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原始文明成长记 >

第24章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24章

小说: 原始文明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肉肉和灰山倒是不需要去喂,它俩没有被绑在畜棚里,这俩货劲太大了,罗冲害怕它俩把畜棚拽塌,所以没有限制它俩的自由,但是也只能在圈里活动,它们饿了就会自己到圈里的草垛找吃的。

    不过喝水的问题是需要解决的,罗冲让人在畜圈里搭了个土灶,用陶锅给它们烧点雪水喝。

    早晨畜圈一开门,这俩货就跑了出来,在雪地里一阵疯跑。恐象的大长腿在雪地里跑起来也一点不慢,虽然它们没有猛犸象那样的长毛,但是厚厚的皮肤和脂肪也能让它们安全的过冬。

    肉肉跑累了就自己回了畜圈,和灰山呆在土灶的旁边,那里还是热的。

    外面下着雪,烧砖现在还不行,等到雪停了再说吧,族人们也全都窝在了山洞里,发呆的发呆,造人的造人,打磨饰品的打磨饰品,小孩子们则是在围观兔子吃奶,新生的20只兔子已经有一个月了,长的很快,山洞里又暖和,吃喝拉撒都有人伺候,安逸的不行。

    有几个原树部落和谢顶部落的女孩,主动找罗冲造人,这特么能干吗,罗冲虽然是首领,但也只有11岁啊,虽说这个时候也能那啥了吧,毕竟原始人都早熟,可是罗冲现在真的没有这个想法,再说,罗冲也看不上她们。

    于是罗冲就开始了蓄谋已久的计划,普及普通话和文字。

    冬天时间那么长,不能就这样浪费了,要抓紧时间学习啊,互相沟通全靠手势和猜,这样的沟通罗冲已经受够了。要不是罗冲每次和别人沟通都会一边说一边比划手势,他担心自己可能都不会说话了。

    其实现在汉部落的族人已经掌握了一些词汇,尤其是去病,小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他和罗冲接触的也比较多,一些简单的话他现在也能说了。

    而普通族人学会的,大多都是罗冲灌输的一些名词。

    语言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东西,构成语言的也就那么几种,名词,动词,形容词,抽象词这几大类。

    只要掌握了名词和动词,就可以做到简单的交流。

    这就跟小孩子学说话一样,先知道了各种东西的名字,也就是名词,再加上一些动词,就能组成语言。

    举个例子,比如‘我吃肉。’我,就是代表自己的名词,吃,就是一个动词,肉,则是一种食物的名称,也是名词。这样简单的三个字,就是由名词加动词组成的语言,所以只要多掌握一些词汇,做到简单的交流是没问题的。

    其实罗冲平时也在这方面,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她们,人类当遇到新鲜事物,尤其是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就会本能的想要知道这是什么,而罗冲就是那个给他们答案的人。

    比如人们第一次见到筐,这种东西很好用,可是却不知道叫什么,于是她们就从罗冲嘴里知道了‘筐’这个名词,然后记住它。下次再有人说筐这个词,别人就能知道说的是什么。

    诸如此类,其实人们已经从罗冲嘴里知道了很多名词,比如:筐,矛,鱼,草,车,土,砖,马羚,树,斧子,绳子,等等。。。。

    所有她们叫不出名字的东西,都能从罗冲这里获得答案,汉语发展了数千年,到现在还没有什么找不到名字的东西,一切的事物都有相应的语言可以表达。而罗冲现在要教她们的,就是怎么把名词和动词连起来使用。

    至于汉字,现在教她们学简体字不太现实,太难理解了,汉字的发展也是要经历几个时期的。

    从原始时代的简笔图画,也就是壁画,到商周时期的兽骨龟甲上的甲骨文,然后是战国时期的小篆,再到秦始皇统一的大篆,大篆虽然也叫文字,但是也叫象形文,字体十分繁复,不仔细看就会很容易看错画的是啥,读大篆,基本就是靠连蒙带猜,有的人自己写的东西,放上几年再看,他自己都不认识。

    到了汉朝,有了隶书,文字就规范了很多,虽然也是繁体字,但是跟‘画’这个玩意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最起码自己写的东西自己认不出来,这种事情已经不会发生了。

    而且隶书也是和象形文字最近的一代,还是能看出不少象形文的影子,这一点上就很容易被原始人接受,她们甚至可以在字体上,找出与其相对应的东西,对于字义的理解会很容易。

    现代的简体字就不同了,跟现实的事物已经没有了任何关系,你不可能在字形上找到字的意思,如果不是从小学习,就很难理解。

    关于这一点,外国留学生最有体验,学习中国的简体字真的很难很难,但是让外国人学象形文字,甚至是近代的繁体字,他们都能学得很快,这就是表意字的优势。

    汉字就是表意字,跟日韩还有欧美的表音字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两个星球的语言。尤其是英语,英语就是表音字,只有26个不同发音的字母,组成各种词汇和句子,跟汉字的复杂程度比,简直是最简单的文字。

