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原始文明成长记 >

第251章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251章

小说: 原始文明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要是为了秤上百斤以上的东西,用来收税或者统计仓储的时候使用。

    不过这只是个小问题,大单位衡器要有,但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收粮税的计算单位必须用体积,而不是重量。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在交税时弄虚作假,因为刚收割下来的新粮食是湿的,比晒干的粮食最起码要重一倍,如果有人刚收了粮食,还没晒干就往上交,那重量的水份就太大了。

    这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可不光是偷税漏税那么简单,而是水份含量太高的粮食根本达不到仓储的标准,如果没有晒干就装袋入库,那用不了多久就会发霉变质,不仅坏了自己,还会污染周边其他的粮食,真的发生这样的事,那对汉部落的粮食储备来说就太悲剧了。

    所以以后收粮税,要按体积来收,不管百姓晒没晒过,负责仓储的官员都要再晒一遍,防止库存粮食发生霉变。

    相应的,测量容积的用具也变成了升和斗,升的单位还是1000立方厘米,也就是一立方分米,一斗等于125升,或者18立方米。

    斗的形状被罗冲设计成了一个削去了尖的金字塔型,由四块梯形的木板组成,大头朝上,小头朝下,最下面的小口有一个可以抽拉的铁板,并且要配合一个放斗的木架使用。

    计算粮食的时候,先把下面小口的铁板插死,然后从上面倒粮食,装满之后,直接拿个袋子在下面接着,把下面的铁板抽出来,粮食就会自动漏进去,所以这个斗,也可以看作一个漏斗。

    解决了重量和体积的计算问题,接下来就剩货币储备了,还有另外一个更加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物品定价,这个价格的评定,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搞不好可是会影响以后的发展的,所以罗冲也不敢马虎,开始绞尽脑汁的思考如何定价,以及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还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500章 货币推广的重要方针(求票票求订阅)

    【500章了,本书已达到120万字,(???ω???)开心,撒花】

    关于物品的定价,也就是货币的购买力,当然还是要根据生产力来定的。

    之前罗冲想过什么金本位,银本位,铜本位,但是仔细研究之后,就发现这种货币体系根本不适合现在的汉部落,以目前汉部落的状态,最需要的是‘实物本位’才对,也就是说,货币的发行量,要根据实际物品的价值来定,这样一来,也就符合生产力=货币价值的定律了。

    以实物为基础,发行一定倍数的货币,就比如罗冲目前正在计划的用粮食和布匹来兑换等价的金钱一样。

    汉部落现在还没有货币流通,那么怎么把货币推广出去,让族人们习惯去使用货币,这就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关于推广货币这一点,罗冲的计划是这样的,首先就是输出方面,主要有两个渠道,第一是用货币发工资,来取代原来的分配粮食、衣物还有其他的生活用品,第二就是用货币收购大量的生产原材料,还有粮食和人工。

    这里就不得不说,推广货币这种事情,看起来是个很难的事情,但是对于汉部落这个新兴文明来说,却有着极大的便利,那就是政府垄断了所有的制造业,目前一家民办工坊都没有,百姓想要获得各种生活物资只能从政府手中获取。

    有了这个前提条件,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首先就是所有的工坊,从以前的部落公有制,全都转型成国有化,按照现代名词,那就是‘国企’。

    现在汉部落的国企主要包含了一个纺织厂,一个冶金厂,还有陶瓷,制碳,制墨,造纸,印刷,畜牧养殖,木器,榨油,盐矿,铁矿,和其他的金属矿产等等。

    这些工坊都拥有大量的工人,以前这些人的生活支出全靠部落分配,但是现在不同了,财产私有化之后,这些在工坊干活的人,部落不再下发实物,而是开始用货币支付他们的工资,这些行业涉及了各个方面,从业人员众多,所以从工资这里强行推广货币的发行,实际上是短时间内见效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货币铺遍汉部落每个角落最快的方法。

    另一个推广渠道就是国企收购原材料,矿产就不说了,那是国有资产,不用掏钱收购,但是其他方面,需要收购的原材料就多了,比如汉部落目前消耗最大的商品,木器,这个木器包含的产品很多,从工具到家具,再到车船,甚至是军械,但是它们的原材料只有一种,那就是木材。

