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749章

汉明-第749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天是仁慈的,它保了勒度一命,也救了刘放等八百多义军的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

    清廷这支新军与沈、钱二人在拱北城训练的新军,组成有所不同。

    这支新军的兵员,大部分来自关外,蒙古大半部落与满人结盟,高丽被皇太极征服,关外各府的汉人已经归入了汉八旗。

    经过这些年,那些原本还是孩童的,已经成人。

    既然福临要组建一支亲军,鉴于沈、钱二人,一叛一疏的前车之鉴,清廷对新军兵员有了严格的控制。

    所以,这支新军,对汉族没有什么向心力,加上此时山腰上他们稳占了上风,怎么可能弃械投降?

    只要再一柱香功夫,歼灭了刘放一伙,他们就可以调转头,扫平山下这支人数众多但明显是战场门外汉的乌合之众。

    然而,敏郡王勒度的投降,让他们不得不放下手中兵器,投降了。

    满清是半奴隶制度。

    奴致主死,皆诛!

    勒度是主,他们是奴,就算最后打赢了,如果勒度因此被杀,这些人都有过无功,难逃一死。

    特别是勒度的阿玛是当朝叔王济尔哈朗。

    正因为勒度在降后下令清兵投降,这支清军才不得不放下了武器投降。

    ……。

    是役,义军伤亡高达二千多人。

    而清火枪新军仅伤亡一百多人,但包括阿卡苏在内的六百清骑,无一漏网。

    衡阳镇,在那一天,满镇哀恸声。

    整条守备衙门前大街,全是白幡。

    义军将士和家人们,无不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

    只有刘放这厮,乐得跟捡了宝一样,全无一丝悲恸之意。

    不得不说,这货真是不当人子啊,全然不顾民众的痛苦,要知道,他老娘还尸骨未寒呢。

    可话说回来,刘放还真捡了宝了。

    要知道,这支清骑,除了之前被炸死炸伤的二百多骑,其余三百多骑,基本上都是被义军用血肉之躯围住,然后拖拽下来弄死的,马匹几乎无伤。

    平空得了三百多匹战马,是不是宝?

    一骑抵十兵啊,这要是放在明末间,妥妥一个总兵啊,至少也得副总兵。

    再有,总共三千清兵齐卸甲,三千人的装备哪,便宜了这货,他怎能不乐开花?

    这上面二条,已经够刘放乐得了。

    可勒度愣是还给他送上了一份大礼,直到此时,刘放才知道,当初一战,他干死了清廷一个亲王、一个郡王,丰功伟绩啊!

    如今又活捉了一个郡王,寻遍这天下,谁与比肩?!

    就连两蹶名王、声名赫赫的晋王李定国,还比刘放少了一王。

    所以,这时的刘一手,叉腰跨在大校场刚搭建的木台上,双目直瞪苍天,那架式,妥妥地“问天下,谁是英雄?!”

    世道,变了,真变了。

    都道英雄不问出处,可没见过运气好到象刘放这样的。

    任何人,这种好事遇到一个,就已经祖坟冒青烟了。

    可这货两月间,遇到了三。

    时也、运也、命也!

    可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这匹夫搅动出的浪花,远远不止于浪花,而是整个战局,甚至整个北伐大业、整个天下。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

    吴争也没想到,他一直寻找的突破口,竟会应在这样一个货色身上。

    听闻捷报之后,吴争特意赶往衡阳,一来慰问、犒赏义军将士,二来衡阳此次大捷,让吴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划实施,扫清了最关键的障碍,吴争得亲眼看看这支军队,以对计划作出相应变动和完善,三来也想见见这个运气好到不可收拾的幸运儿。

    天晓得,吴争在见到刘一手时,心里的失望。

    “呃……你就是那个吴王?”刘放抱拳一抬,大咧咧地打量着吴争,“你可跟咱想象中的不一样……太年青了……咱镇上象你这般大的,屁都不是……呃,你来衡阳,是不是要犒赏咱?咱没不敬的意思,可话要说头里……那个池将军先前许诺了,只要咱有多少人,就给多大官……咱现在有上万人了……一万多少来着,象是一千……不,应该是二千……。”

    吴争目瞪口呆了,他发觉,罗科铎、多尼、阿卡苏……死得冤。

    怪不得阿卡苏话都没留一句就抹了脖子,想想也是,和这种货能说什么?还不如早死早投胎呢。

    “孤……授你衡阳卫指挥使,如何?”吴争原本是好意,刘放手中已经有了上万人,确实接近了小卫编制,再说他的军功已经大到了无赏的地步,可真要给他一个他无法承受的高位,反倒是害了他,所以,给他一个独立编制,既赏了他的功,也不至于闹出啥笑话来。

    当然,吴争也有点点戏弄刘放之意。

    卫的封号,一般是府名,也有府治所的县名,或者是军事重镇,但一般要隘设的是所。

    独没有以镇名封授的。

    北伐军中,只有一个先例,那就是沥海卫,沥海是镇,按律设所,象吴争刚到绍兴时,就是梁湖千户所的百户。

    设沥海卫时,吴争还只是个千户,朝中鲁王监国,所辖区区绍兴府一隅之地,能授啥名?

