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851章

汉明-第851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济尔哈朗想过去抄了商会,可转眼间就找消了主意。

    江南商会的股东,成员太复杂了。

    谁能知道,这一抄会招惹出谁来。

    京城里稍有品阶的官,都往商会里投银子。

    一年高达四、五成的红利,每季一发……啧啧,跟捡没两样。

    再则,商会就是个空架子,但凡有人入股,白花花的银子一进去,转眼就没了。

    其实济尔哈朗心里知道,这银子的去向,也就是江南。

    可每季的分红银子馋人哪!

    抄了商会,得罪了人不说,还未必找得回银子来。

    如今两朝一打仗,好嘛,那喝人血的小子直接就把每季红利给停发了。

    这都两季没收到红利了,再下去……济尔哈朗心里,那叫一个愁啊!

    不,这哪是一个愁字了得?

    看着自己亲爹这么副死样,济度心里,也不是滋味。

    这不,他来宽慰他爹,献策来了。

    “爹啊……要我说,咱降了得了……都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去了那边,他总不好贪没了咱的银子吧……这都是有帐本、收条字据的……不怕他耍赖!”

    “爹啊,不是儿子不懂事……江山那是皇上的江山,这白花花的银子,可是咱自个的……爹你要分得清轻重啊!”

    “其实,那南蛮子也不是个不讲理的人……之前不是一句话就放了儿子吗?连赎身银子都没要……再说了,迈密侄女不在杭州府吗……亲不亲,自家人哪,相互也好有个照应不是?”

    这济度,平日里说话不流利,可今日说起来,那叫一个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啊。

    说话间,济尔哈朗的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青,这不,已经铁青色了。

    “啪”地一声脆响,老大的耳刮子甩在了济度脸上,啧啧……直接浮起四个手指印,看来,老叔王是真怒了。

    可这济度愣是没反应过来,他捧着脸委屈地道:“爹打儿子做什么……儿子也是为了这个家,想替爹分忧啊!”

    气得济尔哈朗差点就脑溢血,他颤抖着手指,指着济度急喘道:“人家是打上门来了……要砸咱们吃饭的锅啊!”

    济度愣顶道:“爹放心……只要他不赖账,有那四、五百万两银子,到哪都有饭吃……!”

    济尔哈朗靠在椅背上,眼都气得翻白了。

    “逆障……畜生……滚!”

    济度不敢再放肆,委屈地看了他爹一眼,呐呐道:“爹别生气……气着了身子,那可不妙……儿子这就滚……!”

    说着在门外走去,临了还嘀咕一句,“……要是没了这笔银子……这王府那还叫王府吗?这几日,已经有几个不知死活的上门来要债了……还是儿子带人打走的……。”

    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济尔哈朗缓缓喘息过来。

    自己不能死,自己要死了,这家……怕就得散了!

    这让济尔哈朗不由得想起自己的长子富尔敦来,多好的孩子啊,要是他还活着,拔根毛都比眼前这个蠢货强百倍!

    覆巣之下,焉有完卵?

    如此浅显的道理,他愣是不明白。

    可济尔哈朗同样清楚,自己的时日不多了,总得保住这个家吧?

    济尔哈朗心里浮现出一个人来。

    济度有句话说对了,迈密在杭州府,

    四、五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不能就这么没了。

    当初送走迈密,不就是为了看顾这笔银子嘛?

    是时候用上这颗棋子了!

    “来人……。”

    “派人去杭州府……将凭条字据交给迈密,让她想办法,收回这笔银子来!”

 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洛阳之变

    东面战场的局势,逐渐明朗。

    虽然岳乐所率清军与北伐军相峙于黄河没线。

    岳乐虽有心将北伐军赶回黄河以南,但因西路大军在凤阳府大败,岳乐也不敢再冒险了。

    这就使得奉命由江都及周边北赶的第一军,有了足够的时间,与鲁之域吴淞卫、池二憨部会师。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备日趋完善。

    有道是万事俱备,唯缺东风了。

    而吴争在杭州府的隐而不发,让事态渐渐平息,极大地保证了战备后勤,按计划顺利地推进。

    民众的注意力逐渐被即将到来的胜利所吸引,全身心地投入这场战争。

    吴争的目光开始向西转移,那儿有着华夏最广阔的土地,更有一个必须除之的人吴三桂!

    。

    云华阁。

    小楼六角飞檐,高三层,傍西湖而建。

    它属于西湖山庄的一部分。

    原本是朱媺娖的大长公主府。

    此时站在云华阁的顶层,迎着湖风,望着鳞鳞波光的西湖。

    自有百般滋味在心头。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佳人已去,逝者不可追!

