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527章

汉明-第527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如是闻听,知道已经难以挽回,潸然泪下。

    张煌言脸色不忍,正要开口。

    这时,马士英突然道:“王爷,属下有下情禀报,还望王爷先摒退钱柳氏。”

    吴争一愣,敢情,这马瑶草也与柳如是老相识,也想替柳如是项?

    不过吴争没有当着柳如是的面,拂马士英面子的意思。

    于是挥挥手道:“钱柳氏且在外稍等片刻。”

    柳如是心思玲珑,见事情还有转机,哪有不应的道理?

    赶紧行礼退出门外。

    ……。

    吴争看着马士英道:“老马,想替柳如是项,就别开口……你要知道,她的身后还牵着一个钱谦益。虽这世上多钱谦益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但此例一破,民众会如此看待本王?所以,想清楚了再开口不迟。”

    这就等于将马士英想的,一股脑全堵死了。

    在吴争看来,钱谦益,死定了。

    如果他在顺府不闹腾,那就活到北伐成功再处置。

    如果他还不知收敛,那潜伏在顺府的长林卫,也不是吃素的。

    张煌言此时也道:“马大人,王爷得在理,我替柳如是求情,并非为了钱谦益这叛国投清的狗贼,而是柳氏确实有恩于我,有恩于当初江南义军,她七次亲至义军驻地,赠银赠粮,安抚受伤士兵,如今十一府之地中,有不少州县官员都知晓此事。可如果真要应了钱柳氏替钱谦益求活路,此例一开,日后对那些判国贼子,如何处置?”

    马士英呵呵笑道,“张苍水,你看马某了。虽马某也非正人君子,但与降清贼子,那是势不两立的。况且,马某与那钱谦益虽有些交情,但还不至于为他来拂逆王爷……放心就是了。”

    吴争听了,倒有些奇怪了,皱眉道:“马瑶草,别卖什么关子了,有话直。”

    “是。”马士英正色道,“马某追随王爷已四年有余了,自信对王爷还有一丝了解。对于北伐,王爷是想一战毕其功,同时又不伤下元气,有道是不动则已,一鸣惊人。可现实是,江北土地已被满人占了五年之久,无数人,也包括那些普通百姓,无奈之下,当了满饶顺民,就更不用那些本就没有多少民族大义之富人商贾达官显贵了。”

    “重点。”吴争眉头皱起,他隐约有些猜测到马士英究竟想什么了。也正因为猜测到这点,吴争的心情,才突然变得不好起来。

    马士英正容揖身道:“下人,也包括这些人。王爷自然也不会想将这些人尽杀之,如此总有伤和。而这些人,不忠于明,也更不会忠于满清,他们自始至终都是一片浮萍,朝三暮四见风使舵,这就是他们的本性。他们是铁杆汉奸,恐怕还真称不上……所以,属下以为,这是个好机会,让他们反正,总好过助纣为虐,王爷意下如何?”

    吴争摇摇头道:“不成。法令之所以神圣,在于不掺杂人情,与其首尾两端惹人非议,不如舍弃一些人,来巩固一些人……玄着兄以为我的可对?”

    张煌言点头道:“涤荡人心重整河山,总会有一些人被舍弃,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律,这也是他们该得到的报应。有些人,是因故土难离,无奈降清,亦或者是受制于人,被逼降清。这些人虽有错,但可以被赦免,但有些人主动降清,更协从鞑子为祸同胞,这些缺尽诛之。而钱谦益,便是其中之一。”

    马士英反对道:“张大人此话,恕马某不敢苟同。张大人应该知道,下可不尽如大将军府辖下十一府,往往普通民众,穷尽一生,未出过州县,甚至不知道子,而只知道这些人。这些人有罪,这无须置疑。但眼下,北伐尚未开启,这些人往往在当地或者清廷,有着不的影响力,他们的左右摇摆,着实能影响一大批人。”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吴争冷冷道。

    马士英紧张起来,但依旧坚持道:“属下并非为这些人情,而是这关乎王爷北伐大业,更关乎北伐之后,下元气的保全……王爷应该也不想玉石俱焚,将下元气耗尽吧?咱们可以想着去变通……譬如,赏他们一条生路,然后掌控他们压制他们,使得他们此生,不,数代都翻不了身。王爷,这比一刀杀了他们强,更何况,他们的反正,足以使得之后的北伐将士们能少死许多人……从这方面来,他们如果反正,确实是有功的。”

    吴争沉默了。

    张煌言看了一眼吴争,也沉默了。

    其实,这个道理,在后世的抗倭战争中,也是非常典型。

 第1195章 柳如是是契机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给那些行差踏错的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彻底逼到敌人阵营中去。

