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167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167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

    吴可远将刀放在一旁擦了擦头上的汗水。

    许久不处刑了,这手艺生疏了不少,不过好在这第一刀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纰漏。

    剥皮和凌迟不同,凌迟可以割很多刀,剥皮却要求用最少的刀数。

    吴可远的第一刀是基础,基础打好了接下来就顺畅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他信心增长了不少,吴可远稍稍歇了片刻便又开始运刀。

    他在洪承畴的双臂、双腿上各开了四道口子,随后轻轻的向两侧撕开,就像在脊背刀口上撕的那样。

    洪承畴痛的一阵抽搐,吴可远要不是要保证整张皮不会涨破还想故意用力一些。

    “将他翻过来。”

    背后的皮子已经彻底切开,接下来便是前面了。

    明军士兵解开洪承畴的绳索,小心翼翼的将其翻了过来又重新将其仰面绑好。

    此刻吴可远已经将他脊背上切开的皮子翻至两侧进而将其运力向胸口扯去。

    “呜呜呜”

    洪承畴痛苦的哀嚎着,就像一头砧板上的牲畜。

 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由榔的布局(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吴可远手握匕首游刃有余的在洪承畴的身体上切割着。

    “狗贼,你是想求速死吧?老子偏不遂你的意。”

    吴可远蹲了下来在洪承畴耳旁道。

    通常来讲,行刑完之后刽子手都会直接斩下人犯的首级给其个痛快。

    但是吴可远有意折磨洪承畴,并没有这么做。

    就像腰斩过后的犯人还能活好一阵似的,如果用桐油封住伤口,犯人存活的时间还会更长。

    吴可远命人取来一只齐人高的油桶,然后命人把洪承畴放了进去。

    油脂可以避免血液流的太快,可以最大程度的令洪承畴感受到痛苦。

    洪承畴此刻已经十分虚弱了,发出的声响也渐渐低了不少。

    可他就是被吊着一口气,想死死不了,别提有多痛苦了。

    利用这个时间吴可远在一众士兵的配合下将刚刚剥下的人皮缝在了稻草人上。

    带着血迹的皮子此刻经过处理已经附在了稻草人身上,有了人形。

    远远看去,和洪承畴本人没有什么分别。

    呼!

    至此吴可远长松了一口气。

    虽然他已经大汗淋漓,但看到眼前的这个作品他还是感到很满意。

    原本他有心担心自己会出岔子,但现在看来他仍然是宝刀未来啊。

    “陛下,臣幸不辱命。”

    吴可远完成工作后来到天子面前拱手复命。

    朱由榔笑了笑,满意的点头道:“辛苦了,把这稻草人就置于这城中最繁华的地方,也让百姓们可以日日看到。置于洪贼的首级嘛,等他死后可以割下来悬挂在城楼上。”

    “遵旨!”

    在油桶中浸泡了足足半个时辰后洪承畴终于咽了气。

    按照天子的旨意,吴可远将洪承畴的首级割下,经过生石灰等简单的防腐处理后火速命人送去南昌城头悬挂起来,用以警示世人。

    圣天子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卖国投虏是什么下场。

    亲眼目睹了洪承畴被处刑,尚之信直是被吓尿了。

    朱由榔的手段太过狠辣,已经超出了尚之信的认知。

    何况被俘虏的那几千尚家军本家兵已经在冲城的过程中死伤殆尽。

    如今尚之信举目四望,几乎看不到自己人。想要逃走基本是不可能了。

    那么要想活下去他必须极力的讨好朱由榔,让朱由榔认为他有利用价值,不会一刀把他砍了。

    对朱由榔来说自然也不会那么轻易的杀掉尚之信。毕竟在他看来尚之信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尤其是在耿继茂率部突围的情况下。

    如果朱由榔没有料错的话,耿继茂突围之后肯定不会再南昌甚至是江西停留,一定马不停蹄的跑回了福建。

    之后不管清廷再怎么下令,耿继茂肯定都不会再出兵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耿继茂差点在南昌丢了性命,自然是一切求稳。

    对朱由榔来说自然不希望三线作战,所以尽可能的稳住尚可喜才是王道。

    如果他一刀杀了尚之信,尚可喜悲痛之下一定会和明军死磕。

    被双线夹击之下,明军的压力就会陡增。

    所以朱由榔暂时不会去招惹尚可喜,等到解决了满清再折返回来对付尚家也不迟。

    尚之信就是他手中攥着的一张王牌,什么时候打怎么打都是朱由榔说了算。

    因此他也占尽主动。

    朱由榔初步的想法是管尚可喜要一些火器以及粮食。

    毕竟广东的地理位置特殊,有壕境这一葡萄牙人聚集区在,火炮火铳什么的十分充足。

    加上南方气候温和,稻子一季两熟甚至三熟,管尚家要一些粮食也不是什么不合理的要求。

    朱由榔相信尚可喜救子心切,一定会答应他的这个要求的。

    朱由榔写了一封亲笔信,并让尚之信按了手印,之后命人送去广东。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明军的重心放在收复江西全境以及发兵南直隶、拿下浙南上,没有太多精力留意广东、福建。

