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255再铸鼎 >

第249章

1255再铸鼎-第249章

小说: 1255再铸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两军距离已经近到了百余米,火炮没法再支援,就只能靠第三营自己了。

    但倒也无所谓了,在赵宝财的指挥下,两行火枪手不断轮转射击,铅弹穿过蒙军前排的盾牌和甲衣造成致命的杀伤,刚恢复一点秩序的蒙军一下子再度被打乱。

    “老赵,让开!”广余见敌军不行了,也是立功心切,一边命各队准备战斗,一边要让挡在前面的火枪手让出冲锋的路来。

    “他奶奶的,放下筷子骂娘。”赵宝财一边骂骂咧咧的,一边指挥第三连左右分开。他和连长各带一半,跑到了第三营的两翼,换了红头弹仍然远远地对蒙军进行骚扰射击。

    这和蒙古人惯用的轻骑骚扰是一个道理,虽然死不了几个人,但是就是有用,大部分训练度不足的古典军队就吃这套。对方肆无忌惮地杀人,己方却没什么还手之力,这种挫败感是很伤士气的,在这样的持续骚扰之下,很容易产生混乱或者溃败的征兆。

    果然,正面是直逼过来的红衣长矛兵,两翼是持续飞来的致命铅弹,蒙军好不容易维持住的组织度轰然垮塌,甚至开始有零星的兵丁溃逃。

    见状,广余干脆命人吹响了冲锋号,五个方阵端着长枪快步压了过去。这有点危险,因为没跟赵宝财协调,两翼仍然在打枪,有误伤自己人的可能。但反正不是真的“自己人”,广余用起来也不心疼。

    事实证明这点误伤的代价完全是值得的,这一波冲锋成了压垮蒙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时,论兵力,蒙军并未伤筋动骨,但是士气已经跌倒了谷底。虽然第三营的兵种配置不尽合理,只有长矛一种兵器,远不如多兵种合成的蒙军,但还是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一面倒的趋势。蒙军前锋一触即溃,进而冲乱了后面的阵型,在仍不时飘过来的铅弹的打击下,整个大阵如同雪崩一般崩溃了。战阵后方的千户带着亲兵连砍数十狗头,仍然无法阻止住溃退的趋势

    “杀冲啊!”

    面对着崩溃的蒙军,第三营兴奋地放平了长枪,勇猛地向前追击了过去。

    这时候战术素质的差距就出现了,追击的战斗刚一起,他们就争先恐后的涌了上去,队形也就一下子不可避免地散乱了起来,但现在胜局已定,已经无所谓了。

    取得了胜利的第三营那叫一个痛打落水狗其疾如风,抢夺人头侵掠似火,叫喊着就举着长矛冲了过去。有的人还嫌乱阵之中长矛不顺手,直接扔在地上,捡了蒙军丢下的刀剑就砍杀过去,队形那是乱得不能再乱了。还好,他们身上的东海军制服足够醒目,不容易误伤了友军,不然,今天这一战可真就啼笑皆非了。

    “轰轰”

    与此同时,轰隆的炮声再次鸣响了起来,但却不是朝溃退的那个蒙军战阵去的,而是对着后方的一个新战阵打了过去之前董文炳见前锋有崩溃的趋势,心中又惊又悔,但也不能放任他们被人屠戮,于是又派了两个战阵前去接引,而现在火炮就对着其中一个开始了轰击。与之前夏有书刻意要求的“打三轮意思一下”不同,这一次炮击是奔着要命去的,快稳准狠,两分钟内直接打了五轮。这个蒙军战阵旁观了之前的战况本来就有些人心惶惶,被这五轮密集的炮击一照顾,居然直接打溃了!

    这不但看得董文炳瞠目结舌,就连夏有书也目瞪口呆这么不经打?

    他干脆再次下令道:“鼓再快点,不,吹号,我们也加快进攻!”

    之前董文炳命另两个战阵出动的时候,他也针锋相对地带着自己的四个营向前移动起来。不过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还没走几步,对面就溃了两个方阵,再不快点就来不及了!

    三个仆从营见到第三营大胜,也感同身受,士气高涨,喊着号子就向前急行军过去。但毕竟只是两条腿,离对面主阵还有近一公里的距离,就算快走也得走上一阵子才行。对面的董文炳见情形不对,忍痛鸣金收兵,同时派出手头的三百骑兵,从侧面绕袭第三营,牵制他们的进攻。

    广余立刻命令第三营停止攻击,重整队形。但毕竟只练了三天,好多人沉迷追杀听都不听令,是赵宝财带人直接提着刺刀逼过去,才打醒了他们,给逼了回来。

    与此同时,右翼的第八营和骑兵连加速前出,掩护第三营。

    蒙军骑兵攻了过来,没讨到好处,但不断转悠着骚扰。勇敢连借第八营的方阵掩护与他们周旋,只是毕竟人少,一时打了个难解难分。

    董文炳见状松了一口气,一边着人重整队形,准备撤退,一边感叹道:“没想到东贼竟真的如此强悍,一群辅兵都能打得如风似火,待这次退回去,一定要报与大帅,从长计噫!”

