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599章

汉明-第599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外心里奇怪,现在还有什么可聊的?

    不过吴争无意拒绝,胜利者又何须去为难垂死的失败者呢?

    多尔衮喘息道:“沈致远究竟是不是……你埋在本王身边的细作?”

    吴争的脸色古怪起来,似笑非笑地答道:“你猜。”

    多尔衮剧烈地喘息起来,饶是已经自认心平气和,可依旧不习惯吴争的这种态度,可惜,他已经无能为力,“是不是……已经不重要了。你应该已经接获战报,沈致远率大军攻破和皋、通州,六千北伐军被歼灭……哈哈。”

    吴争的脸色变得铁青,甚至抽搐起来,确实,这个消息在击破吕梁山鞑子防线时,吴争已经接到,但吴争始终不愿意相信这个消息。

    甚至于,吴争拒绝向泰州传令,向通州派遣援军。

    当然,就算沈致远真有了异心,按眼下的局势,沈致远也已经在扬州立不住脚了,第一军已有二万多人渡过长江,随着夏完淳、廖仲平的出兵,张名振、施琅所部水师终于得空向靖江方向移动,而袭扰大沽口未能得手的王一林水师,也已经返回崇明水域。

    这样的情况下,整个扬州府,已经处于被北伐军四面包围,沈致远想“占地为王”,无疑是做梦。

    多尔衮咧了咧嘴,带着一丝嘲讽之意道:“你说得没错,本王没输……本王输于天命,而非你之手。不仅如此,本王还给你留下了一个对手……强大的对手!让本王满意的是,他曾经是你的兄弟,这……很有意思。”

    面对着多尔衮近乎于挑衅的语调,奇怪地是吴争的脸色反而渐渐平静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你如此,我如此,沈致远亦如此。如果他真有心思自立,只要他不忘自己是汉人,能为天下汉人谋福祉,我……无所谓。”

    多尔衮微微张大了口,他确实感到惊讶,惊讶于吴争的淡然,这个时候,显然已经没有说谎的必要,也就是说,吴争应该说得是实话。

    “你……真不在意,在日后登上尊位的路上出现一个强大的对手?更何况是手足相残?”

    吴争想都不想地摇摇头,道:“我更在意的是,你为何给自己的族人,留下一个强大的敌人?”

    这问题非常……费脑,可多尔衮听得懂。

    他再次摇了摇头道:“不是敌人……也就没有给本王族人留下强敌的说法。沈致远有野心,但他更识时务、更聪明,他应该知道,处于你和我朝之间,该如何生存……况且,本王交给他的二旗,也不会追随他反抗朝廷……反而你需要担心,真要是沈致远与你对阵沙场,你该如何应对!”

    吴争稍一迟疑,摇摇头道:“我不会去想这个问题……因为不需要,沈致远是什么人,我比你清楚……。”

    多尔衮打断道:“或许三年前,你比本王更了解他,但三年后……未必。”

    吴争沉默了。

    多尔衮突然道:“你是个俗人……。”

    吴争一愣。

 第1358章 多尔衮死了

    “本王高估你了……你就是个最普通不过的庸人。”多尔衮摇头叹息道,“风云际会,男儿当杀万千人,不管谁拦在面前,皆可杀之……而你太软弱,象个妇人!”

    吴争哂然道:“我本就是个普通人,如果没有这乱世,我更想做个富家翁……不哄你,我是真的这么想。”

    轮到多尔衮愣了,这子竟油盐不进哪,多尔衮很难理解,权倾义兴朝朝野手掌二十万北伐军虎贲的吴王殿下,竟是这么个没有进取之意的庸俗之人?

    “本王后悔了……。”多尔衮悠悠叹息一声,“早知你如此不堪,本王该回兖州……。”

    “晚了。”吴争淡淡地道。

    多尔衮眼神一缩,突然发笑一声,道:“你怕本王?”

    “是。”

    多尔衮一怔,他没有想到吴争答得这么干脆,“为何?”

    “因为你……比我狠。能对自己都狠的人,我都怕。”

    多尔衮沉默下来,似乎在品味吴争的话,好久,多尔衮叹道:“或许吧……只是本王还不够狠。”

    吴争点点头道:“是。”

    多尔衮似乎觉得找到了知音,他的语调变得就象和朋友多年未见的老友聊一般,“本王确实不够狠,若挥师入京畿,谁能挡本王,又有谁敢挡?”

    到这,多尔衮气一泄,用手捶了一下床榻,恨声道:“奈何本王强不过这贼老……其实汉人满人无关大事,重要的……我才是主人。”

    吴争突然有些明白多尔衮了,“你想让沈致远成为这下的主人?”