    不过不管怎么说江西大战明军算是笑到了最后,虽然这一战明军也损失惨重,折损了不少兵力,但几乎全歼了清军十数万大军。

    经此一战后清军可谓是伤筋动骨,即便想要卷土重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今整个南方,成气候的也就是郎廷佐和施琅了吧?

    这支以水师为主的清军十分狡猾,打不过了就跑,甚至可以逃到海上。

    据郑成功说,施琅的水师实力十分强大,仅次于他麾下的水师不可轻视。

    朱由榔也明白制海权的重要性,只是眼下明军其他军队的水师最多能做到内陆河流湖泊的作战,要想进行大规模的海战还是不太行的。这方面朱由榔只能仰仗郑成功了。

    倒是南直隶、浙江南部的一些内陆作战,虎贲军以及各部明军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

    此刻朱由榔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收复各处失地了。

    全军上下自然也是一片欢欣鼓舞。

    回来了,都回来了啊。

    照着这个速度打下去,用不了一年半载大明就能收复南方失地,和鞑子划江而治。

    稍微休养个一年扩军之后便可以大举北伐。

    仅剩下两省之地大明都能够绝境翻盘,等到了南北对立的时候岂不是更加轻松了?

    李定国、郑成功、夔东诸勋此刻皆是信心满满。

    除此之外,朱由榔倒是有些想去南京了。

    南京毕竟是大明建国时候的国都,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立国之地。

    作为朱家子孙,朱由榔如果能够在孝陵祭拜一番,对于天下仁人志士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激励。

    如果像山东那样的起义情况可以多一些的话,满清的统治基础就会遭到动摇,到了那时明军就有更长的时间休养生息,恢复战斗力。

    这样对于将来的北伐也是极为有益的。

    毕竟经过连番作战,这支主力明军已经十分疲惫了。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休息,迟早是会崩盘的。

    人不是机器,之所以能够连战连捷是因为有这口气在,但朱由榔也不能过于压榨将士们,该有的休息还是得有的。

 第三百六十八章 南下赣江(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南昌战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朱由榔还是低估了明军全歼清军绿营,处死洪承畴的震撼力。

    在拿下九江、南昌等府后,残存江西绿营早已被吓破了胆,跑的跑,散的散明军一路南下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吉安抚、抚州府、建昌府在内的重多府县。

    这也让朱由榔感慨不已。

    他当初力排众议直接攻取南昌,果然是有效果的。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拿下南昌后,那些见风使舵的小人一看风向不对肯定是跑路保命为上。

    这些人都是只能打顺风仗的,一旦落入下风跑的比谁都快。

    如今整个江西只剩下赣州府还负隅顽抗,对此朱由榔当然不会犹豫,大手一挥命大军攻取。

    赣州是江西的南大门,直接和福建广东接壤。

    也就是说不管朱由榔将来想要攻打广东还是福建,赣州都必须攥在手里,其起到的是一个桥头堡的作用。

    赣州与吉安府接壤,赣水穿流而过,孕育了赣州府的一众生灵。

    此时正值汛期,河水的水位涨了不少。

    明军的船只也可以沿着赣水一路向南,省却了许多运送粮草辎重的烦恼。

    一路打胜仗,军队内的氛围自然很不错。

    就连平日里一直不苟言笑的李定国都主动开起了玩笑。

    “临国公,本王听说你们在夔东的时候鞑子经常来攻,可每次都被你们打的灰头土脸落荒而逃。”

    李来亨闻言笑出声:“晋王真是消息灵通啊。不错,鞑子一直看我们不顺眼,隔三差五的就会派兵来围剿。可是夔东多山,地形可谓是易守难攻。鞑子逆流而上又不熟悉地形,肯定是撞得一头包。他们既然来了,本国公自然得好好请他们喝一壶。不然岂不是对不起他们兴师动众?”

