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549章

汉明-第549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如此处置大将军的军令,这是要造反吗?

    就在传令兵惊骇之时,蒋全义沉声道:“你回去转禀王爷,驻守兴化的一万泰州卫,蒋某已经调动北上了,请王爷另派军队驻守……蒋某若攻不下此城,就战死在淮安府城前,不必劳动王爷,日后动用军法……若有幸攻下此城,还请王爷念及蒋某立功心切,能将功折罪,宽恕蒋某今日抗令之责!”

    蒋全义随即下了三道令,令后续主力一万人急行赶来,令兴化一万守军即刻北上,同时向南面高邮派出信使,请方国安率部增援淮安。

    次日一早,蒋全义继续佯攻山阳城。

    一来为了牵制城中守军,二来等候主力携火炮等攻城武器到达。

    同时,蒋全义在斟酌之后,毅然分兵,派出一支偏师向西,经岔河攻高良涧,用意沿洪泽湖北上包抄山阳城北。

    其实在这个时候,如果按吴争战前的目标,宝应、盐城一落,整个扬州府到手,战略目标已经初步达成。

    但由于蒋全义的“擅作主张”,失去了一次与清廷“化干戈为玉帛”的好机会。

    这就使得战争渐渐地扩大,变得不可控起来。

 第1244章 初露端倪

    吴争接到传令兵回报时,脸色顿时铁青。

    “!”吴争怒骂道,“十足一个,跟本王玩将在外君命不受的游戏?老子玩时,你他x的还在仪真被鞑子压着打呢!”

    吴争是真错愕,这不是自己经常玩得招术吗?

    如今竟被蒋全义玩了。

    马士英助言道:“蒋全义太不识上下尊卑了,竟如此狂妄,定要严惩,以儆效尤!王爷,派属下亲自前去传令,解了他的兵权,递解回来,任由王爷处置!”

    听了这话,吴争反而冷静下来,翻翻白眼道:“解除他的兵权,谁来领泰州卫?你老马要是能代替蒋全义,本王这就下令,拿他回来。”

    马士英苦笑道:“马某只是替王爷鸣不平罢了……。”

    吴争深吸一口气,“帐先记下,日后连本带利清算……不过眼下,泰州卫势已尽,已难有作为,急需一支生力军有别的方向,打开僵持局面。否则,徐州敌军一旦沿运河南下,怕泰州卫要吃大亏!”

    说到这吴争不由得又愤怒起来,“还有凤阳府的一万多敌军,那也不是摆设……蒋全义这厮,就专门给本王出难题!”

    马士英点头道:“要真如王爷所料,凤阳、徐州敌军合围,那泰州卫可就危险了……方将军手中不过万人,既要守江都、高邮,恐怕能调之兵不多,要不,调陈将军或者池将军率部北上增援?”

    吴争皱眉看着地图,思忖着摇摇头道:“这二部是预备队,轻易不可动用,至少也得在凤阳、徐州敌军有所动作之后……况且,蒋全义部只是体力不止,并非无力攻打淮安,泰州卫有三万人,应付淮安府敌军,已经足够,填上陈、池二部,没有必要。”

    马士英认同道:“哎……要是朝廷能派兵攻滁州,牵制凤阳敌军,那就好了。”

    吴争目光一闪,道:“我亲笔书信一封,你携之跑一趟应天府,亲手交给陛下。”

    马士英急道:“送信之事,何不交给其它人去做,王爷身边离不开人。”

    吴争一愣,随即笑骂道:“你老马又不是二八佳人……本王还用不着人服侍。”

    马士英尴尬地笑笑,“马某意思是,如今左右布政使等诸公都不在王爷身边,王爷身边好歹要留个能说话之人……。”

    吴争微笑道:“你的意思我明白……应天府不远,况且此信关系到朝廷能否出兵滁州,你速去速回就是了。”

    马士英无奈应道:“请王爷多保重!”