    以前木工坊的木材来源,都是由部落组织人手去山上采伐,部落除了分发生活物资外,并没有其他的好处,大家愿意去做的理由,只是因为他们是部落的一份子,为集体干活只是他们应当履行的义务,因为如果不听从命令,那就不会分给他食物。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所有的木材来源,除非国企用奴隶去砍,否则就只能从私人手中收购,而原来那些伐木队的人,现在则是从为部落干活,转变成了为自己干活,他们在完成自己家里的农活之后,空闲的时间去山上砍树,回来再卖给木器厂,从中赚取一些财富。

    另外还有其他的,像是榨油业,汉部落主要经营的有大豆油,花生油,还有桐油,现在还多了一种漆籽油,主要是用来制造印刷油墨的。

    这些油的原材料,以前都是部落安排人种植或者收集,也是部落摊派任务,百姓义务劳动,以此来获取生活物资和食物的分配,但是现在随着土地私有化,公家不再直接参与农产品种植,所以以后再想要榨油,除了那些少量的农产品赋税外,就只能从私人手中购买了。

    比如自家的辅田里今年种的豆子,但是自己家又吃不完,除了上缴一部分农税,剩下的就可以卖给榨油的国企,然后等榨出油来,他们再用钱去买。

    但是油桐籽这种东西,则是由百姓自己采摘,然后再由国企收购。

    其他的还有纺织业,目前汉部落主要经营的有毛布和麻布两种,丝绸还在草创阶段,目前还没有普及。

    这里面,毛布的原材料羊毛主要由外贸渠道获得,但是麻布用的麻纤维,以后就只能从私人手中收购了,还有即将普及的蚕丝,都要从女人们的辅田里获得。

    诸如此类的,还有造纸用的纸浆,现在也变成了民间采集,国企收购的模式。

    最后一种就是劳动力的收购,这个劳动力指的并不是各个国企工厂里的工人,而是那些为各个公共项目服务的临时工人,这个主要还是跟徭役政策挂钩的。

    汉部落初定的赋税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粮税,还有人头税,以及各个行业的商税,这种税统一称为金钱税,因为收上来的不是钱就是实物,都是看的见摸得着,有具体价值的东西。

    另一种就是服徭役,也就是每年两次,在农闲时节,每家都要抽调劳动力为部落免费干活。

    不过罗冲不打算那么做,第一是因为摊牌的劳动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大,一般都处在一种应付官方任务的状态,干起活来效率低下,第二个原因就是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同,不可能每家都能抽调出人手来服徭役,如果因为服徭役把人家弄的妻离子散,那就太不值得了,而且这样做容易激起民愤,得不偿失。

    所以罗冲决定,以后凡是有公共项目建设的情况,徭役就免了,家里实在抽不出人手的,可以直接用金钱来抵徭役,其他人也是一样,然后需要工人的时候,由政府公开招募,在建设期间,所有应召的工人都有工钱可以拿,其实也就是他们交上来的那部分用来抵徭役的税。

    虽然只是玩了一手从左手换到右手的把戏,但是这里面的性质就变了,一种是给公家免费干活,另一种则是给公家打工,到最后自己是有钱拿的,也就是说,给公家干活能够赚钱。

    这样一来,既照顾到了那些不能抽身的家庭,又解决了百姓服徭役时工作态度消极,工作效率低下的严重问题。

    罗冲对此很有信心,只要下面的人能够把这几项政策,认真的贯彻落实到地方,那么汉部落人人拥有货币的时间就指日可待了。

    推广渠道有了,回收渠道当然也要有,因为货币这东西,只有流通起来才有价值,才能形成市场,而作为汉部落最大的工厂主,罗冲表示根本不怕百姓们不花钱,除非他们吃自己的粮食,没有其他的任何需求,否则他们就一定会购买那些制造出来的产品。

 第501章 工资标准和物价(求票票求订阅)

    通过发工资,收原材料,以及收购粮食这三种途径,在百姓手中有了钱之后,那么接下来罗冲只要颁布一条新的政令,在国企购买任何产品都必须用货币支付的硬性条款,这样一来汉部落的钱币就真的形成流通了。

    虽然只是政府发放,再回到政府手中这样简单至极的流通,但是钱这个东西怎么说呢,只要流动起来,那么所有过手的人都能得到好处。

    百姓有了钱自然不可能一下全都花光,肯定会攒下自己的积蓄,或者用这些钱购置一些以前想过,但是没有途径得到的私人财产,而政府通过大额的金钱流通,也能攒下不少的积蓄,还有就是正规化之后,汉部落也可以开始收税,用税款来更好的发展整个部落了。

    这一点不管是对百姓的生活水平来说,还是对于汉部落的发展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这些事情解决之后,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物品的定价了,本着罗冲自己‘实物本位’的货币体系,所以钱币的发行量和购买力都要和实物挂钩,而这个实物中的代表,那自然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老三样了,粮食,布匹,白盐。