    “哈哈哈,妙哉妙哉。”

    李定国赞叹道:“放在一两年前我们还是守势,万万想不到才过了一年时间就已经全面反攻了。这都是陛下的功劳啊。”

    李来亨连忙附和道:“然也,陛下英明神武,领导有方,我们才能将鞑子击的溃不成军。”

    李来亨说这话倒不是全在拍马屁,而是他真的很钦佩天子。

    毕竟天子拧绳的本事一流,这么繁杂的军队都被他拧成了一股绳,大伙儿有劲往一处使,真的是太得劲了。

    “唔,我差点忘了,吉安是文教极盛之地。听说大明的状元有一半都出在了吉安府,不知可有此事?”

    一直欣赏沿江景色的郑成功突然大发感慨道。

    张煌言闻言连忙摇头:“非也,非也,大木这你就是说错了。吉安虽然文教兴盛,但也不可能那么夸张啊。你要说是全江西,还勉强说得过去。不过即便是江西,也未必能够稳稳压过南直隶和浙江。”

    张煌言本身就是浙江宁波人,对浙江的感情自然远非其他地方可比。

    听到郑成功一味吹捧江西吉安,他有些听不下去了。

    “哈哈,这我就不和沧水兄争了。毕竟沧水兄再怎么说也是个举人,本王也就是个国子监监生出身。”

    大明的整个官僚科举体系也是有着一条鄙视链的。

    首先进士肯定是第一级的,举人其次,然后是秀才、监生。

    监生一般都是功臣之后,或者极为优秀的秀才。

    国子监毕业的生员也能做官,但肯定做不到进士出身那种高度。

    只可惜张煌言和郑成功二人一个举人,一个监生都没能在科举上多有建树,毕竟那时候天下已经大乱。

    二人毫不犹豫的投笔从戎,用一双当时还有些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匡扶大明的责任。

    忆往昔,这些碎片化的东西涌上心头,颇是让人感慨。

    “二十来岁的时候本王总觉得五年即可平虏,可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大明的形势竟然跟东虏南下的时候差不多,甚至还要再差一些。”

    郑成功叹道:“当时我们都还年轻,还有从新来过的机会,现在可不能再犯错了。”

    二人说着说着又说到了如今的局势上。

    张煌言点了点头:“如今虽然我军气势如虹,但其实靠的是一口气。一直胜哪怕是惨胜这口气就能续着,但只要输一场这口气泄了再想提起来就难了。”

    “所以本王十分想来江西和陛下合兵,因为只有尽早的寻求决战才能提振士气。我们现在没有时间训练,只能以战代练,鞑子不跟我们战斗,我们便主动找他们战。”

    “沧水兄,你说如果现在鞑子派遣全部主力南下做亡命一波,我们能够顶得住吗?”

    张煌言闻言皱起眉来。

    这个问题可不是很好回答啊。

    虽然没进一路高歌猛进,就连洪承畴鳌拜也抵挡不了他们的兵锋,但实际上清军一次能够动员的兵力也就是不到二十万。

    这个兵力虽然比明军多,但也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而如果满清动员整个北方,几十万的绿营还是能够动员的出来的。加上近十万的满蒙汉八旗,这个兵力可谓是明军的数倍。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应该会打的很吃力。

    这也是为何张煌言建议天子在拿下南方后先休养生息,屯兵练兵的缘由。

    明军实在是太需要时间休养了。

    只有把兵力扩上去,和清军旗鼓相当的情况下再北伐,胜算才大。

    毕竟自南向北打,历史上也只有太祖皇帝朱元璋成功过。

    “打是肯定能打,不过我估计鞑子不会这么冒进。”

    张煌言分析道:“毕竟对他们来说能够划江而治也不是不能接受。如果尽遣主力来攻,万一打不下来甚至是全军覆没,那就恐怕只能退到山海关外了。”

    郑成功点了点头道:“这么说来,鞑子应该是不会动用北边的兵力了。这样也好,光是一个施琅只能搅合搅合,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来。等我随陛下平定赣江,再折回浙江去取这贼子首级。”

    张煌言看的出来郑成功对施琅怨念很深啊。

    二人之间可谓是深仇大恨不共戴天,再加上舟山变故,可谓是新仇旧恨加到了一起。

    如今施琅还能逍遥法外,不是因为郑成功惧怕他,而是因为郑成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等到一切安定,郑成功腾出手来,便是施琅的末日。

 第三百六十九章 愤怒的顺治(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近来顺治皇帝的心情很差,济席哈那个狗奴才调集了近十万大军竟然连登莱都拿不下来。

    于七这个毛贼加上郑经带来的些许兵马就让济席哈一头的包,久攻之下兵力疲惫,只能退回青州从长计议。

    当济席哈的奏折递到顺治面前时,愤怒的顺治直接将奏折撕的粉碎。

    没用,这个狗奴才真是太没用了。

    若是放在以前,顺治一定会命人把济席哈这个奴才逮拿回京砍了脑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