    ……。

    这说话间,又是一天的血战。

    蒋全义是真想不通了,淮安府就算是满编,那也只昌二万人的编制。

    在泰州卫主力赶到淮安府外围时,蒋全义手里实际上已经有可用之兵二万人。

    加上大小口径火炮不下三百门,可数次强攻,都被守军硬顶了回来。

    而这时,火枪兵的缺陷也随之暴露出来……防御能力极差!搜读电子书

    因为没有装备铠甲,士兵们几乎以肉身面对敌人的火铳、弓弩、投石、滚木,而在没有连发火器的时代,这一点是极度致命的。

    火枪的优势在于远距离火力输出,不与敌近身接触,相对于敌守军,人手一领的各种甲具而言,同样一刀、一刺,其伤害度是相差极大的。

    蒋全义一直“迷信”于火器的威力,当然,这是事实,可问题是眼下是攻城,除非守军士气崩溃,大军一涌而入,否则,肉搏是必须的。

    哪怕是后世,飞机、大炮轰炸之后,也必须步兵冲上去,才算是真正占领。

    而对于火枪兵攻城,缺欠实际战例,也一直是军校所缺乏真正指导性战术的。

    唯一的战术指导,就是大炮轰,步兵冲,步兵冲完大炮轰,大炮轰完步兵冲。

    淮安府城墙太坚固,十二磅重炮无法对其产生真正有效的破坏力,哪怕运气好,连续在同一位置,两发炮弹直接命中,也只是砸出一个大坑,滴落一些碎石而已。

    而敌守军显然对火攻击有防患,一旦火炮朝城头以开花弹轰击时,都躲入木石工事,伤亡很小,而当泰州卫火枪兵攻城之时,才冲出来,弓弩、投石、擂木……无所不用之极。

    连续三次攻城失利,让蒋全义不得不开始反思。

    他随即下令停止攻城,只是以火炮间歇性地对城头进行轰击,以防止守军突然出城,进行反突击。

    同时,他不得不向泰州派出救援信使,希望得到十六磅重炮的火力支持。

    这样坚固的城墙,也只有十六磅以上的火炮,才能对城墙形成威胁,而北伐军降了第一军有一个成建制的十六磅火炮团之外,各卫最大口径也只是十二磅火炮,这不是造不出来,而是考虑到运输便利。

    因为一门十六磅火炮的重量,在一千八百斤以上,而此时装备北伐军的制式十二磅直射火炮,才八百多斤,相差一倍还不止的重量,运输的难度可不是相差一星半点,对道路的要求是翻两倍都不止。

    ……。

    而就在蒋全义陷入进不成、退不得的两难境地时。

    吴争接到了宋安传来的密报,长林卫查到了淮安守军主将是谁。

    这人名头很响,叫祖大弼,是降清明将,但就算在崇祯朝时,也是一员猛将。

    祖大弼有个绰号,叫祖二疯子,源于作战时喜呼喝呐喊的原因。

    这与池二憨喊一声“吃我一刀”不同,池二憨的喊,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挥刀前必喊。而祖大弼一上战场,那是大呼小叫不停歇。

    崇祯七年,他在宣府击杀了满清(后金)图鲁什,崇祯十四年在锦州,斩杀了清军巴图鲁穆克谭。

    但在松锦之战明军败没后,随同弟弟祖大寿降了清。

    也正是他作战勇猛,被多尔衮看上了,隶属汉军镶黄旗。

    顺治二年(1645)六月,多尔衮命祖大弼领八千人,进攻浙江湖州,当时湖州守将魏耕,率将士守城十余日,最终不敌祖大弼。

    立下战功之后,多尔衮就加授了祖大弼为散秩内大臣。

 第1245章 淮安守将祖大弼

    散秩内大臣为清廷武散职,虽是虚衔,但品阶很高,为二品衔。

    清廷设侍卫处,侍卫处设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内大臣,从一品,各六人;再下就是散秩内大臣,人员数量不定。

    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都是满族担任,而散秩内大臣满汉都有,但也是汉八旗中人担任。

    这有点象沈致远所担任的銮仪使,性质一样。

    吴争在得到宋安送来的这个情报后,心里“格登”一下。

    吴争知道祖大弼、祖大寿二人,他们与袁崇焕手下总兵茅元仪这些人,应该说是这个时代作战经验最丰富的一批武将了。

    几乎从二十年前开始,祖大弼、祖大寿就与后金不断交战,当时后金还没有火器,祖大弼等人就已经以火器御敌了。

    所以,就算如今火枪更新换代,可原理还是一样的,与这样的人交战,火器最优势的震慑力几乎不存在,因为他们才是使用火枪的“鼻祖”。

    吴争不由得为蒋全义,和泰州卫将士担心起来。

    事实上,就在吴争担心之时,蒋全义已经遇到难题——打不动!

    所以,蒋全义请求十六磅火炮支援,这几乎是不可能达成的请求,部署在杭州府周边的第一军重炮团,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北调?

    就算吴争答应,没有十天半月,恐怕也到不了啊,何况还要将重炮运送过江。

    而吴争在坐立不安之下,随即下令北上,继续将指挥部前移至宝应。

    他这是打算亲自指挥之场战役了。

    ……。

    有道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这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多尔衮在发觉玩阴谋对吴争无效之后,迅速调整了策略。

    那就是玩自己的长项——用兵!

    也是,怎能扬短避长呢?

    多尔衮这次的部署,甚至连身边刚林、祁充格两个“哼哈二将”都难窥全豹,不是多尔衮不信任他们了,而是多尔衮的策略,几乎是没有策略。

    也就是说,打一场随机应变之仗。

    但这次,多尔衮抵兖州,亲自指挥。

    不是他的身子骨好了,恰恰相反,是更弱了。

    正因为更弱了,多尔衮明白,必须打胜这仗,这样才可以妥善安排身后事。

    之所以将徐州八万大军拱手交给野心颇大的阿济格,这也是一种妥协的策略,以徐州大军换取阿济格对自己有限的、短暂的支持,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能从容打完这场,很可能是自己此生的最后一仗。

    也就是说,多尔衮的凭仗、杀着,并非是徐州八万大军。

    多尔衮怎么可能将关乎自己身家性命的凭仗、杀着,交给阿济格呢?

