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449章

汉明-第449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被人津津乐道的巨型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排水量超过千吨,可顶住远洋惊涛骇浪,这才有了日后的郑和下西洋。

    可现在,这七条船坞已经荒废,成了繁华京都的一处无人问津的荒地。

    定淮门以东,清凉山以北之间。

    有一处方圆十里的荒地,因为近山,被应天府民众叫作“乱坟岗”。

    同是天子脚下,同是秦淮河周边,然而此地人迹罕至,连偏僻都称不上。

    可此时,夜幕之下,这方圆十里的乱坟岗,却是火光通明。

    绝不是闹鬼,如果有数千的鬼走动在火光里,那就不再是鬼。

    如果王之仁在天有灵,知道他麾下仅存的水师将士,就被安置在此,怕是会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

    可世道就是如此,数千水师溃兵,在朝廷的眼中,怕是连新兵都不如。

    这没什么奇怪,溃兵如寇,难以教化,还不如重新征召良家子。

    最关键的是,水师没有了战船,那还能叫水师吗?

    王之仁确实被追谥,授于了死后哀荣,可谓是死得光荣!

    连王一林也被封伯爵。

    可没有人去关注这些溃兵,如果不是王一林想办法将他们收拢起来,安置在此,自掏腰包为他们买些口粮,怕是之前的民乱会因这些人的加入,更加暴烈。

 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还在

    王一林踏着月色而来,顺着一条冒着恶臭气味的小道往里走。  s

    沿路席地而坐、衣衫褴褛的士兵们,仅仅是斜了王一林一眼,不用说行礼,连声招呼也懒得打。

    王一林笔直往前走着,一个中年汉子突然不知从哪窜出来,他用祈盼的眼神看着王一林,紧张地问道:“王大人,怎样王爷肯收容我部人马吗?”

    在火光的映照下,他身上几次破烂的军服,依稀还能辨认出是百户官服。

    然而,虽说是战乱之际,可终究是天子脚下,一个百户沦落至此,已经足以令人心酸了。

    朝廷是“仁慈”的,虽然没有赏赐抚恤这些幸存的溃兵,但也没有降罪责罚他们临阵脱逃之罪。

    只是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天意难测,半个月之前,他们还是堂堂朝廷水师将士,半个月后的现在,却沦落到连乞丐都不如。

    王一林沉默着,微微摇头。

    那百户失望地叹息一声,原本还有着神采的眼睛,渐渐灰黯,“想来也是,我部本是朝廷水师,连朝廷都不肯收容,何况是远在杭州的郡王可王大人,郡王也是大将军啊,说起来,我部也算是他的麾下,况且,公爷组建新水师,起初也是大将军的意思哎,说这些也没用了,我部早没有了粮食补给,若是没有大人拿银子贴补着,怕是早就熬不过去了,可大人又能供养几天呢,这可是数千人哪?!”

    边上不少将士听着那百户的话语声,慢慢地靠近,空洞的眼睛里,看不出一丝神采,这一幕若是让吴争看到,怕是第一反应就是植物大战僵尸。s

    王一林摇摇头道:“不是王爷不答应,是我压根没提起此事。”

    那百户惊讶道:“大人这是为什么啊?王爷麾下沥海卫每人省口吃的,就能让我部活下去不成,既然大人不好意思开口,那就我去求王爷。”

    “去求什么?”王一林怒道,“我叔是怎么死的,你们都忘了吴争被皇帝下旨追杀,却还想拥戴朱氏,让我带你们绕出定淮门夹击大胜关,可我不答应,我宁可饿死,也不再替朱氏效力我有银子,叔给我留下了些银子,明日我再取来买些粮食来总饿不死你们。”

    那百户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但他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定定地看着王一林,“大人就算家财万贯,怕也喂不饱这数千张嘴大人方才是说,王爷有意启用我部,攻大胜关侧翼?”

    王一林被问愣了,他突然抬手狠狠地抽了百户一记响亮的耳光,“王亮,你可是叔一手提携的,难道你要为一口吃食,还想让兄弟们拿命为朱氏卖命?你可知道,兄弟们兵甲匮乏,得死多少人?就算这仗胜了,那也是替朱氏打的我不甘心!”

    王亮“嚓”地一声撕开自己的破烂官服,露出疤痕累累的胸膛,然后慢慢跪在王一林面前,仰头道:“大人,只要你一声令下,就算是即刻举兵攻皇城,身先士卒、粉身碎骨,我王亮也不带一丝含糊的,可先得让弟兄们吃饱了肚子,你说不能劫掠民众,我王亮这些天约束着弟兄们,可有抢过百姓一粮食?大人哪总得先活下去啊,求大人了,带兄弟去攻大胜关吧!”

