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赵氏虎子 >

第56章

赵氏虎子-第56章

小说: 赵氏虎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倘若这样还有所不满,那他们真是不适合吃这行饭了。

    在彼此达成约定后,赵虞同样将后续移交给了大管事曹举,而他自己,则与刘緈到偏堂又聊了片刻。

    聊的话题,自然还是汝水诸县。

    当时赵虞问刘緈道:“刘公,自那日之后,汝水诸县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刘緈当然走到赵虞口中所说的‘那日’,指的便是鲁阳乡侯父子受辱于汝阳侯府的那日,他捋着胡须说道:“那日之后,汝阳、轮县、新城这几县,皆陆续派人与刘某交涉,一边通告停止对我鲁阳的钱粮资助,一边撤走了当初派来相助的人。因人手不足,我只能命工点的难民自治,提拔那些屯长看管其余人,好在这几处工点都已逐渐安定下来,那些人撤走,并未引起什么乱子。”

    说到这里,他好似想到了什么,补充道:“对了,唯独阳人县派来的人手还在我鲁阳的工点内,且阳人县的县令郑子象,也并未派人通知断绝对于我鲁阳的资助。”

    “咦?”赵虞听得一愣,惊讶问道:“郑州、郑子象?”

    “正是。”刘緈点了点头。

    得到刘緈的肯定回覆,赵虞心中颇感意外。

    要知道,倘若他没有记错的话,阳人县县令郑州、郑子象,那可是汝阳侯郑钟的侄子,其世子郑潜的堂兄。

    “莫非郑氏那两房关系不和?”刘緈也觉得很奇怪。

    听到这话,赵虞摇了摇头说道:“恐怕不见得。……当日那郑潜到我家府邸问罪时,我曾问他与阳人县县令郑子象的关系,他回答是其堂兄,神色中带着几分骄傲,更别说那日汝阳侯父子宴请我父子二人时,那郑子象也在受邀之中,怎么看都不像是关系不睦……”

    刘緈想了想,笑着说道:“倘若果真如此,那恐怕就是乡侯与二公子当日在汝阳侯府的表态,震慑住了那个郑子象,那郑子象生怕这件事到时候无法收场,是故卖个人情给我乡侯与二公子,万一到时候真发生了什么变故,他也好出面替汝阳郑氏与二公子讲和……”

    赵虞觉得刘緈说得很有道理,微微点了点头。

    而此时,刘緈好似是想到了什么,笑着问赵虞道:“对了,这几日,我鲁阳境内盛传一则谣言,称汝水诸县背信弃义,弃当日与我鲁阳的约定不顾,断绝钱粮资助,不顾我鲁阳境内众多难民的死活,刘某派人追查,却发现……”

    “让刘公见笑了。”赵虞拱了拱手,很坦率地就承认了:“确实是小子派家仆去传的消息,小子总觉得这口气咽不下。”

    显然刘緈早就猜到是赵虞授意,见他承认也不惊讶,皱着眉头点头说道:“二公子心中有怨,刘某可以理解,但刘某担心此事闹大……”

    听到这话,赵虞笑着说道:“刘公请放心,对于汝水诸县的那几位县令,小子当然不敢有报复之心,事实上也无需报复,比如那汝阳县令王丹、王奉忠,那不是王太师的同族与门徒,驻军宛城的王尚德将军还是王太师的族侄呢,咱们鲁叶两县现如今与那些王将军开始交易,也算是跟王氏一族沾点关系吧?那王丹看在王将军的面子上,是不是要网开一面?”

    刘緈听得摇头苦笑不已:“王氏一族的名声……我劝二公子还是莫要与他们沾亲带故,不过二公子说的不错,倘若得知二公子现如今正在做的事,那王丹应该不会再为难我鲁阳了……”

    说到这里,他忽然明白了赵虞的用意:赵虞‘宽恕’了汝水诸县的县令,这不就意味着要对付汝阳侯么?

    想到这里,他委婉地劝道:“郑氏一族在河南势力庞大,二公子千万不可……轻视。”

    一听这话,赵虞立刻便意识到这位刘公猜到了他的想法,闻言拱手笑道:“多谢刘公劝告,小子也知道郑氏势大,以我家目前的能力想要令对方改变主意,恐怕只是痴人说梦,但小子相信,滴水可以穿石,而千里之堤,亦可毁于蚁穴……时候也不早了,小子就不打搅刘公了,暂且告辞。”

    “……”

    看着仿佛胸有成竹的赵虞,刘緈微微点了点头。

    他始终觉得,这个鲁阳乡侯的二子赵虞,绝对称得上是他迄今为止见过的唯二的奇才。

    『倘若有朝一日,此子与那杨定撞见,不知是怎样一副景象……』

    刘緈暗暗想道。

 第八十章 二老到来

    在成功拉拢到鲁阳的商贾与世家后,赵虞最初的想法算是真正完成了,他果真将鲁阳与叶县两个县的商贾与世家们绑到了一辆马车上,一辆名为‘鲁叶共济会’的马车上。

    而他鲁阳乡侯府,便是这辆马车的驾车人。

    当然了,现如今的鲁叶共济会,依然只是一个松散的商会框架,尽管商会内的众商贾、众家族会因为利益的诱惑而聚众,但人聚未必心聚,人心的聚拢需要长时间的磨合。

    本来嘛,赵虞还打算向父亲提出建议,建议他们家宴请鲁阳、叶县的商贾与世家,一来会中成员好彼此有个照面,二来,也要趁机确立这个商会的‘领袖’,但考虑到外祖、外婆即将前来家中,赵虞就只能暂时搁置这件事了。