    无非是权宜之计罢了。

    在北伐军正式成立之后,也就改名了。

    可刘放听了一愣,“衡阳卫指挥使……是几品?”

    “正六品。”

    “那不成!”刘放一口回绝,“池将军答应过咱,只要有人,咱就是将军……大将军。”

    敢情这厮嫌官小了。

    吴争是真晕了。

    这货连官制都没搞明白。

    时人都知道,建新朝也好,大将军府也罢,以各卫分置,真正领兵者,绝非封号或者杂号将军,而是各卫指挥使。

    自副指挥使起,都可称将军。

    而大将军之称,相当于三军(步、马、弓)统帅,总掌除京军和皇帝亲军之外的天下兵马。

    可这货愣是向吴争要大将军之位,难道想让吴争让位于他吗?

    而除大将军之外,就是封号大将军,譬如有战事发生时,临时授封号将军或杂号将军一个称号,什么“征东大将军”之类的,象岳乐率兵南下时,就封了个宣威大将军。

    吴争只能苦笑,大有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意思。

    ……。

    最终,吴争以大将军名义,现编了一个将军封号,授刘放为“招抚将军”,正五品衔。

    刘放这下满意了,拱手、鞠躬、跪地谢恩,忙得不亦乐乎。

    这开创了北伐军现役中,卫指挥使启用将军衔的先例。

    吴争随即切入正题,“你的军队还能打仗吗?”

    刘放脖子一梗,“王爷瞧不起人不是?”

    他手往后一指,指着门外前来看热闹的义军将领们,道:“用血肉之躯对阵鞑子骑兵的事,他们都干过了……还有什么仗,不能打?”

    吴争为之一噎,这话有道理,太他x的有道理了。

    还真一时挑不出错来。

    可这样怼自己的上司,真得好吗?

    刘放显然是不晓得这茬,但这货可不全是粗豪肚肠,他也有张飞穿针那般细腻,也有小贩的小算盘,更有他前半生习以为常的奸滑。

    “那个……王爷哪,我军上万人,就百十杆枪……就算是算上了此战缴获,刀剑弓弩,也不足装备三千人啊……。”

    刘放的牛眼,闪烁着一种光,贪婪的光。

    看得吴争全身不舒坦。

    还真别说,从吴回绍兴府从百户始,就没与这种人打过交道,哪怕是尔虞我诈的官场中,也没人象这样子直白,就算心里想得如出一辙,可从嘴里说出来,好歹经过修饰,圆润些、中听些不是?

    吴争开始后悔亲自来衡阳见这货了。

    这货要了官职要火枪,要了火枪要火炮,要完火枪要弹药,这还不算粮草补给、士兵饷银、战前开拨银、战后抚恤、赏赐银……哪样都不能少。

    吴争甚至怀疑,这货是扮猪吃老虎,这样外表的人,怎么能如同一个奸商般地事无巨细、粘上就甩不开呢?

    在一一满足了刘放的“请求”之后,吴争终于有机会对义军做出部署了。

    “刘放。”

    “在呢。”

    “可知道泗州、盱眙战事?”

    “咋会不晓得,不就池将军率军在打吗?”刘放蛮不在乎地应道,“六千来人,愣是与二、三万人打……啧啧,太能打了……要说,王爷啊,你不该啊,王爷手下有那么多兵,该快快派人去增援哪……咱和你说实在的,要是咱是大将军,早就派人增援盱眙城了,哪能让池将军受这般苦……?”

    吴争无语,敢情,这货还惦记着大将军这位置呢。

    可吴争很清楚,不管是战略、战术,都和这货解释不通。

    刘放能做的,就是照瓢画葫芦。

    吴争微笑道:“刘将军果然聪慧,一言中的啊。”

    刘放摸着后脑勺,“嘿嘿”傻笑道,“多谢王爷夸赞……咱小时候,镇上乡邻都这么说。”

    “噗”吴争实在忍不住,将刚喝的茶,直接就喷了出来。

    在刘放“无辜、委屈”的神情中,吴争干咳着解释道:“茶水……太烫。”

    刘放“噢”了一声,立马回头狠狠喝道:“该死的……不知道王爷要喝凉茶吗?谁干得好事?去,寻老张家婆姨讨碗凉茶去……。”

    吴争连忙阻止,岔开话题道:“时间紧迫,说正事!”

