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269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269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谁能想到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形势便发生了大逆转。

    强大的韧性让明军反败为胜,一度将清军打的抱头鼠窜。

    朱由榔可不想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他一定要乘胜追击,争取早日拿下京畿诸地,祭祖祭天。

 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伐动员(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当郑成功接到催促他北伐的圣旨后直是激动不已。

    不是他不想北伐,而是担心太冒头,容易遭人嫉恨和攻讦。

    郑成功可不想做这个出头鸟。

    现在好了,李定国挑头拿下了汉中。朝中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定国身上。郑成功便可以从容不迫的发兵山东了。

    陛下给他的任务是打山东,他也真的最想打山东。

    一来是甘辉曾经有过到登莱进攻的经验,郑成功可以游刃有余的拿下,二来郑成功也认为登莱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拿下登莱不仅可以威胁到京畿,甚至可以直接攻打辽东。

    这两个地方对于清军来说都很重要,哪怕其中一个有失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此战郑成功打算水陆齐头并进,派遣出能派遣的全部兵力完全不做任何保留。

    对于山东之战郑成功是有个整体计划的。

    首先水陆由甘辉和郑经统领,陆路则由郑成功亲自统领。

    至于于七所部跟随甘辉水师,何守义所部四明山军则跟随郑成功。

    这也算是人尽其用。

    诸部将对于郑成功的命令也是都表示服从。

    郑经甚至拍着胸脯表示一定会不负父命,稳稳的拿下登莱。

    但是郑成功还是很谨慎的,他把郑经叫到身边悉心叮嘱道。

    “攻打登莱一定要谨慎起见,切不可浪战。凡事有不明白的多问甘将军。于将军、王将军复仇心切,很可能意气用事,你要在旁边多劝着点。”

    郑成功说了这么一通,郑经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不过他还是强压下心中的不耐烦恭敬道:“儿子都记下了。”

    “拿下山东的功劳丝毫不比拿下关中的少,不过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苏克萨哈也是一个狠人,他在登莱囤积了重兵,免不了是一场恶战。”

    稍顿了顿,郑成功接道:“能够一战拿下自然是最好,不行的话也无所谓,慢慢磨就行,总有磨下来的一天。”

    郑成功让郑经追随甘辉经由水路进攻登莱除了历练儿子以往,再就是给郑经刷资历刷声望。

    声望这玩意是需要慢慢累积的,不能临时抱佛脚。

    郑成功总有老去的一天,到了那时郑经必须能够顶上,不然郑家的基业很可能就断在了这一代。

    郑成功不奢求郑经像他这样雄才大略,但至少不能辱没郑家的排面。

    李来亨和郑成功是前后脚接到圣旨的。

    跟郑成功不同,李来亨并不能一言独断,他需要及时跟夔东诸勋沟通,共同商议出一个结果来。

    毕竟很多都是他的叔伯辈,他的态度也不能过于强硬了,这样容易落人口实,而且还会伤了感情。

    “我请诸位叔伯来是为了合计北伐之事。陛下已经降下圣旨,催促我等尽快出兵,是不能继续等下去了。”

    李来亨说的很晦涩,但其实一众人等心里就和明镜似的,大家都是在比着来啊。

    李定国不动他们就不动,李定国动了他们自然不能再闲着。

    “嘿嘿,小老虎啊。其实打河南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咱们都是打过河南的。河南乃是四战之地,东虏肯定会集结重兵在几处大城池。这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袁宗第咽了一口吐沫,继而接道:“开封、洛阳这是东虏必守的两座城池。其他的对于东虏来说都是可舍可守的。”

    刘体纯闻言也接道:“老哥哥说的不错,所以我们也应该合兵北上。这样东虏见我们来势汹汹,很多小城可能会直接放弃防守。”

    根据刘体纯的经验,只要气势打出来了,接下来的事情会变得十分简单。

    这一点他们当年跟着闯王打官军时就体会到了。

    别看官军人多势众,看起来威猛无比。

    但他们放出风声号称自己有十数万大军,那些官军便吓破了胆,隔着老远就拔腿跑路。

    闯军便越战越勇,连下数城。

    现如今只不过把大明官军换成了清军,而他们自己成了大明官军。

    道理还是那个道理,只要刘体纯他们稳上一手,放出狠话,甚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拿下很多小城。

