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219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219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顺着这些商贾的意思来了。

    “好吧,你们说的本府都答应。现在本府该怎么做?”

    “裴府尊,你速速写一份手书让城中士兵放下兵刃打开城门,然后和我们一齐出城受降。”

    薛禄补充道:“我劝裴知府最好不要存心耍聪明,不然就不要怪薛某手下发狠了。这屋子里都是我们的人,便是您叫护卫也不可能比我的刀子快吧?”

    裴远山心中暗叹大意了。

    但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商贾敢直接跟他动手啊。

    现在真的是有力气使不出,实在是太难受了。

    裴远山点了点头道:“叫人准备笔墨纸砚吧。”

    笔墨纸砚在府衙中都是现成的,很快就摆在了裴远山的面前。

    “薛员外的刀子能不能松一些,你这么抵着本府很难运笔啊。”

    薛禄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便点头道:“罢了,裴府尊请自便。”

    说罢便收起了匕首。

    反正屋子里都是他们的人,也不用担心裴远山跑路。

    裴远山确实没有什么多余的心思,拿起笔蘸了蘸墨随即挥毫写了起来。

    很快裴远山就把一封手书写好。他捧起来又看了一遍,这才交给薛禄道:“薛员外看看可还衬心意?”

    薛禄接过来看,面上露出了笑意。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裴知府果然是识时务的俊杰。”

    …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光复苏州(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挟持知府这种事情既已做了自然没有回头路可走。

    薛禄等人只能狠下心来一条路走到黑。

    不过有了裴远山的手书,事情也算办成了一半,至少裴远山的手下不会横加阻拦。

    眼下就是怎么跟明军接洽的事情了。

    虽然是投降,但他们是主动的,自然和城破之后的那种被动投降不同。

    虽然面对的是郑成功,薛禄等人还是想要争取一些利益的。

    再说若不是他们胁迫了裴远山,明军攻城再怎么顺利也得有死伤吧?

    就凭这点他们也应该得到好处。他们不求能够得到什么封赏,但求保住现有的家财这就足够了。

    却说郑成功把苏州城团团围住,正准备下令攻城却见城门大开。

    一时间他感到困惑不已。

    料想到这可能是敌军的诡计,郑成功并没有第一时间下令进攻,而是准备先观察一下再说。

    随后清兵们纷纷从城中走出。

    他们手中并没有兵刃,一副乞降的架势。

    就这?

    这就投降了?

    郑成功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也难怪他这么惊讶。毕竟这么多年抗清的经历告诉他清兵们虽然战力一般但却是茅坑里石头又臭又硬。

    通常情况下跟清军的战斗都是拉锯战,这种情况下要想速胜是很难的。

    但这次的情况却是完全相反。

    清兵们甚至连抵抗一下的意思都没有就直接投降了。

    事出非常必有妖,郑成功还是保有足够的警惕的。

    鞑子这是在搞什么?

    静观其变吧。

    很快清兵的代表来到了郑成功大军前。

    让郑成功感到惊讶的是清兵的代表不是将军士兵,而是一个商人。

    此人身着藏青色员外袍,身体显得和富态,明显不是练武之人。

    局势越发扑朔迷离了。

    “草民薛禄拜见忠王殿下。”

    来人自报名号,郑成功稍稍感到有些惊讶道:“你知道本王的封号?”

    薛禄一脸媚笑道:“忠王殿下声名远外,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草民仰慕殿下已久,今日一见果然有龙风之姿。”

    这话听的郑成功心中一惊,这话可不能乱讲。

    龙凤之姿是形容天子的,最不济也是用来形容太子的。

    用来形容臣子这不是要把臣子往死里头搞吗?

    “休要胡言乱语!”

    郑成功当即呵斥道。

    薛禄连忙称是。

    其实他很清楚郑成功嘴上在呵斥他,但心里肯定很爽。

    这种人最是口是心非。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像郑成功这种军阀若说没有觊觎大位,对天子那把椅子一丁点的想法都没有他是不信的。

    以郑成功的实力不说实行大一统,至少割据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有皇帝不做去当王爷,这是什么操作?

