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386章

汉明-第386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个不成器的东西

    祁充格道:“原本想着岳乐那小子能顺从王爷的指挥,不想,这厮竟从了皇上,如此一来,火枪新军要是投向皇上那边,京城的军力平衡就会由此改变……王爷要早做决定,早加预防啊!”

    多尔衮沉声道:“慌什么?不就是三千九百人的新军吗,未必是本王一合之敌。”

    可话是这么说着,多尔衮阴沉的脸色,已经说明他的言不由衷,他是忌惮的。

    城中本就不易用骑兵作战,反倒是这支火枪新军,可以挟火器之利,任由其横冲直撞地施为。

    关键是,这支新军是应小皇帝福临的旨意组建的,并且新军人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与驻京八旗不同的是,它可以在训练结束之后,顺利调入皇城。这一点是多尔衮麾下正白旗与镶白旗两旗无法达到的。

    这时,派出的人回来了,祁充格出门,在外面嘀咕了一会。

    回来禀报道:“王爷,有消息了,洪承畴、范文程所派之人,是去与岳乐知会,说是皇上过些日子要亲自前往拱北城检阅新军操练。”

    多尔衮眉头微皱,斥道:“一国之主,无端轻离禁中……果然是个不成器的东西。”

    祁充格、刚林不敢接话。

    多尔衮想了想问道:“新军情况如何?”

    祁充格答道:“一切正常,咱们安排进去的,都没有返回什么不妥的消息……哦,对了,之前有消息说,岳乐打算与钱翘恭各自率队进行切磋比试……。”

    “为何不早禀告本王?”

    “这……下官当时听闻,钱翘恭一直没有参与到新军训练,而是将他与沈致远带来的三十火枪兵,单独编成一支骑枪兵进行训练。加上钱翘恭是济尔哈朗的准孙女婿,说起来,也该是皇上的人,下官以为,他们比试,与咱们无关……让岳乐和钱翘恭相互撕咬去就得了。”

    “骑枪兵?”多尔衮呐呐重复道。

    祁充格连忙解释道:“就是取武库存有的三眼、七眼短铳,装备给骑兵,如此可以取代骑弓,进行突击……不过这短铳射程极近,准头也就二、三十步的距离,差骑弓一大截呢。”

    多尔衮蹩眉道:“这两小子,还挺能折腾的。”

    刚林道:“要不,下官去传沈致远来问问究竟?”

    “不必了。”多尔衮道,“先去打探一下福临何时去拱北城,再有放出风去,本王到时也要前往拱北城……另外,你们二人挑选几个闲棋上书,就说推行满汉联姻,须由上而下作出表率,谏议皇上将之前的赐婚婚期提前,为沈致远、钱翘恭二人尽早完婚。”

    祁充格、刚林为之一愕。

    刚林急道:“王爷若是想以婚事拢络沈致远,也未尝不可……可让钱翘恭与济尔哈朗提前绑在一起,这岂不是坏了咱们自己的事?”

    多尔衮烦躁地一瞪眼,“知道什么叫掩人耳目?本王阻止,钱翘恭与济尔哈朗的联姻之事就不办了?无非是时间迟早而已,既然如此,何不拿来作挡箭牌……照本王的部署行事,本王自有主意。”

    祁充格、刚林无奈应道:“是。”

    ……。

    十天之后,拱北城的大校场上。

    八百名新军士兵列成四个方阵,准备接受检阅。

    无论是岳乐还是沈致远、钱翘恭都无法预料到,本来是一场军中的游戏,至多是意气之约。

    不想竟惊动了皇帝和摄政王及朝中重臣前来。

    无奈之下,岳乐和沈致远、钱翘恭取消了比试的约定,尽量来应付这场显然已经规模失控的“检阅”。

    四个多月的训练,倾注了沈致远的所有心血。

    不得不说,这支军队,对沈致远而言,就象是自己的孩子一般。

    从三千九百人中遴选出的八百士兵,就是这支新军的佼佼者。

    沈致远将军校一个月中所看到的、学到的,加上他自己对于火枪、战争的理解,全部倾囊而出。

    但还显然,沈致远离开军校时,吴争还没有去军校训练士兵,也就是说,沈致远所知道和掌握的,还是火绳枪的那一套,为代表的是,经过改良的三段击和三连击。

    不过,因为已经有了丹阳吴争以火枪兵歼灭一千清骑的战例,沈致远已经知道以上、中、下、左右形成火力交叉,以此来增加全方位的杀伤力。

    也知道,以三点一线的瞄准方法。

    所以,在换装了燧发枪的这支新军,虽然其战术思路,依旧是火绳枪的那一套。

    但对于射击准确度的训练,已经无限接近了江南军校的训练方式。

    大校场北边,是一处高台。

    检阅还未开始,朝廷重臣们已经先到了,他们不敢落坐,只是在台下,三五成群地各自围作一团,窃窃私语着。

    多尔衮到时,所有朝臣皆躬身行礼,而多尔衮只是以一种,听都听不清楚的哼声来呼应。

    没有人敢指责,多尔衮扫了一眼台上,稍一迟疑后,竟走上台阶,大步朝着正中主位而去。

    所有人都惊愕了。

    那是皇帝的座位。

    此时洪承畴、范文程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来,大声道:“王爷且慢,皇上还没到……不如请王爷与臣等一起恭候皇上?”