    “是,是……那就说点正事。”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战略迷惑

    ps:感谢书友“翰林天子”投的月票。

    吴争不由得轻叹一声,收拾心情,正色道:“知道盱眙城以西百多里,有处地方叫旧县吗?”

    “当然晓得……。”

    吴争打断刘放正要滔滔不绝的话头,严肃地说道,“知道就好,带你的人,立即赶往旧县,以三天为期……能做到吗?”

    “本将……咳,咱能做到。”刘放想称本将军来着,可看着吴争严肃的脸,不由得缩了回去,“王爷要咱去旧县做啥?”

    “守住它。”吴争向宋安招了招手,待宋安摊开地图,吴争指着旧县以北数十里处的淮河,道,“在敌军的情报中,你部是一支不存在的军队,旧县位处凤阳城和泗州、盱眙之间,占住它,就等于切断了敌军向泗州方向继续增援……。”

    吴争说到一半,才发现刘放一脸懵状。

    这才意识到自己对牛弹琴了。

    于是挥挥手让宋安将地图收了起来,斟酌了一会,尽量用简单的白话,对刘放解释道:“凤阳城及周边,敌酋阿济格拢共十万大军,西有永历朝晋王大西军在湖广方向牵制,南有我广信卫,东有池将军部正在盱眙城与敌激战……阿济格想分兵继续增援泗州方向,很难!”

    说到这,吴争拍拍刘放的肩膀道,“旧县并非敌我争抢的军事目标,也没北伐军前往那个方向,敌人如今兵力捉襟见肘……就是忙不过来,自然也不会往旧县方向分兵……考虑到你部新组建,故,孤交给你的任务不难完成。”

    说到这,吴争开始面授机宜,“你将部队化整为零……就是做回百姓。分成数十股,以各个方向,向旧县集结,记住,每股人马不得超过百人,以免引起敌人怀疑。到了旧县,也不要聚成一团,在旧县各村隐匿下来……。”

    刘放突然插嘴,蹦出一句词来,“王爷是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吴争听了一愕,上下打量着刘放,怀疑这厮难道真是扮猪吃老虎?

    不想刘放下一句就立马露馅了,他嘿嘿笑道:“汉高祖刘邦出兵攻打楚王项羽,旗下大将军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嘿嘿,镇上酒肆里天天讲这个……。”

    吴争再叹了口气,自己真要将任务交给这厮吗?

    可眼下,北伐军诸卫都已经各有任务,自己身为二十万北伐军统帅,手中竟无可机动的兵力。

    “你讲的,只对了一半。”吴争耐下心来道,“孤不是汉高祖,你也不是韩信,占旧县不是修栈道,盱眙更不是陈仓……你部在旧县要做的,就是袭扰凤阳城与泗州之间的联络……。”

    这不知礼数的刘放又插嘴道:“可要是鞑子大举来攻,怎么办?”

    吴争点点头道:“这就是孤令你化整为零的原因,人太多,敌人自然会注意,可每次数十人、百来人,敌人只会以为是周边流匪,那么就算派军队来清剿,兵力也不会多……旧县地形有利,西、北、东三面被女山湖所围,只要来敌数量不多,就算是骑兵,也很难越过湖面真正威胁到你部。”

    刘放点点头道:“晓得了……王爷的意思是示敌以弱,慢慢将敌人引到旧县,由少到多,积少成多……对吧?”

    吴争心里一跳,谁说这是个混人?!

    自己就是这个意思,如果真只是让刘放所部去旧县袭扰敌人,自己何须亲自来衡阳?

    也就是说,由少到多,最后刘放所部将直接吸引凤阳城向泗州增援的兵力,以缓解池二憨部的压力。

    那么,刘放所部的压力就会明显增加,甚至可能陷入敌军合围的危险。

    吴争没有明说,就是怕一下子压力给得太大,压垮了刘放的承受力。

    然而,刘放领悟了,而且领悟得太快了,快得令吴争又有些怀疑起,这货真的是个当地老混子?

    吴争没有想到的是,领悟到这一点的刘放,不怒反喜,他击掌道:“但凡有难完成的……王爷日后尽管交给咱,咱能行!”

    吴争彻底无语了。

    ……。

    岳乐知道自己罪责难逃。

    皇帝耗空内帑,辛辛苦苦组建起的新军,愣是在海州一战,折损了一万人。

    而这一万人中,除了之前死伤的,有近半,是因为自己的“转进”被遗弃在海州城内的。

    虽然当时受到敌人由东、南二门合击,败局已定,可做为一方主帅,其绺难辞啊。

    可岳乐意外的是,敌人竟没有趁胜追击。

    这很不正常,敌人在海州也有骑兵,特别是有支重骑压阵,应该扩大战果才是。

    退到赣榆的岳乐有了一丝犹豫,自己在海州北门外心中灵光一闪,所悟到的,究竟是臆测,还是真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