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在诏狱看大门 >

第116章

我在诏狱看大门-第116章

小说: 我在诏狱看大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呸!

    ————————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万达“不能人道”的消息,终于还是纸包不住火,逐渐地传扬了出去。

    对此,那些弹劾过他的江南文官集团们简直弹冠相庆,表示这就是所谓的“现世报”,这就是他侮辱圣人和贞洁牌坊的下场。

    不过这些读书人还是很有分寸的,他们见好就收,撤回了之前弹劾万达的折子。

    毕竟人家都惨成这个样子,一辈子注定绝后了,也就不用往死里踩了。

    经过半个月的治疗,万达的伤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现在已经能够下床走走。天气好的时候,还能去花园里头逛逛。

    他哥哥万通的那个小妾已经给他哥生了一个儿子,在老侯爷万贵的要求下,被抱到了嫂子张氏房中抚养,寄名在张氏下头。

    寄名在嫡母加命妇的嫂子名下长大,将来这个孩子承袭爵位才能理直气壮。

    那个小妾万氏,生完孩子之后得意得尾巴朝天,在孩子被抱走后,一度作天作地,结果被万贵毫不留情地打击了一通,让她恪守妾室的本分。

    态度强硬得把大儿子万通都吓到了。

    万达一直以为他爹是个淳朴的老农民,勤勤恳恳的看城门老兵,想不到他居然有这样的智慧,倒是对他刮目相看了些。

    而万贵,在听闻小儿子“不行”之后,最初也受到了重重的打击,不过很快就转为了对万通那一房的鞭策。

    “我们万家有今时今日,是靠你自己么?靠的是你们的长姐,服侍陛下,为陛下诞育子嗣。靠的是你们的弟弟,出生入死,为陛下分担国事。你们两个……要认清自己的位置,继续多生两个孩子,过继给你弟弟,将来给他养老。”

    “爹?难道我只有生儿子一个作用了?”

    万通不服。

    “你以为呢!你能有这么一个作用就不错了!文不成武不就哼!老夫警告你,不要以为自己是外戚就可以仗着你姐姐的名头在外头横行霸道——看到庆云伯府了么?那可是当今太后的弟弟,看到他的下场了么?”

    万通被训得直接低下头。

    他之前因为结交朝廷命官和文臣的事情,曾经和弟弟发生过不快。当时他还满肚子不服气,觉得弟弟自己飞黄腾达了,就看不起自己,觉得他能做的事情,我如何做不得。

    如今看到了周寿的下场,又看到弟弟为了替陛下办事,居然连自己下半生的幸福都搭上去了,就这一点,他是无论如何都赶不上了。

    万通这回是真的心服口服。

    除了万氏已经是他的女人,并且已经诞育孩儿无法“退货”之外,以前那些拍马溜须之人送的礼物,这几天里都被他逐一送了回去。

    他可不想成为第二个“庆云伯”。

    总算,万达离京之时的家庭危机,终于解除了。

    如今,他要面临的问题只有一个了……

    “素素,你以后不在锦衣卫衙门办事了,改去东厂办事了,是么?”

    特意被万贞儿派出宫,前来新乐候府探望万达病情的小汪直,趴在床边,瞪大眼睛懵懵懂懂地问道。

    此言一出,不止万达眼睛惊得差点掉了出来,连站在房内的杨休羡,邱子晋和高会等一干人,皆是差点喷饭。

    “谁……谁同你说的这个?”

    万达气得跳下床,插着腰问道。

    “他们都说啊!”

    小汪直童言无忌,“宫里的公公们都说啊。”

    “噗……”

    已经知道事情真相的邱子晋捂住嘴,忍不住地嗤笑。

    “难道不是么?做了‘公公’还能在锦衣卫办事么?”

    汪直不解地眨了眨眼睛。

    “……”

    万达被问得一时语塞,低头看了看自己的伤口位置,又看着站在窗边,正憋笑的浑身颤抖的高会,忍不住地大喊起来。

    “啊啊啊!我真是自作自受啊!”

 第78章 孤臣孽子

    太监梁芳在西四牌楼被当街处刑的那一天;  整个京城都为之轰动。

    牌楼周围的几条街道都被堵得人山人海,锦衣卫和西城兵马司的人不得不在附近的几条街道设置了拒马和栅栏,但依旧隔绝不了前赴后继涌入的人潮。

    这能有什么好看的啊?有锦衣卫洗大象好看么?

