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588章

刘备的日常-第588章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泉。”

    “华大夫所配良药,右丞足月送来,从未有失。分你一份便是。”曹节亦不藏私。

    “谢老大人活命之恩。”张让再拜。

    “待你我故后,黄门多半没落了……”曹节一身长叹,言尽于此。

    ‘老大人何出此言?’终归未能问出口。从府中小黄门处,取来赠药,张让怀揣狐疑,告辞离去。出角门前,小黄门言道:往后,可月初来取药。

    张让谢过。

    送走张让,得了枚麟趾金的小黄门,喜气洋洋的返回。

    轻手轻脚,替曹节掖好被角,正欲转身离去,忽听曹节笑问:“此去,可有所获。”

    “不敢隐瞒阿父,得了枚麟趾金。”小黄门笑答。

    “去吧。”曹节轻轻颔首。

    小黄门再拜,又不禁问道:“阿父何故言,黄门没落。”

    “蓟王宫中无宦。还要我等何用?”曹节答曰。

    小黄门越发不解:“蓟王宫中无宦,与我辈何干?”

    曹节张了张嘴,却哑口无言。

    久不听言语。待小黄门再抬头,只见榻上老者,口角垂涎,睡意昏沉。

    想着数年前还是何等权倾朝野,只手遮天。如今昏睡榻上,垂垂将死。岁月又曾饶过谁。

    许先前之言。不过是一句昏语。

    心念至此,小黄门忽觉有些扫兴。这便泱泱而去。

    想着数年前还是何等权倾朝野,只手遮天。如今昏睡榻上,垂垂将死。岁月又曾饶过谁。

    许先前之言。不过是一句昏语。

    心念至此,小黄门忽觉有些扫兴。这便泱泱而去。

 1。157 泽被后世

    春分刚过,蓟国千里国土,二十七县,便有农人陆续备耕、通渠,开始新一季的稻作。谷雨之后,千里水田,已遍布农人。各家各户,皆要赶在芒种前,理好厢田,以备育秧。

    此乃稻作之关键。虽说蓟国随王,稻作二十余载。然年年有新民落户。尤其是东部安北、辽海二郡。近年来,乃蓟国屯民重区。安北守阎柔、辽海守郭芝,自履任以来,兢兢业业,废寝忘食,不敢有一日之疏。

    安北郡内,扶余四加正迅速汉化。除去饲养牲畜,并有三老传授稻作技艺,年前已得享鱼米之利。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源),令顺民心。”

    阎柔自幼长于东胡。后久居西林,坐堂理政,居中调和。在“北人”中,素有信义。扶余四加,与本地汉人毗邻而居,初时因语言不通,习俗不同,故常起冲突。然自领安北守以来,阎柔宽法严律,公正无私。以理服人,以德化人。胡、汉尽数归心,少有争斗。再过数年,当可为蓟王所用。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此乃亘古不变之真理也。

    陆续有扶余国人,举家南下,定居蓟国。足可证明。

    自蓟王平定半岛,重开前汉旧郡。半岛夷人、远东胡人、极地野人,纷纷慕名来投。尤其环绕半岛的珠链港津,纷纷扩建为港城,面朝大海,扼守内陆。随街衢纵横,不断扩大。再于临近港津之山川险要处,立烽堠、障壁、关邑。而后修路通渠,筑堤圩田。将先前圈占的无人荒原,悉数辟为良田,种植晚稻。待良田、道路、沟渠,不断深入,距离适宜,再择址修筑新城,或重驻前汉旧城。

    试想,围绕半岛之珠链,霅津、渊达、釜山、南、北乌稽等,诸港皆如此这般。不断向内陆辐射。待良田、道路、沟渠、城邑,彼此连通之日,便是汉化半岛之时。亦可称半岛“圩田大成”。

    “圩田制”,起于(蓟)王,盛于(蓟)国。

    凡有城邑新筑,附近岛夷便会随首领,欢呼雀跃,举家而来。首领为里魁、衢长、坊令、邑宰、享受与汉人官吏,相同待遇。夷人亦就地转化成“夷户”,安居城中。家中青壮、健妇筑城修路,穿渠圩田,日赚二百大钱。家中老弱,则由三老传授机关稻作,各项事宜。行农牧兼稻作。有三韩八十余国,美玉在前。更有同伴亲身经历为证,如何能不深信。

    东盖马县“南沃沮属国”、临濊县“北沃沮属国”,及沧海郡“扶余属国”。属国民众,大量迁出。填充苍海、玄菟、临屯三郡。远东地区,正由奴隶部落联盟,迅速向封建文明进化。

    两汉处理内迁蛮夷,最行之有效的“属国制”。正被蓟王,发扬光大。与先前“属国都尉”只为统领,内事皆由属国自决迥异。蓟王所置“属国都尉”,职能类比“都护”。手握一国之政。筑城修路、穿渠圩田,皆归其所辖。“都尉”与“都护”,渐渐比同,皆有“总督”之意。遂与“校尉”区分。国主,乃名义上首领。享有一国之君,理应享有的一切。然,牵扯到重大事务,当以属国都尉,马首是瞻。

    建制上,类比大汉藩国。国主坐享食俸,国政却握于国相之手。

    如前所说。四夷皆以汉化为荣。能得大汉认可,成为属国。坐享其成,坐收其利。富贵绵延无尽,泽被子孙后代。事后再看,有百利而无一害。部落文明与封建文明,判若鸿沟。每每回忆先前。岛夷头领,尽皆摇头自嘲。穷乡僻壤,举目蛮荒,化外野民,家徒四壁。还有何物,能被大汉所惦念。

    再想蓟王如此善待,各个感激涕零。正腊时,纷纷遣使蓟国,上表深谢。

    蓟王回复曰:煌煌天汉,薪火相传。

    使节忙问:王上何意?

