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赵氏虎子 >

第57章

赵氏虎子-第57章

小说: 赵氏虎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以上老爷子对兄弟俩所说的话,尤其是那副和蔼可亲的态度,他自打成为女婿起就从未享受过。

 第八十一章 阖家欢聚

    『PS:求推荐票~』

    ————以下正文————

    晚上,鲁阳乡侯吩咐庖厨准备了一顿家宴。

    不过尽管是家宴,但鲁阳乡侯还是吩咐长子赵寅将公羊先生请了过来,邀请一起用饭。

    尽管公羊先生不想打搅这家人,亲自跟着赵寅婉言回绝,但还是架不住周老爷子与鲁阳乡侯翁婿二人的邀请。

    在这一点上,翁婿二人态度倒是一致:鲁阳乡侯素来敬重公羊先生,而周老爷子嘛,他最是尊敬有文化的读书人,更何况他认为这位公羊将他长外孙教地极好极好。

    盛情难却,公羊先生最终也就却之不恭了。

    在欢声笑语中,众人围着一张大方桌坐下,周老爷子与老夫人自然是坐在靠北的主位,鲁阳乡侯夫妇则坐在东面上位,西侧则是赵寅与他的老师公羊先生,至于南侧的末位嘛,则坐着赵虞与静女二人,二人分别挨着赵寅与周氏。

    而周老爷子与公羊先生也正巧因为挨坐着,便顺理成章地聊了起来。

    看得出来,老爷子确实尊敬读书人,一口一个先生,甚至还亲自为公羊先生斟酒,让公羊先生尤其感到过意不去,毕竟论年纪,老爷子要比他年长十几岁呢。

    “先生不必客气。”老爷子笑着说道:“数年之前,我便从我女儿口中得知先生,然当面与先生相见,还是头一回,方才我稍稍考验了一番寅儿,问他儒家经义的精锐,寅儿对答如流,且他的回答颇令人深思,可见先生是大才!”

    “惭愧、惭愧。”

    公羊先生连连摆手,谦逊说道:“是大公子聪慧,非在下之功。”

    “先生这是说的哪里话?老朽虽甚少念书,但也晓得读万卷书亦不如名师点悟的道理……”

    “周老爷太过奖了。”

    些许客套之后,老爷子问公羊先生道:“据说先生的故籍在江陵?据老朽所知,江陵如今早已经被叛军占据了吧?”

    “是啊。”公羊先生惆怅地叹了口气。

    闻言,老爷子好奇问道:“那先生可知前南郡郡守,蔡修、蔡子文?相传是他放叛军入城,使叛军击败守军,占据了城池。”

    “这完全是污蔑!”

    公羊先生摇头说道:“叛军攻城之时,在下亲身经历,当时蔡修大人带领全城军民抗击叛军,虽最终不幸被叛军所俘,但他坚决不降,让叛军亦无可奈何,故而才传出污蔑蔡修大人的谣言,试图坐实蔡修大人通敌的罪名,使他在晋国无有容身之地……”

    见公羊先生面色严肃,老爷子点点头,岔开了话题:“先生就是那时候离开了江陵?”

    “是的。”

    公羊先生点点头,说道:“叛军攻破城池时,在下与县民北奔出逃,先是在宛南落脚,没想到没过几年,叛军又攻入宛南,我只好收拾行囊继续北逃……”

    “那先生怎么会到我家呢?”赵寅好奇问道。

    公羊先生微微一笑,说道:“因为乡侯仁厚,不以为我卑贱。”

    虽然他只说了短短一句话,但赵虞却听得出来,这位公羊先生与他父亲鲁阳乡侯,肯定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

    但既然公羊先生不肯细说,大概是觉得有些尴尬吧,毕竟当时这位饱读诗书的老先生,可是刚刚从宛北逃亡到鲁阳,想来当时是有些狼狈的。

    说来也奇怪,倘若换做以往,周老爷子听到有人称赞他女婿,想来是会说些什么,但这次他罕见地没有反驳公羊先生,只是捋捋胡须淡淡说道:“哼,他也就是品德尚可,否则老夫岂会容忍将女儿下嫁……”

    显然,他口中的‘他’,指的是他女婿鲁阳乡侯。

    听到老爷子口中‘下嫁’二字,鲁阳乡侯忍不住嘴角微微抽搐了两下。

    我赵氏怎么说也是食两千户的乡侯……下嫁?

    他嘴里嘀咕了一句。

    而就在这时,忽然他整个人激灵了一下,惊得正与他说话的岳母周张氏不解地问道:“公瑜,怎么了?”

    从旁,周氏亦笑眯眯地关切道:“夫君,你怎么了?”

    看了眼一脸温柔的周氏,鲁阳乡侯稍稍低头瞄了一眼自己的腰际,微微摇了摇头。

    仿佛是察觉到了什么,周张氏白了一眼女儿,责怪道:“儿啊,不可欺负公瑜老实。……小孩子看着呢?”

