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338章

春秋大领主-第338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是他觉得麾下大军够用。

    借兵这种事情,只接受一家的好意很不妥,必然会恶了其余家族;一再接受援助则是会侧面证明胜算不大,进而使得一些人泛起不该有的心思。

    所以,吕武索性就谁来都拒绝了。

    遭到拒绝的解朔不再强求,问道:“卫、曹不睦,我当如何?”

    在他担任卿位的时候,有得到列国的邦交权利,卫国和曹国关系变得紧张,牵扯到了解氏。

    吕武听懂了解朔的深层试探,说道:“君上有意增添卿位已是众人皆知。能否成事,不在国内何人属意如何,在楚、在列国。”

    说白了就是,晋国在只有六个卿位的情况下,能不能顶住外部的压力,一旦显得力不从心,肯定需要增设卿位来保证可出动军团的数量。

    解朔曾经担任过卿位,为了自保接受失去卿位的事实。要说他不想重新获得卿位,绝对是假的呀。

    在吕武看来,晋国恢复八卿制度是早晚的事情,只有中军、上军和下军根本不足以应对征战需要。

    什么人会获得卿位,不看国君,一样不看现任六“卿”的意愿。他们有话语权没错,还要看想扶持的家族有没有相应的实力基础。

    毕竟,先前强行提拔的恶果已经显示出来,谁担任卿位却没有相应的实力,为“卿”变成光占便宜的美事。

    如果不是那样,削减卿位的事情才不会这么简单就办成。要被削掉卿位的家族有足够实力,他们会用武力抵抗来保住地位,哪里会乖乖就范呢。

    解朔走了,不是去“新田”,回到河西的封地。

    他没有解散集结起来的三个“旅”,抱定一旦阴氏和魏氏西征不利,要马上率部前往支援。

    解氏还干了另外的事情。

    解朔去见吕武时携带了一批粮草过去。他想派军队支援没有成功,再次筹备起物资,命人送往“栎阳”提供吕武调用。

    其余家族得知解氏的做法,一个人就有一种看法,大多数人觉得解朔跪舔得过于明显,内心既是鄙夷也是羡慕。

    会有那种矛盾心态,主要是那些人想学解朔都不能够。

    巴结“卿”真不是谁都有资格干,要看交情有没有到那份上。

    在吕武的严密关注中,驻扎在“郿”的秦军再一次后撤了。

    他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再一次派出骑兵部队过去在秦军的眼皮子底下游弋。

    上一次阴氏骑兵出现让秦军停止后撤。

    这一次阴氏骑兵再来,秦军没有停下后撤的举动。

    吕武召集了有话语权的众人,问道:“秦人此举何意?”

    蒲元说道:“秦军求战无果,粮秣消耗甚大,必是后勤难以负担,今岁不欲再战。”

    其余人也是表达了相近的意见。

    吕武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听完他们的意见之后,说道:“我欲进军相逼,迫使秦军不得退。此次进逼,秦军无有来战,皆驻扎于……”

    事情说得比较详细。

    反正无论到底打不打,吕武要将大军开进到“咸阳(目前没有这名字)”附近,停驻下来筑造营盘。

    阴氏和魏氏能说得上话的人,他们已经被吕武整得完全麻木,搞不懂吕武想做些什么事情,放弃思考听话做事也就是了。

    在吕武率军开拔之前,来自“吴阳”的消息传递过来。

    包围“吴阳”的秦军,他们在三个多月的虎视眈眈之下,可算是进行攻城啦。

    得知这个消息的吕武想道:“好咯,事情总算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第499章 秦庭君臣

    前年撤军时,吕武能为“吴阳”驻军做的事情,能想到的已经做到了极限。

    吕武选择在“吴阳”进行驻军,本身就是为了留下以待后续的手尾。

    再来,应该是“吴阳”的驻军为整体战略服务,不是阴氏和魏氏的主力被“吴阳”牵着鼻子走。

    如果秦军想用攻打“吴阳”的举动,来吸引吕武率军前往交战?他们绝对是打错了主意。

    驻扎在“栎阳”的阴氏和魏氏联军开拔,消息很快就被秦军所窥探到,接下来就看得到军情汇报的秦军高层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君上,阴武复来,我之奈何?”嬴鲍是秦国公族之一,他的职位是庶长。

    目前“庶长”是职位,并不是爵位,算是秦国最为顶级的官职之一,掌握军政方面的权力。

    这里是“郿”往西约五十里处。

    他们从“郿”沿着渭水边上撤军,两天之后获得吕武率军西进的消息。

    秦军有斥候进行窥探是吕武知道的事情。

    吕武如果不想行动被秦人看在眼里,大可以派出骑兵进行剿杀,然而他并没有那么做。

    斥候在军事用途上是充当眼睛的作用,他们获得了情报,上报之后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看做主之人怎么判断又是怎么做事了。

    秦君嬴石平静地说道:“如我停驻原地,阴武会来否?”

