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220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220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体而言明军比两年前的形势好了很多,朱由榔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假以时日他必定能定鼎天下,光复大明。

 第四百八十一章 顺治托孤(第三更 求订阅求月票)

    苏松失陷的消息传到了京师,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精神的顺治又气的背过气去。

    等到顺治醒过来后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召见范文程,而是在第一时间下旨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等人入宫。

    这三人都是满洲旗人,是顺治十分信赖的股肱之臣。

    他之前总是问策于范文程,是因为他觉得局面还可控。

    最重要的是他的身子骨还能扛得住。

    但现在看来,似乎他撑不了多久了。

    顺治本就体弱多病,这次彻底被南边那一群无能的奴才气到了。

    一时急火攻心,病情加重,到了太医都无能为力的地步。

    这也没法子,两年的时间连丢四省,还都是极为富庶的江南重地,换做是谁也顶不住啊。

    因为是给皇上治病,太医们不敢用太猛的药,只敢开一些温吞的方子。

    这种药最多是能够延缓顺治的病情,吊着他的命,但是却不可能让顺治痊愈。

    加上顺治一次又一次的被气,病情逐渐恶化,恶性循环之下已经到了药石无医的地步。

    太医自然是不可能对他明着说的,但是顺治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十分清楚。

    他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了。

    呜呼哀哉,想不到他顺治竟然年仅二十余岁就要英年早逝。

    他不甘心,他不甘心啊。

    他本以为自己有机会成为千古一帝,成为奠定大清历史地位的一代雄主,可惜天妒英才啊。

    顺治必须在自己还保持清醒的情况下把后事安排好,这样他才能走的放心一些。

    诸子之中顺治最喜欢的乃是皇三子玄烨。

    一来是因为玄烨天资聪颖,有帝王之姿。

    二来是因为玄烨年幼的时候得过天花。

    通常来说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得,这种情况下可以规避掉很多风险。

    顺治很担心自己的子嗣因为疾病被夺取生命。这样一来皇位很可能旁落别枝。

    当初他是好不容易才从多尔衮的手中夺来皇位登基为帝的,自然不希望皇权旁落。

    综合来看立玄烨为帝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即便是玄烨即位同样有着一定的风险,那就是玄烨太年幼了,今年只有八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顺治今年也才二十来岁,子嗣能年轻到哪里去?

    所以顺治必须找到一些信得过的大臣作为辅弼之臣。

    这些托孤之臣必须从满洲旗人中来挑选,因为汉人顺治信不过。

    哪怕是范文程也是如此。

    再者即使顺治信得过他,满朝旗人也会反对。

    顺治是不会逆势而为的。

    综合考虑之后顺治把托孤之臣定为三人,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

    其实本来顺治也想把鳌拜列进来的,谁叫鳌拜自己不争气死在了南方。

    这三人都是极为忠诚的奴才。

    有他们在至少大清的根基不会动。

    至于能否剿灭明军再夺江南就要看造化了。

    原本顺治是信心满满的,但被现实捶打的鼻青脸肿,已经是心灰意冷了。

    罢了,不能开疆拓土,守住祖宗打下来的这半壁江山总可以吧?

    相较于困居于关外,在赫图阿拉打猎为生,这日子已经算是不错了。

    很快索尼等人便来到宫中?在殿外侯着。

    顺治连忙叫人把他们带进暖阁。

    由于病的实在太重?顺治甚至坐不起来。

    索尼、苏克萨哈和遏必隆进到暖阁之中纷纷跪倒在地给顺治磕头。

    “奴才给主子请安。”

    满清虽然已经入关多年,但还是保留着当年的称谓习惯。

    臣子不论多么位高权重?在皇帝面前也只是一个奴才?只配跪在地上摇尾巴。

    爱新觉罗家在旗人心目中的地位就是神,是超越了一切的存在。

    “朕没有几日光景了?召你们来是为了托孤。”

    顺治毫不遮掩,开门见山的说道。

    索尼闻言大惊?跪着挪到了顺治的床前。

    “主子万寿无疆?怎么说这种晦气话。”

    他的年纪都能当顺治的爷爷了,却是一口一个主子,恭顺的就像是一条忠犬。

    “朕的身子朕自己清楚。咳咳”

    顺治连声咳嗽了两下,竟然直接咳出了血。

    “主子保重龙体啊。”

    遏必隆擦了擦眼睛?原来眼泪已经淌了下来。

    “对啊?主子你一定会没事的。您有上天保佑,一定会没事的。”