    左相崔钧答曰:大汉传火天下,烧尽蛮荒,尽归向化也。

    使节纷纷醒悟,心悦诚服,感激涕零。

    在光融天下,一骑绝尘的汉家强势文明面前。四夷“如蝼蚁仰望苍穹”,“似蜉蝣漂流汪洋”。如何能不敬畏若天神。大汉的一切,皆令四夷心生向往。

    纷纷苦思: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汉人。

    来自半岛的思潮,如野火燎原。正在四夷之中点亮文明的篝火,汇聚成照亮前路的巨火塔。

    遥想后世,历代文明的传火者们。再无如大汉一般,兼容并蓄,包罗万种之气概雄心。

    蓟王既孤身来此,自当倾尽所有。不使人类文明,陷入不断劣化的循环。

    蓟国王城,西宫,增城殿。

    久未露面的刘氏老族长,领孤孙前来拜见。老族长家逢巨变,子女皆先后故去,唯剩一孤孙。

    “九叔免礼。”帘后太妃,柔声言道:“赐座。”

    “谢太妃。”老族长又为太妃引荐:“乃老朽孤孙,少时外出游学,一别十载。至今乃归。”

    “刘平,拜见太妃。”儒服青年,伏地行礼。

    “你叫刘平?”太妃忽问。

    老族长笑答:“多年前,宗祠大考。王上名列前茅,此子却是第五。虽落选,然志气不可丢。于是,老朽便用王上幼时之‘平’,改其名。此子亦颇知上进,外出行学,一别十载。今学业有成,特领来与太妃一观。”

    “原来如此。”太妃欣然点头:“既学成归乡,当为国效力。”

    刘平伏地答曰:“禀太妃,不日当往四方馆一试。”

    “既是宗室俊彦,便不必去黄金台了。”太妃笑问:“何所长?”

    “(刘)平,游历四方,晓各地风土民情。愿往京畿,供职藩邸。”刘平答曰。

    许慎《说文》:“邸,属国舍也。”所谓藩邸,便是大汉藩国,设在京畿的馆舍。如“蛮夷邸”,便是接待蕃国来使及四夷“蕃客”的馆舍。

    类比“蛮夷邸”之命名,蓟国在洛阳的藩邸,称:“蓟邸”。

    换言之,刘平欲求“蓟国入京使”一职,常驻洛阳。刘平既是楼桑刘氏宗亲,又久历四方,学业有成。确是适合之选。

    太妃略作思量,这便应允:“如此,也好。”

 1。158 铁壁铧嘴

    除“蛮夷邸”、“藩邸”之外,还有“郡邸”,便是诸郡设在京师的馆舍。时下诸邸,类后世“驻京办事处”。

    “汉法,诸侯各起邸第于京师也。”“天下郡国百余,皆置邸京师。谓之百郡邸者,百郡总为一邸也。”注日:“在百余郡邸之中,还有一个百郡总邸。”

    诸侯王邸,俗称“国邸”。前汉时,乃为诸侯王个人出资所建,其产权当归属诸侯王家所有。然今汉,诸侯官邸多为朝廷自建,产权归汉廷所有。由大鸿胪掌管。国邸,专设邸长、丞、及一众属吏管理。史载:“典客,秦官,掌诸侯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行人为大行令。初置别火。王莽改大鸿胪曰典乐。初,置郡国邸属少府,中属中尉,后属大鸿胪。”

    邸长、丞,主邸中事宜,比干石至六百石俸。与行人、译官、别火三令,并属大鸿胪。今汉初,光武裁减机构,省并郡邸长丞等官吏,转由“令郎治郡邸”。《后汉书·百官志》有载:“右属大鸿胪。本注日:承秦有‘典属国(主管属国的秦员,秩二千石,另主蛮夷事务)’,别主四方夷狄朝贡侍子,成帝时省并大鸿胪。中兴(光武)省驿官、别火二令、丞,及郡邸长、丞,但令郎治郡邸。”

    至此,郡国在京邸舍,皆由鸿胪寺遣郎官掌管。郎官秩四百石。除此之外,郡、国亦遣干吏一员,驻守京中邸舍,称“守邸丞”,省称“守邸”或“守丞”。

    时下,国邸虽归朝廷所有,然自桓灵以来,卖官鬻爵,大行其道。诸侯无子、因罪除国者,众。故无主国邸,亦可自由买卖。时下国邸,不仅提供上计使团等,国中在京官吏饮食起居,且还兼具代办国事、囚禁流犯等,诸多功能。正因地位特殊,故郡、国皆耗费巨资,年年维系。

