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贞观俗人 >

第735章

贞观俗人-第735章

小说: 贞观俗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墩盘派瘛

    秦琼可是家家必贴的门神画像,还有许多地方天王庙里,那也是立着秦琼秦琼父子的大小天王像的。

    反正这些年秦琼也没怎么参与到中枢权力斗争中,一直超然于外,也导致他在民间的口碑很好,毕竟谁愿意特意去跟这么一位超脱的战神较劲?

    在朝的秦琅倒是口碑毁誉参半,秦琼却绝对完全是正面形像的。

    如今秦琼突然病逝,满城都是一副挽惜的口吻,无数人都主动来秦家设立的灵堂吊唁祭祀。

    许多书生都争相为秦琼做诗写词,以赞誉这位大将军的戎马功勋一生。

    秦琼这几年不问世事,已经被捧的快成半神了,而秦琼这一死,在李承乾和李世民父子的有意推动之下,却是正式封神了。

    秦琼已经开始彻底被神话,这位成了一个几乎完美的战神、门神、天王,一位忠义无双的大英雄,一位战无不克,攻无不胜的长胜将军,一位跃马横枪,十万大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无敌上将军。

    反正,秦琼就是集忠义仁孝礼智信各种美德于一身,那是上天星宿转世,特意下凡来辅佐五百年一出的圣天子的,如今任务完成,回到天上去了。

    在这种舆论势头下,就算是山东五姓七家,关陇六姓名门这些门阀高族,这个时候也不敢胡乱说什么话了,大家心里妒忌着,酸着,然后公开场合下也说些悼念挽惜的话,奉上许多赞美之词。

    故齐忠武王,幽州大都督、世封松州都督、太师、上柱国秦琼,完美谢幕。

    带着家将飞驰在路上的秦琅,心中很是悲痛,对于秦琼,这个世上第一个对他全心好,也可能是一直对他全心好的人,突然的离去,心中的难受没有半点虚假。

    皇帝虽然让嫡五子秦珣承袭齐国公爵位,继承秦家,但对秦琅来说,这并不影响他与秦琼的父亲感情。

    悲痛着在他最后的一段日子里没能陪伴,怀念初来时他对自己的呵护,秦家的当家人终于走了,留下了七子五女,以后秦琅就是秦家的当家人了。

    前去松州道路漫漫,秦琅却突然生出一股想要归隐江湖的感觉了。

 第1053章 来袭

    这是个多事之秋。

    太上皇驾崩,紧接着皇后又崩,然后太子断腿,紧接着秦琼也走了。

    秦琅带着四郎五郎六郎一起赶赴松州,千里迢迢一路急驰,刚过剑阁,路遇加急驿马,剑州刺史武士逸来迎接。

    “吐蕃入寇?”

    风尘仆仆的秦琅听这位安陆县公说完后,也十分惊讶。剑州刺史武士逸是朝廷户部侍郎兼太子家令武士彟的二兄,武家三兄弟当年破家资助李渊起义兵,也是多有功勋,武士彟便在开国后被封为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得赐免死券,封应国公等,其两个兄长武士棱和武士逸也俱封县公之爵,担任要职。

    虽然在玄武门之变后,武家因是太上皇心腹而被打压,可因为当年武士彟宫廷酒后时一时兴起与秦琼订下儿女婚事,得以借秦家之势再次复起,武家虽不如武德朝时受宠,可如今也还算不错的。

    老大武士陵为司农寺少卿,宣城县公,老二武士逸为剑州刺史、安陆县公,老三武士彟应国公,户部侍郎、太子家令。

    吐蕃入寇松州,其实也并不是心血来潮,早有迹可寻。秦琼坐镇松州,数次向朝廷进奏称吐蕃野心勃勃心怀不轨,甚至在先前慕容承弑兄反唐中,后面就有吐蕃人的影子。

    只是朝廷一直没有怎么把吐蕃太当回事,毕竟大唐万里江山,四边蛮夷无数,吐蕃对大唐的威胁还排不上号。

    大唐一直紧盯的还是突厥、高句丽、吐谷浑等,自灭掉东突厥,降服西突厥,再灭吐谷浑之后的如今,朝廷的重要对手也还是高句丽、薛延陀等,吐蕃对大唐的威胁,朝廷的评估里,甚至还不如党项、西山弱水诸羌,远不如南中地区的诸蛮戎。