    苏克萨哈也是哭爹喊娘的样子,叩头如捣蒜的。

    顺治十分不爽道:“朕还没死呢,别哭丧。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听旨。”

    “奴才在。”

    三人齐声应道。

    “皇三子玄烨天资聪颖,至纯仁孝。当立为储?克承大统。”

    顺治顿了一顿,继而接道:“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为股肱之臣?朕命你们为辅弼之臣,竭尽所能辅佐新君。”

    他这么一说?三人哭的更厉害了。

    顺治叹了一声道:“把三阿哥带进来吧。”

    玄烨早就侯在了殿外,此刻被带入了暖阁之中。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玄烨跪倒在地给顺治请安?十分的恭顺。

    “来?来皇阿玛的身边来。”

    顺治面上露出了怜爱的神色?冲玄烨招了招手。

    玄烨便挪到了顺治的身边。

    顺治抓住了玄烨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朕决定立你为帝,你以后务必多听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几个奴才话,不懂就多问。”

    顺治把奴才两个字咬的很重,就是要刻意强调三个人的身份,让他们能够认清自己的位置。

    “儿臣记下了。”

    玄烨轻轻点头。

    “大清入关已经十几年了,朕本以为可以一统天下谁料却出现了这么多的变故。眼下看来江南是没指望了,你们务必协助新帝守住这半壁江山。”

    这话却是说给三人听的。

    “主子们放心,奴才们一定竭尽全力侍奉新君。”

    “如果实在守不住就退出关去,那里是祖宗们的龙兴之地,我们的根在那里。哪怕只剩下辽东之地也比被连根拔起的好。大清是以小族而御大国,务必先求自保啊。”

    “奴才们谨记主子教诲。”

    三人齐声应道。

 第四百八十二章 康熙继位(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明永历十四年,清顺治十七年八月初九,爱新觉罗福临在乾清宫西暖阁的床榻上咽了气。

    作为满清入关以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这个年号存在的意义完全不亚于努尔哈的天命、皇太极的天聪、崇德年号。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看,顺治统治的这十几年是满清八旗自信心爆棚的时期。

    他们真正做到从一个游猎部落转型到统治中原的王朝。

    只是这一切在顺治驾崩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就像是一场绚丽的烟花,繁华过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对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来说他们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其他文武官员就不一样了。

    顺治的突然驾崩使得朝中局势大乱,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

    虽然顺治已经指定由皇三子玄烨继承皇位,但有谁对那把椅子不心动呢?

    好在索尼的手段足够强硬,在控制了两黄旗的精锐后对那些野心勃勃的旗主进行了压制,迫使他们妥协。

    一切的一切就像十几年前豪格跟多尔衮你争我夺两不相让,最终把福临推上皇位一样,八岁的玄烨在乾清宫登临大宝,成为了满清的第四位皇帝。

    尽管各方都有不满,但木已成舟也没有什么可反对的了。

    现在满清和刚刚入关的时候还不一样,虽然还保留着八旗的建制,但旗主的权力已经被大大削减,对于皇权的威胁越来越低。

    顺治咽气的时候没能搞事情,玄烨继位后他们可发挥的空间就小的多了。

    玄烨继位后选择年号便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情。

    虽然顺治的年号勉强还能用一年,但明年怎么也得改元了。

    满清以小族御大国,骨子里的自卑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一点从年号就可见一斑。

    不论是努尔哈赤的天命,还是皇太极的天聪,亦或是福临的顺治,这些年号无一例外的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自卑。

    人往往是越缺乏什么,越会疯狂的找补暗示什么。

    他们造反起家,心里没底便把自己跟老天爷绑起来,希望能够得到上天的庇佑。

    殊不知这反而显示出了极度的懦弱。

    挑选年号这种事情索尼等人并不擅长,自然而然的交给了范文程等人去做。

    范文程引经据典给出了几个备选方案。

    其中尤其以天授、惠德、隆安、康熙得到最多的讨论。

    索尼觉得天授听起来霸气,苏克萨哈则觉得惠德听着有韵味。

    遏必隆却觉得康熙最适合当下的环境。

    三个人一番讨论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最终请示孝庄太皇太后定夺。

    孝庄一直以来扮演的都是一个辅佐者的角色。

    一开始她是辅佐丈夫皇太极,之后是辅佐儿子福临,现在又到了辅佐孙子玄烨。

    她无时无刻不站在这些亲人身后,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竭尽所能的给予帮助。

    她也知道现在大清处于内外交困的阶段,奴才们心里没底,更需要她这个做主子的站出来拍板安稳人心。

    孝庄对于汉文化一直都很痴迷,也会看一些经典的儒家典籍。

    对于康熙这两个字她有着独到的见解。

    “康者安宁也,熙者兴盛也。康熙康熙就是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啊。本宫觉得这个年号好。”

    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等一众奴才等的就是孝庄这句话。

    有了主子拍板还有什么可争的呢?