    另一个秦国庶长武,也是公族成员之一,说道:“阴武为晋之‘卿’,无有‘卿’之德行,恐再柱脚不前,空耗我粮秣。”

    所以是,他们并非不知道吕武到底想干什么。

    事实上,阴氏、魏氏和秦国在进行的战争,已经有点战国时代的影子。只不过是吕武收敛着来,秦国迫于各种不足艰难应对着。

    秦国现在是想拼命,又不敢真的豁出去了拼,显得老难受了。

    “我攻‘吴阳’不求阴武来救,徒为脸面尔。”秦君嬴石倒也直接。

    他们才不会将吕武当做傻瓜,同样没拿自己当白痴,有些事情纯粹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比如攻打“吴阳”这件事情,传出去又是秦人不讲规矩的一个证明。

    他们却是身上虱子太多,不缺这么一只了。

    快活不下去了,脸面什么的,是个啥鸡儿玩意!

    秦君嬴石看向刚回来的士雃,问道:“天子无有派出公卿往‘新田’训斥?”

    士雃摇头说道:“天子或知晋君不为所动,空许其诺,未遣公卿出使。”

    让周天子直接跟吕武对话属于不可能。

    再式微的天子,他还是天子,怎么能以天子之尊跟臣下之臣直接沟通呢!

    周天子派出公卿找晋君姬周才是符合程序的操作,关键已经做了一次,没有得到什么正面效果,相反开始让晋君姬周觉得周天子有脑疾。

    当今“东方世界”分为三个阵营。

    第一个是以晋国为首,替周王室扛“旗”的诸侯联盟。

    再来就是干过“问鼎轻重”事业的楚国阵营。

    第三个是各种吃瓜观众。

    晋国打出的旗号是帮周王室保证基业,同样是在保证“中原文明”的传承延续。

    然后,秦国明明是周王室的分封诸侯,非要跑去跟楚国玩到一块,反过来在威胁周王室的基业。

    周天子无视了秦国的所作所为,帮秦国对晋国进行施压,搞得晋国君臣火大无比。

    最为要命的是晋国需要周王室的那杆“旗”,反过来要帮周天子进行掩盖,免得那杆“旗”褪色,进而使晋国失去号令群雄的法理性。

    事情搞成这样,就问到底操不操蛋吧!

    一开始,秦君嬴石或许会感到别扭和愧疚,等周天子收下贿赂再帮秦国说话,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周天子自己都无所谓,别人为什么还要给面子?

    现在的情况是,秦君嬴石开始觉得背叛周王室,再贿赂周天子帮忙说话,没有不妥的地方。

    “天子不足凭,以臣拙见唯有楚国可解我之危难。”无地也是秦国庶长,但不是公族。

    这么个年头,看到什么稀奇古怪的名字都属正常。

    无是“氏”,地是“名”,他能晋身“庶长”这种高官显职,要感谢吕武重创了秦国“首都圈”的一众贵族。

    秦君嬴石当然不会忘记自己的盟友,已经派使节团南下,只是因为路途遥远的关系,一时半会无法得到消息反馈。

    无地又说:“如今乃我求战,阴武来则来矣,不来我亦需往。臣请君上赐我部众,臣愿率之逼于阴武鼻息之下!”

    既然特别点名“部众”,也就是秦国西北疆域聚拢起来的善骑秦人,不是传统的战车兵和步兵。

    秦君嬴石看向一众臣子,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没人吭声。

    他们知道无地能打,问题是比吕武更能打吗?

    这四年之中,秦国败在吕武手下的秦国贵族不计其数,运气好的能逃脱,运气不好则是战死或被俘。

    说秦国上下没人敢跟吕武较量会显得过于夸张,没人敢于小觑则是理所应当。

    无地再次请战,并且说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全军呼啦啦上去,打赢了会刺激到晋国,打输了步兵很难逃得过阴氏骑兵的追杀。

    只带骑兵上去?能打就打,打输了也能大部分得以逃脱,损失惨重的可能性比较低。

    嬴鲍说道:“庶长无地既如此说法,君上应允便是。”

    有了嬴鲍的带头,其余秦国贵族也开始进言。

    他们觉得可以试一试,打赢了有面子,打输了的损失能控制,也许可能诱使吕武将主力向前推,进入到他们想得到的快速对决阶段。

    秦君嬴石很犹豫。

    这一次秦国大肆号召骑马骑得好的秦人来从军,某种程度上其实是破坏了诸夏的礼仪制度,也就是走了游牧民族的军事路线。

    他们这一次冒着被义渠抽冷子来一下的危险,从西北部聚集了三万多骑兵,几乎是将那边游牧状态下的各个秦人青壮部落抽空。

    秦君嬴石一再权衡,艰难地说道:“我许你一万‘部众’,望你珍惜使用。”

    无地大喜,赶紧行礼答谢,却是不敢做什么豪言壮语,表示一定会谨慎再谨慎。

    ………………不…作…计…费…的…分…割…线………………

    最近身体状况过于堪忧,实在是强撑着在码字,否则对不起书友的支持和期待,也对不起主编锐利和责编水泽的照顾。

    作者菌不说假话,先是眼睛不知道怎么回事,难受了一周,然后感冒和咽喉炎齐犯,吃药都吃了半个月,简直是一言难尽!