    十一月初六,有一人骑着马来到了鲁阳乡侯府。

    当时赵虞正躺在自己的屋子,享受着静女的揉捏,旋即便听到他兄长赵寅在屋外叩门:“阿弟,阿弟。”

    静女当即过去开了门,躬身行礼:“大公子。”

    “静女。”

    作为鲁阳乡侯的嫡子,赵寅规规矩矩地回了礼,旋即快步走到床榻旁,对已在床榻上坐起的赵虞说道:“阿弟,快,外祖跟外婆到了,爹跟娘命我兄弟二人立刻出府迎接。”

    听到这话,赵虞也不怠慢,当即穿上靴子,带着静女跟兄长前往府门处。

    待等到兄弟二人来到府门前时,鲁阳乡侯与夫人周氏,带着张纯、张应等众多府内的卫士,早已站立在府外。

    “爹,娘。”兄弟俩上前与父亲、母亲见礼。

    旋即,赵虞看了看四下,问道:“不是说外祖跟外婆来了么?”

    “快到了。”

    鲁阳乡侯绷着脸解释道:“方才有人先行一步到府里送信……”

    正说着,他的目光好似瞥见了什么,凝重地说道:“来了!……应该是那支队伍。”

    顺着父亲所指的方向,赵虞抬头看去,便看到白茫茫的雪野边际,有一支约两三辆马车组成的队伍正朝这边缓缓而来。

    这支车队,正是周家家主周节与老伴张氏乘坐的马车。

    “姑爷、小姐。”

    为老夫妇俩驾车的,正是周家忠心的仆从老福,只见他将马车停在众人跟前不远处后,便立刻向鲁阳乡侯夫妇二人行礼,同时,他也不忘提醒马车内的人:“老爷,老夫人,已到姑爷与小姐的府上了。”

    旋即,周老爷子便从马车内走了下来,负背双手站在雪地上活动了一下肩上的筋骨。

    在妻子的暗中催促下,鲁阳乡侯硬着头皮跟妻子一起上前迎接。

    “父亲。”鲁阳乡侯朝老爷子拱手行了一礼。

    “……”

    周老爷子冷淡看了一眼女婿,正要说话,周氏抢先一步搀住父亲的臂膀,低声说道:“爹,当着许多人,您千万不可让你女婿丢脸呀。”

    说着,不等周老爷子回应,她便喊兄弟二人道:“寅儿,虍儿,快来见过外祖。”

    听到两个孙儿的名,周老爷哪里还顾得上女婿,立刻就转头看向两个外孙。

    其中一个他前几日就见过,便是他的长外孙,赵寅。

    而另一个……

    在周老爷子目不转睛地注视下,赵虞像兄长那般拱手行礼:“孙儿,见过外祖。”

    在行礼时,他有些奇怪地打量眼前这位外祖,奇怪于这位外祖为何盯着他瞧?

    就在他困惑之际,便听周老爷子微微弯下腰,问他道:“你……认得老夫么?”

    赵虞不明所以,点点头说道:“您是外祖。”

    他自认为这个问答没有问题,但不知为何,眼前这位老人眼中却流露出了几许失望之色。

    此时,周张氏亦在女婿鲁阳乡侯的搀扶下,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口中不住抱怨:“这老头子,路上不住地嘀咕,嘀咕地老身都烦了……”

    正说着,她也看到了赵寅与赵虞,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寅儿,虍儿,让外婆抱抱。”

    说着,她上前搂住了兄弟俩,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欢愉之色。

    然而在她身旁的周老爷子却是绷紧了脸。

    『……可恶的老婆子,我也想抱一抱我的两个外孙啊!』

    老爷子自然恨恨咬牙。

    咬牙之余,他暗中亦关注着兄弟二人。

    他立刻就发现,相比较赵寅与周张氏的亲近,小外孙赵虞的面色明显有些不适。

    此时周张氏也注意到了小外孙脸上的不适,摸摸赵虞的脑袋问道:“虍儿,你不记得外婆了?小时候外婆可疼你俩了……”

    赵虞面露讪讪之色,他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刚刚来到这个家的那会儿。

    “我可怜的外孙。”周张氏叹着气揉了揉赵虞的头,叮嘱道:“你娘跟外婆说了,你日后千万别到危险的地方玩耍了……”

    赵虞这才恍然大悟,他此时终于明白方才那位外祖为何会那样问他。

    此时,鲁阳乡侯走了过来,拱手说道:“母亲,外面天寒地冻的,咱们到府里再说吧?”