    “有何不可?”多尔衮微笑起来,“其实你应该知道,我原本没有夺取下的意思,是你们汉人求本王来取的。”

    吴争突然有丝厌烦,这面前之人,已经不是自己所忌惮的那个人了,更象是个在向人发牢骚的垂死之人,吴争想结束这场谈话。

    这时,多尔衮突然仰头道:“本王一直想不明白,我朝入主中原,已经占据大半壁江山,你……为何不自立,要勉为其难,去扶持那个不堪造就的朝廷?”

    吴争微微皱眉,以问代答道:“这五年间,你明明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取福临而代之,又为何落入今日这般田地?”

    多尔衮盯着吴争的眼睛,喟叹道:“本王若取而代之,必引发内乱……岂不如了你和朝廷的意?”

    吴争呵呵一声道:“彼此彼此。”

    二人双目相对,许久,多尔衮道:“本王有一事求你。”

    吴争一愣,哂然道:“我就算再普通再俗人……也不至于放虎归山。”

    多尔衮突然哈哈大笑,可随即便剧咳起来,止都止不住,一缕血,从他的口中迸出,若不是吴争早有防备,怕是被喷在身上。

    吴争没有催促,静静地看着多尔衮,这是只已经垂死的猛虎,谁也无法预料,他在临死之前会做出什么来。

    而吴争最懊恼的就是,多尔衮改变了沈致远,其实这个时候,吴争已经开始动摇,对沈致远的不可思议的坚信。

    多尔衮有句话得对,最重要的……我才是主人!

    谁能躲得了这种诱惑?

    多尔衮的咳嗽渐渐停了下来,他慢慢地抹去嘴边的一缕血渍,轻喘道:“杀了我。”

    这话让正在思索的吴争,霍地抬起头来,他以为自己听错了,诧异地望着多尔衮。

    多尔衮脸色平静地重复道:“杀了我……这便是本王求你之事。”

    “为何?”

    “你愿意在自己族饶手里,象一条癞皮狗一样的死去吗?”

    吴争慢慢地摇摇头,他有些懂多尔衮意思了。

    多尔衮微微仰头,目光变得迷离,“本王是雄鹰……雄鹰注定死在战场死在敌人手里……而不是死在那龌龊的权力倾轧郑”

    吴争心里闪过一丝恻隐,但依旧摇头拒绝道:“我不答应。”

    “为何?”

    “你的头颅,能激烈下汉人反清……正如多铎一样。”吴争冷酷地回答道。

    多尔衮突然大怒,骈指指着吴争,可没一会,他无奈地垂下手,“本王宽恕你了……。”

    吴争嗤声笑道:“我是汉人,用不着你来宽恕……你还是该想想,如何面对汉人对你的审怒…很快,我不会让你等太久。”

    多尔衮脸色剧变,他嘶声道:“不……你不能这么做!”

    “我喜欢这么做,你又奈我何?”

    多尔衮慢慢平静下来,看着吴争道:“君该有君的死法……你也是君,该明白这个道理。”

    吴争突然沉默下来了。

    好一会,吴争再看向多尔衮,“这话服不了我。”

    多尔衮诡异一笑,“本王告诉你一个秘密。”

    吴争不由自主地上前一步。

    多尔衮道:“东莪……本王唯一的女儿,有身孕了。”

    吴争脸色大变,怒意不可遏制地迸发,回身急走。

    身后传来多尔衮平静地声音,“放了本王的近卫,他们懂得自处。”

    出门之后的吴争,突然仰头长吸一口气。

    他自然知道,多尔衮想激怒自己,可听到这句话,吴争是真的愤怒了。

    多尔衮得没错,他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强大的对手,重要的是,手足相残这四个字。

    吴争木然抬起了手。

    三百随扈的火枪枪口整齐地抬起。

    随着吴争的手挥下,沉闷地枪声如炒豆般地响起。

    吴争终究是成全了他。

    多尔衮,死了,死在了北伐军的枪口之下。

    他的二十近卫被吴争下令释放,但很快,这二十人皆横刀自尽于多尔衮的房间门口。

    这让张国维宋安等人动容,也让吴争终于相信,多尔衮确实早有死意。

    ……。

    这晚上,吴争没有去与军民狂欢,他与张国维在商议如何应对外番之事。

    望着夜空中绽放的烟花,吴争轻喟道:“北伐军在徐州的日子,恐怕不会多。”

    张国维慢慢走到吴争背后,道:“不必为此叹息,咱们还会回来的。”

    吴争莫名地感到一阵喜感,冲着张国维古怪地怼道:“张公莫非属狼?”