    当然,郑成功在人前肯定是要做一做样子的。不然传到御史言官的耳朵里参他一本确实是有些难办。

    “这是知府裴远山亲笔写的投降书,请殿下过目。”

    薛禄将裴远山刚刚写的手书恭敬的双手捧到郑成功的面前。

    郑成功取来展开看,上面的墨迹还没用完全干,应该是刚刚写罢的。

    他看的很仔细,投降书的内容也很详实,可谓是诚意十足了。

    郑成功咳嗽一声道:“城中兵马可都出城了,命他们全部出城受降。”

    薛禄连声道:“殿下请放心,这点道理我还是明白的,等到城中兵马全部出城受降,殿下命人检验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薛禄的意思很明显,反正我是把小命交到你手上了,具体怎么办你看着办。

    他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郑成功心里就踏实了不少。

    即便鞑子要诈降也不是这么个诈降法吧?

    只能说他运气不错,遇到了一个怂包没卵子的软蛋。

    这货连抵抗一下的勇气都没有,直接就举部投降。

    当然这对明军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苏州,明军便有更充足的体力去打淮安、徐州。

    对郑成功个人而言这同样是个不错的结果。陛下命他参与到进攻苏松、常州的战斗中,至少他得有所表现,不能完全落于人后吧?

    拿下苏州郑成功可谓是吃下一颗定心丸,即便常州、松江是别人拿下来的,郑成功也能够接受了。

    圣天子英明神武命大军先去攻打扬州、苏松。

    现在看来这是再正确不过了。

    因为这些地方富庶而且兵力较少,攻取的性价比很高。

    而徐州、淮安清兵较多,且没有苏松、扬州富庶。攻打的性价比就没有那么高了。

    手中有钱,心中不慌。

    打下这些地方后明军的财力可以得到很大的补充,如此一来接下来攻打徐州、淮安便是水到渠成了。

    一切准备工作做足后,郑成功在亲卫的簇拥下进入了苏州城中。

    对苏州郑成功并不陌生,当初他在南京国子监做监生的时候喜欢去江南各处游历。

    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杭州和苏州。

    这也正常,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

    像这等人间仙境,无数文人骚客流连忘返。

    郑成功当时少年心性喜爱苏州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时过境迁,再次回到苏州城中郑成功的心境已是大变。

    满目疮痍,物是人非。

    虽然现在的苏州城也还算繁华,但郑成功总觉得和十几年前相比少了一些东西。

    或许少的就是灵气吧?

    当然郑成功对苏州的未来有信心。

    只要在大明的手中苏州用不了多久就会恢复灵气的。

    “殿下,卑职觉得可以给陛下写捷报了。”

    郑成功的心腹亲兵沉声说道。

    天子如今就在扬州,距离苏州距离很近。命人快马加鞭最多几日就能把捷报送到。

    之所以要这么赶就是因为要抢功劳。

    万一说的晚了功劳被别人分了一些岂不尴尬。

    从现在看来大明中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无非只是时间问题。

    郑成功自然要打好基础,这样将来大明光复天下,陛下论功行赏时郑成功也能够捞到更多的封赏。

    这不仅仅是为了他个人,还是为了他的儿子他得家族。

    能否达到中山王徐达那样的高度,成为勋贵第一人就看他的表现了。

    …

    …

 第四百八十章 父子两开花(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在光复苏州之后不久,郑经统率的明军就攻克了松江。

    这当然得益于松江知府自毁长城。

    其不仅率部跑路带走了精锐,而且没有事先告诉本府同知。

    松江同知便成了背锅侠,只能仓促迎战。

    这种情况下当然不会打出什么东西,郑经命令麾下将士一番摧枯拉朽的进攻松江城便告破了。

    拿下松江后郑经命人清点了一番首级才发现,清军的首级只有五千余,也就是说只有五千多的战兵在守城。

    怪不得这一战这么轻松。

    拿下松江之后郑经立即命人送捷报去扬州。

    天子如今行在就在扬州,若加急送信,也就是几日的工夫。

    却说身在扬州的朱由榔接到郑经和郑成功的捷报奏报直是大喜。

    继李石头拿下常州后郑氏父子连克松江、苏州,至此扬、常、苏、松四府皆被明军收入囊中。

    这可是整个南直隶最富庶的地方,比之南京也丝毫不予多让。

    从财力的角度来说,打这一仗明军非但不亏而且血赚。

    有了这些银子明军就能继续扩军,甚至可以多给将士们一些赏赐让他们保持高昂的斗志和绝对的忠诚。

    朱由榔吸取了崇祯皇帝的经验教训,在对待下属一事上十分宽和慷慨。

    将士有功必定会厚赏。将士们犯了错也会视情况而罚,不会像崇祯那样动辄就是下大狱斩首套餐。

    那样甩锅是甩干净了,但人心也都寒了。还会有哪个臣子心甘情愿的给你卖命?