    不过在秦琼的一次次上书下,皇帝也还是做出了一些回应安排的,比如在剑南西线,设立了松州、维州、西宁三个边境防御中心,各设都督府,并设镇戍军,又是进一步加强对党项诸羌,西山诸羌群的控制,筑城、修路、屯兵、移民等等。

    该做的事情还是做了不少的,诸羌也都基本上整顿了一遍,大体都纳入了大唐控制体系。

    而朝廷在去年对吐谷浑的平叛,更是打的凌厉而又漂亮,一举灭掉了吐谷浑,不复保留,设立四都督府,屯兵驻扎编户齐民,实控线再次往前推进上千里。

    这些也算是对吐蕃的意外积极防御效果了。

    而也正是去年的那场灭吐谷浑之战,加之朝廷这两年在西川的积极防御策略,使的新兴的悉勃野王室感觉如芒在背,他们原想挑唆吐谷浑内乱,然后想浑水摸鱼,向北面青海一带扩张,谁知道遭遇到了惨重挫败。

    不仅阴谋失败,而且如今大唐一步步的已经扩张到了他们的边境。

    秦琼坐镇松州,虽然近年多病,但却十分强势,面对吐蕃从没好脸色,双方围绕着苏毗、多弥冲突加剧。

    秦琼一直不承认吐蕃对苏毗的占领统治,要求吐蕃退出苏毗,让苏毗复国,又严厉警告不许吐蕃继续向北进入多弥国的境内。

    而吐蕃把多弥称为难磨,声称难磨归附吐蕃,唐吐双方界线应当以闷磨黎山为界,也就是大唐所称的紫山。

    松州都督府拒不承认,并派出一支巡骑进驻白兰羌,且在紫山口设立了一座石堡,派巡骑定期出山口到多弥境内巡逻,实际是以牦牛河为界,这已经是多弥与苏毗原来的界线。

    松州宁远军的巡骑与吐蕃苏毗如的兵马经常发生冲突。

    在平吐谷浑战后,松州宁远军又于牦牛河畔玉树开始筑一座新堡,称为牦牛城,而在不远又修建了众龙驿和通天驿两个驿站。

    宁远军增驻兵马,并招募了多弥羌、白兰羌、党项羌等羌部为城傍、侧近,这些都让吐蕃人寝食难安。

    最终引发战争的还是一位苏毗王子,在年后,一位苏毗王子从吐蕃逃亡出境,吐蕃派兵一路追杀,那位王子也聪明,直接奔多弥的牦牛堡宁远军去。

    王子历经万险成功渡过了牦牛河,进入了宁远军的巡逻防区,吐蕃军紧追不舍也渡河追击,最后与宁远军遭遇。

    宁远军勒令吐蕃追兵退过牦牛河不得越界,可吐蕃人哪肯。

    双方本来在边境上就摩擦不断,那位宁远军的巡骑校尉也是个暴脾气,那就干吧。

    宁远军巡骑只有五十骑,带着一百五十蕃骑,实际上是一个骑兵团的建制,而吐蕃追兵是一个东岱,也就是一个千户,千骑人马。

    双方就在牦牛河边展开骑战,你来我往,最后宁远军硬是以阵亡五人,受伤三十余的代价,斩杀吐蕃七十三人,俘三百一十七人,吐蕃狼狈逃过牦牛河,据说还有不少慌乱中落水淹死的。

