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268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268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陛下应该也能理解的啊。”

    李定国摇了摇头叹声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我们作为臣子不能这么做。这就是逼陛下就范。陛下或许会接受,但心里一定会有想法。”

    “岳武穆忠不忠,宋高宗连发十二道金牌不回,不一样落得个身死的下场吗?”

    白文选不以为意道:“可当今天子又不是宋高宗!”

    李定国闻言面色一变,立即制止道:“慎言!”

    白文选无奈道:“晋王殿下,你现在什么都好就是太谨慎了。不知道你自己有没有感觉,和十年前相比你现在稳得都有些让人不认识了。”

    李定国背负双手踱了几步道:“本王也是没办法啊。咱们西营出身的弟兄们到底和朝廷嫡系不一样。我们不仅要立功还要注意避嫌。一定不能让人抓住把柄。虽然本王问心无愧,但就怕小人惦记啊。万一朝中有小人在陛下面前挑拨离间,我们领兵在外又不能替自己辩驳,你说陛下会信谁的?”

    白文选被李定国说的心里直打鼓,嘴里却是小声嘟囔着:“陛下也不老啊,不会这么糊涂吧。”

    李定国无奈道:“慎言,慎言啊,虽然这里没有外人但有些臣子不该说的话还是不能说。”

    白文选觉得憋屈死了。

    以前大西军破城抓到那些朱明王爷宗室都是一刀砍了,痛快的很。

    现在倒好不但得对朱皇帝俯首称臣,还得卑躬屈膝。

    要不是为了抗清,他怎么也忍不了这鸟气。

    “知道了。”

    见白文选耷拉着个脑袋,李定国就知道他心里是不服气的。

    但再不服气那也得忍着。

    他是为了西营的弟兄们好,相信他们最终会明白的。

 第五百八十七章 孝庄的变革(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用几家欢喜几家愁来形容如今的明清形势是再合适不过了。

    明军一路势如破竹连着打胜仗,而清军则是一败再败。

    这倒也罢了,胜败乃兵家常事,现在颓势不代表一直都会颓势。

    可有一点让清廷十分头疼,那就是天灾。

    旱灾、水灾、蝗灾、地震、瘟疫

    几乎所有叫的上号的天灾都被清廷遇上了,还偏偏都集中出现在了北方。

    说这和老天爷没关系,恐怕清廷自己都不信。

    孝庄这些日子愁眉苦脸,因为汉中又丢了。

    川陕总督李国英上的奏疏中将这一切归咎于地震和瘟疫。

    但孝庄心里清楚人的因素更大一些。

    如果把李国英和李定国的位置对调,李定国是肯定可以守住汉中的。

    当然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

    就目前李定国对明廷和永历表现出的忠心来说就是孝庄使出清廷最擅长的离间计怕是也奈何不了永历与李定国君臣。

    问题出现了自己身上,那自然就得从根子着手。

    孝庄很清楚清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要是换做太宗皇帝在时,别说李定国了,便是十个李定国绑在一起也不是八旗军的对手。

    如今的八旗子弟一个个游手好闲,提笼遛鸟完全被安逸的生活腐蚀,再没有一丝一毫的锐气。

    这样的八旗子弟用来做仪仗孝庄都嫌不够格。

    当然驻扎在各地的八旗兵相较于这些京师的八旗兵还是要强不少的,虽然较先辈们战力有所退化,可至少能上场打仗。

    孝庄也知道这种时候不可能真的一步到位,这种活儿需要慢慢来。

    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解决钱的问题。

    上一次吃到甜头后,孝庄再次把刀举向了商贾,只不过却是特定的晋商。

    孝庄点名让八大晋商派出代表进京。

    名为犒赏其实就是押作人质。

    有这些人质在,这些晋商大家族就会投鼠忌器,得乖乖的向朝廷送钱。

    其实在孝庄看来这些都是应该的。

    如果当年没有清廷的提携,晋商是不可能一跃而起压过徽商一头成为大清最大的商帮的。

    如今清廷内外交困,晋商们理所应当站出来反哺,给清廷续命。

    几十万两银子根本不够,只是洒洒水。

    孝庄是打算一口气筹措几百万两银子,彻底解决清廷的钱慌。

    这件事孝庄决定交给索尼去办。老索尼虽然年纪大了些,但办事老成持重。

    至于那些年轻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清廷和晋商的关系十分微妙,双方是互利共生的。