    这时他身边传来了一片慌乱之声,他循声望去,也如其他人一般倒吸凉气在他们背后不远处的旷野上,突然扬起了一片烟尘,在炮声间隔中还能听到一些马蹄声是有骑兵来袭了!

    “怎么会,哪来的敌骑?”

    “是山林,是从林子里冒出来的!”

    “快召回周百户,拦住他们!”

    “不行,周百户正与敌军纠缠呢,脱不开身来!”

    “别闹了!”董文炳看清楚情形,大吼一声,定住身边人的慌乱,“现在赶紧整队,避入军阵之中啊。”

    他这时也发现不对了他手下本来有五个战阵,其中,中央的第三阵出战被击溃,第二、四阵前出接应,第二阵又被炮击击溃,现在敌军火炮又在轰击第四阵。也就是说,中央的三个军阵都不可用,身处中央的他们根本无处可躲啊!

    另一边,奔驰的东海骑兵群中,陈远琪握着一柄手枪,嘴上缠着一件红色绸布面罩,喊道:“冲锋!前面就是敌军主帅,我们勇敢营扬名立万就在今日了!”

    他本来带队潜伏在山林中,是准备等敌军溃散之时再出来截杀的,但刚才发现了一个绝好的战机蒙军骑兵被牵制住,而主帅周边空虚无防备因此毫不犹豫地带队冲了出来,擒贼先擒王!

    两个骑兵连从山上冲下来,借势加速,很快提高到极速,不到两公里的距离眼看着就要冲到眼前了。

    董文炳等人仓皇往第一阵的方向逃去,但匆忙之下带不走什么东西,主帅大旗和锣鼓等物仍留在原地。陈远琪带队仍然朝着他追击过去,同时分出一小队去把大旗给放倒了。

    散布各地的蒙军不知详情,只听己方的鸣金之声突然停歇,然后就见“董”字大旗轰然倒塌,心中惶惶,六神无主。又见红衣军即将冲到自己面前来,更是惊恐,不知所措。

    战场中间的那一队蒙军骑兵经过一场激战损失不少,却不知现在该如何行事,只得沿来路,也就是向东撤出了战场,却正好与主帅错开了。

    董文炳匆匆避入第一阵之中,慌忙指挥道:“结阵,结阵,举盾,持枪,射箭!”

    第一阵之前并未受到打击,虽士气低落,组织度却仍在,很快严阵以待起来。

    陈远琪本来带队全速朝董文炳追击过去,见敌军有了防备,很是遗憾,正欲减速待变可正在这时候,突然六声炮响传来,数枚铁弹直入第一阵,断臂齐飞,队形一下子乱了!

    “哈哈!”陈远琪看向西南炮阵的方向,大喜,“完美配合!就这样,继续冲锋!”

    先进炮兵和古典骑兵的第一次配合便臻化境,骑兵的全力冲锋惊心动魄,一支训练有素的步兵或许可以阻挡,但现在这一支初次遭遇炮击的步兵绝对抵抗不住!

    面对这惊天动地的银甲骑的全力冲击,蒙军士兵们手中出汗,口中发干,根本无心抵挡,直接一哄而散了!

    “杀!”陈远琪带着一队白甲兵杀入了蒙军战阵之中,大喊道:“哪个是姓董的?”

 第352章 崩解

    1262年,7月22日,立秋10日,东平路,郁葱山。

    山下的战事没过太久就结束了。

    董文炳仍然试图逃跑,但周边抱头鼠窜的蒙军阻碍了他的逃亡,而且他穿得也实在太过显眼,很快就被陈远琪给逮住了。

    然后陈远琪就带着董大帅,游走在战场上,向各支蒙军宣示他们主帅的败北。

    另一边,夏有书带领的三个仆从营的主力也抵达了战场,与蒙军战阵展开交战,几乎是一个照面就将失去主帅的他们击溃。

    经过一段热血上头的追亡逐北的过程之后,后方的锣声适时响起,东平旅的士兵们这才想起自己战前的培训,想起新规矩不是按首级记功,于是渐渐停止了对自己过去同袍的杀戮,转而喊起了东海军标准的劝降口号:“投降不杀!”