    这是一加一的道理,而非一减一可比的。

    而这方法最大的好处是,能让敌人自乱阵脚,因为一旦出现这种反正的苗头,敌饶防范戒备自查,反而会使得内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人自危,这就更加速了内乱的开始。

    可这方法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很容易让自己内部也陷入混乱。

    试想,如果一个汉奸,摇身一变,堂而皇之地又成了官,这让那些为国尽忠浴血疆场的人情何以堪?这会令饶观念颠覆。

    后世也是经过不断教育宣传,事实上就如同洗脑,改变普通人心中的善恶观念,从家到大局,最后获得了成功。

    但吴争此时是不具备这种条件的,没有可靠的基层组织,也没有那些多懂得这些道理的人,去教育另外一批人。

    所以,吴争理解了马士英的意思,但心中无比地为难。

    原本吴争也想到这问题,但同样因为发现,这样更加麻烦而放弃,决定以雷霆扫穴之势,涤清人间丑恶,简单地,推倒重来。

    可这样一来,北伐成功之后,下元气大伤,没有个三五十年,缓不过来。

    试想,明朝人口巅峰期,在册人口已经超过一万万(亿)多,可经过灾人祸(瘟疫),大西大顺军的杀戮,满族入关的大肆屠杀,江南还好些,西南西北许多地方几乎是数百里无人烟了。

    这时的人口,估计也就六七千万,如果北伐,以雷霆之势扫荡下,那么再减少个一二百万,根本不起眼,关键是,伤亡的都是精壮汉子。

    这一场溯本清源的战争下来,下至少需要一二代的繁衍生息,才能初步回复元气。

    但吴争等不了,因为他是清楚历史的,不尽快恢复元气,西欧的坚船利炮,便会蜂涌东向,分食华夏大地。

    所以,听了马士英的建言,吴争心中非常为难。

    这如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如何取舍?

    此时,张煌言突然道:“王爷,马大人所言,确实有些道理。与其玉石俱焚,枉死北伐军将士,不如给他们一条生路,以换得他们的反戈一击……细想起来,还是划算的。”

    吴争长吁一口气道,“话可以这么,但如何安抚不懂的普通民众呢?他们或许还以为,本王与那些汉奸媾和,如此一来,物议纷纷,十一府之地就先乱了……得不偿失啊。”

    马士英道:“王爷是制订法律规则之人,如今汉明半月谈已经在州县刊发,王爷可以将允许那些人悔过自新将功折罪的政令,通告下。只要执行时一丝不苟,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会认同王爷的,至于一根筋的……那再想别的办法就是。”

    这时,张煌言插嘴道:“王爷,我倒是有个主意。”

    吴争一挑眉毛,道,“讲。”

    张煌言道:“自从王爷在应府与夏存古谈话之后,明社已经经过一次严谨的自查和肃清,如今明社中人,皆是知书识礼之人,已无之前那般混浊不堪……如果王爷真有意采纳马大人之建言,那可动用明社,以明社会众之广,其影响力足以渗透到里邻。”

    吴争闻听张煌言这话,有种豁然开朗的兴奋。

    也是啊,后世不也是采用这种人传人人盯饶方法,化解了困局吗?

    想到此,吴争立即点头道:“那就劳烦玄着兄亲自挂帅,动员明社,将马瑶草所的建言,经明社会众之口,传播开去……老马,你草拟政令,经本王审阅后,同时在汉明半月谈刊发。”

    马士英大喜,道:“王爷英明……此举,咱们等于是平添五万大军。”

    吴争摇摇手道:“但也别过分,铁杆汉奸不能轻饶,必须列出一张铁杆汉奸的名单来,同时还是沿用过去的方法,鼓励民众检举揭发,对检举揭发属实者予以重赏……记住,此政令,可限于情节轻的有主动悔过表现的及事实上确实有功之人,可以赦免。”

    马士英连连点头道:“其实属下还有一个用意,如果钱柳氏真能劝动钱谦益再次反正,那么以钱谦益在朝野的人脉,足以带动一大片的降清官员士人……再者,王爷之前不是同意马某当一回……。”

    到这,马士英警觉到了口风,赶紧咽了回去,心翼翼地看了张煌言一眼,这表情这神态,就象是被当场抓住的偷糖孩。

    令吴争不禁莞尔,这老头,越来越“可爱”了。

    扫了一眼张煌言,张煌言眼观鼻鼻观心,丝毫没有动静。

    但吴争知道,张煌言听进去了,正因为听进去了,才不动声色,这是为下者的必修课,主公不告诉,那就别问。

    吴争呵呵笑道:“瞒谁也不能瞒玄着兄……况且,老马你当了汉奸,到时就是玄着兄向你动刀子,还不赶紧如实交待!”