    孝庄既得靠晋商输血,也不能得罪晋商。

    不然若是再扶持一个商帮出来,且不论能否迅速成长到晋商的规模,便是可以能否对清廷忠心耿耿也是两说。

    对清廷来说,晋商便是最忠诚的狗,随便给它扔点骨头它便会兴奋的摇尾巴讨好主人。

    既然如此,清廷自然应该多给这条狗些骨头吃。

    御下也是有学问的,保持威严的同时必须保持一些分寸感。

    孝庄觉得她还是拿捏的很不错的。

    “阿玛,太皇太后命老人家主持与晋商的洽谈,这是让您老人家背锅啊。”

    索额图叹了一声,面上写满了无奈。

    “逼人家捐银子,又不能拿着刀子,还得和颜悦色的赔上笑脸,这哪里是人干的活啊。太皇太后好事情不想着您老,一到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就想起您了。儿子真的替您抱不平!”

    见索额图这副愤愤不平的样子,索尼双手向下压了压道:“瞧瞧你这副样子,有什么好生气的。汉人有句话说的好,叫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别管是什么命令,只要是主子下的,咱们遵命行事就好,哪里有那么多的抱怨。”

    “可阿玛这明显就是得罪人的差事,太皇太后也太欺负人了吧!”

    索额图还觉得有些不服,“据理力争”道。

    “就是得罪人又如何,有太皇太后撑腰他们还能翻天不成。”

    索尼不以为意道:“这钱他们是出也得出,不出也得出。乖乖掏钱出来还能落得一个体面,否则急休怪我心狠手辣,翻脸无情。”

    不得不说太皇太后这一招确实很是毒辣,完全掐住了这些晋商的七寸。

    索尼不过是太皇太后的一个代言人罢了。

    这些大家族如今枝繁叶茂了,就更加注重血脉和正统。

    把这些嫡系长房长孙都聚集到京师,看谁敢不听话。

    “那阿玛想怎么做?”

    索额图无奈道:“把这些人都聚集在一起开个宴会?”

    索尼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不错,这个法子可行。”

    “宴会的事情你就去筹办好了,记得不可太铺张,这样也体现出朝廷如今的紧张。这些晋商掏钱出来也算是心甘情愿。”

    “遵命。”

    索额图无可奈何只能领下了这差事。

    “太皇太后跟我透了个底,最少筹措到五百万两,如果能有一千万两最好。”

    听到这里索额图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五百万两、一千万两

    太皇太后也是真敢提啊。

    虽然说这些晋商个个富可敌国,但让他们凑出一千万两就意味着每一家至少拿出一百多万两。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便是晋商八大家们怕是也得筹措些时间。

    太皇太后是真的把这些晋商大家族当做砧板上的鱼肉,要随意宰割了啊。

    当然作为奴才他们尊命行事就好,完全不用问为什么。

    通过这件事索额图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太皇太后的野心着实不小。

    有了这笔钱不说维系现有的军队,便是进行募兵扩军也没有任何的的问题。

    难道说太皇太后对如今的八旗子弟不是很满意?

    亦或者是太皇太后想要在八旗军外培植出一个属于皇家的直系力量?

    如果真是这样,这对大清的军队体系来说可以说是一场重大变革。

    若能把八旗取而代之嘶,不敢想不敢想

    那么索额图要在其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作为一名老八旗子弟,他觉得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至于能否抓住就看他自己把握机会的能力了。

 第五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的平衡(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汉中光复的消息传到南京时已是深夜,朱由榔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的一夜未眠。

    如今明军光复的城池也不少了,但能够让朱由榔如此激动的除了武昌、南京也就汉中了。

    从体量规模来看汉中完全无法比前两者相比,但就重要性而言汉中完全不输二者。

    道理嘛也很简单,汉中是卡在北上入陕的要道咽喉的位置,得汉中者得关中可不是说着玩的,那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关中的重要性。秦汉隋唐就不必说了都是把关中作为根基,甚至立都都在这里。就说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就曾经考虑过迁都西安。

    当时他甚至派太子朱标亲自前去视察,考察迁都的可行性。

    但因为朱标英年早逝,此事便不了了之。

    朱元璋一个草莽出身的人都能看到关中的重要性,朱由榔这个站在全知全觉视角的穿越者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虽说现在的关中十分贫瘠,但那毕竟是腹心之地。

    出潼关便可进攻河南,往西就可以向甘肃河西走廊延伸。

    北上则进入陕北,再往北便是茫茫大漠。

    从地理位置来看,关中绝对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有机会拿下关中,朱由榔当然不会错过。