    表意字你甚至不需要知道它怎么读,就能从字形上看出这个字代表的意思,而日韩欧美的拼音文字,字母文字,你只能从字面上看出发音,但是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意思。

    所以,如果有外星文明的话,那肯定也是使用汉字的概率偏大,汉字是从图画中演化而来的,也是地球上唯一一种观其形就能知其意的文字,说是宇宙通用文字也不为过。

    罗冲教他们的就是隶书,不要求会写,但是要认识,现在以学习说话为主,写字的要求不高。

    学习文字是小孩子必须完成的,而且功课量不大,也是以认字为主,学习的也是目前他们已经掌握的简单名词,都是一些常用字。

    现在没有纸笔,连每人摆一个沙盘的地方都没有,想让他们练字也不现实。

    罗冲也只能拿烧黑的碳棒写在山洞的岩壁上,让族人们跟着自己念,每天晚饭前检查一次功课,念不出来的晚饭减半,学的好的也有奖励,比如罗冲用食人树的根瘤糖浆做的糖炒栗子。

    这就极大的刺激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毕竟谁跟食物有仇,她们可不想自己饿着肚子看别人吃好吃的。

    ~

    ~

    ~

    ~

    ~

    求推荐,求收藏,求评论,求打赏(*^ω^*)

    第四更下午六点,第五更还是晚上23:50

 第48章 鸟枪换炮(春节爆更4/5)

    雪停了,烧砖的计划也启动了,建在河边的砖窑不算大,每次只能烧几千块砖,因为是建城用的砖,所以比较大,要是盖房子的砖,估计可以装一万多块。

    在罗冲亲自观察了两窑砖后,就交给族人们去干了。其实也不是每天都要干活,基本上都是三到四天才干一次。先是装窑,然后烧制需要一天,在灌水冷却,冷却又需要一天,然后就是成砖出窑,在装一窑新的砖胚。

    罗冲本以为没人愿意在冬天干这个活,结果事实却出人意料,族人们都抢着去干。

    后来罗冲才想明白里面的原因,因为搬砖是个体力活,所以对搬砖的人,罗冲都不会克扣他们的食物,而且参加搬砖的人,每天可以吃三顿。而不去搬砖的人,就要留下来学汉字,学不好晚饭还要减半,所以大家都抢着去搬砖,这特么。。。。。。简直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着,每天学学汉语和汉字,喂一下马羚和兔子,隔几天搬一次砖,平凡而又充实。

    大家不忙的时候就用汉语聊聊天,想不用都不行,因为好多东西都只有罗冲教的汉语才能表达出来,用原部落的土话根本说不出来那些新鲜玩意。

    也有的人在做饰品装饰自己,而且是以男人居多,什么骨头项链,石头项链,羽毛什么玩意儿的,可劲往身上招呼。

    罗冲不明所以,后来还是长老告诉他,为了防止近亲交合导致人种退化,很多部落都会在开春的时侯聚到一起,举行相亲会,刚成年的男女都可以参加。女方如果看男方顺眼,就会跟着去男方的部落。

    而这个顺眼的标准,就是看你够不够强壮,部落的实力怎么样,食物多不多,想看出这点就可以从男方身上的骨饰来观察。

    你身上如果带着一根特别长的大腿骨当武器,那你的部落肯定就具有猎杀大型猛兽的实力,同时也代表你的部落不会缺少食物。如果身上挂满了骨饰,那就说明部落里的食物很多啊,要不然哪来的那么多骨头。

    额。。。。。。。说的好特么有理,罗冲竟无言以对。

    其实这就跟动物求偶差不多的意思,鹿会比谁的犄角长得大,牛羊也会互相顶角,就连小鸟也会先筑一个漂亮的巢,才能吸引母鸟回窝里下蛋。人类也是一样的,只不过现在的人类,最重视的是食物的多少。

    可是汉部落缺女人吗,明明不缺的好吗,现在汉部落缺的是男人。一个个都瞎积极个啥,自己部落的女人还不够多?罗冲鄙视着他们。

    只不过这次算是罗冲错怪他们了,大家也都知道自己部落的女人多,而且是来自三个部落的,根本算不上近亲,压根就不需要去外面找,只是长那么大,每年冬天做饰品已经成了习惯而已。