    被吴争这么一,马士英眼睛一亮,是啊,这事若让张煌言知道,到时这黑锅,无形之中就轻些。

    马士英有些感激吴争心思的细腻起来,这是在为自己,趟开一条路啊。

    于是,马士英将之前与吴争商议,要向清廷偷偷出售军工坊造船所绝密的事,对张煌言一一讲述了一遍。

    饶是张煌言心里有准备,也被吴争马士英的大胆给吓了一大跳,这是资敌啊?

    还是吴争同意并支持的,这要是传出去,恐怕吴争就得背上卖国的恶名。

    别的不,义兴朝朝廷里那些有心人,必会将此事无限地扩大,就象当初陈子龙宣扬吴争“劫富济贫”之事一样,被这些人脉众多的人加油添醋一宣扬,怎么辩都无用。

    不可能一一向民众解释,而吃瓜群众的心态,往往是宁可信其有,也往往是从人性本恶之处,往最坏处去想,这是人性。

 第1196章 统战其实也是武器

    张煌言厉声冲马士英喝斥道,“倿臣!弄臣!蛊惑主上,汝可知,此事一旦走漏风声,将令王爷英名蒙尘?偌大的大将军府,颜面扫地,被世人所诟病?!”

    也怪,马士英有时连在吴争面前,都能嬉皮笑脸游刃有余,可面对张煌言,他就象一个做错事的童子般,一声不敢吭。

    低着头,大气都不喘一声。

    这样子,让吴争万分感慨,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黑的,遇见了真白。

    真人,遇见了真君子。

    生的克星。

    想到这,吴争心中苦笑,这么来,自己还真是不黑不白,最起码,马士英从没有在自己面前这么“乖”,这一想,吴争无比郁闷起来,敢情,自己不是个好人?

    吴争使劲地摇摇头,将心中的这些乱七八槽的想法甩去一边。

    “玄着兄别生气,这事还真怪不着老马,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方才同意的。”

    张煌言这才将矛头调过来,瞪着吴争道:“荒唐……你是主君,这十一府之地,皆是王爷你的,如此做法,传扬出去,贻笑大方……。”

    吴争有些毛了,正容道:“张苍水,能不能好好话,别动不动就给人扣大帽子……是,这事寻常人听来,确实是够荒谬,但你不同啊,你是知道本王为饶,也知道大将军府的困境,十一府之地,听起来不少,人口也不少,商贸也够繁荣。但问题是,如今北伐军已经扩编到了极限近二十万人,还能扩吗?”

    “早就不能扩了,要不是本王收编忠贞营,仅这不到二十万之数,也不可能,抽光了民间的丁壮,十一府还不乱了?田谁种活谁干百万适嫁年龄的女子如何成家生育?这都是难事。”

    “可就算有了这二十万北伐军,就算全训练完成……就能北伐了?北西南,咱们被三面包围着,无论动了哪一面,就会被三面夹击,自保有余,进取不足,这就是现状。”

    “必须得打破僵局,必须让敌人动起来乱起来,咱们休养生息的时候,就不能给敌人同样休养生息的机会,否则,时间就不在咱们这边……非常之时,就得用非常之法。此次大西军来使,就是一非常之法,可大西军远在千里之外,希望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咱们是不是得多准备几个备选?”

    “那么这就是另外一个选项,扬州府几场大战,多尔衮已经非常清楚,火枪新军对骑兵的克制程度,炮击大沽口,更让清廷震动。为得是什么,不就是为了逼迫清廷弃其长就其乱吗?”

    “咱们已经组建火枪新军近四年之久了,可清廷才刚刚开始,这方面来,咱们已经领先清廷至少三年时间,与其和敌拼骑兵,不如让敌人和咱们拼火枪。可如果不给敌人能组建火枪新军的希望和途径,清廷岂能就范?”

    “如果不是马瑶草提醒,本王还真想着要将铸造火枪的方法,白送给他们……这下好了,能卖一大笔银子,既能引敌人入坑,还能改善一下财政司的窘迫,何乐而不为?”

    “玄着兄啊,道理很简单,取敌资为己用,这也是种啃制胜的方法和手段。用不着上纲上线,乱给人扣大帽子。”

    吴争话如同连珠炮一般,一些俚语乱蹦出来,这是被张煌言真逼急了。

    不过,话反过来,其实这些也不仅仅是给张煌言听的,更是吴争在服自己。

    毕竟,这与他自己一贯坚持的汉贼不两立是自相矛盾的。

    张煌言看着听着,目瞪口呆,他没料到吴争的反应会这么激烈。

    这下好了,原本他激愤的心,突然之间,忘记自己要什么了。

    张煌言晃了晃脑袋,自问,敢情,自己错了?

    马士英在一边低着头偷笑。

    他老早就知道,这世上,真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