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182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182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这个态势下去沉船只是时间问题,他们要赶在彻底沉船之前跳下船去。

    不然沉船引起的漩涡会把他们直接卷入江底,那时便是想要逃走也逃不掉了。

    对此军官们也无法约束。毕竟谁也不想在这里等死,有的军官甚至自己就毫不犹豫的跳进江中。

    见到此景象,施琅也没有什么办法。

    这都是他预料之中的事情。

    只能说要想打下镇江,该付出的代价是要付出的。

    “这个距离应该够了,命令全军水师朝城头炮轰还击!”

    虽然因为火炮在船上装的位置缘故,炮轰城头的效果不会很好,但施琅还是要予以还击的。

    不然就这么生生的被明军火力压制也太伤士气了。

    “得令!”

    旗舰上的旗官打起了旗语,这是水战之中最常见的传令方式。

    其余船只看到后纷纷明白了主将的意图,开始填装炮弹瞄准了城头。

    “射!”

    一时间成百上千的炮弹朝镇江城头飞去。

    虽然这些火炮的威力远不如红衣大炮,但是架不住多啊。

    炮弹打在城墙上没有太大的动静,可砸到垛口、城楼上就完全不同了。

    一时间瓦砾纷飞,不少城头的明军士兵直接被轰死或者被石块间接砸死。

    郑经气得浑身发抖,郑奎劝道:“殿下还是避一避吧,城头太危险了。”

    郑经怒吼道:“本世子哪里都不去,给我轰,给我狠狠的轰!”

 第四百章 各显神通(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双方完全不计成本的用大炮进行火力压制,清军的战船不时有被击沉的,而明军的城楼垛口也被轰的稀巴烂。

    双方的士兵相继战死受伤,但没有任何一方选择停下来。

    因为对他们来说,这都是一场不容有失,输不起的战斗。

    施琅的决心很足,郑经也绝不示弱。

    总体而言谁都不能在短时间内占据绝对的上风。

    施琅想要复刻当初郑成功拿下镇江的那战,但船队迟迟不能靠近水城城门,让他很是愤怒。

    “马提督,再加把劲,这种时候靠的就是一口气。谁的决心更足,谁就能笑到最后。”

    马逢知心中暗暗腹诽,你说的倒是好听,明军的炮火你也看到了,这种时候冲上去不就是做炮灰吗。

    说到底施琅还是想利用他来消耗明军的炮弹啊。

    但是马逢知没有选择。

    如果他不表现一下的话显得没有诚意,施琅更能够有的放矢了。

    “换小船冲到水门下!”

    马逢知狠下心来下令道。

    相较于大号福船,小的平底沙船目标更小,被火炮击中的可能性更低。

    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不会被击中,只是降低了一定的概率罢了。

    马逢知眼下也只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尽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实力。

    但要是完全不作为,施琅这一关都过不了。

    城头之上,郑经自然发现了清军的变化。

    在水战之中,各种船的搭配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船划得快,目标小且分担了部分风险。即便被火炮击沉,损失也可以接受。

    如此一来明军的炮击就变得困难许多,首先目标就不好选择,其次命中的难度也大了不少。

    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有清军的船只划到水城城门下面,郑经一定得提前做好准备。

    “叫将士们准备好弓箭、火铳,若有鞑子来到城下便给本殿狠狠的射!”

    “遵命!”

    郑经此刻已经破釜沉舟,做好了死守镇江的打算。

    如果镇江城破他便要以死殉城,绝不做逃兵。

    冒着一轮轮炮轰,清军的小船终于有一部分抵达了水城城门外。

    他们将船只绑在一起充当浮桥,然后搭起排梯准备攀上城头。

    只是相较于平地,这种摇摇晃晃的状态使得排梯更加不稳,轻微的晃动都会让攀登的清兵恐惧不已,随时有可能坠下。

    “小心点,帮我稳住梯子!”

    一名爬到一半的清兵冲同伴嘶吼道。

    这要是摔了下来即便不死也得半残。

    他好不容易稳住身子,正要向上继续爬去,却突然兜头射下一阵箭雨。

    “啊!”