    李定国写这份奏报一方面是报捷,另一方面就是请示朱由榔究竟能否继续北上进军关中。

    虽然朱由榔很是兴奋,但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考这个问题。

    道理很简单,他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关中一地的问题,还有其他数路北伐的大军。

    在原本朱由榔的策划中山东方面是由郑成功统兵的,至于河南方面由夔东十三家统领。

    这样三路其发叫清军顾头不顾腚,明军总能取得优势。

    但如今李定国拿下汉中太快了,其他两路还只是处于准备阶段,会不会显得有些过于冒头了。

    如果说北伐是一张大饼的花,每一个人都渴望在之上分一块吃。

    朱由榔相信将士们的忠诚,但私心也肯定是由的。

    这是人之常情,朱由榔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如果李定国的风头稳稳压过郑成功和夔东诸勋,这些人会不会有想法?

    如果朱由榔不能把一碗水端平的话确实是一个很难受的问题。

    有道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当初大明山穷水尽困居一隅的时候将士们仍然不抛弃不放弃,最终完成的逆袭赢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大好局面。

    这是因为什么?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君臣上下一心,朱由榔能够赏罚分明,以身作则,给大伙儿一个良好的示范。

    如今形势好了,各部势力肯定都会生出一些想法。

    比功劳的心思一旦生出,这些功勋肯定会瞄着对方看。

    一旦李定国冒了这个头,朱由榔又没有及时的调整好其他人的心态,恐怕会对整个北伐大局都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所以他一定要谨慎再谨慎,绝不能轻而易举的做出决定。

    这决定做出看似简单,但很可能影响未来几年明军的走势。

    这是一个上位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虽然显得繁杂但却是必须要做的。

    李定国的功劳资历摆在这里,肯定是要奖赏的。但朱由榔觉得李定国北伐的速度可以先缓上一缓。一来让将士们有个休息的机会,二来也可以让郑成功、夔东十三家等追赶上。

    朱由榔希望大伙儿形成一个良性竞争的关系。

    这样不但可以加速明军的整体推进速度,朱由榔也可以稳稳坐在宝座上不至于受到威胁。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帝王心术。

    一开始朱由榔不是很懂,但经过这几年的摸索,越来越明白了其中的诀窍。

    作为一名皇帝最重要的能力不是亲力亲为,而是能够用好手底下的人才。

    人尽其用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实现绝不是动动嘴皮子勾勾手指头就能做到的。

    朱由榔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每个人的能力,他们擅长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好要掌握他们的心理,让他们互相比着争着抢着为皇明为朝廷效力。

    唯有如此对大明对皇室才是最右利的。

    虎贲军的规模如今日益壮大,已经可以起到独当一面的作用。

    不过朱由榔还是不想让虎贲军在此次北伐中太冲在前面。

    一方面是保存嫡系实力,另一方面就是希望臣子们相互间互相比,而不是盯着天子看天子怎么做。

    作为君王,适当保持一个高冷姿态还是很有必要的。

    让臣子们捉摸不透这是一个皇帝的必修课。

    思来想去,朱由榔让内侍拟旨。

    只是旨意却是一连三道,分别发给李定国、李来亨、郑成功。

    给李定国的旨意中朱由榔先是肯定了李定国的功绩,随后朱由榔表示李定国可以把节奏缓一缓,让将士们休整一番。

    他虽然没有挑明的那么彻底,但相信以李定国的悟性一定可以明白他的意思的。

    至于给郑成功和李来亨的圣旨,意思基本一致,那就是催促二者正式发兵。

    这样一来三人基本就能保持一个相对一致的步调,不至于某一个人进的太快猛了,把其他人甩在了身后。

    在战场指挥上朱由榔完全相信这些将领们,把权利完全下放给了他们。

    朱由榔相信一切顺利的话明军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拿下山东、河南、陕西。

    如果这三省拿下了,清廷的形式将岌岌可危。

    不管是山西、北直隶还是辽东都将处于明军的包围执着。

    丧失了外围的这些屏障,清军就只能被动的挨打。

    朱由榔越想越觉得激动,紧紧的攥住了拳头,深吸了一口气。

    不容易啊,真的不容易啊。

    他刚刚穿越到这个时空时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活下去,带领军队抵御住清军的攻势。

    可谁能想到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形势便发生了大逆转。

    强大的韧性让明军反败为胜,一度将清军打的抱头鼠窜。

    朱由榔可不想错过这么好的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