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257章

春秋大领主-第257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君吕环这一次是对全国发出号召,响应号召的齐人难以进行统计。

    腿脚利索的齐人早早地跟大军会合。

    各地会有齐人散乱地对晋军发起主动攻击。

    所以,吕武说是先遭到齐人的攻击,迫不得已才一路攻城拔寨地杀过来,并不是什么假话。

    号召国人抵抗入侵者?

    以后世看来是一件再正确不过的事情了。

    现在是什么时候?

    是春秋中叶。

    是公元前572年啊!

    在现如今的普世公理中,打仗是贵族和武士的事情。

    黎庶老老实实承担战败的后果就好了。

    说。

    要什么自行车!

    齐君吕环被骂得满脸无光。

    偏偏他人还不够彻头彻尾的混账,不敢挑战至高阶层认定的真理,全程闭嘴光挨骂了。

    齐国的其余大臣和参战贵族也是默不吭声。

    倒不是他们没话讲。

    黎庶来都来了。

    难道要赶回去?

    凭啥啊!

    才不是因为不用担心后勤负担。

    往好的方向想,哪怕那些黎庶不中看也不中用,壮一壮声势也是极好的。

    为人冷血一些的思考,一人挨晋军一支箭,也能浪费晋军很多箭矢的吧?

    另外,那些过来的齐人,绝大多数并不属于某个贵族的属民或奴隶,是一个个贸易发达城池里面的游侠。

    齐国贵族无法压制齐君吕环喜欢培养游侠的兴趣,琢磨着这批街头好汉死前能为齐国起到贡献的作用,好像也不错嘛。

    有为国捐躯的机会?

    简直是便宜那些家伙了!

    魏琦全程没什么好脸色,等葛存骂完了,行礼直接告辞。

    他们回到营盘将过程一讲。

    士鲂评价道:“冥顽不灵!”

    吕武有些搞不明白齐国就没明白人吗?

    他不得不追问一些细节。

    在葛存的描述中。

    齐君吕环是属于认错但绝对不改的人。

    齐国执政崔杼全程黑着脸。

    大多数的齐国贵族有点死的人越多越好的意思。

    魏琦带着很大的火气,说道:“明日之战,魏氏为先!”

    吕武默不吭声地点头。

    魏氏的战斗力,还是比较令人放心的。

    开完会的吕武再次来到一个高坡观察齐军。

    他还没有打过这么诡异的战争,哪怕是跟自号蛮夷的楚国打,什么都是有迹可循的。

    齐国的表现比楚国难琢磨多了。

    他可不想阴沟里翻船啊!

 第380章 齐君不讲武德吖

    听人谈起齐君吕环,怎么听都有一种在形容精神病患者的感觉。

    仅是从齐君吕环敢号召全国来看,是有那么点离经叛道的意思。

    正常人还能以正常的思维去推测。

    以正常人的思维是无法准确推敲出精神病患者的下一步,会干些什么事的。

    这是吕武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兵出战,再小心翼翼也不为过。

    之前还以为是在欺负老实人。

    等知道齐君吕环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导致吕武现在都无法判定前期的顺利是理所应当,还是齐君吕环的什么诡异谋划了。

    “不能再胡搞瞎搞了啊!”吕武心想。

    碰上不知道下一步会干些什么的对手,要怎么办?

    最为简单的应对方式便是,以不变应万变!

    这个当然是建立在晋军打堂堂正正之战一点都不怂的基础上。

    如果吕武率领的是一支战斗力不怎么样的军队,该玩的就是“诡道也”的那一套了。

    两军先是相隔约十里。

    遭遇后的第一天和第二天都没有开战。

    只是,相隔一天之后,齐军将营盘向前挪了四里地。

    两军的相隔的距离变成不足六里。

    这个变化让已经开始在疑神疑鬼的吕武很是警惕。

    两年前的“鄢陵之战”时,楚军就是出其不意地趁晋军没来得及反应,将营地一再向前挪动,逼进到晋军的营盘边上,再突然进行邀战。

    当时还是郤至的反应足够快,再加上智罃的鼎力支持,才平掉己方的营盘,掩盖掉挖的灶坑,有足够的空间来让军队列阵,不至于一退再退。

    齐军这是想干么?

    学楚军吗???

    魏琦很是疑惑地看着正在思考什么的吕武,不再忍耐,说道:“将主,齐军未免战,为何不列阵邀战?”

    第一天没打是刚过来。

    齐军在第二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选择高挂起了免战牌。

    吕武当时看到觉得无比惊奇。

    搭台唱戏呐?

    还是玩游戏摁了暂停键?

    挂起免战牌就不用打了吗???

    没错!