    周氏转头看了一眼,旋即便发现挨着她坐的静女,正好奇地瞄着她的手。

    “嘻。”

    可能是在父母双亲面前,纵使已有了两个十岁大的儿子,周氏仿佛依旧是小女人心性。

    这边岳母跟女婿、女儿聊着,那边,老爷子则继续与公羊先生闲聊着,向他两个外孙的状况,说白了,其实他就是想知道公羊先生对二子的评价。

    当评价赵寅的时候,公羊先生的脸上掩饰不住的满意,直到说到二子赵虞的时候,这位老先生就有些迟疑了。

    不得不说,尽管这些日子公羊先生依旧像往常那样教导大公子赵寅,但有关于二公子赵虞的事,其实他也略有耳闻,包括最近鲁阳乡侯多次带着二子赵虞出门办事。

    更别说曹安、张季、马成三人也会时不时地将赵虞这些日子的‘丰功伟绩’以炫耀的口吻告诉府里其他的仆从与卫士,久而久之,公羊先生自然也听说了赵虞所做的一些大事。

    献以工代赈之策那些过去的事就不提了,最令公羊先生感到惊讶的,还是赵虞用屯田、军市两策说服了王尚德,使后者改变了对鲁阳县征收钱粮的念头,这屯田、军市二策,就连公羊先生听了都不由道好。

    正是这几件事,让公羊先生对二公子赵虞印象大变,心中的评价也逐渐提升,甚至于,隐隐为大公子赵寅有了几分担忧。

    毕竟他也承认,大公子赵寅虽然也聪慧,但似乎确实不如其弟赵虞。

    想到这些,他慎重地评价赵虞道:“现如今的二公子,聪慧老成,同龄之人着实难及,日后必定能出人头地,光耀赵氏门楣。”

    听到这话,不说赵虞有些意外于公羊先生竟给予他如此高的评价,周老爷子更是满脸愉悦之色。

    对于老爷子这年纪的人来说,钱财什么的都只是身外之物,唯独亲情才是他所看重的。

    但遗憾的是,由于过去他对两个儿子过于严厉,且他又拉不下脸来与周韫、周傅两个儿子和解,是故只能将亲情寄托在女儿与两个外孙身上。

    当然了,最重要的原因,那还得是老爷子打小就疼爱女儿。

    说说笑笑,众人吃酒用饭,气氛还算融洽,主要是多了一位公羊先生,这位老先生既能作为老爷子的谈客,且他对鲁阳乡侯是非常敬重的,周老爷子看在他的面子上,倒也给女婿留了几分面子。

    待等用晚饭后,公羊先生便告辞离去了。

    他本是好意,想让赵、周两家人能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好好聚一聚,但不可否认他的离开,让屋内的气氛再度变得有几分僵冷。

    主要就是老爷子没了谈话的对话,注意力难免又集中到拐走他女儿的女婿身上。

    迎着老丈人冷淡的目光,鲁阳乡侯硬着头皮问道:“父亲,离过年还有些时日,不知父亲有何打算?不如到县城逛逛?”

    老爷子冷冷回道:“老夫所在的郾城,不比你鲁阳繁华多了?”

    “老头子,你怎么说话的?”

    周张氏看不过去了,没好气瞪了一眼老伴,旋即对女婿、女儿笑着说道:“老身听说,鲁阳收容了近万从宛北而来的难民吧?没出什么乱子吧,公瑜?”

    “母亲放心。”

    感激于岳母的解围,鲁阳乡侯拱拱手,恭敬说道:“我鲁阳对那些难民实施以工代赈的策略,再加上前些日子刘公许诺允许那些难民入我鲁阳的民籍,难民们都很安分。”

    周张氏笑着点点头,旋即对老爷子说道:“老头子,不如明日咱们去看看那些工点吧?去看看你女婿的功劳。”

    “有什么好看的?”老爷子轻哼一声,淡然说道:“以工代赈,也不是什么过于高明的策略,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古时每逢天灾,历朝历代就有出现类似的事迹,修城池、筑河堤,不都是这样么?”

    听到这话,周氏捂着嘴笑道:“爹,你说这话,虍儿会不高兴的,以工代赈,可是虍儿想出来的。”

    “……”

    老爷子的面色顿时就僵住了,转头看看赵虞,正好迎上外孙有些无奈的目光。

    “咳。”

    只见在众目睽睽之下,老爷子咳嗽一声,强行又兜了回来:“鉴于虍儿这般年幼,却能想出这等办法,实属难得。”

    “那就去郑乡吧。”

    周氏抚掌说道:“郑乡是虍儿经刘公允许而亲手负责的工点,当地的事宜都是虍儿一手安排的,我听静女说过好多回了,但还未去看过,正好这次带着父亲与母亲一起去看看……”

    “此事当真?”

    周张氏惊讶地看向赵虞。

    见此,赵虞拱拱手回答道:“是的,外婆。”

    得到小外孙的肯定回覆,周张氏又惊又喜,啧啧称赞道:“那可真得去看看了,看看我外孙的功劳……老头子,你怎么说?”

    “唔。”周老爷子捋着胡须,用一种仿佛孺子可教的肯定目光看着赵虞。

    见此,鲁阳乡侯连忙说道:“既然如此,明日小婿便让张纯安排此事……”

    听到这话,周氏不解问道:“让张纯安排?夫婿不去了?”