    多尔衮顿住了脚步,此时他的一脚,已经踩在了主位面前,只要转个身,就可以一屁股就下去。

    这个姿势大约保持了三个呼吸的时间,多尔衮慢慢转身,皮笑肉不笑地呵呵道:“皇上也要来吗?既然皇上也要来,那不妨再等等。”

    说完慢慢转过身来,向四周扫了一眼。

    但凡被他目光扫过的官员,纷纷低头,连哼都不敢哼一声。

    多尔衮突然道:“本王旧疾复发,此时已经行走不得……来人,替本王搬张椅子来。”

    随扈迅速从左侧的次位上搬过那张原本就属于多尔衮的椅子,就放置在主位的一侧,由台下往上看,几乎就是两个主位。

    大臣们见怪不怪,没有人站出来。

    洪承畴、范文程也是敢怒不敢言,他们虽然位高权重,可与多尔衮硬碰,那就是鸡蛋碰石头了。

 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场闹剧

    ps:感谢书友“秋天的黄金树”投的月票。

    眼看着多尔衮就要坐下。

    此时,济尔哈朗哈哈大笑着走来,“摄政王何必急这一息的功夫,来,来,与本王一起前去恭迎皇上。”

    济尔哈朗嘻皮笑脸的上前,竟一把拽住多尔衮的袖子,生生将多尔衮从主位前拉开了几步。

    整个清廷,如果还有一人能与多尔衮公开对峙,估计也就济尔哈朗这曾经的辅政叔王一人了。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亲侄,是皇太极、多尔衮的堂兄,又是皇太极临终指定的辅政大臣,虽说也被多尔衮整得够呛,废黜了辅政大臣之位,但在众目睽睽之下,济尔哈朗还是有些儿份量的。

    当然,多尔衮不会鸟他,只是刚刚咯血,多尔衮身子还虚,加上济尔哈朗也是沙场老将,身子骨硬朗,手上的力气还是有的,这一拽,不知道是多尔衮就坡下驴,还是济尔哈朗确实力气大些,反正多尔衮是被拽开了好几步。

    就在群臣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时,“皇上驾到”阉人的尖嗓子骤然响起。

    所有人都拜伏在地,恭迎皇帝圣驾,连济尔哈朗也不例外。

    唯有多尔衮仅仅微微一躬身,“臣恭迎皇上。”

    “皇叔也来了。”福临脸色一变,好一会才回答了一句。

    他在两个内侍的搀扶下,走到了主位前,慢慢坐下,可坐到一半,又起来道:“皇叔不如就坐在朕身边吧。”

    这还真不是客气,不管福临心中多厌憎多尔衮,可看到多尔衮时,福临心中是悚的。

    不想多尔衮迅速接上道:“谢皇上。来人……将本王椅子挪挪。”

    福临心中顿时上万匹草原神兽飞驰而过,自己是客气,难道听不出来吗?

    这一挪,得,生生挪得与主位并列了。

    这时,就算济尔哈朗也不敢再伸手去拽了,因为有皇帝发话了,他再伸手,不是与多尔衮作对,而是抗旨了。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多尔衮一屁股先福临坐了下去。

    福临只能尴尬地随之坐下。

    检阅,在这样一种极度压抑的气氛中开始了。

    不得不说,沈致远对这些士兵的训练,是颇有成效的。

    因为这些士兵来自是京畿的汉族良人,之前并无上过战场。

    正因为如同一张白纸,可以任由沈致远信手涂鸦。

    当四个方阵轮流对六十步外的靶子进行射击后,其命中率达到了六成以上。

    这样的准确度就算是多尔衮也为之动容,他是沙场宿将,对火枪的熟悉程度,绝不下于在场的任何人。

    无论是明军的火枪,还是清军的火枪,只能用于齐射,也就是常说的排队枪毙。

    因为火枪的准确度远逊于弓箭,只能以齐射来保证对目标的杀伤。

    可现在,这一切改变了,也就是说,火枪兵已经可以替代弓箭手,单独作战了。

    那么,谁还会去花费三年的时间训练弓箭手?

    福临异常兴奋,他转头看着身侧的多尔衮道:“皇叔以为,朕的这支新军如何?”

    这显然有种显摆的味道了,小孩子嘛。

    多尔衮淡炎地说道:“恭喜皇上……这支军队有些意思,假以时日,或许能成为一支真正的精锐,可惜……。”

    福临一愣,“可惜什么?”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上过战场,手中也没有沾过血,少了一股子彪悍之气……这支军队做为皇上的亲军,日后将无缘于战场,岂不是白白埋没了?”

