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19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19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刀把狄三喜杀了固然痛快,但却会错过一个大好机会。

    如今狄三喜虽然已经东窗事发,但洪承畴却不知道。

    如果朝廷继续以狄三喜的名义和洪承畴方面联系,散布一些假消息假情报,或许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朱由榔不是没有想过杀掉狄三喜,找人冒充他代笔。

    但是要想完全模仿一个人的笔迹是很难的。

    洪承畴又是一个心思缜密之人,若是被他看出破绽,大好机遇就错过了。

    狄三喜不是不能处死,但在什么时候处死对大明利益最大化,却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见皇帝一言不发,李定国和冯双礼面面相觑,心中直是忐忑极了。

    “朕以为或许可以利用狄三喜起到牵制洪贼的作用。”

    想了良久,朱由榔还是沉声道:“如今我军的重心在攻打重庆上,无论是兵力配比还是粮草供应都是紧着四川方面。贵州方面基本没有涉及,最多是叫水西土司进行一番袭扰。朕担心洪承畴发现情况不对后对重庆方面进行增援。”

    “陛下高瞻远瞩,臣自愧不如。”

    李定国十分合时宜的送上了一记马屁。

    “所以如果能让狄三喜给洪贼写一封信,告诉洪贼我军要主攻贵州,岂不是会取得奇效?”

    朱由榔话音刚落,李定国和冯双礼就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真的是称得上妙计了。

    其实明军是完全有动机攻打贵州的。

    一来贵州是云南的屏障,失去贵州后大明便没了纵深,随时可能面对清军的攻打。这就像失去宁远、锦州的大明随时面临东虏的劫掠,毫无招架之力。

    而清军方面就显得游刃有余,打与不打,什么时候打都由他们来决定。甚至他们可以选择车轮战波波流,活活耗死大明。

    二来贵州产马,水西马名满天下。虽然无法与草原河套马相比,但在西南之地水西马也是十分实用的选择。明军要想养马就必须夺回贵州。

    三是明军在贵州经营多年,基本盘还是比较稳固的。收复贵州带来的利益是足够大的。这比攻下一处新的地盘再重新进行经营来的划算的多。

    而且贵州有太多明军的隐秘,就这么一直被清军攥着,实在是如鲠在喉十分难受。

    至于攻打重庆而不是贵州,是朱由榔权衡利弊后做出的更合适选择,是因为拿下重庆给明军带来的收益更大。

    但还是那句话洪承畴不知道啊。

    尤其是当明军将猛攻贵州的情报从洪承畴的线人狄三喜口中说出时,就更显得真实无比,洪承畴不会轻易怀疑。

    内外夹攻,怎么看都很可怕。

    洪承畴怎么可能一点也不动容?

    洪承畴虽然精明,但也会犯错,只要朱由榔给的信息具有足够欺骗性。

    只要能够争取到一个月的时间,朱由榔便有信心一举拿下重庆。

    信息差便是其中的关键。

    李定国和冯双礼都是统兵多年的老将,自然清楚其中的道道。

    他们纷纷称赞朱由榔的计谋,这次却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拍马屁。

    至于狄三喜如今被攥在手中,能说什么完全看朱由榔的意思。

    即便为了苟活哪怕一日,也一定竭尽全力争取,尽其所能配合朱由榔来演戏。

    只是算算时间这封信得快些送出去了,不然洪承畴只要推算下时间,就会发觉和水西土司内外夹攻的时机不太对的上。

    “这件事朕就交给庆阳王去做了,一定要确保洪贼收到书信。”

    “臣遵旨。”

    冯双礼连忙领旨。

    陛下如此信任他,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到他手上,他一定不能辜负陛下的信任。

    “陛下臣还有一事请奏。”

    李定国抱拳奏道。

    “晋王但说无妨。”

    “都府方面臣担心…”

    李定国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朱由榔知道是什么意思。

    总兵刘耀和副将杨有才都是老川军出身,对李定国等人是一定有成见的。

    川人性情刚烈,对曾经的西军不说血海深仇也一定不会那么轻易的抹平记忆。

    之前在禄马驿时朱由榔就见到了这一苗头,所幸被他和李定国联手压了下去。

    可到了成都如果双方起了矛盾,风波可不是那么容易平息的。

    毕竟成都好歹也是有一万多兵马的,真要是双方情绪失控发生点械斗后果不堪设想。

    李定国的担忧不无道理。

    要不要提前给刘耀打打预防针?