    “我……我还有点事。”鲁阳乡侯朝着周氏使了个眼色:“就是那件事,你忘了?”

    “哦哦。”

    在丈夫的目光暗示下,周氏恍然大悟地点点头:“那件事啊……那件事不是取消了么?”

    她朝着丈夫眨了眨眼。

    看着鲁阳乡侯目瞪口呆的模样,赵虞忍不住想笑。

    『看来只有我这个做儿子的来解围了……』

    摇摇头,赵虞笑着说道:“爹,那打算何时邀请鲁阳、叶县两地的商贾呢?孩儿觉得这件事您不能再拖了。”

    听到儿子的话,原本已近乎绝望的鲁阳乡侯忽然精神一振。

    到底是亲生儿子!

 第八十二章 阖家欢聚(二)

    “邀请鲁阳、叶县两地的商贾?”

    老夫人惊讶地看向赵虞,旋即又看看仿佛恢复了神采的鲁阳乡侯。

    平心而论,对于鲁阳乡侯方才的托辞,其实老夫人心知肚明——这女婿无非是想避着老头嘛。

    倘若换做其他人家,这确实是非常无礼的行为,但在这个家中,老夫人却非常能体会女婿的为难。

    可她没想到,这女婿似乎还真的有事?

    “是这样的……”

    在老爷子与老夫人询问的目光下,赵虞代父亲解释道:“因为与汝阳侯府交恶,汝阳侯挑唆汝水诸县断绝了给予我鲁阳的钱粮资助,为了应付这个危机,小子受父亲之命建立了鲁叶共济会,拉拢鲁阳、叶县两地的商贾与驻军宛城的王尚德王将军展开交易……”

    他将事情经过告诉了外祖与外婆,毕竟他对周老爷子还没有多少亲近感,见这位老爷子如此对待他父亲,他心中自然也会有所不满。

    之所以没开口,不过就是顾忌老爷子的身份与母亲的态度罢了。

    因此,他此刻提出鲁叶共济会,一方面是向替父亲解围,另一方面,也未尝没有替父亲出出气的意思,让那位老爷子明白,他女婿绝非像他所认为的那般不堪。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其实赵虞也想差了,因为周老爷子从未看轻过鲁阳乡侯,要知道他方才还在公羊先生面前亲自说出“品德尚可”这句对女婿的评价,他纯粹就是讨厌女婿罢了。

    这不,当赵虞说完这话后,老爷子脸上并无那种刮目相看的惊讶,相反,他下意识地就说道“那太好……不是,咳,既然如此,公瑜,你就去做自己的事吧。”

    “多谢父亲谅解。”

    鲁阳乡侯这边也是如释重负。

    显然这次,是这翁婿俩最有默契的一回。

    但赵虞却因此遭了罪,被母亲周氏拉到跟前,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脑门作为警告。

    面对着母亲的不悦警告,赵虞讪讪一笑,他知道,他的行为,让母亲失去了一种乐趣。

    不过这应该是值得的,毕竟鲁阳乡侯非常承儿子的情。

    随后众人又聊了片刻,待等到戌时左右,鲁阳乡侯发觉二老脸上已有浓浓困意,便打断道:“父亲,母亲,今日二老来到小婿府上,车马劳顿,想必已是疲倦,不如今日便早些歇息,明日再谈?”

    老夫人闻言点点头,但老爷子却很顽固地表示:“老夫精神好得很!”

    但话虽如此,终归老爷子也上了年纪,架不住熬夜,只过了半个时辰,老爷子也逐渐架不住疲倦。

    鉴于夫妇二人的主卧不好想让,鲁阳乡侯夫妇俩将老爷子与老夫人带到了北屋的偏房,让二老暂且委屈住下。

    不过对此,老爷子与老夫人倒并无不满,难伺候的老爷子只是故作随意地问了句:“寅儿、虍儿住在何处?”

    当得知兄弟俩住在东院,跟北屋隔着至少几百丈时,这位老爷子脸上露出了几许失望之色。

    趁着周氏仍在跟二老说话的空档,鲁阳乡侯给小儿子赵虞使了个眼色,父子二人趁机告辞离去,带着静女来到了书房。

    不得不说,这次鲁阳乡侯着实承儿子的情,不过以他的性格,自然不会对自己儿子表达什么感激之情,更别说旁边还有静女在。

    他正色问儿子道:“虍儿,你方才所言宴请鲁阳、叶县一事,并非只是单纯请他们吃顿酒宴吧?”

    “当然不是。”

    赵虞摇了摇头,压低声音说道:“孩儿让父亲宴请鲁、叶两县的商贾,是为了确定我赵氏在鲁叶共济会的领袖地位。”

    鲁阳乡侯微微皱了皱眉:“你想拉拢他们为己用?”

    “不,是作为我鲁阳赵氏的羽翼。”赵虞压低声音对父亲说道:“爹,你可还记得当日受辱于汝阳侯府?王直那件事,明明是汝阳侯府理亏,然而汝阳侯父子却蛮不讲理,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