    福临面色一紧,他突然明白了,是啊,这支军队一旦成为自己的亲军,那么势必只能留在京畿,这如同被关在笼子的老虎,徒有外表而已。

    福临将多尔衮的这话深深地刻在了心里,他暗暗发誓,定要让这支军队上战场。

    从这之后,福临和多尔衮都不再说话。

    群臣们也胆战心惊,半个时辰的功夫,操练完毕。

    福临正要开口褒扬、赏赐,不想,多尔衮突然开口道:“咦……这就完事了?本王听闻,不是有一场切磋比试吗?岳乐……你想糊弄本王和皇上吗?”

    可怜岳乐是一直忐忑不安地立在台边上,没招谁也没惹谁,祸事就一下到了自己头上。

    是,原本是有这么一场比试,可问题是皇帝和摄政王要来检阅,自己还能带队与钱翘恭比试吗?

    做为这支新军的主将,还不得陪着、招呼着、应声着?

    岳乐睁着两眼,求助似的看向洪承畴、范文程等人,可他独独没有看向福临,因为岳乐其实心中知道,皇帝,那就是一个摆设,离开了洪承畴、范文程等人,多尔衮伸出一个手指头,就能碾碎他。

    可惜的是,洪承畴、范文程等人都低着头,没有人的目光与他相碰。

    岳乐心中哀叹着,只能出列,朝福临和多尔衮躬身道:“臣原本确实是有与钱翘恭私下比试的安排。可听闻皇上和摄政王要来检阅,是以臣就取消了这场比试,好专心恭迎皇上和摄政王……。”

    多尔衮冷冷道:“军令如山,身为一军主将,朝令夕改,是为知法犯法,该当何罪?”

    岳乐大愕,这和军法扯得上吗?

    可他敢反诘吗?

    他心里已经很明白,多尔衮这是要借题发挥,原因无非是这些日子,自己没有去王府报到。

    岳乐只能低着头,小心翼翼地答道:“若摄政王想观卑职与钱翘恭比试,卑职这就去安排,只是一时卑职没有骑兵可调……。”

    此时,济尔哈朗呵呵笑道:“今日皇上来,为得就是想检阅火枪新军的操练,至于骑兵,我大清有得是能征善战的铁骑,何须来些观看?摄政王若想看,回城之后,本王陪摄政王去城中演武场观看就是了……皇上以为如何?”

    高手,济尔哈朗这圆场打得是八面玲珑。

    没错,今日的目的就是看火枪新军训练的怎么样了,可比试比得是弓刀骑和枪骑,况且这不在福临此行的计划之内。

    也就是说,这时只要福临点个头,说一声朕累了,这事就可以轻易盖过去了。

    当所有目光投向福临,特别是岳乐,他眼巴巴地等着福临点个头、说声是。

 第八百七十三章 猪队友古来有之

    这世界上往往最大的伤害,都来自于猪队友。

    就在所有人都期盼皇帝能说句公道话的时候。

    福临此时却道:“既然皇叔想看,那就让岳乐和钱翘恭比试一番吧,朕倒也想看看这枪骑兵有何不同之处。”

    瞧瞧,这就是享有千年美誉的“猪队友”。

    多尔衮呵呵一声道:“岳乐,去安排吧。”

    岳乐不得不应道:“卑职遵命。”

    ……。

    钱翘恭坚决反对。

    岳乐走下高台,与沈致远、钱翘恭简单说了一遍台上发生的事。

    沈致远还好,沉默着没有说话,可钱翘恭一口拒绝。

    “这是比试吗?这是杀人!”钱翘恭愤怒地说道。

    岳乐本就窝火,在台上被多尔衮下了个套,他自然也知道钱翘恭麾下三十人,虽说装备了短铳,可终究是试验阶段,上了战场究竟有没有用,还当另说,最关键的是,这样的两军对垒演练,谁手上能有把握,不伤人?

    箭可以截去箭头,刀可以换成木刀,火铳就算换成石弹,那也是可以杀人的,总不能弃火铳不用……那还比得屁啊?

    更何况,多尔衮显然没有让参演士兵改用木刀、箭杆的打算。

    事实上,台上也只有那个“猪队友”福临,才不明白多尔衮的心思,其它人无一不心知肚明。

    这就是借刀杀人啊。

    钱翘恭是济尔哈朗的准孙女婿,那就是皇帝的人。

    而岳乐显然脱离了多尔衮的操控,趁此机会,让这二方干上一仗,无论谁输谁赢,只要有人死了,那么仇就结上了,而这与多尔衮没有半点关系,比试嘛!

    岳乐被钱翘恭一怼,也勃然大怒道:“汝当本官愿意啊,你还敢抗命不成?有能耐你找摄政王理论啊!”

    不想,钱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