    这次出征,最大的受益人就是郑成功父子。

    父子齐上阵,一门两开花。

    便是传将出去也是一桩奇谈。

    只是对郑氏父子如何封赏,朱由榔着实有些为难。

    主要是郑成功已经位列一字亲王爵,与朱明宗室一般。

    朱由榔即便是想加封还能怎么加封?

    只能从官位上想办法。

    加封一个兵部尚书的职位?

    仔细一想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文安之现在已经年迈,迟早得退休。

    朱由榔在有意把张煌言往内阁的方向引,想让他接替文安之的位置。

    如此一来兵部的尚书的位置就空了出来,让郑成功遥领合情合理。

    至于兵部的具体事务可以交给侍郎们来做嘛。

    以往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例子。

    当然朱由榔也清楚这次大胜不能说明很多事情。毕竟江南清军的斗志已经瓦解了。

    湖广、江西的丢失,南京的攻克让南直隶的清军心惊胆战,明军攻来基本就是望风而降。

    即便鼓足勇气打了也没有对明军造成太多的威胁。

    这更加说明了朱由榔当初选择闪击湖广的正确。

    如果当初朱由榔犹豫不决,最终选择坚守四川,怎么可能打开局面,控制近乎整个江南大地?

    现在的大明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别说是二十万军队了,以江南的财力养上五十万的大军也不是不可以。

    若能收复两广、福建将来便是养上百万大军也没有任何的压力。

    对此朱由榔还是感到和欣慰的。

    当初袁督师袁崇焕夸下海口五年平辽,事后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朱由榔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收复了半壁江山,论功绩便是比之汉光武帝刘秀也丝毫不予多让了。

    当然现在不是骄傲自满的时候,打仗是打赢了,但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和经济同样重要。

    朱由榔觉得短时间内清军是不会再主动进攻了。

    一来清军也需要时间进行缓冲和休整。

    二来清军被打的一头包,需要稳定一下心情来判断分析明军为何会如此强大。

    如果盲目应战只会跟着明军的节奏走,十分的被动。

    至于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这几个墙头草同样不会轻举妄动。

    他们都是无利不起早,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清廷不给他们足够的好处,他们根本就不会出手。

    而现在清廷能给他们什么?

    要封地没封地,要钱财没钱财。

    当然这三个人同样不会轻易投靠明军。

    这当然是因为他们的黑历史。

    包括吴三桂在内的三人都曾经背叛过大明,吴三桂的性质最为恶劣,其他两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除非朱由榔下旨公然免除三人的罪行,不然三人连心动都不会动一下。

    倒是尚可喜那里朱由榔可以继续索取一些好处。

    毕竟尚之信在明军手中,如果尚可喜不听话他的宝贝儿子就小命不保了。

    朱由榔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火器。

    不管是火铳还是火炮都是急需。

    在发展火器的窗口期,尚可喜可以很好的填补这个空缺给明军支持。

    等到明军的科技树发展起来了,尚可喜便没有了利用价值,届时可以一脚踢开。

    眼下便是考验朱由榔处理内政能力的时候了。

    大战过后的江南满目疮痍,适当的给予减免赋税的政策可以很好的恢复生产,让百姓们鼓足干劲。

    朱由榔不像崇祯那样短视,一味的加重税。

    事实上这些赋税没有加到地主的头上而是全部加到了平头百姓的身上。这直接导致了本就脆弱的自耕农直接破产。

    也是崇祯末年遍地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朱由榔的策略是把赋税加到商税上,而且是一种利益交换的方式加。

    这样加起来商人们也不会感觉到那么难受,朝廷国库也得到了补充,可谓是两全其美。

    经济才是第一生产力。

    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才有精力去北伐。

    就明军目前的实力而言,短时间内是无法北伐的。

    朱由榔也不是很着急。

    只要明军把控着江南,时间拖得越久对清军越不利。

    此时早已不是隋唐时期得关陇者得天下的时代了。

    江南才是经济中心。

    有军队有钱,朱由榔简直不知道怎么输。

    当然风险还是有的,那就是明军北伐的时候被三藩偷家。

    所以究竟是平定三藩之后北伐还是先北伐再平三藩需要好好思考一下。

    总体而言明军比两年前的形势好了很多,朱由榔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