    朱由榔暗暗思忖。

    “这件事朕会好好考虑的,晋王无需担心。”

    “臣谢过陛下。”

    “朕也有些乏了,今日便先到这吧。”

    “臣告退。”

    “臣也告退。”

    李定国与冯双礼识趣的告退。

    二人走后朱由榔不由得摇头苦笑。

    南明这盘棋是当真不好下啊。

    内忧外患,随时可能崩盘。

    却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朱由榔要想活下去,要想大明百姓有尊严的活下去,不成为满清的奴才,就只能绷紧神经,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虽千万人吾往矣,朱由榔必须承担起责任。

    …

    …

 第四十二章 锦官城

    明军大军在建昌稍作休整,补齐粮草后便继续向成都方向行进。

    一连行军数日,明军几乎都是全速行进丝毫没有拖沓。

    朱由榔这副身子虽然养尊处优,倒也没有拖后腿。

    毕竟早一日抵达成都,朱由榔的计划便早一步实现。

    距离成都越近,村寨里的百姓便越多。

    大抵能够看到一些蜀中全盛时的影子。

    只是这些结寨自保的村民对大军很是警惕,似乎苗头稍有不对就要跑路。

    一些村寨甚至全副武装,和戍堡也没有什么分别。

    朱由榔不由得感慨乱世人命贱不如猪狗,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自保。

    真是何其可叹。

    朱由榔想象中百姓争先前来送吃食的景象并没有出现,看来要想完全挽回民心还需要时间啊。

    那封以狄三喜名义写的信已经送出了,却不知何时洪承畴才能看到。

    希望对明军攻打重庆有所帮助吧。

    “陛下,今日如果顺利的话应该能够抵达都府。”

    李定国驱马近前恭敬说道。

    “哦。”

    朱由榔轻应了一声,顿了片刻凝视着李定国道:“朕已经想过和刘耀等人怎么说了,晋王无需担心。”

    李定国愣了一愣,旋即明白天子的意思,满是感激的抱拳:“臣代将士们谢过陛下了。”

    朱由榔微微一笑:“继续行军吧。”

    算来距离成都已经只有几十里,很快就能抵达。

    而让朱由榔感到惊讶的是,在大军行至距离成都数里时便见到了出城迎接的刘耀等人。

    总兵、副将,一干文武都在候驾,啧啧好大的阵仗!

    “臣成都总兵刘耀拜见陛下,吾皇圣安。”

    一个四十余岁,满脸络腮胡子的武将快步上前跪倒行礼道。

    “刘将军平身吧。”

    朱由榔抬了抬手和声说道。

    “陛下,得知陛下将幸蜀中,臣已经命人修整好了行宫,准备好了粮草。”

    刘耀十分识趣的主动汇报道:“现成都城中共有战兵一万三千人,辅兵七千人。周遭戍堡一百零三座,共有战兵五千人。”

    对于刘耀这种实干派的将领朱由榔还是很满意的。

    作为一军统帅不需要你掌握全部信息,但关键信息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朱由榔扫了一眼,发现以刘耀为代表的老川军们并没有对李定国等人表现出敌意,至少面上没有。

    难道是他想多了?

    “刘将军辛苦了。北伐大军能否都入城驻扎?”

    “这…”

    刘耀闻言不禁面露难色。

    “有什么困难吗?”

    朱由榔略微有些不悦。

    大军长途跋涉,野外扎营自然不可避免。

    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进城休整,享受一番睡在屋檐下的感觉,刘耀若是不配合那就说不过去了。

    在朱由榔看来成都是如今大明实际控制区域中最大最繁华的城池,甚至滇都昆明都远不能及。

    无论如何成都是可以装下这些士兵的。

    刘耀思考片刻,咬牙抱拳道:“陛下有所不知,成都城中已经今非昔比了。”

    朱由榔蹙眉道:“说来听听。”

    “启禀陛下,城中恐怕没有足够屋舍给将士们住啊。”

    朱由榔只觉得好笑,这个理由实在说不通。

    成都也是一等一的大城,怎么可能没有足够的屋舍来给将士们住?

    “刘将军莫不是在拿朕寻开心吧?”

    “臣不敢。”

    刘耀惊的一身冷汗连忙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城中商贾百姓逃走的很多,这些屋子都是无主之屋。大军征用本无不可。但,但…”

    “但什么?”

    “但这些屋舍长久没人住,里面恐怕已经蛇鼠横行了。”

    刘耀叹声道。

    这个…朱由榔倒是真的没有想到。

    “成都现在大概有多少百姓?”

    “应该有一两万吧?”