    坐在刑场对面酒楼里的万达;  看着地下乌央乌央的人群;  不断摇头,啧啧称奇。

    据说附近这几家酒楼茶馆的沿街包厢、雅座在一个月前就被人全部订光了;  就为了能够近距离地目睹太监被千刀万剐的惨状。

    莫说酒肆茶楼了,刚才万达他们一路过来的时候,发现只要有窗户对着刑场方向,连普通的人家都开始提供收费观看的服务了。

    “五个铜板;  只要五个铜板就能看到凌迟大恶人的盛景!小老儿家中还有茶水伺候,诸公快上楼啊。”

    沿街的小户人家对着外面大声嚷嚷着,有几个抢不到茶楼座位;  又不想跟着小混混和闲汉一样去爬大树的人;  居然还真的跟着上楼去了。

    “大明百姓太疯狂了,杀一个太监而已;  这都能引得举城狂欢……”

    万达刚才从那户人家的门口经过的时候;  都被络绎不绝走进里头的人流震惊到了。

    “娱乐至死”算什么?

    大明京城的百姓可是把看人行刑来当做“娱乐”啊!

    如今虽然已经是夏秋之交了;  不过今年京城的天气依然酷热,午后西照的阳光洒在人身上还是能让人出一身的汗。

    万达坐下之后,先是灌了两口凉茶,然后忙不迭地拿出扇子给自己扇风。

    上一次京城那么轰动;  那就是每年一度的锦衣卫驯象所;  将象房中的大象拉到积水潭那边,给大象沐浴的盛景了。

    去年和前年的三伏洗象活动万达都没赶上;  这回他拖着病体硬是去海子那边的临水居近距离地观看了“锦衣卫公务员当街裸…体洗澡”的盛景。

    杨休羡为了满足小恋人的要求;  提前半个月就包下了整个临水居的三楼。

    除了万达;  邱子晋等一群人,还邀请了北镇抚司的一群当天不当值的兄弟们共襄盛举。

    一来揽胜,二来庆祝万达身体康复,不日能回北镇抚司继续办事——是的,虽然小汪直还是无法理解,不过万达坚持自己能够留在锦衣卫发光发热,为国分忧。

    东厂什么的,麻烦另请高明去吧。

    洗象当日,整个京城的气氛就跟过节一样,从宣武门以西往海子方向,一路上都搭着彩棚,数万人聚集在路边,等候着象奴骑着盛装的大象从驯象所里一路结队而出。

    象队的前头还有仪仗队吹吹打打,好像不是送大象去洗澡,而是去参加选美。

    万达上一回见到大象还是在野生动物园,只能远远地看着偌大的园子里,散养着的四五头大象,对人也是不理不睬的。

    这明朝的大象可不一样了,说起来他们还是“同事关系”,同在锦衣卫衙门供职。

    这些日常参与仪卫工作的大象们非但不惧怕人群,可能有点“人来疯”。在积水潭的湖水里次第下了水之后,这些庞然大物们就要么在海子里打滚,要么拍打着耳朵高声嘶吼,汲水之后用鼻子相互喷射,引得周围观看的男女频频发出惊呼。

    最尴尬的是,这些平日里关在各自笼子里隔离养着的大象们,来到这野外之后,居然有几头动了“春兴”,不知羞耻为何物的畜生在数万人的注视下开始交=和起来,任凭象奴如何拉扯,鞭打都不为所动。

    这下整个积水潭都跟炸开的油锅似得,尖叫声一波塞一波。

    上了年纪的观众哈哈大笑,胆子大的地痞游子们瞪大眼睛看着,名门淑女们则满脸绯红,闭上双眼,哭笑不得。

    至于这群北镇抚司的爷们们,就跟说好了似得,齐齐将脑袋从外头转了过来,对着万达投下了“怜悯”的眼光。

    “看我干吗!”

    万达气的用扇柄敲桌子,“我有大象好看嘛?呔!”

    众人嘻嘻哈哈地回头,决定不再刺激顶头上司。

    万达伤愈之后就进了次宫,然后就知道了这一切谣言的始作俑者就是他敬爱的姐夫。

    杨休羡在御前出柜后,姐夫就对他的这次“苦肉计”做出了这样的解读,并且在姐姐万贞儿面前将他直接定性为“不能人道”,打消了姐姐想要给自己赐婚的念头。

    万达心说这和我与小邱商量的不一样啊。

    小邱是让我“自残”,从而将周寿的罪名进一步坐实。

    大家都是“外戚”,就不存在皇帝包庇谁的问题。哪怕周太后求情都无力回天。从而解决了陛下的心腹之患,日后若与陛下摊牌,他手中的筹码就能多出一些。

    谁知道情况在他昏迷的这几日里,情况就发生了这样打的变化……虽然最后误打误撞,成全了他和杨休羡的小心思,不过代价就是他万星海从此“身败名裂”。

    只能说皇帝的“帝王级理解”比起邱子晋的“探花级理解”维度不知道高出了多少倍。

    时隔一个月,京城的百姓们再一次狂欢了起来,不过这次不是为了大象,而是为了看刑部给梁太监用刑。

    “你还不知道吧,这京内怨恨庆云伯的人不知凡几。尤其是那些女儿被糟蹋的人家,之前他们都以为自家的姑娘是失踪或是死了,谁知道居然是……莫说这些,就是抬高京城粮价这一条罪,就让人想要看到庆云伯和他同伙的下场了。”

    杨休羡笑着说道。

    庆云伯在通州的皇庄都被抄没了,田产重新归为县产。所产出的粮食也被冲了公,纳入国库,补充之前端午节太仓的损失。

    陛下已经加派人手,在江南江北地区招募人手和展开徭役,对大运河进行疏浚并修理沿途水闸,希望能多少解决京城粮食的燃眉之急。

    “小邱呢?他怎么不来看热闹?”