    那清兵被射中了肩膀,身子一阵吃痛险些就要跌落下去。

    他咬紧牙关单手抓着梯子,另外一只手努力把箭矢拔了出来。

    虽然这很痛苦,但却是必须的。

    继续把箭矢留在肩膀上会极大的影响他攀登的便捷性,而且即便攀上城头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和明军的搏斗中。

    城头的明军可不是善茬,他已经做好了死战的准备。

    帽盔和罩甲可以遮蔽一大部分箭矢,却无法抵御火铳的伤害。

    那清兵又向上爬了几步,却被一枚铅弹弹丸射穿了胸膛。

    鲜血瞬时飚了出来,他再也无法忍受这份疼痛,身子向后一仰跌了下去。

    他不够幸运,直接掉到了江里。鲜血瞬时染红了江面。

    挣扎了片刻后他的身子便沉入江底。

    根本没有人关注区区一个大头兵的死活,更多的清兵继续向城头攀去。

    他们有的被箭矢射中、火铳击中,有的侥幸躲过了这些射击攀到了更高一些的位置。

    城头的郑经见状下令道:“把滚木擂石砸下去!不能让一个鞑子登上城头!”

    虽然知道鞑子攻上城头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在士兵面前郑经还得表现出足够的气势。

    只要他不怂士兵们就不会怂。

    眼下是最吃紧的时候,他一定要顶住。

    郑家军的将士们纷纷将早已准备在垛口旁的滚木擂石抬起来,奋力的朝下砸去。

    那些好不容易经过千辛万苦爬到一半多的清兵便被砸的如同一块烂肉一般。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血腥的味道,但这气味渐渐被江水稀释。

    清军搭起的浮桥越来越长,搭上的梯子越来越多,随之攀爬而上的清兵数量也极速增加。

    渐渐的,城头的明军将士觉得有些力有不知,顾此失彼。

    “叫民壮们也加入进来吧。”

    郑经第一时间发现了这点,必须要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决不能等到军队士气崩溃再调用民壮。

    城中民壮虽然不懂射箭放炮,但搬运石块砸人还是不在话下的。

    加上这些民壮城头的人数也有五万左右,勉强够应付清军的攻城。

    远处的施琅洞若观火。

    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一点也不着急。

    别看现在明军还能够顶得住,只要清军继续施压总有一刻他们的防线会溃散。

    到了那时便是清军登上城头获得镇江城头控制权的时候。

    施琅并不着急,只要最终能够拿下镇江他就能够接受。

    “施将军,要不要再加把力啊。”

    马逢知阴阳怪气的说道。

    他这显然是在激施琅,毕竟之前的攻城主力基本都是马逢知的手下,施琅虽然也派出了士兵但人数很少,连三成都没有。

    虽然施琅给马逢知画了一张大饼,但马逢知还是觉得很不爽。

    而且看这个样子,施琅不会是在耍他吧?

    “嗯,传本将的命令,再增派一万人手攻城。”

    马逢知听到这里心情才算稍稍好了一些。

    施琅增派一万人后,双方的兵力构成基本是四六开。

    虽然马逢知的麾下将士还是更多一些,但至少没有之前那么夸张了。

    “马提督放心,施某不会让你孤军奋战的。”

    施琅冲马逢知笑了笑道:“等打下了镇江这份功劳我们一起分。”

    马逢知心道这还差不多,也算施琅有点良心。

    “如此便好,我们最好快点拿下镇江,以防夜长梦多啊。”

    马逢知没有施琅那么乐观,他总觉得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会出大问题。

    如果郑成功赶来,双方在江面激战清军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第四百零一章 郑成功赶至(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清军的攻势越发凶猛,如怒海狂潮一般一波连着一波。

    城头的明军渐渐有些支撑不住了。

    虽然民壮和乡勇们已经加入到了守城的队列之中,但郑经还是觉得有些力有不逮。

    很明显施琅已经投入了近乎全部的兵力。

    空中盘旋着一些秃鹫,他们落在那些刚刚死去不久的士兵尸体上,肆无忌惮的啄咬着。这里到处都是尸体,对秃鹫来说就是一场盛宴。

    清军持续的施压,拼命想要登上城头。

    而明军则是众志成城,拼命的把涌上来的清兵赶下去。

    只是清兵们就如同地鼠一般,刚刚打下去这只,那边又冒上来一个,仿佛永远都打不完打不尽一样。

    “狗日的鞑子,这边又涌上来几个!”

    郑奎啐出一口浓痰,拿着大刀就冲了上去。

    眼下城头除了保卫郑经的几十名清兵基本上所有人都投入到了战斗之中。

    郑奎自然也不例外。

    “狗鞑子活的不耐烦了,爷爷我便送你一程。”

    郑奎手中大刀挥舞的虎虎生风,顺势朝一名身材魁梧的清兵脖子砍去。

    那清兵见状本能的向后退去,只是如此一来站在他身后的士兵便倒了霉。

    不少清兵直接被挤下城去,伴着一声声惨叫生生摔死。

    还有的虽然侥幸没有掉下去,但因为失位被涌上来的明军瞬时砍成了烂泥。

    郑奎的这一冲看似莽撞,实则稳住了岌岌可危的局势,让明军又能喘上一口气了。

    郑经却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现在虽然勉强守住了,可是能够持续多久呢?