    “好好。”周张氏低头看着兄弟俩,连声说好。

    就在一行人进府的时候,鲁阳乡侯拉住了儿子赵虞的衣袖,微微弯腰压低声音说道:“不是叫你机灵点么?”

    “……”

    赵虞顿时无语。

    不可否认,二老是他的外祖与外婆,且看起来也蛮慈祥的,可架不住他对二老毫无印象,完全就是陌生人,哪能亲近地起来?

    更别说那位外祖板着脸,比他父亲鲁阳乡侯还要严肃的样子。

    完全亲近不起来啊!

    片刻后,一行人来到了北屋的正堂,鲁阳乡侯将老爷子与老夫人请到主位,自己跟周氏、跟两个儿子坐在侧位。

    待府上的侍女奉上茶水后,周张氏和蔼可亲地对鲁阳乡侯说道:“公瑜,这一次叨扰了。”

    “母亲说得哪里话。”鲁阳乡侯恭敬地说道:“二老愿意来小婿府上,小婿高兴还来不及呢。”

    “哼!”周老爷子那边又开始了。

    立刻,周张氏便转头狠狠瞪了一眼老伴。

    清楚看到这一幕的赵虞略有些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他隐隐感觉,他似乎从外祖与外婆的相处方式中,看到了他爹跟他娘的影子……或者应该反过来?

    此时,周张氏瞪罢了老头子,笑着对女婿与女儿说道:“老身啊,早就想来鲁阳了,你们也知道,世积、承德两兄弟常年不在家中,家中着实冷清地很,有好几次我跟老头子说,要不咱们到鲁阳看看女婿跟女儿,还能顺便看看两个外孙,死老头子就是倔,明明想来……”

    “胡说八道!”

    周老爷子冷冷打断道。

    周张氏瞥见一眼老伴,拆台道:“不是么?那日咱家女儿刚说请咱们来鲁阳,当晚你就偷偷把行礼收拾好了,还藏在柜子里以为我看不到……”

    “谁说的?”

    周老爷子梗着脖子辩解道:“我本不想来,我准备去拜访我一个好友……”

    “跟你谈得来的几个至交,据我所知不是卧病在榻就是早已入土,你拜访谁去?……还每日站在屋外看天气……”

    “我只是在锻炼筋骨。”周老爷子沉着脸辩解道。

    “好了好了。”

    见父亲似乎有些下不来台,周氏笑着打圆场道:“爹,您难得来你女婿府上,不如便多住几日,让你两个外孙儿好好陪陪你……”

    在听到前半句时,老爷子脸上满是不屑之色,但在听到全部后,只见他微不可查地瞥了一眼赵寅、赵虞兄弟二人,含糊说道:“看心情吧,心情不好,我明日就回盐城,心情好的话,多住几日……也并非不可以。”

    相比较赵寅听到这话后高兴的样子,赵虞则是嘴角微微抽搐了两下。

    不得不说,这位外祖的性子,使他不禁有种避而远之的冲动。

    可能是因为有两个外孙在场,周老爷子心情很不错,倒也没有像以往那样故意对女婿找茬,他完全就是忽视了在座的鲁阳乡侯,只顾着跟女儿还有两个外孙说话,问他们每日在府上做什么。

    赵寅的回答,中规中矩:“孙儿跟着公羊先生学习呢。”

    跟对鲁阳乡侯说话时的不屑语气不同,周老爷子慈祥地问道:“公羊先生对吧,老夫见过他,确实是一位饱学之士……他教你什么了?”

    赵寅拱手回答道:“公羊先生教孙儿儒家经义。”

    “哦,儒家经义。”老爷子点点头,笑着说道:“那老夫考考你,儒家经义的根本是什么?”

    “是孝!”

    “何谓孝?”

    “子负老,谓之孝。”

    “何谓孝道?”

    “孝且顺之,谓之孝道!”

    简单的几句考问,赵寅对答如流,周老爷子听得连连点头,啧啧称赞道:“寅儿聪慧,公羊先生亦是大才!”

    称赞罢,他叮嘱赵寅道:“寅儿要好好读书,外祖当年就是吃亏在读书不多,被人看轻,自汉朝之后,这天下就是读书人的天下了。”

    “孙儿受教。”赵寅恭敬地拱拱手。

    此时,周老爷子又转头看向坐在位子上打哈欠的赵虞,面带微笑问道:“虍儿呢,你平日里做些什么,与你兄长一样,跟着公羊先生读书么?”

    “不是。”

    赵虞摇摇头说道:“我不喜读书,我喜欢到处走走看看。”

    周老爷子闻言点点头说道:“唔,年轻人到处走走看看,增长见识,也不是什么坏事,倘若能趁机结纳人脉,那更是受益终身……”

    听到这话,纵使赵虞觉得这位老爷子的性格有点别扭,却也无法否认,其实这位老爷子并不难相处。

    当然,这一点鲁阳乡侯是绝对不会认可的。

    就以上老爷子对兄弟俩所说的话,尤其是那副和蔼可亲的态度,他自打成为女婿起就从未享受过。

 第八十一章 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