    万达转了两圈,发现除了他和杨休羡,今天同来共襄盛举的只有高会一人,邱子晋居然又缺席了。

    说“又”是因为上一回大家伙一起看大象洗澡的那次他就没来。

    那时候是因为小邱母亲的案子还在审理,他为了避嫌连家门都不能出。

    如今案子都审完了,邱子晋两天前就已经回刑部上值了,怎么今天也不出现呢。

    难道办了个案子,小邱还跟他们生分了不成?

    楼下一阵欢腾,万达低头一看,便看到囚车载着带着重枷的梁太监从刑部大牢方向驶来,一路上各种臭鸡蛋和烂菜叶子对着囚车上跪着的人招呼着,守在囚车附近的兵士们也难免遭遇了池鱼之殃。

    今日之事梁太监受刑,京城的这些百姓们就如此兴奋,不知道等待秋后庆云伯周寿被用刑的时候,还要亢奋成什么样子。

    “邱大人今天出城,去送他母亲回乡了。”

    高会打横坐在他们二人身边说道。

    “啊……原来是今天呢。小邱也真是的,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告诉我们。不然我们也能一起去送送。”

    万达遗憾地说道。

    “他不告诉我们,就是不想让我们晓得……邱书生的心思深,又要面子,我们就当做是什么都不知道吧。”

    杨休羡轻叹一声。

    半个月前,庆云伯周寿连带景德镇御器厂梁芳的案子终于审结,除了他们两个是陛下开了金口,必死无疑的,连带其他的一众人等也有了结果。

    首先是荣宝楼的掌柜的,偷卖和偷运御用之物,外加拐卖良家妇女的罪名让他难逃一死。荣家也被彻底抄家,荣家所有的人都被流放到了岭南。

    荣小姐因为也算是受害人,外加大义灭亲,在审案过程中将很多荣家与庆云伯的秘密交代了出来,所以没有被流放。她被送到了京城外头的尼姑庵,等生完孩子后,就落发为尼,从此青灯古佛度过一生。

    与荣家做生意的各个商户,基本上也遭遇了抄家的命运,其中自然也包含了邱子晋的家族。

    偌大的邱家,被抄的只剩下了祖田和祖坟,朝廷收回了御赐给邱母的封号以及恩荣牌坊,整个“邱家宅”分崩离析,所有的仆人丫头全部重新发卖,邱家几代人积累的财富化为乌有。

    好在看在邱子晋的面子上,邱母在审案的过程中没有被上刑,也不曾被折辱,维持了当家主母最后的体面。

    邱子晋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和皇帝的赏赐,为母亲赎铜,免去了她被流放的罪行,改判成打回原籍服劳役。

    灞桥之下,芳草斜阳。

    邱子晋牵着小马,将他父母二人送到郊外的长亭。

    除了邱父和邱母,一路上还有刑部的兵丁跟随押送。

    邱母褪去了一身绫罗绸缎,改穿一身粗布衣服,头上也只是用普通的木簪挽了一个发髻,用一块青色的布头盖上。

    邱母本来面容就寻常,如今打扮成这样,和普通村妇也看不出区别了。

    邱父和邱母如今可不是只着布衣那么简单,两人的手上都栲着枷,脚下也都拖着锁链,一路行来,叮叮当当,还未出京,邱母的脚踝上就已经被磨出了血泡。

    “两位大哥,请看在本官的面子上,至少在行路之时,解去我父母身上的栲枷吧。”

    邱子晋实在不忍心看到这父母遭受如此折磨,从袖中掏出两块碎银,想要塞给两个负责押解的兵丁,被两人摇手拒绝了。

    “大人不必如此。大家都在刑部做事,以后我们兄弟还要得到大人的关照呢。”

    为首的队长殷勤地蹲下来,二话不说将绑在邱母脚上的脚链解开,又为她取下了三五斤重的木枷。

    这位小邱大人连大义灭亲这样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之后还受到了陛下的嘉奖,将来必定在刑部一路高升,前途无量。这点面子,他们还是要给的。

    被卸下了重重的栲枷,邱母是真的“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口气。

    “大人,时间还早,你们慢慢聊。我们兄弟两个去旁边的茶棚喝碗水,这天还热着,不如等凉快些再走。”

    说着,他拉上另一个兵丁,朝着邱子晋拱了拱手,飞快地朝一边走去了。

    邱子晋朝二人感激地作揖,刚转身回头,脸上就重重地挨了一巴掌。

    “母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