    宋安在吴争背后,轻声禀报道:“从汝州府传来的消息,晋王已经就任永历朝监国位。”

    吴争微微点头,这是题中之意,永历朝远在云贵,就算是自己将永历帝血诏公之于众,亦是鞭长莫及。

    反而,无数人会因为希望破灭,而引发不可测的祸乱。

    只有李定国接任监国位,才可以迅速团结起永历朝各方势力,毕竟,晋王在之前,实权已经相当于不加冠冕的监国了。

    所以,接任监国位并不突兀。

    “只是。”宋安欲言又止。

    吴争轻轻叹息一声,转过头来,“小安,你我之间的情份,已经浅薄到话都不敢说了吗?”

    宋安跪下,轻泣道:“是我办事不力,祸及老爷更因我有不务实的绮念,才给了陈贼可趁之机!”

    吴争伸手,拉起宋安,“这么多年了,还动不动就跪?”

    “这事怪不到你。”吴争和声道,“人嘛,心中总会有些贪念,而且这贪念会随着地位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可心里想是一回事,去做是另一回事都说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圣人,你家少爷这点心胸总还是有的你啊,错在于太不信你家少爷了还跑去我爹那哭诉道少爷我不知道吗?”

    宋安脸赫地低着嘟哝道:“我我这不是怕少爷误会嘛。”

    “那现在呢?”

    “现在。”宋安抬起头来,眼神清澈地对视着吴争,“都过去了!”

    “好了。”吴争满意地点点头道,“收拾起心情,咱还有大事要办说吧,什么事让你吞吞吐吐的?”

    宋安答道:“是按理说,晋王率军至汝州府,攻略洛阳之后,该向西进军才是。”

    吴争“唔”了一声,“清廷这些年虽然将兵力向东收缩,可西北方向,仍滞留了大量零散的军队晋王此去,正是清剿残敌怎么,有什么不对吗?”

    “倒也没什么不对的。”宋安思忖道,“只是晋王大军在洛阳滞留时间有些过长了吧,感觉是不想西进的意思。”

    吴争闻听,疑惑地看向宋安,“你人不在洛阳,自知晋王作何想法说吧,是不是李过派人给你送信了?”

    宋安忙道:“李国公也是没有确凿证据,只是心中怀疑这才没有向王爷禀报,只是怕有闪失,就送信给我,希望长林卫能侦知洛阳发生了何事,使得晋王滞留多日,没有行动?”

    吴争闻听,心头突地一跳,问道:“李过现在何处?”

    “李李万才率军已至荥阳附近离洛阳也就两天的路程。”

    吴争点点头,沉默了一会,“晋王滞留洛阳多久了?”

    “若是按大西军前锋算,已经过了十日之久。”

    十日?

    这确实是久了些,按吴争之前与李定国的商议,李定国应该早就率军西向,此时前锋兵锋应至陕州一线才是。

    宋安见吴争沉默,轻声道:“会不会是军中出了问题,亦或者是永历朝堂对晋王西进有异议?”

    吴争微微摇头,“永历朝堂应该不会出问题它远在数千里之外,岂能左右得了晋王?晋王早在永历帝活着时,就已经大权在握不至于!再则说了,如今大西军西进的粮饷,皆有我朝来提供,永历朝堂也无法拖滞大西军西进啊!”

    “那难道真是军中出了问题?”宋安有些急了,“晋王与少爷的关系,想来不会因别的事而毁诺!”

    吴争心里突然一跳,这次他想到了一事,急喝道:“糟糕!”

    宋安茫然问道:“少爷想到了什么?”

    吴争不答反问,“新附的吴三桂所部,可有异动?”

    宋安这时也急了起来,“这这事我还得回去查查!”

    “快去!”吴争是真急了,“不,我和你一同回去!”

    。

    回到小楼。

    果然,已经有消息送来。

    原本随大西军行军的原吴三桂所部,在过了汝州之后,有八千骑兵在登封滞留下来了。

    就洛阳而言,登封在西南,这与李定国要去的目的地,正好南辕北辙。

    吴争隐隐猜到了一丝不寻常了。

    “小安,你立即传信李过,率广信卫赶往偃师,然后,亲自去见晋王记住,必须见到晋王本人!”

    “是!”

    。

    洛阳城内,往日繁华的古都,此时显得一片凋零。

    这十年间,洛阳城战火不断,先是大西、大顺军造反,后有明军剿乱,到最后,鞑子兵再来一场洗劫。

    可谓是城头常换大王旗啊!