    宁远巡骑把越界吐蕃人首级砍下,连俘虏还有那位自称苏毗王子的人一起带回了牦牛堡。

    一番审问后确认了这位果真就是苏毗王子。

    苏毗曾是个大国,隋朝时称其为女国,是个女王当政的国家,一个母系氏族政权,女子当政,国中有大女王和小女王,另外内政等都由女子负责,男人只负责打仗狩这些。

    在多年前,苏毗曾发生内乱,大小女王不和,最后小女王邀请吐蕃出兵,吐蕃领兵攻灭大女王后,却不肯走了,最后跟小女王发生冲突,干脆就把小女王也灭了,于是苏毗灭亡,吐蕃直接吞并苏毗,改称孙波。

    在当今赞普松赞干布的改革下,苏毗甚至成为了吐蕃的第五个如,成为五如六十一东岱制度下重要的一部份。

    苏毗数十万户口,地广人众,尤其牲畜业和制盐业很发达,吐蕃可以说当初正是靠吞并苏毗后,迅速扩张壮大的。

    苏毗在松赞干布他爹吞并后,一众旧贵族其实待遇还不错,老赞普对苏毗贵族很好,又给封地又给奴隶部曲的还授高官要职,甚至一度超过了吐蕃的老贵族们,于是后来老贵族们叛乱,毒杀了老赞普,吐蕃大乱。

    苏毗一些贵族们也趁乱自立,只是谁也没想到,年少的松赞干布很快就在叔父等老臣帮助下平定叛乱,并更加壮大,不久苏毗再次纳入吐蕃统治之中。

    不过松赞干布对于曾经叛乱的那些苏毗贵族可没留情,心狠手辣的展开大清洗。

    许多苏毗贵族都失去了领地、奴隶、财产等,侥幸存活下来的,多数也被迫迁移到了吐蕃新都逻些城。

    有压迫当然就有反抗。

    一位苏毗王子最后就成功的逃离了逻些。

    吐蕃当然不能允许,于是派人穷追不舍。

    苏毗对于吐蕃来说,极其重要,不可或缺,苏毗物产丰富,不经牲畜发达,盛产盐,而且还产黄金、朱砂、麝香等,其贸易东抵在唐,北抵吐谷浑,西抵西域诸国,南抵吐蕃和天竺诸国,贸易也很发达。

    对吐蕃来说,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苏毗这块肥肉,一旦苏毗王子逃到唐境,则很有可能成为将来唐人干涉苏毗的一个借口,毕竟秦琼就一直不承诺吐蕃对苏毗的统治,始终称苏毗是中原的附属。

    在追击的队伍失败后,吐蕃反应迅速,立即调动更多兵马越过牦牛河,誓要将苏毗王子夺回,因为在牦牛河吃的亏,吐蕃恼羞成怒,下达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命令。

    很快吐蕃军就气势汹汹的杀到,松州宁远军驻牦牛堡的士兵一边派人把苏毗王子护送往松州,一面也是马上召集附近的多弥、白兰等诸羌部防御堡垒。

    一场战争就这样打响了。

    “战况如何?”

    秦琅觉得吐蕃的那位赞普按传说来看,应当是个很难干的人,十几岁起兵平叛,然后就是一连串的深度改革,可谓是历史上吐蕃帝国真正的创始人,这样的人物,没理由这么冲动啊。

    但若是换个角度来看,又似乎能理解他的想法。

    吐蕃虽然近年称霸高原,可终究也只是一偏僻小国,偏偏如今又兵强马壮,大唐可能对吐蕃并没有什么想法,但吐蕃有大唐这样一个强大的邻居,有些被迫妄想症也是正常。

    吐蕃敢跟大唐开战,无外乎一是想表明他们绝不放弃苏毗之心,其二可能也是觉得在高原之上,吐蕃能够占有天时地利等一些优势,大唐虽强,可也没法跑到高原上来跟他们争雄。

    这是一种冒险,但也未尝不是吐蕃的一个试探。

    “吐蕃倾国而来,号称三十万众,其王派使者至松州下书,称王子不归,我且深入,直至松州城下。”

    这很嚣张。

    吐蕃跟大唐其实往来不少,这些年几乎每年都有使者往来,大唐还曾册封吐蕃赞普为寅侯。

    吐蕃不止一次向大唐请婚,不过大唐都没同意,吐蕃算老几,也配?