    今天少了点,见谅!

    然后,差一丢丢这本书就能精品了呀!

    感谢一直在订阅的兄弟姐妹们!

    千山万水总是情,看盗版的亲们来起点中文网补个全订行不行?

 第500章 心有余而力不逮

    晋国的一个满编军团,不算各种用途的辅兵,为五百乘战车以及三万七千五百名士兵。

    各个诸侯国,一个满编军团为五百乘战车和一万两千五百名士兵。

    等于说,晋国的一个满编“军”,不将战车计算进去,兵力其实就是其余诸侯国三个满编“军”的规模。

    站在战车之上的吕武观看行军状态的己方部队,内心里多少升起了意气风发之感。

    人生在世更为男子,谁没有一个将军梦?

    身处大军环绕之中,又能够统帅军队进行征战,任谁都会泛起雄心壮志。

    他们这一次进军,阴氏的一个满编军团和八千左右的骑兵作为“前劲”,包含数量为两万的辅兵,由吕武亲自进行统领;魏绛率领魏氏的三个“师”又两个“旅”为“中劲”,落在“前劲”后方约十五里外。

    常态会有的“后劲”哪去了?吕武只是将大军分成两个进军梯队,粮秣和各种辎重由各自随军携带,不存在什么“后劲”部队。

    出“栎阳”再往西大体上是一种平坦的地形,有山也不连成一片,有水的河面并不太宽。

    因为地形宽阔的关系,阴氏大军又分成了三个部分,分为左、中、右并行推进。而两翼当然是骑兵部队,中间则是传统部队和辎重队。

    同时,位处核心的阴氏部队并不是胡乱挤在一起,由“旅”为单位成为一个独立队形,再由五个“旅”联合成为一个更大的方阵,每一个“师”保持一定的间隔。

    有道是,人一满万,漫山遍野。

    从高空往下俯视,能看到的是大地之上有七个“黑斑”的玩意,传统部队就是五个看上去黑压压的方阵分在前、后、左、右、中,中间看上则是显得更“厚”一些;外围的左右两翼,也就是阴氏骑兵部队,他们几乎很难形成什么固定队形,有时候甚至会拉成一条直线。

    中间的军队太“厚”没其它原因,纯粹是吕武将辎重队伍安排在阵中。

    他会这么安排的理由是接到斥候探报,得知秦军有一万左右的骑兵脱离主力,朝着己方过来。

    根据情报,秦军主力没有待在原地不动,他们仍然在向“雍”进行退却。

    不过,秦军的行军速度被刻意放慢,一天下来走的路程不超过二十里。

    “报!!!”

    有探马过来,汇报七里之外发现秦军骑兵踪影。

    因为情况不明,吕武随即命令全军停止前进,骑兵部队进行集结的同时,辅兵前往附近的树林伐木。

    “主,伐木所部乃是诱饵?”葛存得知前往做业的辅兵没部队在旁边保护,才有这么一个问题。

    吕武说道:“如秦军轻骑往而击之,秦国领兵之人不为战将。”

    神经病啊,这是。

    秦国就算再怎么无视礼仪规则,脑子有病才会让骑兵去树林的环境作战。

    当然,吕武的确是有心试一试,说不定领兵的秦国贵族脑子真坏了呢?

    排除掉道德和感情因素,单纯以军事换算比,拿民伕去换敌军遭遇损失,哪怕是己方损失五个民伕才干掉敌方一名士兵,作为将军依然会觉得划算。

    作为炮灰的民伕,他们不会愿意就是了。

    秦军骑兵来是来了。

    然而,他们只是在外围进行小心翼翼地游弋,丝毫不敢靠近阴氏大军五里之内。

    吕武看懂了秦军骑兵想干什么,抽出五千阴氏骑兵逼近秦军骑兵,得到的结果是秦军骑兵来了个掉头就跑。

    他暗骂道:“这特么没给‘专利费’啊!”

    以往,阴氏骑兵就是这么逗着秦军,使秦军知道周边有阴氏骑兵在游弋,丝毫不敢有任何的放松。

    一开始秦军的应对比较笨拙,每每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