    连年的征战,导致满城破败,人烟稀少。

    更加不堪的,应该是原本该最庄重的府衙,此时也是破败地惨不忍睹。

    不过这破败,还真不是鞑子造的孽,是当年张献忠造反,只要是沿路官府,皆砸个稀巴烂,凡是官员、宗室,被杀干净了事。

    之后就一直没有得到修缮。

 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晋王遭暗算

    PS:感谢书友“风何生影”、“嘿嘿旁观者”投的月票。

    李定国收复洛阳城,为了不扰民,将临时行辕设在了府衙。

    此时,李定国就在府衙内。

    他的面前,坐着的……竟是吴三桂。

    “晋王啊……您已是我朝监国殿下,为何定要去攀附他呢?”吴三桂语重心长地道,“这样……只要晋王容易,这天下不定就是他吴争的……勿论土地、人口,大将军府治下……哪怕是建兴朝治下,那也比不过咱的地盘啊!”

    李定国似笑非笑地看着吴三桂,不作声。

    吴三桂诡秘一笑,“我今日来,是向晋王送份大礼……不瞒晋王说,吴某多年积攒下一笔巨财,银子、粮草皆不在少数……晋王有了它,取天下如探囊取物!”

    李定国闻言,脸色一变,“当真?”

    “吴某怎敢欺骗晋王……自然当真!”

    “在何处?”

    吴三桂呵呵一声,“只要晋王自立,不追附吴争……吴某定为晋王取来!”

    李定国仰头哈哈一声,“月所兄怕是另有所求吧?这么多年了,汝还不知道,本王是何等人……岂会为了那黄白之物背信弃义?”

    吴三桂也打着哈哈道:“自然是瞒不过殿下的……不过,平心而论,晋王赤心对吴争,可那吴争却藏着掖着,没把晋王当回事啊!”

    李定国顿时沉下脸来,“汝敢在本王面前搬弄是非、挑拨本王与吴王的关系?”

    吴三桂不为所动,道:“晋王明鉴……吴某可不是信口开河,吴某有铁证!”

    李定国不由得问道,“是何证据?”

    吴三桂道:“之前被吴争紧逼,吴某不得不撤出信阳州北返,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加之吴某恨煞了吴争小儿,便设下一计……令多年情如兄弟的方光琛率一支偏师诱敌向西……而方光琛是除吴某父子之外,唯一知晓这笔巨财下落之人……只要他被俘,定会招出这笔巨财来换取活命……。”

    李定国皱眉道:“以汝所犯之罪,不杀汝便已是宽仁……汝还敢记恨?!”

    吴三桂摇头道:“吴某早已归附先帝……只是被吴争派马士英煽惑,以至于走错一步,满盘皆落索……晋王可知,吴争他知晓吴某有此笔巨财,可他却不向晋王透露一丝口风!”

    李定国哼道,“不就是些黄白之物吗……汝可知我军西进,所用粮饷皆由吴王供给,区区钱财……说明不了什么!”

    吴三桂呵呵一声道:“晋王可知……这笔巨财有多少吗?”

    “嗯?”

    “六百万两!”吴三桂一字一字地说道,眼睛紧盯着李定国的脸色,“这还不算其中粮草……套用晋王所说,吴争提供区区钱粮,尚不及此笔巨财之十一。”

    饶是李定国不看重钱财,也被吴三桂口中的数目给惊到了。

    六百万两。

    可供多少军队多少年之用?

    李定国得用手指算了。

    他只知道,近四十万大西军,一年所耗费的米粮,也就百万之数。

    “在哪?”李定国瞪着吴三桂,厉喝道。

    吴三桂脸上一丝得色一闪而过,他推拒道:“晋王莫急……吴某之前说与吴争决裂之请,晋王尚未允诺……!”

    “狗屁!”李定国大喝道,“汝不过是某刀下游魂,能留汝一条命,就该偷笑……这样,你献出财货,某记汝一功,来日,定不让吴王杀汝便是……若是不从,某此时就将汝斩杀!”

    吴三桂顿时被吓得全身发颤,他抖抖嗦嗦地道:“那……那就听晋王的……望晋王言而有信!”

    李定国小看了吴三桂,他以为,没有了兵权的吴三桂,就是一条癞皮狗,折腾不起什么来。

    可惜,都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吴三桂明知李定国与吴争的交情,既然还敢在李定国面前搬弄、挑拨,那定是有恃而恐。

    一场原来可避的凶险,就这么不可逆转地降临了。

    ……。

    李定国其实并非无备。

    他的二万多大西军,一口吞下吴三桂的四万多降兵,其中的凶险本就让李定国警惕。

    所以,他将大西军分拆,降军的中下级军官,皆由大西军将士担任,意图牢牢控制这支巨大的降兵部队。

    可他的注意力,不在没了兵权的吴三桂身上,而是集中在尚掌着军权的降军高阶将领身上。

    而吴三桂装疯卖傻,故意用挑拨李定国与吴争之间关系,扰乱李定国的视线。

    实则,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