    劝降开始后,穷途末路的蒙军有了出路,战事便很快进入了尾声。蒙军垂头丧气地扔掉兵器,举手投降;东平旅则按营为单位,兴高采烈地把他们聚拢在一起,作为邀功的依据。期间不同营之间还产生了不少小冲突,也是没谁了。

    与东海正规军常见的早早就用远程火力击溃敌军的碾压式战斗不同,这次毕竟进入了肉搏战,东平旅还是产生了一定的伤亡。事后一清点,各营共阵亡15人,重伤27人,轻伤好几十,轻微皮肉伤不计其数,也不算少了。不过以他们传统的战例来对比,这无疑是一场辉煌的胜利。经过这一场战斗,他们建立了胜利的信心和对新身份的归属感,“以战代练”初现成效。

    还不仅于此,郁葱山寨上的严忠嗣等人本来满怀希望地在山上观战,准备伺机下山突袭,结果看到的却是一场一边倒的战斗。战后他们自知绝无幸理,干脆投降了。

    东平旅士兵们欢呼地进入山寨,收拾俘虏,从蒙军大营中取出缴获,运回山下,准备晚上好好地吃一顿。

    伤员们被送到了辛镇寨,交给勇敢营中的卫生兵救治勇敢营是陈远琪以当年的“卫生骑兵”为基础创建的,干这个出奇的是专业对口。

    这些伤员里面,重伤员基本等同于不治了,即使是东海军也无力回天,不过轻伤员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神药虽然没有,但是用酒精一消毒,再包扎一下,晚上吃顿好的,就能避免很大比例的因感染造成的减员,这在将来为东海人赢得了很大一块军心。

    不过夏有书此时却没空去管这些杂事,全扔给了陈远琪他们,自己则钻进了营中,专心处理与高级俘虏的交涉事宜。

    “败军无罪,援援军必屠”董文炳重复着夏有书刚才说出的这个口号,饶是他久经沙场,也不由得被吓得脸色一变。

    他在战场上被捉住,经过一番极为丢脸的游街后,就被关到了后方的营寨之中。他本已为自己会被晾一会儿,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敌军主帅”接见了。

    蒙军之中也有不少小将,所以他见到年纪不大的夏有书并没有太过惊讶。但没想到,此人笑呵呵的,居然一脸平静地说出了这么可怕的话

    夏有书依然笑呵呵的,点头说道:“是的呢,这就是我们东海军对济南方面的贵军最新的政策。嗯我觉得说的还算直白吧?就是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双方堂堂正正地打仗,就是被打败了也不丢人,俘虏我们都会人道对待,要是贵军愿意出一笔合理的赎金,那么把人放回去也未尝不可嘛!

    不过啊,我们堂堂正正地打仗,要是有人不长眼来碍事,那就很烦人了。所以,这援军就不能享有全部人权了,我们也仿效贵军的习惯,那也就只能全屠了呃,我们不一定能下那个手,所以士兵们要是愿意投效,那么说不定也能免于一死,不过军官们就真没例外了。”

    他的话依然平静,似乎只是在讲个笑话,但是董文炳听来却不寒而栗,这是在掘蒙军的根啊!

    东海军和蒙军对比起来,前者的长处在于单位战力,而后者的长处在于庞大的数量。这庞大的数量却不是真正的数量,而是多支军队的集合体,顺风仗时自然猛如虎,但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各自考虑自保了

    这“败军无罪,援军必屠”的口号,实际上就是在警告各路世侯,让他们专心自保,别去管别家的闲事,不然下场更惨啊!

    而且,按照这个标准,自己岂不是

    “嗯,按照这个标准,董将军是来接应按脱和严忠嗣的,自然也算是援军,所以不好意思”夏有书的声音传来,顺便还不知道从哪里变了一杯茶出来递给他。

    董文炳颤颤抖抖地接过这杯热茶,却觉得浑身发冷屠刀就要挥到自己头上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董文炳颤抖着发出笑声,茶都抖了出来,“想当年,老夫随皇帝攻鄂的时候,于淮西遇一台山寨,久攻不下。老夫亲往寨前,喝曰不降便屠,果然守军惊惧而降。那时想来,是何等威风,我还鄙夷那些宋军竟是如此胆小,哈哈,如今轮到自己了,这滋味还真是不好受啊,哈哈,哈哈哈”

    董文炳一员战场上冒着枪林箭雨面不改色的猛将,如今遇到屠杀的威胁,却也如同常人一般害怕了起来。这倒不是说他怕死,而是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因战而死自是死得其所,现在却莫名其妙就要被杀鸡儆猴了,实在是死得太窝囊。

    而且他这么一死,恐怕会给同僚们做出一个很不好的示范,将来若是败了,史书很可能就会从他这里开始记起

    夏有书奇怪地看着他做出临终表演,等到他的表情由悲伤变成决绝之后,才咳了一声,说道:“呃,董将军,很遗憾,我也不想的,但是,也没办法,我们东海商社一向的规矩就是这样的,有规矩就要执行所以,那个,我们一向反对不教而诛,或者说法律不追溯以往,所以既然董将军之前不知道我们这个口号,那么也就用不到将军身上。所以,就需要将军在我们这里盘桓几天了,将军可以写几封信,我们给你送回去,等人把赎金送过来,将军就可以走了。以董将军的身份,五万贯还算合理吧?”

    董文炳本来已经做出了一副大义凛然的表情,后来越听越不对,这又是不教而诛又是赎金的,难道不用死了?

    “夏将军,你是说,我是无心之过,所以不用守这条规矩?”

    “确实如此,哦,不过您现在知道了,那就下不为例了。哦对了,我们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