    其实只要官方规定了粮食的价格,那么其他东西都是可以用这个价格去换算的,就连布匹和白盐也不例外。

    按照汉部落的货币体系,和实际的生产力为基础,那么粮食的价格该怎么定呢。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粮食的单位和钱币的换算,这一点主要是为了防止将来交易时出现麻烦。

    比如按照一文钱一斤米来算的话,一个人一顿根本就吃不下,如果到饭馆去吃饭,一个人要了一大碗米饭,大约也就是14斤大米,那么他支付一文钱明显是亏的,就算加上饭馆的柴火费和服务费,也不至于把一碗米饭的价值翻四倍上去,如果这样的话,谁还会去饭馆吃饭,自己带着粮食自己煮饭不行吗?

    再来说,如果碰到这种情况的话,汉部落货币最小的面值就是一文钱,这让卖家怎么找钱?根本无法交易啊。

    所以,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出现,定价的时候就一定要考虑单一物品的最小价值,比如买一个烧饼,一碗米饭,一碗粥,或者一个鸡蛋,这样的最小单位,要让这种交易出现的时候,买家都能拿处正好的钱币来支付,卖家也要有零钱找的开。

    所以最后罗冲给粮食的定价是,脱壳的大米一角钱一斤,带壳的稻谷8文钱一斤,玉米粒也是八文钱一斤,这个主要是因为玉米的产量比较高的缘故,黄豆每斤一角五文钱,花生每斤两角钱,未脱壳的小麦每斤一角五文钱,脱壳的麦粒每斤一角八文钱,面粉两角钱一斤。

    汉部落目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稻米,其次是玉米,最后才是小麦,虽然小麦比玉米更早得到了种植,但是产量一直不怎么高,所以族人们种植的兴趣也不大,再加上玉米开始进入族人们的视野之后,他们明显的发现同样大小的地块,玉米的产量要比小麦高出很多,对于小麦的种植兴趣就更低了。

    因此小麦在汉部落虽然每年都种,但是种植量十分稀少,目前主要还是以科学培养驯化为主,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普及,这样一来汉部落也就更没有多少小麦库存了。

    毕竟物以稀为贵吗,所以小麦的定价才会那么高。

    至于大米和小麦这种东西,为什么还要分为带壳和不带壳的几种价格,主要是因为汉部落收税方式,罗冲规定的农税,必须上缴的全是带壳的谷子。

    事实证明,带着壳的谷子明显要比光秃秃的大米保存的时间更长,而且根据罗冲前世的经验,收到仓库里库存的粮食基本上也都是带壳的,当然那种经过加工,用标准编织袋装的精米不算。

    机械去壳抛光过的那都是要拿出去卖的商品,而罗冲说的那种库存的谷子,则是国家的战略储备粮食,全是为了应急用的,一切目的都以保存的时间更长来定。

    这个粮食的价格定的不算高,但是也不低,因为基本上一斤粮食的底价都在一角钱左右,这样当出现买一碗米饭的时候,就可以支付三文到五文之间的价格来交易,也就是粮食的成本加上火工和服务费,而把价格控制在几文钱的时候,买卖双方也有零钱可以找,不至于出现买不起,找不开这种尴尬的局面。

    有了这个粮食的价格标准之后,其他的东西就可以根据粮食来换算了。

    就拿布匹来说,先计算出每平米需要多少原材料,算出原材料的成本,然后再加上人工费,比如现在汉部落的一名女性纺织工,每天可以织出两米宽十米长的布,而这个人一天的工钱,首先要能保证三餐吃饱,还要稍微多出一些用来补贴家用,可以算半个人的饭钱,那么这个人一天的工钱就要够她吃饱五顿饭。

    然后再把这个原材料成本,加上人工成本,最后再加上一定的盈利,这个总和差不多就是布匹的出厂价了。

    之后的零售环节,还要再此基础上加上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店面租金和雇员的成本,再加上零售商的利润,最后就出现零售价了。

    这个价格并不是罗冲来定的,而是要市场自己去定,因为环境,甚至天气的影响,每次收材料的价格肯定会有浮动,工人工资不变,但是根据零售点距离厂家的距离不同,产生的运输费用也会不同,这一点任何时代都不会变,离着货源越远,零售的价格就越高。

    其他的东西也是同理,比如采盐业,工人工资的成本,再加上运输的成本,最后除以产量,再加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