    刘平欲入京供职,常驻洛阳。便欲官拜“守丞”,居于蓟邸,为蓟王上下奔走。

    蓟邸,乃先前蓟王花费重金,购前渤海国邸改造。待王美人贵子新封勃海王,又转赠王美人贵子。再择函园官堡内空置宅院,新置蓟邸。

    蓟王外出,太妃监国。此乃祖制,并无不妥。任命国中官吏,亦与礼法相合。只需告知左右国相,走既定程序即可。依律,委任国中大小官吏,皆需由二位国相上报少府,再由中书令,转呈蓟王批复。若(蓟)王外出,或王年幼,则由垂帘称制的太妃全权代理。

    此,亦是祖制。

    蓟王乘座舰,巡视国境,外出未归。书报南宫披香殿少府署寺,中书令遂发六百里,转呈蓟王当面。

    泉州港,三足踆乌号。

    三足踆乌缩小简化版,类后世“海鹘船”。此船头低尾高,前大后小,如海鸟状。舷下左右置浮板,形如鹘翅,其船随风浪涨跌,无有倾倒,背上左右张生牛皮为城,牙旗、金鼓如战船之制。号称“铁壁铧嘴”。船首舷部装有防护铁板,水线以下暗置铧嘴,可冲犁敌船。

    后世海鹘船,长不过十余丈。远不及三足乌。

    收到中书令六百里封函。白发御姬遂捧入船宫。船宫,乃古代吴越国君,建于船上之宫室。今被用来形容三足乌,足见船大如行宫。

    “授刘平为守邸丞。”蓟王微微皱眉。区区四百石官,母亲自与便是,何必六百里传我。

    “刘平何许人也?”蓟王问道。

    “信使未曾说起。”御姬答曰。

    函内又见母亲手书,刘备取来一观:“原来如此。”

    士贵人如出水芙蓉,娇艳欲滴。孕期渐重,睡意深沉。沐浴更衣,姗姗来迟:“此是何人也?”

    “乃幼时玩伴。”刘备言道:“乃九叔公孤孙,小名‘五貉’。少时父母早亡,由又吃族中百家饭长大。口直心快。细细想来,少时许多荒唐事,皆因他而起。”

    士贵人笑道“凡染,一入谓之縓。再入谓之赪。三入谓之纁。五入为緅。七入谓缁。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因取族中排序,故夫君字‘玄德’。换言之,‘五貉’,必在族中排名第五,乃夫君族兄。”

    “然也。”刘备轻轻颔首:“采桑葚、戳蜂窝、掏鸟巢、捉鱼虾……皆因他好吃而起。因父母早亡,故族中长辈兄弟,颇多照应。约莫在为夫少复祖爵时,外出游学。一别十载,不知竟改我旧名。唤做:刘平。”

    “难怪得母亲善待。”士贵人笑道:“洛阳勋贵,若知乃是夫君族兄,必争相结交。此去洛阳,打理国邸,或是一着妙棋。”

    “为夫亦如此想。”刘备转而又道:“老族长年事渐高,今有孤孙归家,宜当耳提面命,服侍榻前,令祖父颐养天年。实不忍遣往洛阳。”

    “夫君常言‘男儿志在四方’。既为宗亲,为国效力,亦无可厚非。”士贵人劝道:“夫君诸弟兄,皆身居要职,得食高俸。将心比心,又岂能厚此薄彼。”

    “贵人言之有理。”刘备涣然冰释:“如此,便授国邸守丞兼王宫行人。”

    “夫君明见。”士贵人一笑倾城。

    “传令,起航。”刘备眸中尽是神情。

    “喏。”

    蓟王乘座舰,顺下巨马水。巡视各地。经停泉州港后,横渡渤海上湾区,驶往金州港,入辽海郡。蓟国水军,一路护送不提。

    楼桑,大溪地。老族长院中前堂。

    “封刘平为守邸丞,秩六百石,‘铜印黑绶’。兼领蓟王宫行人。另赐铜钱十万,蜀锦百匹,四季朝服及骈马公车一驾。”由蓟太仓令,大兄刘文,亲颁蓟王敕令。

    “臣,遵命。”刘平伏地领命。

    不等起身,老族长已老泪纵横。

    “主公巡视在外,归无定期。故遣我来。”大兄刘文谆谆善诱:“守邸丞,本是四百石官。主公又赐六百石宫职,乃为‘特进’,将五弟官俸,升为双六百石。我等同气连枝,自幼相伴。此去京师,当谨言慎行,不可恣意妄为。有损家风。”

    “大兄字字珠玑,弟已铭刻肺腑。”刘平肃容下拜。

 1。159 举国之力

    水上船宫三足乌,泊入临渝港。辽海守郭芝,携一众属吏,登船接驾:“臣等,恭迎王上。”

    “衍长,免礼。”刘备伸手搀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