    看着张国维惊愕的表情,吴争哈哈大笑起来,摇摇手道:“本王就是随口一,张公不必当真。”

 第1359章 说到底还是缺钱

    :感谢书友“青萍之末”投的月票。

    张国维没有追问的意思,他忧郁地道:“王爷一个多月未回杭州府,是不知道财政司有多难,若不是莫老强逼着江南商会人人家家捐钱捐物,单就新征的十一万新军,就得拖垮大将军府。”

    吴争默默地点点头,张国维没有夸张,他们第二次征兵,原本想征二十万,可至今才满十一万人,不是民众不肯入伍,而是财政司确实拿不出第一笔安家费。

    杭州绍兴松江三府的百姓,甚至于向大将军府请愿,可以拖欠安家费,甚至可以不要这笔钱,可财政司同样没有办法,去装备新兵。

    几乎所有的钱,都投向了松江军工坊,因为只有武器和弹药,才是江北战场最需要的。

    张国维沙哑地声音,“王爷,无论如何不能再打下去了……缓一缓,给大将军府辖下一千万子民喘口气……这是我与大将军府诸公,一致的谏言。”

    吴争长吸一口气,道:“本王也不想打,可战局不容本王退兵……你看,如果此时退兵,凤阳府阿济格部大军会迅速填补徐州这个缺口,如今第一军及夏完淳廖仲平部,已经对凤阳形成包围,这种战场主动,失之可惜啊。”

    张国维坚决地摇头道:“王爷怕是只对了一半,阿济格部有八万驻军,还有他的正蓝旗,其部并非没有战斗力,而是受清廷旨意,无意增援徐州……事实上,清廷只是想借王爷的手除去多尔衮,可一旦王爷占徐州不退,清廷怎肯善罢干休?必会全力进攻徐州。”

    “好远就打回去!”吴争皱眉道。

    张国维急得跺脚,“滁州夏完淳建阳卫拢共才三万多人,渡江仅有半数,而廖仲平左营,虽有五万大军,可毕竟是朝廷的军队,也不会人人甘愿追随廖仲平……也就是,二者在江北兵力,满打满算相加起来,也就四五万人。这些兵力,想要与阿济格部决战,已经是勉为其难了,想要让他们增援徐州,不可能!”

    吴争沉声道:“本王可调第一军全员北上。”

    张国维一愣,随即叹息道:“军费呢?已经有二万人北上,开拨赏银还欠着……王爷曾经向将士们承诺过,饷银绝不拖欠,三月拖欠,允许将士们自寻出路……。”

    吴争恼怒起来,“这不还不到三月吗?”

    “可已经一个月了,王爷能在两个月里筹到不下三百万两吗?”老好人张国维终于忍不住硬顶了,“是,以王爷在军中的威信,或许半年不发饷银,将士们也不会真一哄而散,可王爷应该知道,为君者不可失信于下,一旦失信,后果不堪设想……这代价太大了。何况,大将军府辖下诸军,不仅仅只有王爷嫡系……。”

    张国维虽然没有出具体哪卫,可吴争能听懂。

    “广信卫有怨言?”吴争阴沉着脸问道。

    张国维摇摇头,“怨言倒没有,可广信卫往临川方向异动。”

    吴争回身用手慢慢抚过地图,带着一丝惊讶道:“李过高一功不错,他们的战略意识很强,值此之际,兵发临川,与江北形成一个偌大的包围圈,若广信卫真能攻下临川,那江西北部,乃至整个凤阳府,便能成为囊中之物……。”

    “王爷!”张国维急得再次跺脚,“广信卫临时扩编至五万人,如今再辟战场,军费呢?!况且王爷应该明白,就算广信卫攻下临川,甚至整个江西,财政司也拿不到一文赋税……就算李过高一功愿意上交一半赋税,可那也只是望梅止渴,与今日财政司困境无一丝补益。”

    这话没错,刚光复的土地,怎么可能去加赋,这不是让当地百姓的贫困更雪上加霜吗?

    鞑子刚走,王师接着征税,那王师与清军无异?

    想到此处,吴争只好沉默下来。

    二人互瞪了许久,吴争率先开口道:“诸公意思都是退兵?”

    张国维点头道:“是……其实,在我北上之际,就得到应府的消息,朝廷已经决意与清廷和谈,也就是,除非夏完淳廖仲平执意脱离朝廷,否则,撤兵是迟早的事。”

    吴争微微颌首,这法和宋安长林卫得到的消息基本一致。

    夏完淳廖仲平二部的处境,非常尴尬,擅自出兵,被朝廷追加的诏令掩盖,可如果再抗旨,那就无法善了了,而大将军府此时无法承担二部的军费,这就造成二部没了补给。

    吴争用力地摇摇头,“这事先放下,商议应对外番之策吧。”

    张国维也了解吴争心性,知道不能逼得太过,于是点点头道:“卫匡国递交照会,提出三个要求,一是赔偿,二是道歉,三是减免两个港口一年关税以作补偿。”

    吴争想了想问道:“如果本王不应呢?”

    张国维看了吴争一眼,低声道:“从闽粤传来的消息,东番及英吉利组成的联合舰队,已驻泊东番外海……。”

    吴争一咧嘴道:“怎么,谈不拢就开战?那还谈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