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459章

汉明-第459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觑。

    黄道周沉默了,他是不敢再开口。

    可钱肃乐听到马士英如此顶撞,愤怒地道:“马瑶草,你这是在挑唆陛下与郡王之间的关系,你可知道……追究起来,这可是大罪!”

    马士英微笑面对钱肃乐,不发一言。

    黄道周离钱肃乐近,见钱肃乐还在发飙,忙用手指捅了捅钱肃乐的腰。

    钱肃乐先是一愣,而后迅速从黄道周的眼神中感觉到些什么,他心里一惊,看向吴争。

    而吴争拍拍椅靠,脸色一片平静,看不出喜怒,“马士英,你终究没有说出证据来,如此胡言乱语理当治罪……你可服气?”

    马士英躬身道:“属下心服口服……全凭王爷发落。”

    吴争看向黄道周、钱肃乐,“首辅、太傅以为该治马士英何罪?”

    钱肃乐刚要开口,黄道周赶紧上前道:“马大人所言虽荒诞,可他为王爷筹谋之忠心,难能可贵……我觉得,稍加惩诫便可……罚其三月俸禄足以。”

    钱肃乐确实愣了,他是个直肠子,虽说年纪也大了,却不擅权谋之术。

    吴争微微颌首,对马士英道:“都听见了吗?首辅胸怀若谷,没有按律治你的罪……愣着做什么,还不谢过首辅?”

    马士英冲黄道周拱手道:“马某谢过首辅仗义相助。”

    吴争道:“好了,这种没影的事,往后不可再提……马士英,下不为例啊!”

    “属下遵命。”

    黄道周暗吁一口气,拱手道:“王爷,我此来还有一事要禀报,陛下已经口谕,册封王爷为吴王,我来想听听王爷的意思,若王爷应允,我这就回去回复陛下。”

    马士英突然开口道:“王爷,马某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又有什么妖蛾子……讲!”

    “请王爷向陛下陈请,挟丹阳王入杭州府。”

    这话不仅让黄道周等人惊愕,连吴争也蹩起了眉头。

    “马士英,你这是何意?”

    “王爷,今日之变,王爷已经洗清嫌疑,可反过来讲,陛下有了嫌疑,所谓瓜田李下,不可不防。”

    吴争大怒,“好你个马瑶草,本王是太给你脸了不成……你这是在暗示陛下会加害丹阳王?”

    马士英垂眉低头躬身,“属下惶恐!”

    可这态度,哪有一丝惶恐的意思?

    “你……。”吴争被马士英雄这话堵了一堵,还没等吴争继续开口,门外又有府卫前来禀报,宫里来人了。

    这让所有人转移了注意力,面面相觑,朱媺娖这是何意?

    ……。

    来的是一位陌生的老太监。

    他满是沟壑的脸上,陪满了讪媚的笑容。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陛下有旨!”

    其余人已经行礼了,吴争却漠然而视。

    这让那老太监异常地尴尬起来,手中的那卷黄绫,不知道是宣,还是不宣。

    这样大概有半柱香的时间,吴争终于有了动作,他慢慢伸出手去。

    老太监惊愕了,这世上有这么接旨的吗?

    吴争哂然道:“怎么,你想将它带回宫去?”

    老z太监一听,连忙将手中那卷黄绫放在吴争手上,如同那黄绫会咬他手一般。

    吴争就这么慢慢打开黄绫,扫了一眼,然后对折起来,负手在后。

    在老太监面前来回踱了几步。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

    “这位公公如何称呼啊?”吴争微笑起来,面容很亲切。

    老太监却是吓傻了,断断续续地答道:“老奴姓徐……贱名就……就不辱王爷耳朵了。”

    吴争笑道:“旨,本王接下了,那就烦请徐公公回去复命,顺便替本王传句话。”

    “老奴遵命,还请王爷吩咐。”

    “丹阳王是个烫手山芋,留在宫中很是不妥,陛下若不反对,那就交于本王,本王带他回杭州,与鲁王作个伴。”

    老太监惊得张大了嘴巴,他怔怔地看着吴争,好半晌发不出声音来。

    吴争轻哼道:“怎么,徐公公不愿意替本王传话?”

    “呃……这,这,王爷这话老奴可不敢……。”

    “无妨,你就照实传就是,本王保你无事。”

    老太监只能躬身道:“老奴遵命……老奴告辞。”

    这敢情是一刻都待不下去,也不想待了。

    吴争笑道:“徐公公终究是来传旨报喜的,怎能让你空手而回呢……来人,赏银百两。”

    老太监吓得连客套都没有,只是连连应着“老奴多谢王爷赏赐……”扭头匆匆而去。

    钱肃乐问道:“旨意上说了什么?”

    吴争随手将黄绫递了过去,“岳丈自己看就是。”

    “吴王?!”钱肃乐打开一看,顿时惊叫起来,册封吴王已经人人皆知,可用得着这么急吗?