    当然像开封、洛阳这样的大城是不可能靠这种伎俩拿下的。

    他们必须做好恶战的准备。

    “上一次打洛阳时闯王下令用大炮轰射城墙,结果连块砖都没有打下来,现在却是不同了,我们有了棺材炸城的手段,要好好请东虏喝一壶。”

    刘体纯津津有味的回味着棺材炸城时的场面。

    那种瓦砾纷飞,城墙塌陷的场面实在太令人难忘了。

    只要城墙一炸开,明军就能快速冲入城内。

    这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伤亡,尽可能高效的拿下重镇。

    当然,棺材炸成对开封、洛阳这样的大城有没有效果还不一定。

    毕竟这些大城的城基更为坚固,也许火药也炸不塌陷。

    “还有热气球!”

    刘兴明兴奋的攥着拳头在一旁补充道。

    “长辈在说话,小辈哪有插嘴的份。”

    刘体纯自然知道刘兴明是什么意思,不待他说开来就把苗头掐死。

    刘兴明刚刚说了一半就被打断直是难受极了。

    可他有什么办法呢。谁叫刘体纯是他老子呢。

    老子教训儿子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但是刘体纯是真的觉得热气球奇袭是一个妙招。

    在打不开局面的时候试上一试,也许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或许我们还可以用一用离间计。”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即可领取!

    袁宗第煞有其事的说道。

    这一招本是清军最擅长的,夔东诸勋们若是用了可以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而且离间计是成本最低的进攻方式,若是不用一用实在太可惜了。

    “嗯,东虏现在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慌乱不已。虏酋肯定对很多属下都很怀疑。一旦我们放出风声,虏酋一定会命人彻查。军心一乱,便是再坚固的城池也不可能守得住。”

    “嘿嘿,反正这仗得一场一场的打,现在也不用考虑这么多,慢慢来吧。我叫大伙儿来就是动员一番,现在看来却是侄儿想多了。”

    …

    …

 第五百九十章 两路进军齐鲁(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得知明军马上就要进攻登莱,于七和王二麻子兴奋的一夜都睡不着觉。

    那可是他们魂牵梦绕,生他们养他们的登莱啊。

    有道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夺回登莱证明自己的实力。

    最可喜的是这次统率水师进攻登莱的主将不是别人,正是甘辉甘将军和世子爷郑经。

    这二位可都是于七、王二麻子的老熟人啊。

    当初他们和郑经、甘辉在登莱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种并肩作战交上的朋友和一般的酒肉朋友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于七相信他们这次进攻登莱一定可以很愉快。

    郑经也是很兴奋。

    和上次攻打登莱只有几艘船的偏师不同,这次是整个郑氏水师全力出击。

    父王对他是极为信任,把郑家的家底都交给了他,郑经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让父王失望。

    郑家军的效率还是很高的,经过一番动员之后立即整装出发。

    重新回到大海上郑经感慨万千。

    他到底是海的儿子,大海才是他的归宿。

    从这里到登莱不过几日的航程,明军计划周详每一步都在预计之中。

    于七、王二麻子与郑经并不在一艘船上,不然他们一定要热情热烈的讨论一番细节。

    他们的船只相较于郑家水师还是小了不少,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满怀雄心壮志。

    东虏虽然让他们吃了一回亏,但如今他们已经养好了伤口,定要让东虏加倍奉还。

    郑成功集结了大军,正式向徐州进发。

    徐州、淮安两地如今都在明军手中,这也算是北上进入山东的必经之路。

    尤其是徐州简直就是咽喉般的存在。

    控制了徐州,明军就可以轻松的进入山东腹地。

    郑成功本人并不缺乏陆路进攻的经验,只是相较于他丰富的海战经验,他的陆战经验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郑成功也很清楚这点,故而他不惜屈尊降贵亲自向何守义请教。

    作为四明山义军的领头人,何守义有着多年对抗清军的经历。

    虽然余姚、绍兴、宁波一代的清军绿营战斗力比不了山东清军,但也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何守义也很识趣,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他看来陆战不似海战,地形往往会在一场战斗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海战中双方水师战船可以尽数展开,双方拉开架势对轰。

    谁的船坚炮利往往谁就能笑到最后。

    但陆战就不同了。

    往往一些关键的戍堡、城池卡在险要的位置,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种时候便是十倍于敌军的兵力也有可能拿不下来。

    这也是陆战中为何总是出现以少胜多的情况。

    山东多丘陵,要想进军北上免不了要越过这些丘陵。

    这就意味着有很多硬仗要打,何守义建议郑成功尽量做好士兵们的思想工作,免得到时临了出现意外。

    明军的推进速度很快,很快就来到了山东边界。

    令郑成功感到惊讶的是,清军并没有在此囤积重兵。

    难不成苏克萨哈这么自信,放任明军进入山东境内再寻求决战?