    “你是说吐蕃侵国来犯,兵锋直指松州?”秦琅皱眉。

    “是的。”

    “吐蕃军现在何处?”

    “据说已连败多弥、白兰,打到河曲再败党项了。”

    “牦牛堡、紫山堡、通天驿、众龙驿等都失守了吗?”

    “消息隔绝,不知情况。”剑州刺史武士逸告诉秦琅,吐蕃大举来犯,偏偏此时秦琼病逝,一时群龙无首,松州都督府已经向益州大都督府求援,并急报朝廷,剑州也已经得了益州大都督府的调令,让召集兵马准备增援松州了。

 第1054章 武媚娘暗送秋波

    “顺娘拜见魏国公!”

    “媚娘拜见魏国公!”

    “柔娘拜见魏国公!”

    剑州刺史衙门后院中,武士逸夫人和武士彟妻子杨氏领着三个年轻女子进来,屈身拜礼,居然是武家三姐妹。

    “三位小娘子怎么在剑州?”秦琅有些意外,她们是武士彟的女儿,应当在洛阳才对啊。

    武士逸苦笑了笑,不知如何解释,只随口说是夫人刚从长安接来,因与几个侄女亲密不舍分离,于是接来一起。

    秦琅见状,倒是想起一些传闻。

    武士彟的妻子杨氏出身弘农杨氏,并非武士彟原配,在杨氏之前武士彟原配相里氏就生了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武氏兄弟一直跟后娘和三个异母妹关系不好,武士彟到洛阳朝廷任职后,杨氏与儿女们还留在长安,结果搞的家宅不宁。

    杨氏找武士逸做主,后来武士逸来剑州上任,便干脆让夫人带她们一起来剑州了,权当是散散心,省的她们受欺负。

    武家大姐武顺早跟秦琅的六弟秦珪秦善道订过亲的,原本也是快要完婚了的,准备是等秦珪十六岁加冠礼过后就正式成亲。

    “六弟,愣着做什么,还不快过来拜见应国公夫人。”

    老六秦珪爵封历城县公,今年十四岁,也是头次看到自己的未婚妻子,一时倒有些腼腆。

    武顺长的很不错,应当说武家三姐妹长的都非常漂亮,而且很懂礼数,杨氏不愧是名门出身,把三个女儿教导的很好。

    秦琅多打量了武媚几眼,历史上这位可是后来的则天大帝啊,中国第一位女皇帝,也不知道这个历史时空,她还能不能走上原来的轨迹。

    眼下武媚娘十四岁,按理说也差不多入宫了,好像历史上李世民就是幸洛阳宫时听闻武氏容止美遂召入宫赐封五品才人的。

    现在怎么武媚却跑到蜀中剑州来了?

    “魏公节哀!”

    杨氏应当也五十多岁了,可看上去却跟三十许一样,依然风韵不减,真不知道如何保养的。

    武顺年纪比老六还大两岁,此时已经年芳二八,长的正是亭亭玉立含苞待放,看起来比老六成熟的多,老六还是个愣头小伙子,可人家武顺已经是亭亭玉立了。

    原本两年后两人成婚,现在因秦琼病逝,还得再往后推一推了。

    武顺是秦家未来儿媳妇还没过门,可却已经主动的为秦琼服丧戴孝,这有心之举让秦琅更加感叹懂事。

    在剑州留了一夜,老六秦珪跟武顺倒也没说什么话,毕竟未婚男女虽已订婚,可眼下秦珪热孝在身哪方便。

    武媚在三姐妹中表现的最落落大方,据说还没订亲,在秦琅面前,这位十四岁的少女表现出一副崇拜之色,大胆而热烈奔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