    刘耀对于成都百姓的数量显然没有他对军卒数量了解的那么清楚。不过看样子应该也不会差的太多,应该就是这个数了。

    昔日繁华无比的西南大城竟然已经衰败至此,阖城只有一两万百姓了?

    朱由榔震惊之余心在滴血啊!

    这样看来成都的情况并不比昆明好多少!

    朱由榔确实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他前世虽然对明末乃至南明历史很感兴趣,但毕竟不是专业研究断代史的专家,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

    在他看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成都便是再衰败十万百姓应该还是有的。

    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几经兵祸,成都除了架子还在,真和历史上那座繁华无比的锦官城没有什么关系了。

    这真是太令人惊讶了。

    朱由榔花了很久的时间才平复了心情,十分无奈的说道:“成都至此,是朕之过。”

    朱由榔这么说是没什么问题的。

    皇帝是封建皇朝最高统治者,他不负责谁负责?

    像崇祯那样甩锅就能解决问题吗?

    之前的朱由榔确实没有起到一国之君应有的作用。除了跑路就是跑路,不肯承担一点君王的责任。

    “臣惶恐。”

    刘耀连忙把头埋下,不敢正视皇帝。

    “朕说的是心里话。”

    朱由榔叹了一声道:“朕尝一日三省,便是担心因朕个人德行影响万民福祉。现在看来是朕做的还不够啊。”

    稍顿了顿,朱由榔接道:“至于刘将军说的问题,朕觉得屋子收拾收拾总比住帐篷好吧?将士们实在太辛苦了。”

    天子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若是刘耀再拒绝便太不识趣了。

    他连忙抱拳道:“既如此,臣便命将士们配合把屋子收拾出来。”

    “如此甚好。”

    朱由榔欣慰的点了点头。

    原本朱由榔准备了一套说辞,准备苦口婆心的调和刘耀和李定国之间的矛盾。

    但现在看来应该是用不上了。

    至少面上看来刘耀表现的很得体,并没有针对李定国的意思。

    大明现在是真的经不起折腾了。

    互相体谅,共克时艰才有一丝翻盘的希望。若要继续内耗下去,便真的是暗无天日了。

    “没有其他事的话那就进城吧。”

    朱由榔长途行军也有些疲惫,想要好好歇一歇。

    …

    …

 开个单章说一下吧

    新书期还有最后一周,老坤在这里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看到许多熟悉的名字,那么多老书友的回归,老坤心里很是感动。

    在大家的支持下这本书的成绩还不错。

    起点现在推出了很多新功能,老坤也在摸索中。

    比较有意思的是两个。一个是新书投资,这个大家没事可以投资一下。边看书边投资,还能赚点起点币,何乐而不为?

    第二就是创建角色了。

    这个角色可以比心,老坤设立的角色是朱由榔。

    大伙儿每个人每天都可以免费比心一次。比心可以增加星耀值,达到一定星耀值可以解锁一些活动,大多是推广作品的。

    在这个年代酒香也怕巷子深,老坤

    还是希望本书有更多曝光的。

    对了签到发帖也可以增加星耀值。打赏也可以,不过要打赏人物,也就是给朱由榔送礼物。这样比单纯打赏书要划算,可以增加星耀值,也算是给书做推广了。

    老坤有个小目标,先达到二十万星耀值,现在看也不是不可能。

    希望大伙儿祝老坤一臂之力。

    最后说下更新。

    新书期嘛一天最多两更,因为要控制字数保证能上足够多的推荐。这个大家应该也理解。

    老坤这本书是没有存稿的,就是为了根据大家的意见及时调整。但有时卡文确实很难受,有的时候只能一更,也是为了保证质量,总不能随便码一章发出去吧?

    老坤会认真写这本书,也希望大家能一直追读,毕竟追读才能让老坤感觉大伙儿一直都在。

    最后求波推荐票,感谢最好的你们!

 第四十三章 问策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当朱由榔亲眼见到满目疮痍的成都城时,直是惊讶到无以复加。

    此时此刻他深切的体会到杜子美当时的感受,当真是心如刀割。

    比起破败荒芜更让朱由榔难以接受的是百姓眼中的木然。

    仿佛生活早已没有什么希望,只是过一天算一天。

    连西南最为繁华的成都都是这个模样,别的地方自然是可想而知。

    这些细节不亲身经历是完全无法体会的。

    史料上或许会写十室九空,会写易子而食。

    但当它只是冷冰冰的文字时无法令朱由榔产生如此强烈的触动。

    但这也更加坚定了朱由榔伐清的念头。

    大明百姓必须要过上好日子!

    只是如今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