    王亮说到此处,伏下身子,向王一林磕起头来。s

    王一林愤怒的抬脚猛踹,可周围无数的士兵都围着王一林跪了下来,他们不说话,只是象王亮一样的不断磕头。

    王一林踹不下去了,他惊愕地看着黑压压地一片人影,看着他们身上的褴褛衣衫,王一林流泪了。

    他哽咽道:“你们可知道,这是送死,吴争可没拿你们当过自己人,他明知道你们的存在,可从不提及来补给你们,此时他只是需要一支偏师,去牵制清军。你们应该知道,连京卫、建阳卫都奈何不了的清军,就凭你们这支不知所谓的溃兵、连把象样的刀都没有连长安街上的乞丐都比你们光鲜你们还能杀敌吗,是去送死吧?那还不如饿死在这,好歹是乱坟岗,能留个全尸。”

    “呛啷”一声清脆的出鞘声响起,一直磕头的王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执刀在手,他双手倒执佩刀,呈给王一林道:“大人,刀还在!”

    一连串的“呛啷”声响起,“大人,刀在!”

    王一林眼中的泪终于落下,他仰头大呼道:“叔父啊,您可听到了?您麾下水师的刀还在!”

    。

    朱媺娖是真累了。

    从昨夜到今日此时,她所经历的,无疑是她这一生,最无常的时刻。

    看着阶下无数朝廷重臣你来我往的争吵,四下飞溅的唾沫,朱媺娖有一种想放弃的冲动。

    她宁愿时间回到四年多前,嘉兴府官道上那一刻。

    然而,她明白这不可能,逝去的东西永远不能再回来。

    可她的心里,确实在担心,吴争会趁机夺位,如此一来,义兴朝就再没有朱家什么事了。

    兄长生死不明,她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要将这片基业支撑下来,支撑到兄长安然回来,再还给他。

    她只能选择接受,因为只有这样,义兴朝还是朱明的义兴朝。

    可在决定的那一刻,她的心依旧痛了。

    因为朱媺娖明白,自己从此时起,将与吴争为敌。

    哪怕不情愿,不承认,可事实就是如此。

    不是朱媺娖不信任吴争,而是二人代表着两个阵营,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

    朱媺娖突然理解起兄长来,吴争的影响力太大了,大到他人不在,奉天殿中任何事,依旧离不开他。

    其实黄道周和钱肃乐都想错了,册封吴争为吴王的决定,并非朱媺娖一时性起亦或者夹杂着儿女之情,恰恰相反,朱媺娖在正治这方面的天赋,远胜其兄长一筹。

    兄长生死不明,自己仓促继位,北有强敌,京城民乱未平,可谓内忧外患。

    如果不安抚住吴争,那么自己的登基或许就是敲响义兴朝的丧钟。

 第一千零十六章 强攻大胜关

    吴王尊位,听起来确实诱人,可朱媺娖很清楚,一个虚名来换取吴争的支持,非常划算。  s

    朱媺娖以吴王尊爵,来安抚住吴争一系,然后再以吴争一系来牵制内部。

    这一手,确实玩得漂亮,以至于连黄道周,也无法继续反对。

    朱媺娖是真累了,她打算回宫稍作休息。

    可这时,黄道周和钱肃乐联袂而来,令她心头一震,强打起精神来。

    因为钱肃乐离开,为得是去向吴争知会,在皇帝寝宫找到诏书的消息。

    那么此时钱肃乐回来,吴争却没来,自然带来了吴争的态度。

    吴争的态度,很重要!

    然而,当钱肃乐开口时,朱媺娖才发觉自己猜错了。

    “禀殿下。”

    王翊立马出列制止钱肃乐道,“廷议已决,奉旨拥立陛下登基,登基大典将在钦天监择出吉日之后进行太傅,还请改口。”

    钱肃乐木然,躬身改口道:“启奏陛下,臣接到沥海卫禀报,清廷已派使团至仪真,只要我朝同意停战和谈,使团随时可以过江。”