    长公主刚刚在奉天殿外仓促登基,黄道周此来最大的原因就是为此征询吴争对此册封的意见。

    可黄道周人还没有回去复命,旨意直接就发过来了。

    这算什么?叫什么事嘛?

    虽说从朱慈烺登基之后,内阁权力已经削减许多,可册封亲王之事,就这么一道中旨发过来,未必让人心中有些不适。

    钱肃乐冲吴争问道:“陛下究竟想做什么?”

    “天知道!”吴争背负双手仰望门外,长叹道:“树欲静,而风不止……该来的究竟是会来的。岳丈也不必纠结此事,静观其变即可。眼下最紧要的是与已经到来的清廷使团和谈,这事还须岳丈和首辅不遗余力,为我朝尽量争取最大利益才是。”

    钱肃乐、黄道周点头应道:“这是自然。”

    黄道周默默地看了一眼吴争,躬身道:“王爷若没有别的吩咐,我就先回宫复命了。”

    吴争微微点头道:“委屈首辅了。”

    黄道周身子一颤,强笑道:“王爷言重了。”

    待黄道周走后,钱肃乐瞪了马士英一眼,对吴争道:“你是真信了马士英的胡言乱语?别人不说,你应该是了解陛下心性的……她做不出这种事来。利高者疑,话没错,可并非绝对,你若因此错怪了陛下,那恐非朝廷之福啊。”

    边上马士英带着一丝得意道,“太傅此话终究有欠公允,自古以来,但凡涉及皇权之争,就没有什么亲情可言,父子尚且如此,何况兄妹?”

    “放屁!”钱肃乐骈指指着马士英怒喝道,“这世间就因有了你这种只求目的、不择手段之人,才有了这无数亲者痛仇者快之惨事、恨事!”

    吴争忙挡在二人中间,劝慰钱肃乐道:“岳丈不必动气,我也并没有信马士英之言。”

    “当真?”

    “当真!”吴争郑重点头道,“人活在世间,总有些人得去信……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我不会去怀疑她。”

    钱肃乐点点头道:“如今时局唯艰,陛下又是仓促登基,正是合力图谋北伐大业之时,万不可因小人谗言挑拨,疏远了君臣情份。”

    “多谢岳丈教诲,吴争谨记。”

    “那老夫这就走了……对了,你还得知会一下莫执念等人,户部钱庄之事,不可再耽搁了。”

    “是。”

    ……。

    钱肃乐离开之后。

    吴争回到座位上,马士英小心翼翼地打量了吴争一眼,上前讪笑道:“王爷……。”

    “别以为本王向宫中传了话,就认为本王是信了你的揣测。”

    “呃……。”马士英心里一惊,咽了口口水道,“王爷之前一直有讲,利高者疑……事实上,今日之变,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就是陛下,虽然郑三死在了奉天殿前,可相较于陛下得到的,不值一提!”

    “满口胡吣!对你而言,郑三不过是个阉奴,可对于她而言,郑三如同亲人。”

    “王爷此话属下没有异议,可王爷应该知道,郑三的死,实是意外,若不是丹阳王突然来到殿前,不顾陛下拼命阻拦、持刀斩杀,恐怕郑三绝不会死!至少王爷不会当着陛下的脸,处死郑三。”

    吴争眉头一皱,这话确实没错,连自己也在朱媺娖的泣求和自尽相胁下,默认放郑三一条活路,那等朱媺娖登基,群臣怕根本没有机会、更不敢以此去顶撞、对抗朱媺娖。

    马士英继续道:“王爷试想,如果丹阳王没有及时赶到,郑三指挥的上千夜枭一旦攻入奉天殿,会是怎样的后果……怕是王爷自身,都会落入郑三手中,到时尽可将弑君罪名推到王爷头上……。”

    “不可能,满殿群臣都是摆设吗?”

    “可若郑三下令屠尽群臣呢?”马士英想都不想,冲口而出。

    吴争脸色一变,“荒唐,她怎会允许郑三如此胡来?”

    “问题就在这,如果郑三一意孤行呢?”

    “绝不可能,你当时也亲眼所见,是她挡在我面前,斥退了夜枭!”