    郑成功此前并没有和苏克萨哈交过手,但对此人的事迹也算是有所耳闻。

    这样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不应该犯这样明显的错误啊。

    除非苏克萨哈是有意请君入瓮。

    如果是这样,那郑成功可得多留个心眼。

    保险起见,郑成功第一时间就派出斥候侦查,并命他们侦查到情况立即回报,切不可浪战。

    山东战场是整个北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不得郑成功不谨慎。

    这场胜负不仅仅关系到他自己,还关系到大明的前景。

    郑成功可不希望自己成为拖后腿的那个人。

    他宁肯打的慢一些也不希望出现被伏击的情况。

    济南府的总督衙门里苏克萨哈愁眉紧锁。

    宁完我得了偏瘫,虽然这几日好些了,还是不能下床,更不用说处理政务了。

    说好听点是苏克萨哈大权独揽,说难听点就是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肩上。

    平常应付各地的起义就让苏克萨哈焦头烂额。在得知郑成功已经挥师北上后苏克萨哈的心态彻底崩了。

    现在看来太皇太后把他派到山东来不仅仅是救火那么简单,而是她老人家早有预料,未雨绸缪让他先占上坑啊。

    郑成功是什么人?那可是名气丝毫不弱于李定国的存在。

    苏克萨哈虽然一直未和他交手,但也是听说过郑成功的不少事迹。

    和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对手交手端是一点也不能犯错,有可能一个失误就葬送好局。

    迫于压力苏克萨哈集结了能集结的全部兵力。

    这其中包括了近二十万绿营兵,以及五万八旗兵。

    二十五万兵力不可谓不多,但山东与南直隶接壤的地方太多了,加上漫长的海岸线,苏克萨哈觉得需要布防的地方很多,二十五万大军竟然完全不够用。

    他不可能处处设防,那样兵力分散就相当于处处不设防。

    作为一军统帅他必须要有所取舍。

    经过一番讨论,苏克萨哈最终给登莱拨了八万人,剩余十七万人全部集中在了青州府和济南府。

    其中济南府的兵力更多一些,足足有十万。

    做出这样的布置就意味着把外围府县全部拱手让给了明军。

    这样并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负责任的体现。

    苏克萨哈相信只要他守住了山东,届时朝廷非但不会怪罪他还会对他大加褒奖。

    毕竟相较于几年前,清军的战力大不如前。

    不光光是绿营,满洲八旗也是同理。

    而明军在一系列胜仗之后已经起势,双方攻守之势异也。

    对清军来说能够守住防线已经殊为不易,如果一味主动出战很可能落得一场惨败。

    现在这种局面苟活才是最重要的,面子什么的完全不重要。

    至于宁完我就他现在这个鬼样子,苏克萨哈完全不会理会在乎他的意见。

    他就老老实实的养病好了,打仗的事情就交给苏克萨哈全权负责了。

 第五百九十一章 靠邻登州(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前边就是登州城了!”

    苍茫大海上,一支水师浩浩荡荡的行驶着。

    几百艘船规整的排成一个扇形,行进速度几乎一致,远远看去十分的规整。

    这自然是以郑氏水师为班底的北伐大军。

    于七攥紧拳头,神情显得十分兴奋、激动。

    虽然他率部离开登州还不到一年,可总感觉时间过去了很久。

    这近一年来他忍辱负重,加倍操练将士们,就是为了等到报仇雪恨的这一日。

    他不仅要报仇还要证明自己,证明他可以拿下登州。

    当初离开登州是迫不得已,是为了保全实力。如今得了机会他自然要重新杀回来,把本就属于他的东西拿回来。

    不得不说在淮安的这段时间是于七最幸福的一段时间。

    原本他自诩家学渊源,抱着一套戚家军的训练方法不放。

    可来到淮安他从发现之前他是多么的故步自封,坐井观天。

    戚家军确实很犀利不假,但针对不同战局理当有各种不同的应对方式,戚家军的训练方法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适用的。

    如果一味抱着这个方法不放,非但可能不会起到理想中的效果,还可能把将士们引向气路。

    于七学到最多的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