    这个消息,让几乎所有的官员都露出了笑意,终于要停战了。  s

    月初战争暴发第二天,清军攻破金川门的余悸,一直让他们暗恐,如今,总算是解脱了。

    于是,连一个反对者都没有,所有人都一致同意停战谈判。

    朱媺娖也一样,她是大大地松了口气,西北方向的清军,如同悬在头上的一柄剑,随时可能掉下来,义兴朝已经打不起了,再打下去,怕是不用清军来攻,朝廷自己就该散了。

    君臣无人反对,决定迅速知会江北清廷使团,同意停战谈判。

    就在这时,吴争派来的信使及时赶到。

    在经过激励地争吵之后,朱媺娖站在了黄道周、钱肃乐一边。

    总算是生生将日子往后延了一天。

    。

    六月十三日凌晨。

    在吴争的亲自指挥下,沥海卫、京卫、建阳卫联军,向大胜关发起了攻击。

    三卫的兵力其实是不占优势的。

    京卫、建阳卫皆已是收拢之后的残部,加起来不过六、七千人。

    只有沥海卫是成建制的。

    而大胜关清军,还高达二万多人,又是依仗关隘坚固。

    可吴争没得选择,从他判断多尔衮是想虚张声势,以战促和之时起,吴争就下决心,必须啃下大胜关这块硬骨头。  s

    否则,接下来的谈判将会陷入异常被动,大胜关就在应天府眼鼻子底下,一旦在停战后,还没收回,那义兴朝怕是没一天安生日子过,想要收回,就得在谈判桌上让步。

    这个让步很可能是吴争无法随的代价,扬州府虽说也是赋税重地,可对清廷而言,威胁还远的很,不象大胜关至应天府,一日必达。

    吴争原本是想让王一林率水师残部由西渡水,向大胜关背后包抄,打尼堪所部一个歼灭战,至少也该尽可能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以便减轻日后江浦方向的压力。

    可王一林的断然拒绝,让吴争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了包围,改以击溃、逼退清军,只要收复大胜关,那么就有了谈判的主动,让一小步,吴争也能勉强接受。

    朝廷已经同意停战谈判,那么时间紧促,只有一个白天的时间。

    战斗从一开始,就是决死之战。

    明军是疲惫之师,沥海卫又刚刚在陈胜的指挥下打了一场收复之战,将昨日丢失的阵地夺了回来,疲惫之余,弹药也所剩不多,这是明军的劣势。

    清军其实也好不到哪去,在昨日午时之后,几乎是被明军撵着打,逃了数十里地,但他们的优势是大胜关隘的坚固。

    事实上,沥海卫的火枪射击,在坚固的城墙面前是毫无杀伤力的,除非哪个清兵运气不好,霉运到家,才会被击中。

    沥海卫唯一可以对关隘上敌人有威胁的,就是可以曲射的“迫击炮”。

    可“迫击炮”的杀伤力在野战中还行,攻击关隘上的敌人,威力就大打折扣了。

    在几轮强攻被清军逼退,付出了近千伤亡,无功而返之后。

    吴争终于咬牙做出了抉择,炸毁关隘城墙!

    这个决定,一直存在一起吴争的脑海,但吴争心里确实舍不得,炸毁关隘容易,重修废时废力,而且朝廷短期内不具备修缮的财力,这就有可能形成防御隐患。

    可现在,吴争被逼得没办法了,与其让大胜关成为清廷在谈判桌上的筹码,不如炸毁。

    谈判倒不是不能拖延,但事实上是,无论义兴朝廷还是吴争自己,已经打不下去了,粮草补给还能支撑,关键是弹药和银子,兵力防御还行,可一过江,就明显显露出疲态,如同强弩之末,这也是吴争在击溃喀尔楚浑大军之后,在江北选择守势的原因,因为再往北挺进,三部总共二万人的军队就会首尾难顾。

    所以,选择在这时停战,是三方共同的诉求。

    不过吴争还是考虑到修缮城墙的难处,将炸毁点设在了大胜关隘东侧,也就是靠应天府的这一面,如此,西侧还是具备防御功能的。

    明军在城墙外二百步外临时修筑起一个三丈高台,将三个数百斤重,已经点燃的密封火药桶,顺着坡道,滚向了城墙。

    巳时一刻,随着沉闷的三声巨响,城墙硬生生地被炸开了一个豁口。

    这种爆炸的威力,不用说城墙周边的清兵了,就是三百步外的明军士兵,也被大地的震动晃倒,连刚刚搭建起的高台,也在爆炸的震荡中哄然倒塌。

    吴争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时机,因为清军还来不及做出反应。

    明军由此在时间内,涌入城墙豁口。

    这可以算是突破,但,也仅仅是突破。

    清军二万多的兵力,聚集在大胜关,其兵力密度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难想象的程度。

    虽然爆炸点方圆的清军几乎非死即伤,然而,回过神来的清军,迅速由四面向豁口聚集。

    明军担任此次突击的就是陈胜所率沥海卫,京卫、建阳卫残部在爆炸前的几次强攻中,已经伤亡较大,不足以用来继续担当尖兵。

 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

    这也是沥海卫从组建以来,最艰苦、伤亡最为惨重地一次战斗。

    近身肉搏,本就非火枪兵所长。

    虽说有刺刀之长,可在这种几乎面对面的肉搏中,长,反而成了不便,所以,火枪兵在冲入豁口时,就已经舍弃了火枪,而是借用了两卫的佩刀。

    惨烈地激战,每一刀地挥出,都会带出一道道喷洒地血液,几乎刀刀咬肉,剑剑见血。

    观战的吴争,感觉到自己可能犯了错误,高估了沥海卫的强大,不对,这是高估了沥海卫的强大,而是沥海确实战略强悍,然而他们丢弃了他们所长——火器。

    可没有办法,这种攻城,绝对不是一米多长的火枪能灵巧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