    事实上,阿济格在多尔衮心里,充其量就是一个障眼法,用来迷惑吴争。

    吴争,在多尔衮的心里,已经上升到了毕生之敌的高度。

    已经需要多尔衮冒着死在半途的凶险,南下亲自指挥这场决定黄河南岸、半壁江山归属的战役了。

    去往兖州的路上,多尔衮在心中感慨,英雄迟暮,奈何?!

    ……。天平小说网

    淮安城。

    连续三天的激战,让整个淮安城一片死寂。

    街道上除了军队,百姓早已闭户不出。

    年过六十的祖大弼,确实很有经验。

    他知道,如果不全城戒严,以吴王在江南不败之声望,淮安汉人百姓定为夹道欢迎,甚至私下暗通,那么,这城没破,也等于破了。

    先戒严,后征丁,押上城墙,做一仗,见下血,然后就有了血仇,不用监视,也肯拼命了。

    只要精锐不溃,这些壮丁就不会先溃,溃,即斩!

    这就是沙场老将的干练,简单,有效!

    他揣摩准了人心,这些壮丁,就算原本心向吴王,可只要身边亲人、乡邻战死了,马上,他们的心就会和自己战在一起,这就是人性。

    对于城外“隆隆”的炮声,祖大弼根本不在乎,有种你能轰塌城墙啊!

    这是一丈多厚的城墙,就算你架上百十门重炮,想轰塌,那也得猴年马月了,而不用多,只要十天,甚至更少,摄政王大军就会将你们一窝烩了!

    这时,有士兵进来禀报,“禀将军,敌军偏师西进,高良涧失守,敌军正沿湖岸向北,攻武家墩,有包抄我北门之意……。”

    “多少人?”

    “约三千人。”

    祖大弼手一挥道:“派五百铁骑兵,伏于清江浦,待敌军包抄上来时,歼灭之!”

    “遵命!”

    ……。

    吴争一天之后赶到淮安城外,蒋全义的大帐中。

    一见到蒋全义,就一巴掌甩了过去。

    可看着蒋全义深深凹陷的眼窝,心中不忍,终究在手堪堪及面前,停了下来,改掌为拳,手一沉,狠狠地擂了蒋全义胸口一拳。

    蒋全义生受了这一拳,踉跄后退一步,稳住身形,“扑通”单膝跪倒,“卑职有罪,恳请王爷责罚!”

    三天强攻,泰州卫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伤亡已经超过千人。

    可攻城却丝毫没有进展,最成功的一次,就是有一百多人冲上城墙,可被数倍于己的敌守军,强硬推下城墙。

    这种肉搏,不是靠刺刀和勇气能抗衡的。

    敌人以着甲之身,来硬顶刺刀,奈何?!

    如果仅仅是百来重甲兵也就算了,如果重甲兵过千,那就是找死。

    冷兵器时代,一百重甲,可以击溃上万无甲兵,这绝不是虚妄。

    改掌为拳,这是吴争不想在泰州卫众将领面前,伤了蒋全义的威望。

    吴争一直强调军人要有军人的尊严,何况是一个领兵主将?

    军人可杀之,不可辱之!

    “起来。”吴争冷冷喝道,“北伐军有军礼,治罪有军法……你的罪暂且记着,讲讲这三日的攻城经过!”

    蒋全义深凹的眼中迸出两行热泪,他更咽道:“非卑职指挥不力,也非将士不肯用命……然而,城中就象是做好了一切应对我军的准备,三日之内,近二千发炮弹,依旧无法压制城头敌军的阻击……。”

    吴争在听了蒋全义的述说之后,冷哼道:“人家在十多年前,用火炮、火铳与后金交战之时,你怕还在撒尿和泥玩儿呢!别哭哭涕涕地象个娘们……把眼泪收回去!”

 第1246章 新编北伐第三军

    蒋全义闻听吴争这话,悚然一惊,急问道:“敢问王爷……城中何人主帅?”

    “祖大弼。”

    蒋全义一阵惊愕,随即摇头道:“不对……卑职事先派人侦察过,淮安府并无主将,一直是淮安、大河两卫卫指挥在管事,互不统属……。”

    吴争皱眉道:“若真是如你所说,本王何必亲自前来?”

    蒋全义这才醒悟到,恐怕自己是上当了。

    可一想到这,蒋全义更急了,“若真如王爷所说,敌人是故意示敌以弱,那淮安府必是个圈套……王爷还是快些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