    自然是康熙这个年号最好了!

    坐在御座之上的玄烨显然并没有听懂康熙这两个字的寓意,眼皮不停的打着架,显然是困极了。

    孝庄紧紧攥着玄烨的手掌,沉声道:“新帝年号既已拟定,眼下当务之急是处理先帝的后事。国丧期间禁止一切婚嫁、舞乐之事,违者按照谋反论处。”

    “谨遵太皇太后懿旨。”

    一众奴才们纷纷磕头领命。

    “退朝吧。”

    孝庄虽然已经是一把年纪,但她知道这时候必须坐在这里撑场面。

    只要她不慌,这一大殿的奴才就不会慌。

    她还要再活至少十几年,等到孙子玄烨成人再把大权还给他,让他亲政。

    退朝之后满朝文武相继离去,孝庄唯独留下来了范文程。

    孝庄一直对汉官很重视,更不用说范文程这样的四朝元老了。

    见范文程情绪有些低落,孝庄安慰道:“范先生还在为先帝伤心呢吧?咱们也得往前看啊。”

    其实范文程不全是为顺治驾崩而伤心,而是对顺治临终前没有托孤于他感到很伤心。

    到底因为他是汉人,所以没有无条件的信任。

    如果他像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一样的身份,现在已经是托孤四大臣之一了吧?

    范文程是从大清在辽东起家时就追随的元老,到头来还是不得皇帝信任,着实有些心寒。

    心寒归心寒,他现在已经没有什么选择,只能继续替大清当牛做马。

    如果大清亡了,就凭他做的这些事情肯定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若想名垂青史,范文程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灭掉明朝,把支持明朝的遗民杀干净。

    这样历史就可以被大清随意书写,他也会被写成一代名臣。

    只有把所有反清抗清人的脊梁骨打断,把他们都变成奴才范文程才能够心安。

    “多谢太皇太后关心,臣确实是有些过于悲痛了。”

    在孝庄面前范文程还是要掩饰一二的。

    “本宫且问你一句话,请范先生如实相告。事到如今,范先生觉得大清还能否一统天下?”

    若在两年前孝庄根本就不会开口去问。

    那时候大清打的残明满地找牙,李定国被揍的连云南都不敢出。

    那时候无论怎么看大清都会一统天下,便是栓条狗去统兵伐明也赢定了。

    可是不知怎的清军竟然自昆明之战后一败再败,加上吴三桂那个狗奴才从中搅局给了残明喘息之机。

    再之后残明一路拿下湖广、江西,又攻下了南直隶、浙江,形势风云突变,反倒是残明要统一江南了。

    “如今的八旗战力不可和十几年前相比了。”

    范文程叹了一声,十分无奈的说道。

    “儿郎们腐化的速度太快了,若是正面来打真的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第四百八十三章 乘胜追击(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孝庄与范文程长谈了一番,心已经是凉了大半。

    这个世上没有人比汉人更懂汉人。

    连范文程都这么说,大清现在的战斗力看来是真的不能看了。

    若是放在十几年前,八旗的战力对上明军岂不是碾压?

    但现在看来,八旗的战斗力并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甚至隐隐还有些劣势。

    范文程建议和明廷进行和谈,划江而治。

    孝庄蹙着眉想了很久仍然不能下定决心。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范文程的这个建议等于是否定了这十几年大清入关以来的功绩,属于自己打自己脸的类型。

    孝庄不是一个会轻易放弃的人,她要好好评估一下情况,再和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等人商议一番再做决断。

    顺治驾崩的消息一经发布,便在整个北方迅速传播开来。

    先是北直隶,接着是河南、山东、山西、陕西。

    一夜之间各清占区的牧守将领如丧考妣,哭爹喊娘。

    别管是真的悲痛还是装装样子,整个清占区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但消息传到云南,吴三桂却是一阵狂喜。

    他早已与清廷翻了脸,属于听封不听调的状态。

    说他现在是一个军阀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