    一方挂起免战牌,以目前的习俗来说,还真的就要配合不打了。

    可别一副“别特么逗我”的表情。

    存在即合理。

    现在的贵族也吃那一套。

    今天齐军将营盘向前挪了四里地左右?

    那么昨天高挂免战牌,可能是在进行内部整顿,包括准备悄悄地将营盘往前挪。

    打“鄢陵之战”时,吕武的身份只是还可以,并不知道楚军是怎么在那么多晋军的眼皮子底下,将营地就那么挪到那么近的。

    夜间看不见。

    难道连耳朵都失聪了?

    极可能是底下的士兵察觉到,无法一层又一层地向上传递,直至让统兵的将领获知,才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

    这一次吕武遭遇到了相同的事情!

    有点不那么一样的是,齐军没挪到晋军的营寨前方,相距还有六里之遥。

    六里地呢。

    有几千米远。

    齐军却是不可能黑灯瞎火将营地搞定。

    应该是有人发现,没在意或没上报。

    要是换作在“兵者,诡道也”的时代,发现敌军有所异动却没反应,不知道要死上多少回了。

    关键现在的交战不讲阴谋,双方一般不在意对方在搞什么玩意。

    某一方可以有些小动作,什么夜袭、偷袭之类,再不要脸的统帅都干不出来。

    那就是为什么在“鄢陵之战”时,自号蛮夷的楚军都逼近到晋军眼皮子底下了,还留时间给晋军用来出兵列阵,没趁机杀进去的原因。

    这叫啥?

    乱搞可以。

    底线要留!

    这不。

    吕武率军在齐国的南疆搞无人区,等待齐国的使者过来,不是一样“乖乖”地带着军队过来跟齐国刚正面了吗?

    一样是属于小动作可以搞,大趋势不能破坏的限制。

    实际上,吕武现在才不乐意去“开创”一个新时代,玩什么“兵者,诡道也”的那一套。

    这是建立在他是晋国一份子的前提之上。

    晋国跟谁刚正面都不会怂,也不用怂。

    现有规则对晋国是有利的。

    吕武为什么偏要标新立异呢???

    他在思考,齐军会不会再干出将营盘向前挪的举动。

    是要趁齐军坏规矩,逮住机会一举将齐军给打崩了。

    还是以堂堂正正的姿态,刚正面狠狠地教训齐军。

    “遣人正告齐君,两军布阵而战。”吕武说道。

    魏琦得到了想要的结果,霍地站起来行礼,迈步走出军帐。

    还是那句话,吕武觉得还是随波逐流地适应时代比较好,不跟齐君玩太复杂的。

    就直接正面刚啊。

    谁怂谁孙子!

    季节已经来到秋季。

    漫山遍野的植物随着季节的变换呈现一片秋黄之色。

    在这个有山丘、有平原、有谷地的地方,大部分的树林被砍伐得光秃秃。

    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两支军队过来总要搭建营寨,树木可不就再一次遭了殃。

    生火造饭一样需要取材。

    结果不但是树木遭殃,甚至遍野的杂草也被进行收集,地表出现了光秃秃的一块又一片。

    晋军率先出营布阵。

    来自魏氏的两个“师”在己方营寨前方三里的位置,摆出了一个一“彻”的阵型。

    从魏琦的布置来看?

    他压根就不想跟齐军多浪费时间,打算一开打就要全线压上去。

    阴氏出动了一个“师”。

    范氏也出动一个“师”。

    拢共四个晋军“师”当着齐军的面,慢慢变成了一个大体上看去为“冖”的阵型。

    在晋军布阵的同时,齐军也有部队在出营。

    并不赞成齐君吕环一些作为的齐国执政崔杼。

    他还是选择担当起自己职位来带的责任和义务,带着齐国的上、中、下三“军”打算跟晋军刚一波。

    齐国跟晋国一样是属于诸夏体系的国家,军制方面采取周王室的那一套。

    也就是说,除了兵力少之外,其余的建制与职位跟晋军没有区别,包括各级的军官都是贵族出身。

    两军的战车都是布置在阵型的最前端。

    在布阵的时候,没有敌我双方的谁选择干扰。

    最先布置好阵型的晋军,没有因为看到齐军还在布阵,选择“趁敌未稳”给莽上去。

    太阳正处在半空偏东的位置。

    时间应该是来到一天的巳时四刻?(大约上午十点)

    魏琦率军出营是在辰时末尾?