    而且今年罗冲还给大家出了个难题,以前大家有好多饰品都是戴在头上的,结果今年全都束发了,大家一下就不知道怎么装饰头发了,只能做一些项链挂在脖子上。

    现在整个部落里,只有罗冲是蛇皮发带束发,然后插了根骨簪,其他人头上就更没装饰物了,只是随便找条带子把头发绑上,连簪子都没有,就是为了和首领区分出来。

    罗冲自己也觉得好像缺了什么,古人也有戴帽子的习惯,根据帽子的样式,就能看出来这人是干什么的,除了帽子还有各种簪子,对了,还有冠。

    于是乎,罗冲又把冠这种饰品搞了出来,另外因为木匠工具也造了出来,罗冲又让木桶整了一批木头梳子。

    冠,也就是发箍,束发于头顶为发髻,而冠就是套在发髻上的发箍,冠的材料多为金银,或者皮革,玉石,也有混搭的,什么金镶玉,皮革镶玉,样式多种多样,是一种很好看的装饰品。

    如果每个人都戴冠也没问题,想和首领区分开,只要样式材料不一样就可以了。

    自古以来金子就是高贵的象征,汉部落没有金子,但是有铜和锡,这玩意儿颜色和金银一样,所以罗冲的冠就是铜做的。

    先用木板雕刻出一个冠,上面可以刻一些图案文字,镂空雕花什么的,罗冲的冠就是镂空雕花的,这样做也是为了减轻重量,如果直接弄一个铜箍就太重了,上面还有一个‘漢’字。

    刻好了木板,然后在一个粘土块上按压出来一个凹痕,作为模具使用。然后用烧化的铜水浇铸,浇铸出来就是一个镂空的薄铜板,再把铜板卷在一个手腕粗的木棒上面,敲成圆形的就可以了,再用一个铜簪固定。

    头戴‘金’冠的罗冲自然又高大上了一截,这次也是鸟枪换炮了,自己换了,就不能让族人的脑袋上啥也么有,于是又给大树用锡做了一个银色的,上面的图案就是一棵树,大树很喜欢。

    其他的成年男性在罗冲的指导下,也做出来一些皮革制成的发箍,甚至还有木头的发箍,还有骨头簪子,或是木头簪子。罗冲又把上次出门弄回来的,肺鱼的大板牙发给他们,也都被磨制成各种造型粘在了发箍上。

    从此,汉部落里又有了一个新规定,小孩只能束发,或者戴发箍,但是不能插簪子;成年男人可以戴冠,或者发箍,而且必须要插簪子,以此来区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

    女人们有了梳子,也不再是只留马尾的发型,成年的妇女都要盘发,可以使用木梳或者簪子作为头饰,未成年的女孩可以扎马尾,也可以披发,或者编辫子,也用簪子做装饰。

    金属作为战略物资,是不可能每人都用来做饰品的,所以罗冲就以金属饰品作为奖励发放,只要对部落有功的人,都能有机会得到。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汉部落里,现在只要一看脑袋,就能看出这人的身份和年龄阶层,或者有没有对部落有过功劳。

    去病的发箍也是罗冲做的,蟒皮包木头的,上面还有一个云纹的铜扣,是以学汉字最快的名义奖励给他的。去病非常开心,没事就摸摸自己头上的铜扣,他是小孩子里第一个拥有金属饰品的孩子。

    其实罗冲那么卖力的搞装饰品,也不只是为了区分族人的阶层,而是为了那个相亲会。

    当然了,他不是为了去相亲,而是为了见见别的部落的人,看看能不能做点交易。

    以前,汉部落的食盐都是靠着和谢顶的部落交易来的,现在谢顶的部落没有了,所以在没有找到盐矿之前,罗冲想要找到新的卖家。

    要知道,汉部落的陶器可是很值钱的,罗冲不仅想用陶器换盐,还想买些人口回来,指望靠着现在这不到200人自己生,下下辈子也塞不满罗冲的一座城。

    ~

    ~

    ~

    ~

    ~

    求推荐,求收藏,求评论,求打赏o(^o^)o

 第49章 敢杀我家肉肉(春节爆更5/5)

    冬天是一个减肥的季节,动物们都会在秋天的时候把自己喂的肥肥的,等到下雪的时候,就往自己的窝里一缩,美美的睡上一个冬天,美其名曰:冬眠。

    还有一类动物,它们无法在一个季节之内把自己吃成胖子,所以只能多储备一些食物,留在冬天慢慢吃,它们也不会冬眠,而是在自己的窝附近小范围活动,比如小松鼠,比如,汉部落。

    但是,不是所有的部落都能像汉部落一样,储存到足够的食物过冬,比如汉部落东面的黑鼠部落。

    黑鼠部落是一个中型部落,人口足有150多,比汉部落目前的人数略少。它们的部落和汉部落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信仰。

    黑鼠部落有自己信奉的神,也有专门负责与神沟通的巫,他们的部落里没有长老这个职位,所以传承知识这个工作也由巫来完成。

    在不知道多少代以前,那时黑鼠部落的人数还不到50人,和曾经的汉部落生活的一样艰难,直到有一年漫长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食物匮乏的危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