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522章

汉明-第522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师之前,为防李定国在背后发动政变,孙可望便安排李定国进攻安顺。

    就在这个时候,这个叫黄应运的人,出现在了李定国面前,一番交谈之后,深深打动了李定国的心。

    黄应运对李定国道:“如今天下分崩离析,便如汉末诸侯争霸,北面异族满清,江南有义兴朝,东南及西南是永历朝,以这三方势力为大……将军如依靠大明天子的名号,再加上将军的神武,扫清奸逆,天下有谁敢与将军为敌?”

    李定国问道:“可永历天子手无寸铁,麾下无兵,有什么能支持我北上抗清的呢?”

    黄应运答道:“天子虽无兵、钱,但坐拥大义,有道是一呼百喏,响应者众,乱世之时,群龙无首,只有依附大义,方可建立不世之功……况且,如今东南有延平王坐拥十多万大军,手下有无敌水师,更有义兴朝占有直隶、浙赣。将军既可东进与延平王会师,更可北上湖广,与义兴朝吴王的北伐军联成一片,如此,便可立下不世之功,将军也能名载史册。”

    李定国忧郁地看着黄应运道:“李某数次请援延平王,然延平王总有爱搭不理,不知道他心中做何想……怕是不能如愿。”

    黄应运坚定地道:“既然延平王与将军,非同道中人,何不请援于义兴朝吴王,一旦打通湖广,天下版图便可由东北向西南,割裂成两半,闽粤清军便失去了北方清廷的支持,成了一支孤军,如同冢中枯骨,再无翻身之日……到时,将军与吴王江西呼应,便是延平王,怕也得向将军低下曾经高贵的头……还望将军三思。”

    李定国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他是真被黄应运说动了。

    对于李定国而言,继承义父的遗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远比孙可望所期望的封“秦王”,来得有意义的多。

    于是,李定国、黄应运二人当场歃血为盟,定下主从。李定国派黄应运为密使,悄然前往浙江,与吴争商谈联合抗清事项。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捡了个宝

    PS:感谢书友“缘醒”投的月票。

    黄应运,土生土长的安顺人。

    可让吴争觉得,他更象个绍兴师爷。

    绍兴师爷属于幕僚,但与别处师爷不同的是,绍兴师爷心中有自己的主见,可以让主公沿着他的筹谋顺势而为,而不是被动地听从主公的命令。

    黄应运属于有自己主见之人。

    因为他的目光非常有灵性,有感染力。

    虽然人长得不咋样,瘦得象只猴子,留着一簇山羊胡子,龌龊到原本泛白的大褂,此时已经肮脏到了极点,远远的从他身上传来的气味,让人忍不住想捂鼻,大褂上打着几个不起眼的补丁,显得非常地寒酸和廖落。

    见到吴争的第一句话,黄应运说的是,“吴王殿下,赏学生一口饭吃,学生至浙江境内起,已经三日未曾好好吃口饭了。”

    如果换做是别人,很可能就婉转地嫌弃、打发了。

    这不奇怪,一来大西军是“叛军”,二来大西军已经与永历联合,三来就这打扮,黄应运的主公会强到哪去?

    可吴争不一样,他是知道李定国的强悍的,虽然不如话本中吕奉先那般国士无双,可在这乱世中,还真找不出象李定国这样勇猛且智商不低的武将了。

    关键是,李定国有一颗,与通常武将不一样的心,忠于汉族之心。

    这应该感谢他的养父张献忠,张献忠的出身与李自成几乎同出一辙,他们都曾经是大明朝的公务员,李自成是驿卒,张献忠是捕快,也都不是官,是吏。

    但哪怕是吏,那也高普通人一等,心底的最深处,还是受着大明律法约束的。

    他们有着最基本的道德观念,是非黑白,刻骨铭心。

    哪怕是被逼上梁山,造了大明朝的反,可他们在面对满族入侵之时,做出的选择都一样,那就是,反清!毫不犹豫地反清!

    所以,清朝编撰的明史,诬蔑李自成在顺天府胡作非为,诬蔑张献忠数屠四川,这些事,看看也就算了,别真当回事。

    什么“七杀”碑,那根本就是泼脏水。

    张献忠率五十万大西军北伐,死于清军之手,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去数次屠杀川中百姓,造成千里无人的惨象呢?