    马士英悠悠道:“那也是意外。”

    “马士英,你可有听过一句话,心中有佛,看什么都是佛,心中有屎,看什么都是屎……你一肚子的阴谋诡计,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出去,本王不想再听你胡说。”

    “王爷说得对。属下本就是个小人,当惯了小人,看谁都是小人……可忠于王爷、提醒王爷是马某的本份,想到了不说,便是失职,至于王爷信不信……全凭王爷定夺。”

    “那你如何解释,她挡在我面前,斥退了夜枭之举?按当时的情况,一百人是挡不住夜枭拼死一击的,在搜索宫禁的沥海卫、府卫返回之前,郑三就能彻底控制奉天殿。”

 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马士英

    ps:感谢书友“n”投的月票。

    马士英古怪地看了吴争一眼,“陛下原本就会在两天后登基,可王爷知道了丹阳王被郑三所掳,突然带府卫入宫,打乱了他们的安排,事出突然,陛下和郑三来不及应变,如果丹阳王被王爷救出,那么帝位就没有陛下什么事了,于是郑三决定拼死一搏,而他几乎能断定,在陛下的软语恳求下,王爷定不忍当面杀了自己,可一旦出得殿外,早已安排好的夜枭足以控制全局……当然,还有一点,也是最不可控的,最后也真发生了,或许……陛下真不想王爷死,这才意外挡在王爷面前,斥退了夜枭。”

    吴争沉默了半晌,“不对,如果按你的解释,她就算不想让我死,也不会斥退夜枭,因为丹阳王被救出已是定局,一旦丹阳王现身时,如果没有控制朝堂,她就失去登基的机会。付出了这么大代价,她怎会轻易放弃?”

    马士英微笑道:“事实是,丹阳王现身了,陛下也没有控制朝堂,可最后的结果是陛下依旧登基了。王爷,清楚您的心性者不少,陛下可能是最熟悉者之一。您绝对不会眼看着丹阳王处置陛下,这,就是陛下心中的最后依仗!”

    马士英也是熟悉吴争心性者之一,他一样明白,吴争如果不自立,那么在朱家兄妹之间,必定会选择朱媺娖,更不可能任由朱慈烺加害朱媺娖,那么这也同样解释了吴争突然撤兵,放任夜枭再次举事。只是这话,马士英只敢在心中想,不敢说出来罢了。

    吴争的脑子非常乱,乱得一塌糊涂,他用力甩了甩头,“可这本是他朱家之事,我无意牵扯进去,况且你也说了,陛下登基与丹阳王在位相比,陛下更符合我的利益,至少,她不会象丹阳王那般来害我。”

    马士英居然点头道:“属下一样相信陛下不会象丹阳王那般来害王爷……请恕属下妄言,若王爷仅止步于亲王爵,按陛下与王爷的往日情份,大有可能会君臣相得,成就一番佳话。可王爷想这样吗?令心中远大的抱负由此半途而废?如果不想就此罢手,那就不得不防。若今日之变真出自陛下手笔,那有过第一次,就会有二次、三次,王爷又如何断定,这第二次、第三次的目标不是王爷呢?”

    吴争静静地看着马士英,很久。

    马士英一样平静地看着吴争,等待着吴争的反应。

    “本王有件事想不明白,想请你解惑。”

    “属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此等秘辛,为不可言之事,你如此侃侃而谈,就不怕本王杀人灭口吗?”

    马士英并不惊讶,他反而微笑道:“属下以为王爷是个能容人之人,应当不会!”

    吴争古怪地笑道:“你真这么肯定?”

    马士英脸色有些微变,但依旧镇定道:“属下没有选择,到了这年纪,大半辈子都过去了……投清,绝不可能。为西北民军谋划,我不甘心。去投永历朝,路太远,也太累,与其在永历朝遭人白眼、与人人对立,还不如安心在王爷手下,只为王爷一人筹谋。”

    “你可以投靠陛下。”吴争善意地提醒道,“以你在本王身边的份量,想来陛下会重用你。”

    “王爷也说了,陛下或许是会重用我,可那是因为我在王爷身边之故。反过来说,我离开王爷,便是不值一文。”马士英眼神坚定地答道。

    “本王突然发现,你竟是个君子?!”吴争戏谑道。

    马士英苦笑起来,“此生,王爷怕是第一个评价属下是君子的。”

    吴争抿嘴欲喷,“你还真信了。”

    “出王爷之口,属下自然信,不得不信。”马士英正色道,“既然属下没得选择,那便赌一场,我赌王爷有容人之量。”

    吴争挑挑眉毛道:“若输了呢?”

    “那就是属下该死,不怨天不怨地,想来命该如此……可若是我赌对了呢?”

    吴争没料到马士英会反问,愣了会,道:“那你可得善终。”

    马士英道:“记得当日钱塘江上,王爷的座船之中,王爷答应……。”

    “许你身后名,对吧?”

    “王爷竟还记得?”

    “你的意思,本王该忘记?”

    “不,不,王爷千万不可忘记,属下也仅此一个心愿了。”

    吴争沉默下来,事实上,吴争确实有过一丝灭口的念头,马士英太危险了,一旦转投,那后果难料。

    可吴争终究不愿动手,不是仁义,而是在吴争心中,马士英不该死,大明朝该死之人多了,怎么排也排不到马士英头上。

    “好吧。”吴争叹息道,“你暂时赌赢了,不过你也别高兴得太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