    清军已经形成了围攻之势,只靠守是守不住的啊。

    但他也确实不能苛求将士们再多了,毕竟将士们已经付出了全部。

    “世子殿下,快看船队,船队从西边来了!”

    一名亲兵突然欢喜的呼喊道。

    郑经顺着他指的方向望过去,果不其然看到了一支数百艘船组成的水师船队。

    船上挂着大明的旗帜,更有一个个大大的郑字,再加上他们是从上游方向来的,郑经已经可以肯定这就是父王归来了!

    不容易,真是太不容易了。

    郑经感慨不已,泪水都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父王回来的好及时啊,若是再晚一些真的就来不及了。

    “将士们,父王来救我们了,大家再加一把劲把鞑子们都赶下去啊!”

    郑经这一喊,本来已经疲惫不堪的明军士兵们纷纷都来了精神。

    好嘛,你个施琅狗贼也就趁着我们郑家军人不齐在这里耀武扬威。

    现在殿下回来了,看你们还敢不敢造次。

    “杀虏啊!”

    “杀光这群二鞑子!”

    “为了大明,为了殿下!”

    “杀,杀,杀!”

    齐整的叫喊声中,明军就像是脱胎换骨一般,再也没有一丝疲惫的感觉。

    那些好不容易杀上城头的清军直是愣住了。这是个啥意思?怎么感觉明军突然之间跟换个人一样。

    面对凌厉凶猛的攻势,清兵们招架不住节节败退,

    旗舰之上的施琅自然也发现了这个变化。

    郑成功的水师正在靠他们驶来,这让施琅心慌不已。

    虽然他之前的牛皮吹得震天响,什么他的水师不在郑成功水师之下,什么若两军对垒至少能够打个五五开。

    但那都是说出来唬人的,真要是打起来,施琅是没有什么信心能够击败郑成功的。

    可是如今已经打了一半总不可能直接撤兵吧?

    如果郑成功来了他就望风而降,将士们会怎么想?马逢知会怎么想?郎廷佐会怎么想?朝廷和顺治皇帝又会怎么想?

    这些后果都是施琅必须要考虑的,绝对不能一走了之。

    “呼!”

    十分紧张的施琅呼出了一口浊气,一旁的马逢知催问道:“施将军现在该如何是好?”

    施琅内心经过几轮分析,已经是有了计较。

    “传令下去,全军水师调转方向,准备迎战!”

    虽然郑成功来了,但这仗还是要打的。

    他也未必就一定会失败啊。

    施琅吩咐过后旗官立即打出旗语,其余船上的清兵见状也纷纷调转了方向。

    他们是在下游,郑成功率领的明军是从上游冲下,本身气势上郑成功更占优势。

    但施琅觉得只要他们提前站好位置,倒也未必就会差到哪里去。

    “放炮!”

    在施琅的命令下,清军水师纷纷将炮口对准了不远处的郑家水师。

    一声令下数百门小炮一齐轰射,直是气势十足。

    水战之中这种火炮轰射,显然比轰射城墙来的威力大。

    这主要是角度的问题,水战之中火炮的角度调校的正好,炮弹能够有效的杀伤敌军。

    对面的郑家水师见状也不与示弱,在郑成功的命令下进行齐射还以颜色。

    郑成功从来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他说过一定要亲手结果了施琅,那他就一定会做到。

    没想到施琅竟然吃了雄心豹子胆敢主动送上门来。

    那便好,郑成功便要看看他施琅能够接下来几招。

    “放炮!给本殿狠狠的打!”

    相较之下,郑成功水师配备的火炮更为犀利,射速也更快。

    在这种大规模水战中,这显然是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几轮对轰下来,明军击沉清军战船的数量显然要比清军击沉明军战船数量多。

    在战损上施琅血亏,不过好在他人多船多容错也多。

    按照这个比例换下去,他倒是未必一定是死路一条。

    只是郑成功显然不打算给施琅喘息的机会,取得优势后他立即命水师发起了冲锋。

    镇江长江段的江面很宽,可以容纳许多搜福船同时航行。

    郑成功已经做好了接舷战的准备,要和施琅决一死战。

    施琅显然被这决绝的气势吓到了。

    郑成功这么拼?

    但是现在他除了继续打下去也没有别的选择,逃跑已经来不及了。

    “全军列阵,准备迎敌!”

    总体来说江面上水战和海战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海域宽广变换阵型更为有利,逃跑也方便。

    长江之上就不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