    李定国深受他的义父影响,事实上,其余的养子也是如此,包括孙可望在内,只是孙可望本性就比较狡诈,在坐了四王门席之后,野心使得他慢慢变了,但此时,他也是抗清的。

    到最后,因与李定国彻底闹掰,刀兵相见,打又打不过,清军又来攻,他也只能选择降清了。

    吴争对李定国是非常喜欢和欣赏的,虽然李定国的战略目光也不太好,但相对于郑成功而言,李定国的仁义和忠诚,那是天壤之别的。

    所以,有着对李定国的好感,就算黄应运再臭些,吴争依旧是亲自招待,陪吃。

    看着黄应运的狼吞虎咽,吴争自然是没有兴趣进食的,只是微笑着,看着黄应运拼命地往嘴里塞东西。

    吴争强忍着鼻子的不适,抬手拿起手边锡壶,自然地替黄应运斟了杯酒。

    这举动,让黄应运瞬间僵化,他塞满了饭菜的嘴巴,半开半闭着,愣愣地看着吴争。

    黄应运倒不是惊愕于王爷替自己斟酒,李定国也是王爷,也于黄应运斟过酒,虽然李定国的王是自封的,可也是王不是?

    黄应运惊愕的是,吴争的那般自然,就象对待一个家人般的随意,这种感觉,触摸不到,但能感受得到,感受到了,那便是感动。

    人与人之间的亲近、信任,其实往往是第一感觉。

    看一眼,从此,生死相托。

    黄应运自认不是国士,但他此时胸口涌动着澎湃的热流,他霍地离席,吐出嘴里的饭菜,整肃着他那已经不成样的衣冠,然后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在吴争面前,“今日君以国士待我,他日我定以国士报之!有违此誓,天厌之!”

    吴争愣了,这叫什么事?

    不就给你斟了杯酒吗?

    至于吗?

    如果说吴争此时,心中也感动,那肯定是假的。

    因为吴争根本不喜欢面前这个邋遢的,象是个奸诈小人般的,已经过不惑的中老年人。

    陪他吃饭,吴争只不过看在李定国的面子上。

    当然,替他斟杯酒,只是随手的,举手之劳嘛。

    可看到黄应运如此郑重其事,吴争也只好起身搀扶了,“快快请起,你是李将军(安西王是李定国自封的,做为正经朝廷亲王,自然不能称之为安西王)的使者,是来谈联合抗清的,本王又岂能接纳你……这不是挖了李将军的墙角吗?如果你因此而被李将军怪罪,岂不是害了你?这万万不可!”

    黄应运眼泪“唰”地淌下,“学生与安西王歃血为盟,自然是不可背弃安西王……学生并非要投于吴王麾下,只是感念吴王待学生如国士,学生愿意以国士报之……日后吴王但有驱使,学生定舍命相从。”

    吴争有些意外了,人,真得不可以貌相吗?

    一边打量着黄应运,一边牵着他的手回到席上。

    “好好吃饭,有话吃饭再说。”

    黄应运又哽咽了,这接下去的吃相,那就文雅多了,简直是天壤之别。

    黄应运的拘束,让吴争不由得也拘束起来。

    于是,这后半顿饭,着实让吴争一个头都两个大,连当初入宫进见,也没这么局促过。

    ……。

    饭后,吴争让府卫领着黄应运去涮洗了一下,换了身干净的衣服。

    经过这一番捯饬,看起来顺眼多了,不过长相还是那么让人生厌。

    好在气味不重了。

    随着侍女奉上香茗,吴争问道:“李将军如今驻兵何处?手下有多少人?如果有需要本王帮助之处,尽管开口就是了。”

    黄应运忙起身,拱手答道:“安西王如今有兵五万余……。”

    吴争打断道:“这是本王的书房,就你我二人,不必如此拘禁,随意些……否则,本王也拘禁起来,那就不好商议要事了。”

    黄应运拱手应道:“多谢王爷礼下于人。”

 第1184章 定是疯了

    黄应运听从,坐了回去,答道:“安西王如今驻兵于安顺周边,大西军有兵二十三万,但安西王手下可用之兵,也就五万多人……但安西王有一千象兵,可克制清军骑兵,冲撞起来足以完胜敌军战马。”

    吴争并不惊讶,史上李定国之所以能“两蹶名王”,多少也有这支象兵的功劳。

    象兵确实厉害,但这不可复制,因为数千里地,运输不便、训练不便,况且可用大象也没那么多。

    所以,吴争只是平静地点点头。

    黄应运继续道:“大西军四王的定北王艾能奇,在征讨东川时中了毒箭,伤重不治,如今大西军二十多万人,平东王孙可望占了一半,手中有十余万大军,此时正攻略川南……学生此来,是受安西王之命,商议与吴王联合抗清事宜。我王之意,如果我王北进至湖广,吴王可否调兵入江西?只要两军可以会师,打通湖广与江西之间的通道,便可以拦腰截断闽粤清军,如此,至少长江之南,清军就无法威胁到我朝了。”