    也就是说,晋军花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布阵。

    齐军出营的时间比晋军晚了两刻钟(半小时)左右,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将阵型给布置好。

    吕武跟士鲂是待在营盘中的巢车之上。

    这个巢车的车斗升高之后,高度大约是五米左右,能够大体上将大半个战场尽收眼底。

    说“大体上”,主要是因为战场并非平原,有丘陵以及矮山阻碍了视野。

    “齐军三军皆出,观布阵之效,军律尚算严明。”士鲂做出了评价。

    没什么值得意外的地方。

    现在这么个年头,哪怕是小的诸侯国,能踏上战场的士兵,多多少少都是经过教育。

    毕竟,各国秉承的是“士不教,不得征”的理念。

    所以,只要是在正规军序列,才不会连基本的列阵都搞得乱糟糟。

    布置好阵型的魏琦在等齐军将阵型弄好,再上去跟齐军的出战指挥官,好好地在两军阵前唠唠嗑。

    到时候,看看是要打两军的“相扑”之战,还是先来一场“致师”热热身,看谁能说服谁了。

    因为所在位置的关系,魏琦的视野已经被出营列阵的齐军给挡住,看不到齐军营盘的动向。

    晋军出动了四个“师”,也就是四百乘战车以及三万名战兵。

    齐军出动三个“军”,战车数量上是晋军的375倍,也就是比晋军的四百乘战车还多出一千一百乘;战兵则是比晋军多出七千五百名,总数达到三万七千五百名。

    仅以出战的部队来看,齐军这一边的声势远比晋军要大,尤其是战车数量太多了!

    这么多的战车以及士兵,差不多将空出来的六里方圆给填了个严严实实,只留出一里的相隔距离来作为冲阵之用。

    任何人不管站在哪里,举目四望到处都是高高指向天空的战戈。

    齐军摆出来的是一个三“彻”的阵型。

    一个军团成为一个横着的长方形方阵直面晋军,形成了三个梯次。

    这样一来,布置在两军阵前的战车数量方面,齐军仅仅是比晋军多出一百乘。

    两军直面的战兵数量,反倒是晋军以两个“师”的一万五千,对上齐军一个“军”的一万两千五百。

    魏琦观察到对面的齐军慢慢安静下来,一杆杆的旌旗也待在原地不再移动。

    他抬头看了一眼渐渐来到正当空的太阳,心想:“应该差不多了吧?”

    齐国执政崔杼亲自操刀,最清楚阵型到底布好了没有。

    做好了该做的事情,崔杼刚要开口对自己的副将吩咐什么,耳朵里传来了一阵阵的呐喊之声,还以为是晋军不讲“武德”,两军出战的主将没唠嗑就发起攻势,直接来个脸色大变。

    同样露出错愕表情的还有魏琦,他能看到对面的齐军没动作,看不到被视野挡住的部分。

    而吕武和士鲂能够借着高度的优势,看到漫山遍野的齐军营盘像是蚁穴被浇了水那般,无数的“黑点”涌出营地。

    这些赤手空拳,又或是手持木棍、农具或啥玩意的人,反正只有少部分齐人有着像样的兵器,口中发出呐喊,迈腿对着晋军所在的方向狂奔。

    “Waaaaaaaaaaaagh!!!”

    这一刻,齐君吕环嘴角勾起,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心里无比的得意。

 第381章 迫于无奈不能好好当个人

    冲啊!!!

    杀啊!!!

    齐人张口呐喊着。

    脸上满满都是振奋与雀跃。

    他们是真的感到兴奋。

    以自个儿的身份吧?

    讲道理是没资格上战场的。

    好不容易有国君的允许,哪怕仅仅是为了向乡里展示自己的勇气,说什么都不能怂啊!

    怂了,以后还怎么在街头混?

    咱们这些出来混的,命可以不要,面子不能丢啊!

    “Waaaaaaaaaagh!!!”

    话说。

    哥,您手上拿的是啥?

    看着怎么有点像是扒灰用的短耙?

    兄Die!

    你也在冲啊?

    哟呵!?

    手里的“杈”看着有些年份啊!

    说好听了他们叫游侠,其实就是因为这种或那种原因,不得不自寻出路的可怜人罢了。

    只是他们这类本来很可怜的人,干了一些不再值得可怜的事情,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败类,恨不能人间蒸发了。

    以为谁都有那个钱购置兵器的吗?

    就算是有钱,受于身份阶级的限制,真不是谁都能有柄剑或战戈的吖。

    知道为什么秦末的韩信一直要拿着剑吗?

    他不是在向人炫耀自己的武力强,纯粹公示自己祖上也阔过。

    结果有人看不过去,跳出来打脸了。

    擦!

    装什么装啊!

    饭都吃不上了。

    来,要么杀了俺,要么钻裤裆!!!

    尼玛?

    你说钻就钻?

    好吧……

    杀人依秦律最轻也是成为刑徒。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远大抱负没实现?

    俺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