各有封赏。麾下兵马,重整武备。与五斗米鬼卒力士,共组成军。号“飞熊兵”。益州刺史刘焉,遣使奉献。受封益州牧,阳城侯。麾下“东州兵”,亦听史侯号令。

    张鲁、刘焉、张济,共奉史侯为天子。汉中、巴蜀,于是连成。史侯麾下,兵强马壮,号二十万众。话说,六雄之中,便是袁术,亦据二郡之地。汉中一郡,何以称帝。故为壮声威。史侯割汉中东部诸县,分置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因处汉中之东,故称为“东三郡”。

    为均当地豪强,历代积势。国师张鲁,命五斗米教众,东迁上庸、房陵、西城等县,屯田养士。史侯又命镇东将军郭汜,出屯上庸。加之汉水航运之便,又疏褒斜、傥骆、子午、峪谷,四道,连通关中。并重筑郧关。

    《史记·货殖列传》:“南阳西通武关、郧关。”《汉书·地理志》:“长利(县)有郧关”。《水经注》:“汉水径琵琶谷口。益、豫二州分境于此。”《郧阳府志》:“郧关,在郧县东城二十里琵琶谷。”故亦称“琵琶关”。

    汉水经此,山岩夹峙。河道陡窄,曲水湍流。沿长岭奔冲而下,至琵琶谷口,成激流险滩,称琵琶滩。过琵琶滩,河道又窄,两岸山岩陡峭如石门,秦时已立关津。此处行船,极为凶险。古往今来,舟毁人亡,不计其数。因处“楚头秦尾”,益豫二州分境之地。地势险要,故为兵家必争。尤其天下三分,益豫二州,各为其主。

    史侯力排万难,重筑关津。可保东三郡,固若金汤。

    重重利好,引山民纷纷入籍。三郡各有十余万众,七万余户。史侯励精图治,汉中巴蜀,数年大治。

    元服后,首开朝议。

    国师张鲁,骠骑大将军张济,尚书令阎圃,并四征将军:李傕、郭汜、樊稠、杨定,悉数在列。

    “曹吕相争,二袁攻刘。”史侯居高下问:“与朕何益。”

    国师张鲁,莫测高深。

    尚书令阎圃,持芴跽奏:“禀陛下。臣,窃以为,与我无益。”

    “哦?”阎圃乃汉中谋臣之首。闻此言,史侯亦不敢大意:“尚书令且直言。”

    “喏。”阎圃这便,娓娓道来:“吕布诸军并进,却过城不入。此乃虚张兵势也。且将兵入陈,传檄关东。必别有所谋。臣,窃以为。吕布入寇,乃为除甄上公之争也。”

    “尚书令所言,与朕相合。”史侯轻轻颔首:“诸军并进,乃为饵兵也。八将齐出,吕布蛰伏。待曹操,分兵御敌。吕布再行雷霆一击。与王党外合里应,陷甄都。诛尽二曹党羽。助王太师,总朝政。”

    “陛下,明见。”群臣拜服。

    “二袁击刘,又当如何。”史侯又问。

    “荆州刘表,足可自保。”阎圃断言。

    汉中、关东,本就结有兄弟之盟,合力共抗江东。若此时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