    吴争点点头道:“此是本王份内之事,联合抗清本王自然是欢迎的……不过,如今本王的势力最多伸进江西以东,还过不了鄱阳湖,与贵州尚有二、三千里之遥,这很难将联合抗清落至实处。另外,我朝连年与北面清廷征战,国力、民力已经不支,需要时间休养生息,只能暂时休战,如此,本王便不能明着调兵西进。”

    黄应运有些失望地点点头,道:“吴王说得是,好在抗清大业并非一蹴而就,只要心中始终存有此心,定能收复北地……。”

    吴争莞尔一笑,道:“其实一切都是借口。”

    黄应运闻听诧异地看着吴争。

    吴争道:“打与不打,关键在于自己的实力,如果今日实力足够,明日本王便可挥师西进,但问题是……李将军能做得了大西军的主吗?如果作不了大西军的主,仅以他五万多的兵力,怕是进不了湖广,就会全军覆没,而本王到时,既救不了他,更会引火烧身,清廷定不会罢休,必然渡江来攻。”

    说到这,吴争微笑地看着黄应运。

    黄应运踌躇起来,李定国是与他说过,要与孙可望决裂,但并没有付诸于行动,更没有说过什么时间,这让黄应运无法回答吴争的问题。

    吴争应运答不上来,因为李定国的性格,对外强悍,对内却比较温和,要与一起长大的义兄弟决裂,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你别急。”吴争安抚道,“你也说了,抗清大业并不能一蹴而就,所以联合之事还待细细思量,该如何联合,首要目标是什么方向,相互之间有怎么的约束,两军如何沟通,利益如何分配等等……关系到双方日后能够一贯、自始至终地维持盟友亲密关系,这些大纲领需要事先决定,这不是一日便可商议好的,可能需要你数次千里奔波于两地之间……这样,你且留在杭州府几日,多去逛逛,本王安排你去辖下三大学院军工坊和港口船坞看看,你回去之后,也可以将此地的景象如数描述给李将军听。”

    黄应运应道:“学生愿遵从吴王安排。”

    ……。

    黄应运被引出门外,马士英一闪而进。

    吴争头也没抬,笑骂道:“怎么……如今进门都支语一声了?”

    马士英向前走的脚刚抬起到一半,连忙放下,惶恐道:“属下失礼了,这就出去,重新来过,还望王爷不罪。”

    说着转身往外跑。

    吴争没好气地道:“我说马瑶草,你就不能换个花样,来表现你察言观色的玲珑劲吗?次次都是这惶恐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做主公的怎么薄待了你……回来,有话就说。”

    马士英讪笑着,摇摇头道:“王爷,刚接到消息,荆王朱慈煃……上任宗正卿了。”

    吴争惊讶地抬头,看着马士英道:“就是追杀本王岳丈的那个混蛋?”

    “是。”

    吴争的脸色慢慢沉了下来,“疯了……她定是疯了。”

    马士英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吴争道:“皇帝怕也是无奈之下才下了旨意……荆王朱慈煃在您在京城抄了上百家宗室之后,便聚集起一帮子人,自封宗正卿,声言要与您抗衡,斗争到底。”

    吴争“噗”地喷了出来,“本王没听错吧……就凭他们那些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目不识丁的废物?”

    马士英不敢接话,至少如今大将军府名义上还是朝廷之下,吴争可以,他不可以。

    过一了会,马士英道:“自从钱公离开,黄道周独木难支,如今的朝廷中,大权已经落入宗室手中,宗室在宫城外聚众闹事,都御史王翊上前阻拦,被荆王朱慈煃当众啐了口痰,还被陛下勒令待在府中待参……已经没有人再敢反对荆王一伙。”

    吴争悠悠道:“她一个女子,挡不住这群虎狼。”

    马士英小心问道:“那……您要不要伸手,帮陛下一把?”

    “怎么帮?”吴争斜了眼马士英,“当初她设计赶我出京,就该想到,没有了我在背后为她遮风挡雨,这群虎狼能把她囫囵个吞了。”

    马士英立马变了腔调,点头道:“您说得是,自作孽不可活。”

    吴争笑啐道:“这叫什么话?在你眼中,本王就是那种见死不救之人吗?”

    马士英再次转向,道:“王爷自然是仁义之人,怎会见陛下有难,而无动于衷呢?”

    吴争没好气地道:“可这是他们朱家之事,我一个姓吴的,怎能掺和?你是想让天下人都指我司马昭之心?”

    马士英哭丧起脸来,怎么说都不对,这是要闹哪样嘛?!

    吴争想了想道:“就凭这些人,还闹将不出什么大事,让她先烦着吧,否则我一出手,怕又是好心没好报……况且,若不经历这些事,她又怎会真正老练起来独当一面?真到了不可收拾的时候,我再出手也不迟。”

 第1185章 老马想当汉奸

    说到这,吴争笑看着马士英道:“知道人身上长疮了,该怎么办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